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花月殺手》影評- 面對國族神話,打掉重練之氣魄,永恆更新之底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緣起】

《花月殺手》後勁很強。本來以做功課、看老導演的心情,有些心不甘到電影院報到,結果是大為驚喜,看似可怕的三小時半時間,劇力萬鈞、言之有物、拳拳到肉,(除了想上廁所外)竟沒感到時間流逝,甚至意猶未盡,最後有幸二刷。

《花月殺手》,個人私以為,為史柯西斯50年導演生涯,再次挑戰自己的言志之作。

個人有幸撰寫《奧本海默》萬字論述後,再次野人獻曝,撰寫《花月殺手》長篇影評,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raw-image

【全文分享】

《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為當今世界影壇的現象級作品。並不是因為這是今年80歲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50年來第26部長片,所以就要去朝聖、去買單,也不需因其近三小時半的片長,而心生畏懼、打退堂鼓,《花月殺手》在今天好萊塢和世界電影的位置,可能在於它啟發一種開放視野、提供一種實踐能量-面對國族神話,不管是美國夢還是中國夢,如何可能以莎士比亞般的手筆,全部打掉重練,置死地而後生。

raw-image

莎士比亞的語言張力,希臘悲劇的靜默深度

人們不會抱怨看一齣莎士比亞的戲,要花上三個小時半,但為何電影達到這個長度,就變成一個主要缺陷,還是難以跨越的障礙?(只有個強烈建議,之前要先上廁所。)

將《花月殺手》和莎士比亞戲劇相比擬,或許並不牽強,它們都以人物心理之間強大張力,以角色性格呈現人類命運,讓觀眾瞠目結舌、忘記時間。《花月殺手》的故事,就像很多莎劇的故事情節,觀眾可能耳熟能詳,談論這部電影,重點或許不是劇情有沒有劇透,很有可能,沒有劇透這種問題,首先,整個《花月殺手》的背景歷史-印地安原住民,如何被白人有系統地謀殺,都可以在改編原著,或網路如維基百科,鉅細靡遺找到,更重要的是,史柯西斯的《花月殺手》電影改編,執意放棄票房更有保障的電影片型,如尋找真兇的懸疑劇、偵探劇,還是最後制裁兇手、大快人心的美式英雄劇。

於《花月殺手》,史柯西斯有意識放棄可以更賣座的類型,轉向人物對峙的幽微心理劇,和批判暴力文明的大河歷史劇。電影的劇本初稿,本來忠實改編原著《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 The Osage Murders and the Birth of the FBI),有高潮迭起、出人意料、發現殺人兇手的懸疑情節,故事主軸全放在聯邦調查局草創時期,如何破解「花月殺手」連續殺人案的過程,最後探長找到真兇,造成FBI胡佛勢力的崛起,這也是為何,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原本的角色,即是抓到兇手的FBI探長(他自己還演過胡佛這個角色)。

然而如此英雄辦案類型,導演史柯西斯後感到越來越不妥,決定全部推翻,全部打掉重練,放棄原著主軸的FBI崛起的西方白人觀點,改為以原住民歐塞奇族的觀點出發,不僅FBI的劇情部分,從原本的敘事主體,大幅縮減為電影最後五分之一才會出現,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角色,更從原本的抓殺手探長,轉為殺人兇手本人,而史柯西斯合作五十年的愛將,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更演出「花月殺手」的幕後指使者,尤其整個連續謀殺案,更於電影開場不久,觀眾隨即知道他們縝密的計畫,從頭到尾為見證謀殺的知情者。

史柯西斯改編的《花月殺手》,重點由尋找兇手的懸疑,轉為「如何成為殺人犯」的心路轉折歷程,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勞勃·狄尼洛兩人的戲份,成為一種《馬克白》式,觀眾一開始就知道兇手是誰,一種心理掙扎、人性衝突的煎熬戲劇。

