文:Pony 馬曼容/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劇情片評審
當我們說起短片時,它作為創作的重要性何在?當然,「短片」無非是創作者在拍攝長片前的敲門磚,它也宛若一處新手試煉場,在這個場域裡,這群「新星」創作者可以恣意發揮創意,不限題材,只管大膽嘗試,儘管有時候他們的技術仍無法將所思所想呈現到位,但「短片」的重要性,卻在於它留有「失敗」的空間。透過一次次的拍攝,累積經驗,並從中學習成長,創作者們亦能從每次的作品中找尋自己所長,尋覓自身未來想繼續述說的故事與主題。
無論在哪個競賽中,劇情短片一直是報名件數最大宗的類別。從今年收到的 153 部劇情片投件,足見學生作品在執行成熟度及創意發揮的整體提升。更讓人驚艷的是,雖身處在同一片台灣土地上,但作品卻能著墨不同題材,細膩瞥見社會角落裡的各式文化族群。不論從自身出發或是關懷他者,都可感受到創作者真誠地對待他們筆下及鏡頭前的角色和故事,流露他們對事物的在乎,並以影像的方式傳遞、述說。
在今年的入圍作品中,最讓我驚喜的,是看見創作者們對社會的深入洞見,且不畏懼地將階級的對立、族群的嘗試融入和人際間的彼此矛盾等議題,擺入他們的故事之中。王俊為的《演習》從反送中運動的新聞畫面為引,在中港台的對立下,看嫁來台灣的中國新娘如何面對困境,一場演習讓存在於家庭和社會間的鴻溝與隔閡油然浮現;於台灣讀書的香港導演莊世圖則將視角轉向越南非法移工在台的逃逸宿命,幸福和新生是否能深根發芽?同樣關注新住民,林世菁的《瑪麗快跑》以輕鬆基調呈現外傭與台灣家庭的互動,卻也帶出作為母親、作為女兒的跨地思念。
此外,如將陳浤的《下風處》和莊時俊的《榴蓮芭》擺在一起,則能形成有趣的對照:前者以簡練低限的定鏡呈現村民對煉油廠區擴建的抗爭,藉由重複鏡頭剪輯出長期爭取未果的時間感,更選擇將鏡頭拉遠,冷靜旁觀,卻能在暗湧中掀起波瀾;後者則以馬來西亞的榴槤山為題,陳述人民與政府和財團的利益鬥爭。比起國族和抗爭議題,魏成釗的《小斌》則媲美賈樟柯的《小武》,少見聚焦都市社會的邊緣廢青,編織出一則台北流浪指南。
除了多樣議題的取材外,大多數學生作品最容易觸及的題材,莫過於是「日常」。因為生活,正是這群創作者最唾手可得也與自己靠近的事物,也因對事件有所感觸,才進而產生述說故事的念頭,無論是與親人的相處,父子母女之間的情誼,或是面對生離死別的痛楚與釋懷,抑或是與生活周遭的人際關係,愛情也好、友誼也罷,甚至簡單的平淡日常,都能作為故事的題材之一。
顏皓軒的《送行》和許維婕的《鳳梨》皆以親人的逝去開展親屬之間的故事,習俗與文化和家庭間的衝突,都隨著葬禮的舉辦而浮上檯面。胡伯霖的《小日子》和詹益瑋的《道安講習》利用簡單的日常故事,一個孩子的渺小願望,和一堂要父母關心孩子道路安全的講習,試圖剝繭並重新梳理親子關係。另一方面,黃佳媛的《回收推車》和陳思辰的《彭曉義,好了沒》關注少年情誼和兒童間的彼此互動,亦有琢磨人際情感相處的林冠辰的《午夜節拍》、白峻瑋的《海龜少年》、陳盈慈的《三月記事》,可能只是單純的一夜流連,萍水相逢的緣分,卻能留下深刻無法忘懷的回憶。
而別於對都市的聚焦,不少創作者也將視角轉向鄉村郊區,拍出生活於該聚落的況味。唐豪的《燒》以兩個男孩為要角,鄉間的追逐嬉鬧勾連出朋友的深厚情誼,一把大火,亦燒出對這段友情的在乎,鏡頭語言的編排實見導演對影像的成熟掌握;同樣在影像上極具巧思的,是張晉杰所執導的《夏田》,透過少數鏡頭便描摹出下田者的寧靜日常。廖博彥的《春分之時》則讓人聯想起《野潮》的生猛,導演也將自身生長環境的觀察與體悟,擺入角色和故事之中;黃式佳的《美麗新世界》更將故事聚焦於紡織工廠工作的畢業生,該留下該地紮根,或選擇離開北上找尋未來?隨片進展,愈能體現人物內心的掙扎糾結。
此外,「類型」不外乎是眾多學生最想嘗試的創作形式,不論是動作、驚悚、喜劇等類型,雖然看似通俗容易,但要執行好且到位實則相當困難。在今年報名作品中能看出許多創作者的野心,只可惜多數未能成熟地發揮。
然而,在今年的入圍作品中,仍能從中發現不少新興創作者在類型中的上乘嘗試,如藍偉豪藉由《深層壓迫》從一位實習生的視角探視片場現況,一鏡環伺接踵而出的突發狀況,道出緊繃且壓力籠罩的拍攝現場,層層遞進並兼具巧思;陳群則以《水星逆行》為題,述說一位混混所面臨的連串衰事,並加入奇想視覺和荒誕對白,增添影片的趣味及可看性。
另外兩部作品則在氣氛營造與敘事手法皆能看見成熟的雕琢,游亦淳在《往影裏去》中利用海巡進入隧道巡邏的簡單故事,營造出黑暗卻引人入勝的驚悚氛圍;潘柏諭的《攫木》則透過遊走於法律邊界的部落砍伐,端倪警察執法的道德兩難,動作類型上的嫻熟敘事與打鬥編排,亦令人讚嘆。
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就今年入圍的劇情短片作品,進行簡短的評析與觀察。非常榮幸能受邀擔任今年初選評審,但比起評斷作品優劣,在這個「角色」上,我總期許自己是一個發現者,也希望仍保有尋找寶藏作品和創作者的初心,期待被他們的奇想所驚艷外,更想透過一次次觀看作品,發現他們每一次的成長與愈縝密的深思洞察。
能自由大膽並天馬行空地遊走於創作世界中,這或許就是「短片」之所以爲短片,如此奇妙的存在。除了邀請觀眾藉此次機會走入戲院,支持這群「新星」創作者的作品外,也不妨多多關注百花齊放的台灣短片們,看見他們揮灑出屬於「創作」的蓬勃生命力。
作者介紹
筆名 Pony。從事影像評論、採訪、專刊編輯等文字工作,並致力於香港影像與亞際文化研究。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並為合作社 Collective 成員;2019 年起於台北電影節工作至今,現為節目選片人。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釀電影導覽專題請往此!)
由新北市政府主辦,徵選當年度優秀的學生影像作品,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共四種類型,同時專為高中職(含)以下學生設立「種子新星獎」,是範圍最廣的學生電影獎。
2023 新星影展於 10 月 21 日至 10 月 29 日在府中15展開,即日起可上 Accupass 免費索取電子票券:https://reurl.cc/Ry4e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