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草間彌生自小就罹患神經性視聽障礙,長期飽受幻覺與自殺性傾向的困擾,須透過大量作畫來緩解幻象,克服恐懼,進行自我療癒。她的創作語彙怪奇、多元、無限,被歸類到很多不同的藝術派別,但草間對自己的描述,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

「當我抱起南瓜時,就會想起遙遠的孩提時代。我的心有好幾次,都因南瓜獲得救贖,在過往內心困苦的日子裡,南瓜總能撫慰我的心靈。」「我覺得地球是一個圓點,月亮是一個圓點,太陽也是一個圓點,而人都是宇宙中的微型圓點。想像一下,我們的一生,可能已經有了萬年的旅程,但我們僅是其中微小的圓點……..」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或許,南瓜與圓點不再只是草間彌生的精神幻覺,她是一顆南瓜,是一個圓點,在浩瀚的宇宙中,她的生或死或活著的意義,也只是小小的存在。她不斷繁殖圓點,消融自我,然後化為宇宙的一部分。在藝術創作裡,草間彌生體悟到萬事萬物,最終都將回歸宇宙自然,死亡是從生命這個房間走向另一個空間,本質上是相同的,並不可怕。但藝術中的愛與和平,會永恆綻放燦爛光芒,「為了藝術,再怎麼辛苦我都不會後悔,我就是這樣一路走到現在,今後也會這樣繼續生活下去。」