作為勞勃·狄尼洛和導演的第十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導演的第六次合作,與兩位演員在史柯西斯電影中的第一次對戲,兩個殺人犯角色的緊張對峙、利益交集、權力對話,可說達到一種莎士比亞等級的強烈張力。勞勃·狄尼諾宛如魅力滿點的魔鬼浮士德,身為「山丘之王」、「原住民最好的朋友」,望見歐塞奇族因為鳥不生蛋的領地發現石油,一夕之間從遊民般賤民地位,成為「全地球最富有的人類」,於是開始展開異常理性、有效的「種族滅絕計畫」,藉由迎娶歐塞奇族女子,再將她們殺害,以強佔石油的分潤金。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身為什麼都不是的退伍士兵,投靠他有錢的舅舅,勞勃·狄尼諾,後者提供他所有一切-金錢、工作、身分,與一個歐塞奇族妻子。勞勃·狄尼諾緊接著,為了家族長久利益,只要求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一件事情-殺死自己的妻子。兩個性格角色劇力萬鈞的衝突、掙扎、衝撞,都值得再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身於兩位奧斯卡影帝中間,飾演那位歐塞奇族妻子的新銳演員-莉莉·葛萊史東(Lily Gladstone),不但完全撐起角色,更撐起電影最後細微的希望信念。若說兩位奧斯卡影帝,以莎士比亞般的語言,衝撞對峙、鋒芒對戲,莉莉·葛萊史東更是以驚人的沉默、不發一語、無對白眼神,展現一種希臘悲劇的深度-發現自身的命運,種族滅絕。

莉莉·葛萊史東以一種原住民公主般的氣勢,見證自身種族的悲劇遭遇。她深愛丈夫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她衷心尊敬「原住民之友」勞勃·狄尼諾,然而,她身邊最親近的人,如三個姊妹、母親,與青梅竹馬的第一任丈夫,卻都接連神秘死亡,如「被自殺」、「被服毒」,或者家中被埋炸彈。她以堅定不拔的韌性,立志尋找元凶,最後找到的,卻是家族長輩,一開始就計畫了所有謀殺,自己的丈夫,持續給她致命的藥物。一切看在眼裡,與其摧枯拉朽的極力叫喊,莉莉·葛萊史東卻選擇沉默離開,切斷宿命的循環,撐起了電影的最後人性尊嚴。

超越任何言語,以眼神去愛他人、見證災難、發現元凶,與切斷命運,莉莉·葛萊史東值得奧斯卡提名。

raw-image

翻轉美國西部片-黑金滲透,暴力決定,與國族神話

《花月殺手》難以分類,接近一種莎士比亞戲劇、希臘悲劇,遠離一種好萊塢賣座驚悚片、偵探片,卻異常接近一種美國最古老也最獨樹一格的電影類型-西部片。

於律法尚未建立的荒野,白人與印地安人爭取有限資源,於暴力決定一切的地方,追尋文明開化的到來,《花月殺手》卻整個翻轉了好萊塢傳統西部類型-高級白種人,作為邪惡根源;印地安人,作為文明起源。

《花月殺手》最讓人忐忑不安的地方,不僅是兩位主角理性有效、不知廉恥的殺人計畫,更在於,整個小鎮所有白人的知情、默認,甚至力挺謀殺。白人仕紳勞勃·狄尼諾,原本出錢出力,造橋開路,對原住民社群,本來勞苦功高,然而遇到黑金誘惑-石油帶來的百萬、千萬、上億暴利,整個道貌岸然體系,瞬間瓦解,全數潰堤,殺人於是成為一個群體默認選項,尤其殺害宛如賤民的歐塞奇族,宛如殺牛、殺羊,道德無負擔。就像電影中白人所說:「我洗手不殺人了… 但印地安人,是另一回事。」

面對金錢、權力的沉淪,一直是史科西斯五十年電影生涯探索的核心,尤其展現於他名揚影史、既社會寫實、又充滿象徵寓意的黑社會電影之中,如他與勞勃·狄尼諾合作,1973年的《殘酷大街》(Mean Streats),1990年的《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還是他上部電影,2019年的《愛爾蘭人》(The Irishman),這些黑社會電影,對史柯西斯而言,不僅是極致資本主義社會的鏡子縮影,更是權力與暴力一體兩面的象徵寓言,成為他對光鮮亮麗的美國夢,其隱藏極致暴力的迷戀、迷惑,與國族神話批判。

甚至比其黑社會電影更殘酷,面對無限黑金誘惑,《花月殺手》殺原住民如殺動物般,自認高人一等的白種人,成為真正的邪惡源頭。如電影第一個鏡頭和最後一個鏡頭,原住民回歸自然大地的儀式,歐塞奇族的原始文化,最後或成為一種未來新文明的歷史救贖、重生起源。

