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當腦海中的想像成為實際的作品──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高中職、國中小組作品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以鼓勵年輕學子從事影像創作,培育未來人才為目標的「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日前公布入圍名單,其中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難得有機會看到的「國中小、高中職組」作品,九部入圍影片涵蓋動畫、紀錄片和劇情片等不同類型,這幾部短片的成品或許陽春、不夠精緻,但已能讓人感受到年輕創作者的豐沛能量。

【生活處處有故事】

《遇見幸服》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遇見幸服》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薛幃芝導演的紀錄片《遇見幸服》,用攝影機拍下母親和阿姨(姐妹)經營服裝店的心情記事。短短幾分鐘長度,快速勾勒出「角色(人)」的樣貌:為何要創業、為何喜歡這份工作、未來的願景為何等。影片簡單而樸實,有著溫暖的親和力。電影尾聲,導演以旁白補充:「她們用心對待每個人的態度,教會了我如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愛,是堅持下去的動力。」創作者其實不太需要替作品下結論(有點像是寫作,習慣有一個正向的結語),只要內容足夠動人,觀眾便會賦予其意義。

《林家小院》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林家小院》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林意婷導演的紀錄片《林家小院》,是一顆閃爍光芒的寶石,初看時覺得內容瑣碎欠缺重點,隨著故事舒展開來,我們逐漸認識意婷的家庭與生活。《林家小院》的趣味,在於導演即是被拍攝者,既要維持旁觀者的冷靜,又得誠實剖析個人的私密心事。導演藉由短片,引領觀眾由外(環境)往內(私密心事)裡鑽,從意婷的校園生活走入她老舊的家,一會聽見她對自己的期許,以及對離異父母親和爺爺的深情喊話,一會聽到她暗自期待能離家尋求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卻又捨不得離開阿公的兩難心情。

「正因為是家,才有人修,我很慶幸,我有家。」

林意婷導演是懂「戲」的人,無論是敘事節奏的掌控,或是某些特寫鏡頭與音畫分離的技巧運用,都看得出導演對於「該怎麼講好一個動人的故事」有著清晰的想法。《林家小院》拍得真誠又私密,感性又不流於濫情,非常值得一看,期待意婷導演未來能持續走在創作的路上。

《我的學習,誰作主?》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我的學習,誰作主?》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學習是什麼?學習可以是快樂的嗎?學習是為了增加技能與知識,或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曹立妍一人身兼多職(拍攝、腳本、後製)完成的紀錄片《我的學習,誰作主?》,將鏡頭對準三個不同學校的學生,去看他們如何看待身處的學習環境,以及對未來有著怎樣的規劃。《我的學習,誰作主?》的題材挺有意思,討論實驗學校(或體育班)的學生對於學習的想法,以及對未來出路的考量。可惜礙於影片長度,導演只能概略呈現人物對於音樂、體育或是繪畫的熱情,無法更清楚地比較出他們和公立學校學生之間的差異。此外,《我的學習,誰作主?》的紀錄對象年紀尚輕,樂在學習中的心情,還未能跟社會(現實)有太緊密的連結(但生活壓力已經緩慢浮出水面),導演或許可以在十年後拍攝續集,訪問同樣的人物,看看他們的心境是否有任何變化。

【創作經驗的累積】

《大家明天見,再見》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大家明天見,再見》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女學生陳蓁獲選為校園糾察隊的一員,充滿理想的她想要改善校園內的秩序,卻因為對人與事過於嚴苛,加上一名有著忌妒心的同學在背後散播流言,導致陳蓁成為校園公敵,遭受排擠⋯⋯

觀賞陳時瀚自導自演的《大家明天見,再見》時,我憶起一件往事。國小五六年級的某一堂課,老師突然將學生分成多組,每組各自發揮創意,演出五分鐘短劇。我是我們這一組的導演,我記得自己對於哪一場戲要讓人笑、哪一段戲該展現演技,腦中都有想法,但當我們在全班同學面前演出時,表演一團混亂,跟我的想像情境截然不同。那次的表演經驗教會我一件事:要把腦海中的想法輸出轉換到現實生活並不容易。

回到《大家明天見,再見》,看得出幕後團隊很努力想要講好一個故事,議題也力求多元豐富,可惜歷練與經驗的不足,使得劇本常常起了個頭,卻收不了尾,演員的表演也過於生澀,常會看到小演員們偷瞄鏡頭的穿幫畫面。然而《大家明天見,再見》的不成熟都將成為創作的養分,若能持續挖掘劇本深度(先專心把單一議題講好)、精進場面調度與剪輯能力、仔細觀察生活,並且持續創作,日後一定能交出更為完整精緻的作品。

