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別跑,用走的!用生活累積創作──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種子新星組評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安邦/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種子新星組評審

女孩爬上家中房頂,全神貫注地補上防水漆;平視的眼光記錄著媽媽與阿姨在市場裡、直播間裡販售女裝,她說,每個女人都該有愛自己的權力;在未來的荒漠城市找尋水源、沉浸在元宇宙的世界裡,遙想斷了線的兄妹情誼;還有藉由被困住的冤鬼,隱喻抓交替的學制⋯⋯。他們是這樣在生活著。我如是看著,一同理解著。

從新一代創作者的眼光出發!

參與新星獎評審工作對我來說,是接近新一代創作者的寶貴機會。確實,生活型態的轉變,在在衝擊著不同世代的觀影習慣,然而站在創作的角度,我認為這樣的變化所透露的,不正是創作的本質嗎?百花齊放、包羅萬象。當短影音鋪天蓋地地潛進我們的生活裡,對說故事的技法產生大大的影響,此次參加種子新星獎單元的,恰恰是正在被這股潮流塑形的一代。從選材來看,他們更懂得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裡,給予重擊!

本次參賽影片中不乏鬼片和時空穿梭的題目,其中也能窺見他們關注的議題,霸凌和性向等面向的討論常常佔了許多篇幅。身為觀者的我被提醒了,該正視這些問題,同時慶幸他們的眼光正在快速推進中。

《林家小院》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林家小院》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各類型創作皆繳出超越年齡的表現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紀錄片的驚人轉變!現今的拍攝器材與執行方式越來越普及,練習記實日常,其實是最容易入門的。果真,在詮釋生活、剖析自我這方面,因為這一世代擁有了大量的機會,他們開始尋找不一樣的角度和姿態。

此次的紀錄片佔比甚高,當中表現亮眼的作品,多是勇於展現觀點,或者能挖掘感受、思想的層次感。就以《林家小院》來說,寓情於景物,講述一棟緣溪而建的小屋,在裡頭過日子的祖孫,儘管遭遇不少困難,都能淡然以對,沒有過度渲染外籍媽媽和高風險家庭的處境,卻扎扎實實地讓我們隨作者去面對他們的每一天。好比漏水的屋頂、隨時都可能因一步之差落入溪中的危機,都被舉重若輕地展現。

《黃色便利貼》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黃色便利貼》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另一部紀錄短片《遇見幸福》,鏡頭跟著擺攤的媽媽及阿姨,兩人同時轉型在直播間裡販售,藉由女裝看見女權,呼應家中兩代女性的所思所想;《家將》裡那個著迷宮廟傳統文化的女孩,一路推廣、參與,從天命開始,最終導入與上一輩的情感,剖析深入。足以見得紀錄片裡的真摯情感,跟頻繁練習有絕對的正相關。

再來討論劇情片,無可避免地,在思緒跳躍的年紀,要能專注地處理情節是相對較難的,往往會被多頭馬車拉著跑,想講的太多,反倒觀者需要更費力地挖掘重點。不過,那些被精彩形式覆蓋的創意,也有許多亮眼之處。《黃色便利貼》闡述更生媽媽與女兒之間帶有隔閡的親情,被夾在兩人之間的教養者,帶著複雜情感;用默片方式,表達主人翁愛上電影創作,卻苦無題材的《The movie》令人發現新舊媒材之間可激盪出的有趣火花。特別提及一部名為《不安》的短片,雖然可能別有拍攝意圖,但透過地縛靈、抓交替等邏輯,來反諷學制的束縛,很是創新,概念值得嘉許。

《創作教室》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創作教室》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最後,關於動畫片,新一代的技法已經十分純熟了,甚至發展出個人風格,像是《創作教室》純粹的筆觸、獨樹一格的透視,令人期待日後故事內容更豐富的創作;《完全潛行》裡對於元宇宙的想像,融合了時空交疊的情感,一定鼓勵了不少同為動畫的年輕創作者,挖掘屬於他們的世界觀。

總結這次的觀影經驗,除了深刻感受到大眾媒體對新一代的影響,無論是從影跟音的體驗,到描繪一段感受的鋪排,都有鋪天蓋地的轉變。對人情世故的認識,議題的多元化,也正在推移拓廣當中。但是,要累積層次的確需要時間,不過不急!相信年輕的他們,一定也開始體悟著,千萬別用跑的,要用走的,才能看得清楚深刻。




安邦

曾擔任《飆!企鵝理德》、《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女王不下班》、《聖堂風雲》執行編劇、動畫毛粒子系列入選 2008 年韓國 SICAF SPP 決賽、導演工藝所紀錄片《旅行-五個台灣社區工藝記錄》等。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兼任教授。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由新北市政府主辦,徵選當年度優秀的學生影像作品,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共四種類型,同時專為高中職(含)以下學生設立「種子新星獎」,是範圍最廣的學生電影獎。

