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預約的音樂會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昨晚在附近的小學門口邊,高高堆起待淘汰待丟棄的體育用具與樂器,一台外型尚可有點破音的手風琴,愛人見著可愛就決定撿回家自娛娛人。

 

想起多年前的一張小畫。記得因為趕著去國家戲劇院看表演,匆忙畫下也沒有多細修,只因視障音樂家的樂音與專注投注神情,在人來人往的捷運站出口,在通往藝術表演的殿堂通道上,像是一個細膩微小的提醒,五感覺察不是坐在戲劇院或音樂廳才打開,而是時時刻刻。

 

這些年間其實不定時的經過,都有機會看到這位藝術家,那一回,決定安靜一會,走過不錯過一場,沒有預約的迷你音樂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卿子_生活旅繪誌的沙龍
64會員
64內容數
生活裡的碎言絮語,速寫當下。
2025/04/06
紫花酢醬草,路邊與牆角正以微小的姿態,漫出一帶又一帶的紫,春天裡朝氣地長著,與我一起享受季節的迭換。  
Thumbnail
2025/04/06
紫花酢醬草,路邊與牆角正以微小的姿態,漫出一帶又一帶的紫,春天裡朝氣地長著,與我一起享受季節的迭換。  
Thumbnail
2025/02/25
拿起龍應台的《注視》,濕冷的早上適合讀書。 才翻起第一章,被起頭的文字觸動: 我的身體阿,既然我們相伴行旅的時光所餘不多, 我開始對你有一種全新的溫柔…….
Thumbnail
2025/02/25
拿起龍應台的《注視》,濕冷的早上適合讀書。 才翻起第一章,被起頭的文字觸動: 我的身體阿,既然我們相伴行旅的時光所餘不多, 我開始對你有一種全新的溫柔…….
Thumbnail
2025/02/23
《雖然不相見》書寫著: 直到隨月期期艾艾地流過,你幡然發覺,你就是你的故鄉,你也是你要征戰的邊疆;你一直要走出的,是你自己的重圍,你一直要回歸的,也只是你自己的府邸。   2024年末,摯友約看台中大坑一塊待售土地,然後到台中國家歌劇院,看比利時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作品《羊之
Thumbnail
2025/02/23
《雖然不相見》書寫著: 直到隨月期期艾艾地流過,你幡然發覺,你就是你的故鄉,你也是你要征戰的邊疆;你一直要走出的,是你自己的重圍,你一直要回歸的,也只是你自己的府邸。   2024年末,摯友約看台中大坑一塊待售土地,然後到台中國家歌劇院,看比利時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作品《羊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記不清有多久沒踏進國家音樂廳了,但這天是來音樂廳「閱讀」。這場活動很特別,以閱讀為主、音樂為輔,是「獨角獸行動閱讀日」的首次嘗試,我想也是國家音樂廳的第一次。
Thumbnail
記不清有多久沒踏進國家音樂廳了,但這天是來音樂廳「閱讀」。這場活動很特別,以閱讀為主、音樂為輔,是「獨角獸行動閱讀日」的首次嘗試,我想也是國家音樂廳的第一次。
Thumbnail
是祝福也是恩典, 讓孩子聽大量的音樂,感受音樂在身邊圍繞, 是從一整天開始就啟動的身體細胞密碼,讓耳朵充滿音樂灌注在身體五感的訊息, 是一件在學齡前可以落實後得到極大成效的一個作為。 從入校門,廣場就播著音樂了,下午下課出來廣場玩直到回家, 也如此撥放著各類型被安排好的音樂。而進到教室內,
Thumbnail
是祝福也是恩典, 讓孩子聽大量的音樂,感受音樂在身邊圍繞, 是從一整天開始就啟動的身體細胞密碼,讓耳朵充滿音樂灌注在身體五感的訊息, 是一件在學齡前可以落實後得到極大成效的一個作為。 從入校門,廣場就播著音樂了,下午下課出來廣場玩直到回家, 也如此撥放著各類型被安排好的音樂。而進到教室內,
Thumbnail
昨晚在附近的小學門口邊,高高堆起待淘汰待丟棄的體育用具與樂器,一台外型尚可有點破音的手風琴,愛人見著可愛就決定撿回家自娛娛人。  
Thumbnail
昨晚在附近的小學門口邊,高高堆起待淘汰待丟棄的體育用具與樂器,一台外型尚可有點破音的手風琴,愛人見著可愛就決定撿回家自娛娛人。  
Thumbnail
老黑膠裡流出旋律與歲月 演奏的巨匠們率都已殂謝 細心呵護老器材儼然儀式 不知還能陪它們多少日夜
Thumbnail
老黑膠裡流出旋律與歲月 演奏的巨匠們率都已殂謝 細心呵護老器材儼然儀式 不知還能陪它們多少日夜
Thumbnail
「沒有音樂課的音樂書寫夢」 我很明白自身的惰性是需要投入某種環境氛圍中,才能推動自己執行,於是2022年疫情趨緩後踏入音樂廳的第一場音樂會就成了我首個書寫的實驗對象,本篇僅僅是回想那夜聽演出時的雜感,並非全然的聆賞心得,初試啼聲請多見諒。 「年輕的樂器,年輕的圈子」 「音樂之路上最可貴單純的初心」
Thumbnail
「沒有音樂課的音樂書寫夢」 我很明白自身的惰性是需要投入某種環境氛圍中,才能推動自己執行,於是2022年疫情趨緩後踏入音樂廳的第一場音樂會就成了我首個書寫的實驗對象,本篇僅僅是回想那夜聽演出時的雜感,並非全然的聆賞心得,初試啼聲請多見諒。 「年輕的樂器,年輕的圈子」 「音樂之路上最可貴單純的初心」
Thumbnail
小朋友則是周末上大台進行了第一次的鋼琴表演。難得的是在上台之前速度都還抓不穩,一首太快一首太慢,還有事沒事會彈錯。結果沒想到一上台倒是又順又穩台風又棒。連節拍都抓的超穩。小朋友則是說上台後,就可以專心彈。(是平常家長陪練老師上課有人在旁邊會分心的意思嗎。)
Thumbnail
小朋友則是周末上大台進行了第一次的鋼琴表演。難得的是在上台之前速度都還抓不穩,一首太快一首太慢,還有事沒事會彈錯。結果沒想到一上台倒是又順又穩台風又棒。連節拍都抓的超穩。小朋友則是說上台後,就可以專心彈。(是平常家長陪練老師上課有人在旁邊會分心的意思嗎。)
Thumbnail
我是音乐盲,小时候的音乐课几乎只存在于课表上,偶尔上一次课,肯定是学校要组织什么庆典或活动。那时唱的都是一些红彤彤的歌,不仅不美,而且不懂。因此,至今简谱都看不懂。 至今依旧不会任何乐器,但并不影响我写歌词,也不影响我欣赏。 几年前买了画板和画笔,想重新找回绘画时的安宁,失败了。
Thumbnail
我是音乐盲,小时候的音乐课几乎只存在于课表上,偶尔上一次课,肯定是学校要组织什么庆典或活动。那时唱的都是一些红彤彤的歌,不仅不美,而且不懂。因此,至今简谱都看不懂。 至今依旧不会任何乐器,但并不影响我写歌词,也不影响我欣赏。 几年前买了画板和画笔,想重新找回绘画时的安宁,失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