《黃色便利貼》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黃色便利貼》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高於夏和林昱廷導演的《黃色便利貼》,敘述芷柔與有著吸毒問題的母親之間,又愛又恨的關係。《黃色便利貼》的優點是劇本的起承轉合完整、演員的表演投入,導演懂得利用鏡頭表現角色情緒。可惜《黃色便利貼》花很多時間描述母親的失落、愧疚與自卑等情緒,花太少時間架構母女之間的感情,以及便利貼之於這對母女的重要性,使得母親心境的潰堤、女兒的憤怒與不諒解,以及片尾的便利貼喊話等轉折,情感力量都沒能發酵得太好。

《雨中的宇》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雨中的宇》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你是誰?」小宇
「我是你,你也是你。」自信小宇
「我羨慕你,想成為你。」
「我?為什麼?」
「可以輕鬆自在不用偽裝自己。」
「嗯,還有嗎?」
「還有能勇敢喜歡肖睿學長的你。」

劉芷瑋和劉妍庭合作導演的《雨中的宇》,有著令人眼睛一亮的開場。暗戀學長的小宇,因其同志身份而遭到同學的集體霸凌,令他感到痛苦與哀傷⋯⋯電影以小宇與「自我」的對話揭開序幕,戶外環境影射小宇內心對於「廣大空間」的渴望(內心受到壓抑),他在花田間的穿梭徘徊,是想要出櫃又不敢出櫃的心情寫照,而充滿自信的「自己」,是小宇尚未覺醒的真我。

《雨中的宇》的開場很快抓住我的注意力,讓我對電影充滿期待,可惜後續的劇本發展不夠深刻,片中提及的問題都只停留在表層階段,霸凌者、被霸凌的人,或是其他的旁觀者等,面目都過於模糊。如果《雨中的宇》能夠專心寫小宇的心情,或把人物之間的關係梳理得更仔細(例如給予恐同同學一點不同的面向處理),便能為電影加上一些分數。

【動畫解放創作的想像力】

台灣的動畫短片不乏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這或許與動畫影片的特性有關,儘管有技術門檻的限制,但能夠發揮的空間(天馬行空的想像)也相對地大。三部入圍的國中小與高中職組動畫短片,都有帶給我觀影上的驚喜。

《完全潛行》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完全潛行》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何天碩、何天宇和阮少君聯手執導的《完全潛行》,敘述重病女孩接受一項名為「Full Dive」的實驗,將意識上傳到網路空間,準備在另一個「世界」重生⋯⋯

不太清楚《完全潛行》為何會選擇日文發音,或許是對日漫的致敬?故事概念令人想起《全面啟動》、《駭客任務》以及美劇《上傳天地 (Upload)》,利用裝置潛入人的意識,將意識從病痛中解救出來。影片在現實(生活)、想像(兄長與電腦程式的戰鬥)以及虛擬空間(Full Dive)之間跳躍,卻不會讓人感到紊亂。《完全潛行》的動畫技術並不純熟,但故事概念的執行以及場面調度的魄力卻有潛力,期待導演可以進一步發展短片的世界觀。

《52赫茲女孩奇幻日記》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52赫茲女孩奇幻日記》劇照/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每個人都有想告別的事物,我很想跟孤獨告別,孤獨就是被討厭⋯⋯」

定格動畫《52赫茲女孩奇幻日記》的動畫技術簡單陽春,但效果意外地好,片中,女孩小九以童稚的嗓音,口述寂寞心事,以及受到同儕排擠的哀傷。電影中段情調突然從憂鬱轉向希望,女孩在創作中找到熱情,走出憂鬱的狹小空間,迎向創作帶來的寬廣視野。《52赫茲女孩奇幻日記》令我想起《迷你網紅實貝秀》(Marcel the Shell with Shoes On),有著質樸真摯的情感,童趣之餘,也能打動人心。

《創作教室》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創作教室》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最後,跟大家推薦短短一分半鐘不到的動畫短片《創作教室》,扭曲變形的空間以及人物形狀,會讓我想起湯淺政明導演的作品,平板單調的音效與快速切換的場景,讓電影流露出迷人的流動感。短片不要怕拍得太短,有意思,就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raw-image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釀電影導覽專題請往此!)