2023 新星影展於 10 月 21 日至 10 月 29 日在府中15展開,即日起可上 Accupass 免費索取電子票券:https://reurl.cc/Ry4e9Z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相當喜歡幾部作品中乍現的靈光和優秀的想法,但同時也因為它們過於短暫而感到失落。有些作品若是在劇情片的討論下,我認為是相當優秀的,但是在實驗電影類別競賽中則失去了它的優勢。總之,很欣喜能夠看到臺灣學生實驗電影在數量上和內容上的成長,也期待這些力量能夠持續下去。
影子軍隊最後,是沈默地飄零到冥府,沒有降半旗的國族悲痛,只剩簡潔的黑底白字,肅穆地作結了他們的一生。徹骨的孤獨,優雅卻殘酷地籠罩眾人,那是在不見光的世界中晃蕩、無家無國可歸的感觸,那是影子不再存在的茫然不知所措。這是一次對過去的懷舊遐想,是一趟對痛苦記憶的回溯,也是被歲月沖淡,最為惆悵的青春。
創意與靈感雖沒有固定套路,但作品的呈現最後總涉及如何把意念傳達給觀眾,若能找到關鍵性細節的建構及深入題材豐厚與豐富程度,或許就能畫出或拍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對於動畫創作的意猶未盡,就這麼開始了。以上,獻給這次入圍的八部佳作。
若將紀錄片比擬為一扇窗,它帶領觀眾觀看他人的生命歷程與遭遇、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土地的連結,這些生活中的吉光片羽或日常片刻,其中所蘊含的故事與情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生命共振,最終究竟留下什麼?我們是否因而重新省視、覺察或是感悟了什麼?
以影像與聲音構作敘事,以幻想與奔放構建真實,當初期許能夠建立自己天空的STUDIO 4℃,一路肆意馳騁的軌跡向大家展示了,那賽博龐克的科幻世界上,確有一片天馬行空存在著。就像《紅灰力量》所說的那般──世界不只一個,4℃的水可以是狂放巨浪與微動漣漪,更可以是構成動畫宇宙最初始的元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攝影作為一種減法的藝術,就是在發揮景框的影響力,導演巧妙地運用了兩者的關聯性限制住觀眾的視線,有意識地引導、暗示,再進一步引誘觀眾的想像──先去理解景框內發生什麼事,再去揣測景框之外的世界。
我相當喜歡幾部作品中乍現的靈光和優秀的想法,但同時也因為它們過於短暫而感到失落。有些作品若是在劇情片的討論下,我認為是相當優秀的,但是在實驗電影類別競賽中則失去了它的優勢。總之,很欣喜能夠看到臺灣學生實驗電影在數量上和內容上的成長,也期待這些力量能夠持續下去。
影子軍隊最後,是沈默地飄零到冥府,沒有降半旗的國族悲痛,只剩簡潔的黑底白字,肅穆地作結了他們的一生。徹骨的孤獨,優雅卻殘酷地籠罩眾人,那是在不見光的世界中晃蕩、無家無國可歸的感觸,那是影子不再存在的茫然不知所措。這是一次對過去的懷舊遐想,是一趟對痛苦記憶的回溯,也是被歲月沖淡,最為惆悵的青春。
創意與靈感雖沒有固定套路,但作品的呈現最後總涉及如何把意念傳達給觀眾,若能找到關鍵性細節的建構及深入題材豐厚與豐富程度,或許就能畫出或拍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對於動畫創作的意猶未盡,就這麼開始了。以上,獻給這次入圍的八部佳作。
若將紀錄片比擬為一扇窗,它帶領觀眾觀看他人的生命歷程與遭遇、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土地的連結,這些生活中的吉光片羽或日常片刻,其中所蘊含的故事與情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生命共振,最終究竟留下什麼?我們是否因而重新省視、覺察或是感悟了什麼?
以影像與聲音構作敘事,以幻想與奔放構建真實,當初期許能夠建立自己天空的STUDIO 4℃,一路肆意馳騁的軌跡向大家展示了,那賽博龐克的科幻世界上,確有一片天馬行空存在著。就像《紅灰力量》所說的那般──世界不只一個,4℃的水可以是狂放巨浪與微動漣漪,更可以是構成動畫宇宙最初始的元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攝影作為一種減法的藝術,就是在發揮景框的影響力,導演巧妙地運用了兩者的關聯性限制住觀眾的視線,有意識地引導、暗示,再進一步引誘觀眾的想像──先去理解景框內發生什麼事,再去揣測景框之外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剛開始用油漆重新粉刷外牆的老屋,如同斷了腿的母親,正經歷一段「重建/康復」的過程,隨著女兒泰莉莎回到老家照顧母親,也向觀眾展示這對母女的微妙關係。《她們的盛夏微愛》打好了故事的「底漆」,為這對母女往後的人生再度上色,牆面上代表著世代差異的「裂縫」,都被細緻地修補完整,無論用噴槍還是滾筒,都能感受到上
Thumbnail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前幾天才和友人聊到:多年前因為想記錄小姪子們的成長而因緣際會地成為部落客,之後便長年透過照片及文字來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與粉絲們分享我的心得及感受。這兩年隨著時代的演變,短影音的興起也讓我開始摸索起這種新的表達方式。然而,拍攝剪輯短影應並不是一開始就能輕鬆駕馭的,我初期也遇到了不少挑戰。為了克服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剛開始用油漆重新粉刷外牆的老屋,如同斷了腿的母親,正經歷一段「重建/康復」的過程,隨著女兒泰莉莎回到老家照顧母親,也向觀眾展示這對母女的微妙關係。《她們的盛夏微愛》打好了故事的「底漆」,為這對母女往後的人生再度上色,牆面上代表著世代差異的「裂縫」,都被細緻地修補完整,無論用噴槍還是滾筒,都能感受到上
Thumbnail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前幾天才和友人聊到:多年前因為想記錄小姪子們的成長而因緣際會地成為部落客,之後便長年透過照片及文字來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與粉絲們分享我的心得及感受。這兩年隨著時代的演變,短影音的興起也讓我開始摸索起這種新的表達方式。然而,拍攝剪輯短影應並不是一開始就能輕鬆駕馭的,我初期也遇到了不少挑戰。為了克服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