我們也是圓點,大小不一,彼此保有一定的距離,在整體裡都是唯一。🔴

草間彌生出生於1929年日本長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孩。畢業於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主修日本畫。1957年移居美國紐約,在美歐前衛藝術界打響名聲,1973年因病重返回日本,目前住在東京的心理治療所,持續從事藝術創作,今年94歲,被稱為日本現存的經典藝術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行為展演、流動影像和大型裝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ie Chen的沙龍
7會員
46內容數
記錄一些生活的樣態和內在感受思維,這些凌亂、靜默、提問、體會,都是屬於我自己的,我不躲藏,也不怕誰知道。
Angie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6
分享奈良叔叔的畫作😀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大幅作品《三顆星》,在11/25的香港邦瀚斯秋拍,以港幣3,675萬元(台幣1.49億)摘得成交桂冠。 《三顆星》出自其金色四角星系列。藝術家將大小不同的黃麻布拼貼縫合成繪畫基層,在光線的照射下,布料的粗獷自然質地更為純粹活潑,使平面繪畫呈現了一種
Thumbnail
2023/11/26
分享奈良叔叔的畫作😀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大幅作品《三顆星》,在11/25的香港邦瀚斯秋拍,以港幣3,675萬元(台幣1.49億)摘得成交桂冠。 《三顆星》出自其金色四角星系列。藝術家將大小不同的黃麻布拼貼縫合成繪畫基層,在光線的照射下,布料的粗獷自然質地更為純粹活潑,使平面繪畫呈現了一種
Thumbnail
2023/11/24
雖然是南部人,但我對高雄不熟,應該也是五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第一次去駁二看漾藝術博覽會,第一次搭高雄輕軌,短短的,慢慢的,行駛運轉噪音較小。
Thumbnail
2023/11/24
雖然是南部人,但我對高雄不熟,應該也是五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第一次去駁二看漾藝術博覽會,第一次搭高雄輕軌,短短的,慢慢的,行駛運轉噪音較小。
Thumbnail
2023/11/15
你相信有天使嗎?祂是什麼模樣?滑臉書的時候看到莊立豪作品裡呈現的天使,覺得奇幻到需要去展場感受。
Thumbnail
2023/11/15
你相信有天使嗎?祂是什麼模樣?滑臉書的時候看到莊立豪作品裡呈現的天使,覺得奇幻到需要去展場感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母親喜歡草間彌生,耳濡目染下,我對她總是念念不忘。她那充滿執念的圓點讓我聯想到量子力學,佈滿宇宙空間的量子,你、我、和她所創作的南瓜都在那裡面被連結著。 在她的詩作裡曾提到「藉由原點自我消融,靈魂超越輪迴轉世」,看展時我看到的第一個作品就是草間婆婆在螢幕裡說「我要用原點消融你!」我們都是這些佈滿在
Thumbnail
母親喜歡草間彌生,耳濡目染下,我對她總是念念不忘。她那充滿執念的圓點讓我聯想到量子力學,佈滿宇宙空間的量子,你、我、和她所創作的南瓜都在那裡面被連結著。 在她的詩作裡曾提到「藉由原點自我消融,靈魂超越輪迴轉世」,看展時我看到的第一個作品就是草間婆婆在螢幕裡說「我要用原點消融你!」我們都是這些佈滿在
Thumbnail
草間彌生自小就罹患神經性視聽障礙,長期飽受幻覺與自殺性傾向的困擾,須透過大量作畫來緩解幻象,克服恐懼,進行自我療癒。她的創作語彙怪奇、多元、無限,被歸類到很多不同的藝術派別,但草間對自己的描述,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
Thumbnail
草間彌生自小就罹患神經性視聽障礙,長期飽受幻覺與自殺性傾向的困擾,須透過大量作畫來緩解幻象,克服恐懼,進行自我療癒。她的創作語彙怪奇、多元、無限,被歸類到很多不同的藝術派別,但草間對自己的描述,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
Thumbnail
不斷執著於恐懼,反映在創作風格上,「無限」以不同的形式與意義出現,諸如佈滿在巨大的畫作上的幾何形狀、用鏡面創造出的無限空間等,草間彌生以近乎強迫的方式,將觀者拉入她的世界。
Thumbnail
不斷執著於恐懼,反映在創作風格上,「無限」以不同的形式與意義出現,諸如佈滿在巨大的畫作上的幾何形狀、用鏡面創造出的無限空間等,草間彌生以近乎強迫的方式,將觀者拉入她的世界。
Thumbnail
自認不是草間彌生的狂粉,只是單純因為奶奶她太紅了,有展不看太反社會情節,所以有記憶中,大概是看了三次草間彌生的展,最近迎來了這第三次,還是最衝擊的一次,於是久違的掃掃方格子上的灰塵,作為2022的第一篇文章。
Thumbnail
自認不是草間彌生的狂粉,只是單純因為奶奶她太紅了,有展不看太反社會情節,所以有記憶中,大概是看了三次草間彌生的展,最近迎來了這第三次,還是最衝擊的一次,於是久違的掃掃方格子上的灰塵,作為2022的第一篇文章。
Thumbnail
草間彌生是在日本的長野縣出生,小時候及學生生涯都是在日本完成的。1957年時,草間彌生選擇移居到了美國,後來從西雅圖搬到紐約生活。直到了1973年,因為身體的關係而回到了日本,原本要在傷病治癒後回到美國,但因為找不出病因,而決定在日本留下。
Thumbnail
草間彌生是在日本的長野縣出生,小時候及學生生涯都是在日本完成的。1957年時,草間彌生選擇移居到了美國,後來從西雅圖搬到紐約生活。直到了1973年,因為身體的關係而回到了日本,原本要在傷病治癒後回到美國,但因為找不出病因,而決定在日本留下。
Thumbnail
整個宇宙就是星球的聚積 南瓜也是草間彌生自畫像的一種(圖片來源:大人物) 摘要 草間彌生的作品總是出現大量的圓、無限的網,蔓延出去的延伸都是緣起於聚積、消融的概念,她將童年的創傷化作豐碩的創造力,她想用藝術的力量讓世界更和平,她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在邁入九十歲高齡後,仍期許自己無限的活到人生盡頭。
Thumbnail
整個宇宙就是星球的聚積 南瓜也是草間彌生自畫像的一種(圖片來源:大人物) 摘要 草間彌生的作品總是出現大量的圓、無限的網,蔓延出去的延伸都是緣起於聚積、消融的概念,她將童年的創傷化作豐碩的創造力,她想用藝術的力量讓世界更和平,她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在邁入九十歲高齡後,仍期許自己無限的活到人生盡頭。
Thumbnail
她一直被以為是一條奇特的魚,錯生的軀體,駭人的面容。然後在30年後,世人回想才驚覺她是一條獨特的魚,游曳出絕美的姿態。超越時代50年的代價,是一直都不被理解和認同,然而她一直走自己的路。 點止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超越時代50年的圓點瘋子 奇怪與奇特只差一線,奇特是受認可的奇怪。 草間
Thumbnail
她一直被以為是一條奇特的魚,錯生的軀體,駭人的面容。然後在30年後,世人回想才驚覺她是一條獨特的魚,游曳出絕美的姿態。超越時代50年的代價,是一直都不被理解和認同,然而她一直走自己的路。 點止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超越時代50年的圓點瘋子 奇怪與奇特只差一線,奇特是受認可的奇怪。 草間
Thumbnail
誰對生命沒有童話幻想?結果飛來的不是白天鵝,而是黑壓壓的烏鴉,怎麼辦?誰也打敗不了漫天烏鴉,不如利用黑暗的力量,把生命改寫成光明的故事! 1955 年 12 月 4 日,一封信從日本寄往美國,收信人是紅透半邊天的藝術家歐姬芙,寄信人是未成名的畫家,叫草間彌生,如太陽的歐姬芙,會理一點星光嗎?
Thumbnail
誰對生命沒有童話幻想?結果飛來的不是白天鵝,而是黑壓壓的烏鴉,怎麼辦?誰也打敗不了漫天烏鴉,不如利用黑暗的力量,把生命改寫成光明的故事! 1955 年 12 月 4 日,一封信從日本寄往美國,收信人是紅透半邊天的藝術家歐姬芙,寄信人是未成名的畫家,叫草間彌生,如太陽的歐姬芙,會理一點星光嗎?
Thumbnail
前些日子赴北美館觀賞《她的抽象》展覽,該展以台日韓的女性藝術家為主,反思受西方現代抽象藝術影響下的東亞,經在地亞洲女性藝術家轉譯後抽象畫的發展軌跡。 一進展間入口,映入眼簾的即是「圓點女王」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畫作,大大小小的圓令人看得目不轉睛,很難想像圓點靈感的緣起竟那麼令人心
Thumbnail
前些日子赴北美館觀賞《她的抽象》展覽,該展以台日韓的女性藝術家為主,反思受西方現代抽象藝術影響下的東亞,經在地亞洲女性藝術家轉譯後抽象畫的發展軌跡。 一進展間入口,映入眼簾的即是「圓點女王」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畫作,大大小小的圓令人看得目不轉睛,很難想像圓點靈感的緣起竟那麼令人心
Thumbnail
2017年10月1日開幕的草間彌生美術館展示草間彌生作品及相關的貴重資料,希望透過展覽,將草間彌生一直以來提倡、訴求的世界和平與人類大愛,繼續宣傳給世人。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看到的世界都是圓點?   對我而言,最近的體驗應該是做完操人拉筋運動後的腦黑眼花,讓我睜著眼都是圓呼呼的亮點。   看到
Thumbnail
2017年10月1日開幕的草間彌生美術館展示草間彌生作品及相關的貴重資料,希望透過展覽,將草間彌生一直以來提倡、訴求的世界和平與人類大愛,繼續宣傳給世人。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看到的世界都是圓點?   對我而言,最近的體驗應該是做完操人拉筋運動後的腦黑眼花,讓我睜著眼都是圓呼呼的亮點。   看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