由新北市政府主辦,徵選當年度優秀的學生影像作品,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共四種類型,同時專為高中職(含)以下學生設立「種子新星獎」,是範圍最廣的學生電影獎。

2023 新星影展於 10 月 21 日至 10 月 29 日在府中15展開,即日起可上 Accupass 免費索取電子票券:https://reurl.cc/Ry4e9Z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今年 2023 年女性影展選映的電影中,我特別想要梳理出一條軸線推薦給讀者,即探討關於電影實踐與女性身體書寫之間的關係。處理「被管控的身體」的影像作品,其實必然會涉及到三個問題:在主題上呈現「重新書寫身體」,以反抗被馴服與管制的慾望模式及行動方案⋯⋯
微光下的拼拼湊湊從而組合出了一座跛了腳的宇宙。即使是鏡頭外的、四散的失落靈魂也在這裡相遇相依,找到在這樣龐大的社會陰影之下能喘息的空間、能和自己的落寞獨處的短暫時刻,最後才拾起行囊,各自持續、緩慢地向生活行腳。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看《蒼鷺與少年》是從第一分鐘就開始的驚喜:那場火災,所有背景人物灰黑、歪斜、慌亂和恐懼滿溢,是不曾見過的新畫風,連真人爬木梯的姿態都像《魔法公主》裡的魔物般張狂,讓我看到宮﨑駿的毫不示弱,沒有要收斂的意思。於是我在社群上說:比起安全而無力的創作,看到這樣霸氣超展開、充滿活力的故事,我真是開心一萬倍。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時至今日,我們有幸能閱讀到宮﨑駿所帶來的一篇篇別具意義的故事,看見他屢次將自己燃燒殆盡所創造出來的無與倫比的畫作,這次得換觀眾們,細心地展開並閱覽《蒼鷺與少年》這部導演宮﨑駿的私人手扎。我們能感受到其中的火焰是溫暖的、劃過天際的流星是永恆的,就連沾滿雙頰、滴落桌面的果醬都飽含著無限的愛意。
在今年 2023 年女性影展選映的電影中,我特別想要梳理出一條軸線推薦給讀者,即探討關於電影實踐與女性身體書寫之間的關係。處理「被管控的身體」的影像作品,其實必然會涉及到三個問題:在主題上呈現「重新書寫身體」,以反抗被馴服與管制的慾望模式及行動方案⋯⋯
微光下的拼拼湊湊從而組合出了一座跛了腳的宇宙。即使是鏡頭外的、四散的失落靈魂也在這裡相遇相依,找到在這樣龐大的社會陰影之下能喘息的空間、能和自己的落寞獨處的短暫時刻,最後才拾起行囊,各自持續、緩慢地向生活行腳。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看《蒼鷺與少年》是從第一分鐘就開始的驚喜:那場火災,所有背景人物灰黑、歪斜、慌亂和恐懼滿溢,是不曾見過的新畫風,連真人爬木梯的姿態都像《魔法公主》裡的魔物般張狂,讓我看到宮﨑駿的毫不示弱,沒有要收斂的意思。於是我在社群上說:比起安全而無力的創作,看到這樣霸氣超展開、充滿活力的故事,我真是開心一萬倍。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時至今日,我們有幸能閱讀到宮﨑駿所帶來的一篇篇別具意義的故事,看見他屢次將自己燃燒殆盡所創造出來的無與倫比的畫作,這次得換觀眾們,細心地展開並閱覽《蒼鷺與少年》這部導演宮﨑駿的私人手扎。我們能感受到其中的火焰是溫暖的、劃過天際的流星是永恆的,就連沾滿雙頰、滴落桌面的果醬都飽含著無限的愛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懼裂》在2024年坎城影展放映時引發爭議,最後獲頒劇本獎,這是一部必將引發部分觀眾不快、甚至感到冒犯的作品,但這場伊莉莎白與蘇之間的對立戰爭,其實道盡電影想傳達的訊息。無論是害怕年華老去的伊莉莎白,抑或自滿於青春的蘇,都忘了她們終究是同一人。這場戰爭必定沒有贏家,那麼打一場注定輸的戰鬥又有何意義?
Thumbnail
我是我,但我也不只是我。看清楚了以後,巨響不再,召喚已然完成,陣陣雷鳴提醒我們餘波未完,而我們──作為觀眾──在戲院裡聽雷鳴,聽風,看著那曾經在電影初始背著光,獨自存在的女人,如今成為光的一部分,消融在山巒後頭。《記憶》結束──走出戲院,從他人的破口爬回現實,我知道,我的巨響才剛剛開始。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韓裔加拿大導演沈安東尼的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以自己的人生改編,將移民作為背景,闡述母子的情誼。作為韓裔加拿大人,沈安東尼的根像是浮萍,讓加拿大的社會洗禮自己,也擁抱源自韓國的土壤,兩地皆是他的養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像是一封柔美而平靜的情書,在異鄉及原鄉輕輕地撫慰所有曾犧牲過的媽媽。
