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 | 在我學習的愛情裡,愛情是一種折中學。

舊文 | 在我學習的愛情裡,愛情是一種折中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女孩兒生命中總會有一位,不論何時都像小丑一樣繞著妳,用他自己的方式逗妳開心。可自然也得妳要懂得欣賞。
Emma shoot,Diana F+ @04,2012.

Emma shoot,Diana F+ @04,2012.


每個女孩兒生命中總會有一位,不論何時都像小丑一樣繞著妳,用他自己的方式逗妳開心。可自然也得妳要懂得欣賞。

『常常我們說起「愛」的時後,彷彿那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必須拆解成無數章節,再一一地闡述說明,彷彿那是一個無盡混沌的狀態,只能小心靠近、慢慢等待、幾乎難以明確地掌握或理解。

但,愛是甚麼呢?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把它化成具體的實踐,讓對方可以真切地感受?

愛是,你用心去了解眼前這個人,去知道他的喜歡與不喜歡,要與不要,然後,你給他所有他喜歡的、他要的,不是因為你的關懷與疼愛。

愛是,妳願意讓他知道妳的喜歡與不喜歡,妳的要與不要,毫不遮掩、不扭捏做態,妳要把自我水晶澄澈地呈現在他眼前,衷心地希望他看透妳,然後,乖巧地、溫順地、坦率地,接受他對妳的好。

他願意給,而你願意收,那才是愛;他給的,也正是你想要的,那,才是愛。』
(註1)

我曾看過有句話這麼說:「在這世界上的另一端,存在著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人。只是妳不一定會遇見。」可是我其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沒有所謂誰最適合誰,或是那個適合的人沒出現,而是有沒有「用心」愛。有沒有用心去看待身邊這個妳決定說好了要在一起的這個人。用了心要愛的人,一定可以找到適合彼此的方式。在我看來,愛情並不存在百分百的絕對,不是絕對學,更不是相對論。在我學習的愛情裡,愛情是一種「折中學」。兩個不同思想、文化、個性的人,把各自的自己折中相加,一半的自己加上一半的對方,成就出來的彼此就是所謂的「適合」。理應這麼說才是。至少我是這麼認為。有心相愛的人,定會找到適合彼此的方式前進的。


註1:文/曾維瑜。摘自<自由時報>


寫於2013 /09/1 。


----------------------------------------------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



avatar-img
Emma的意識界。
234會員
621內容數
一隻不知名的小蟲緩緩爬過我的筆記 我輕輕揉死了牠 就像週遭的人輕輕揉死我的夢想一樣 重點不在於報應或是死亡 重點是 夢想和小蟲一樣太脆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mma的意識界。 的其他內容
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青春】這首歌到現在聽了不下50次了吧。 「也許我願意跟你一起吃苦呢?」 「但是我不願意。」 電影看完到現在4天,不知道為什麼最常想起的是,鄭薇知道陳孝正要去美國公費留學一事後到洗衣間質問他時,兩人斯吼的這兩句對白。根據片名或內容應該要遙想的是與更青春年少有關之
"為失落所愛而痛苦的時候,能安頓心靈的方式並不是向外索求替代的愛,而是從心裡找出僅剩餘的能量,哪怕只有一點也好,去付出愛。只有這樣,才能再現曾經獲得的愛。" ---<寂寞收據> 鄧文惠。 看不懂前因
『恨早或恨晚的愛情, 都是一種遺憾 ,都只能錯過 ,只有在對的時間 ,愛情的樣子才能美麗』(註1),我不是芬西絲卡,你也不是若柏.琴凯,雖然我們也相遇在不對的時間點,所以錯過,但是我並不認為所有的愛情皆必須在對的時間才能美麗。
2014,波蘭,托倫。 這幾年很多時候很怕看這一年自己的各種照片。 因為,照片裡的每個我,都是那麼美好。 因為掌鏡的人是你。很不會拍照的你。 你的拍照技巧無非就是鏡頭對準了標的物就按下快門。 甚至不會有拍照前的數拍。 卻偏偏在這一年裡,我那每個被你拍下的瞬間, 看起來就是那麼平靜與滿足。 不需要濾鏡
那天,高雄下了很大的雨。 撐著傘,走在前往捷運站的路上, 我在傘下想起了最後跟你一起去的那個多雨城市。 那也是我決定見你的最後一次,當然,你並不曉得。 那時想幫你過最後一次生日,所以我陪你到了在那個季節裡屬於多雨的城市, 選份你想要的生日禮物。 還記得那天陪你挑鞋子,看你試穿很滿足樣子,我想我喜歡
我一個人去看電影了。像平常記憶裡的習慣一樣。一切都很好,沒有過多的悸動。 只是在「星空」落幕的時候,我一個人坐在非常習慣的末排座位上等著散場的人群,耳邊響起五月天唱著『一個人 想著一個人 是否就叫寂寞』時,不小心還是哭了。 是因為想起你很喜歡幾米,還是那年你時常隔著273公里的距離陪我看電影的
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青春】這首歌到現在聽了不下50次了吧。 「也許我願意跟你一起吃苦呢?」 「但是我不願意。」 電影看完到現在4天,不知道為什麼最常想起的是,鄭薇知道陳孝正要去美國公費留學一事後到洗衣間質問他時,兩人斯吼的這兩句對白。根據片名或內容應該要遙想的是與更青春年少有關之
"為失落所愛而痛苦的時候,能安頓心靈的方式並不是向外索求替代的愛,而是從心裡找出僅剩餘的能量,哪怕只有一點也好,去付出愛。只有這樣,才能再現曾經獲得的愛。" ---<寂寞收據> 鄧文惠。 看不懂前因
『恨早或恨晚的愛情, 都是一種遺憾 ,都只能錯過 ,只有在對的時間 ,愛情的樣子才能美麗』(註1),我不是芬西絲卡,你也不是若柏.琴凯,雖然我們也相遇在不對的時間點,所以錯過,但是我並不認為所有的愛情皆必須在對的時間才能美麗。
2014,波蘭,托倫。 這幾年很多時候很怕看這一年自己的各種照片。 因為,照片裡的每個我,都是那麼美好。 因為掌鏡的人是你。很不會拍照的你。 你的拍照技巧無非就是鏡頭對準了標的物就按下快門。 甚至不會有拍照前的數拍。 卻偏偏在這一年裡,我那每個被你拍下的瞬間, 看起來就是那麼平靜與滿足。 不需要濾鏡
那天,高雄下了很大的雨。 撐著傘,走在前往捷運站的路上, 我在傘下想起了最後跟你一起去的那個多雨城市。 那也是我決定見你的最後一次,當然,你並不曉得。 那時想幫你過最後一次生日,所以我陪你到了在那個季節裡屬於多雨的城市, 選份你想要的生日禮物。 還記得那天陪你挑鞋子,看你試穿很滿足樣子,我想我喜歡
我一個人去看電影了。像平常記憶裡的習慣一樣。一切都很好,沒有過多的悸動。 只是在「星空」落幕的時候,我一個人坐在非常習慣的末排座位上等著散場的人群,耳邊響起五月天唱著『一個人 想著一個人 是否就叫寂寞』時,不小心還是哭了。 是因為想起你很喜歡幾米,還是那年你時常隔著273公里的距離陪我看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