Thumbnail
《別告訴她》(The Farewell)在議題層面上,是談東西文化的差異,但更深層的,是點出現代與傳統的矛盾。這並非是說西方就是現代,東方就是傳統,而是要討論:以孫女比莉的視角出發,她對家人所提出的「疑問」為什麼會成為一種禁忌?不是疑問的內容不可言說,而是單就「提問」這件事,就已經冒大不諱。
Thumbnail
查理的痛苦及其漣漪,浸滿整部片。觀眾全程跟查理一起關在家裡,關在他的寂寞與悲傷裡,這一方面透露本片的舞台劇根源,另一方面也更強化禁錮感。導演選用 1.33:1 的畫面長寬比,加上昏暗的色調與光線,增強封閉感受,甚至讓查理看起來更龐大了。屋內很多擺設細節,都訴說著查理的超重身軀如何令平日生活無比艱辛。
Thumbnail
最讓灌籃高手具有當代藝術性的是,原作某種程度上已不是動畫,而成為了真實。因為它,系隊一定要有個可有可無的學妹經理,學長學弟叫來叫去,控球喜歡運很久然後喊戰術,賽前一定要吶喊,賽後要心靈檢討。如果當初傳進台灣是別種漫畫,系隊打法就會不一樣,這不正是布希亞講的擬像?失去源頭的符號,對人卻有著真實的影響。
Thumbnail
史蒂芬金就是這樣披著娛樂的大衣,用著關鍵的幾幕書寫(他的文字充滿畫面感),讓我們看到恐懼的根本不是鬼,是我們集體根本不知道在恐懼什麼,尤其是人類聚在一起時,意圖群化的壓力,讓恐懼無所不在。社會心理混著恐怖小說,這也是大家都想拍史蒂芬金但很難拍好的原因。很多人拍不出他人生中藏鬼的部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懼裂》在2024年坎城影展放映時引發爭議,最後獲頒劇本獎,這是一部必將引發部分觀眾不快、甚至感到冒犯的作品,但這場伊莉莎白與蘇之間的對立戰爭,其實道盡電影想傳達的訊息。無論是害怕年華老去的伊莉莎白,抑或自滿於青春的蘇,都忘了她們終究是同一人。這場戰爭必定沒有贏家,那麼打一場注定輸的戰鬥又有何意義?
Thumbnail
我是我,但我也不只是我。看清楚了以後,巨響不再,召喚已然完成,陣陣雷鳴提醒我們餘波未完,而我們──作為觀眾──在戲院裡聽雷鳴,聽風,看著那曾經在電影初始背著光,獨自存在的女人,如今成為光的一部分,消融在山巒後頭。《記憶》結束──走出戲院,從他人的破口爬回現實,我知道,我的巨響才剛剛開始。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韓裔加拿大導演沈安東尼的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以自己的人生改編,將移民作為背景,闡述母子的情誼。作為韓裔加拿大人,沈安東尼的根像是浮萍,讓加拿大的社會洗禮自己,也擁抱源自韓國的土壤,兩地皆是他的養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像是一封柔美而平靜的情書,在異鄉及原鄉輕輕地撫慰所有曾犧牲過的媽媽。
Thumbnail
《別告訴她》(The Farewell)在議題層面上,是談東西文化的差異,但更深層的,是點出現代與傳統的矛盾。這並非是說西方就是現代,東方就是傳統,而是要討論:以孫女比莉的視角出發,她對家人所提出的「疑問」為什麼會成為一種禁忌?不是疑問的內容不可言說,而是單就「提問」這件事,就已經冒大不諱。
Thumbnail
查理的痛苦及其漣漪,浸滿整部片。觀眾全程跟查理一起關在家裡,關在他的寂寞與悲傷裡,這一方面透露本片的舞台劇根源,另一方面也更強化禁錮感。導演選用 1.33:1 的畫面長寬比,加上昏暗的色調與光線,增強封閉感受,甚至讓查理看起來更龐大了。屋內很多擺設細節,都訴說著查理的超重身軀如何令平日生活無比艱辛。
Thumbnail
最讓灌籃高手具有當代藝術性的是,原作某種程度上已不是動畫,而成為了真實。因為它,系隊一定要有個可有可無的學妹經理,學長學弟叫來叫去,控球喜歡運很久然後喊戰術,賽前一定要吶喊,賽後要心靈檢討。如果當初傳進台灣是別種漫畫,系隊打法就會不一樣,這不正是布希亞講的擬像?失去源頭的符號,對人卻有著真實的影響。
Thumbnail
史蒂芬金就是這樣披著娛樂的大衣,用著關鍵的幾幕書寫(他的文字充滿畫面感),讓我們看到恐懼的根本不是鬼,是我們集體根本不知道在恐懼什麼,尤其是人類聚在一起時,意圖群化的壓力,讓恐懼無所不在。社會心理混著恐怖小說,這也是大家都想拍史蒂芬金但很難拍好的原因。很多人拍不出他人生中藏鬼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