若如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所言,西部片的類型,為美國建國的神話,西部片的演變,為美國精神的演變,這個觀察甚至可延伸到我們當下網路串流的時代,《花月殺手》於二十一世紀,徹底翻轉了傳統西部片,正面處理一百年前,白人屠殺歐塞奇族的黯黑歷史,美國神話經由暴力洗禮,死而復生,重歸其自由、平等、開放的價值實踐;《花月殺手》或許向現今世界展示,看似神聖、永恆的國族神話,如何以打掉重練,不斷重生。


raw-image

【影評、研究,長期分享實踐】


1,【《奧本海默》從原著到電影,萬字解析】面對啟示錄將臨,科學、政治與影像之人類承擔

https://vocus.cc/article/64e7e255fd897800011804b5

 

2,《奧本海默》,面對人類啟示錄,之三個延伸閱讀

https://vocus.cc/article/64f952d4fd89780001a2d92f

 

3,影像精神彌賽亞,電影民主化歷練-共振班雅明【靈光】的法國前衛電影、詩意寫實

https://vocus.cc/article/62e6d05dfd8978000151209b

 

4,面對法西斯美學主義,義大利電影的命運

https://vocus.cc/article/5de3ee8afd89780001d5b5e6

 

5,手機影像,作為高達晚期風格-以破碎的負面影像,追尋整體的人類精神

https://vocus.cc/article/6352a38efd8978000129e5af



*本文為長期無償分享之一篇,感謝以一杯咖啡的經費,贊助持續分享:

https://vocus.cc/pay/donate/once/5d822472fd897800011b93b7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8會員
250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陳潔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Thumbnail
2025/04/26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Thumbnail
2025/04/24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Thumbnail
2025/04/24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Thumbnail
2025/04/24
最近為了徹底了解班雅明的「歷史哲學概念」,努力研究神話、史詩作為「說故事的人」之三千年傳統,除了希臘、印度文化對照之外,竟也將德國史詩的精髓-華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歌劇,約十五小時的篇幅,重新看了一輪...
Thumbnail
2025/04/24
最近為了徹底了解班雅明的「歷史哲學概念」,努力研究神話、史詩作為「說故事的人」之三千年傳統,除了希臘、印度文化對照之外,竟也將德國史詩的精髓-華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歌劇,約十五小時的篇幅,重新看了一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動作爽片一直是「好萊塢」歷久不衰的拍攝題材,這也是為什麼一堆無腦動作爽片可以源源不絕的拍出許多續集的原因。而今天所要介紹的這部《蜂刑者(The Beekeeper)》,是令人期待的一部新作而非續集電影,究竟這部作品能否像其他動作爽片一樣拿到開啟續集輪迴的資格呢?就讓我們來一探它究竟有哪些重點吧!
Thumbnail
動作爽片一直是「好萊塢」歷久不衰的拍攝題材,這也是為什麼一堆無腦動作爽片可以源源不絕的拍出許多續集的原因。而今天所要介紹的這部《蜂刑者(The Beekeeper)》,是令人期待的一部新作而非續集電影,究竟這部作品能否像其他動作爽片一樣拿到開啟續集輪迴的資格呢?就讓我們來一探它究竟有哪些重點吧!
Thumbnail
《花月殺手》片長長至三個半小時,這大概是我至今看過最長的電影,即使在串流平台上觀看,仍然希望自己能盡可能的憋住尿意,只為了不要打斷這刺激又「過癮」的劇情。 演員的精湛演技 Leonardo DiCaprio所飾演的歐內斯特,對面舅舅給的巨大壓力,瞞著自己心愛的老婆殺害她
Thumbnail
《花月殺手》片長長至三個半小時,這大概是我至今看過最長的電影,即使在串流平台上觀看,仍然希望自己能盡可能的憋住尿意,只為了不要打斷這刺激又「過癮」的劇情。 演員的精湛演技 Leonardo DiCaprio所飾演的歐內斯特,對面舅舅給的巨大壓力,瞞著自己心愛的老婆殺害她
Thumbnail
影評盛讚:「馬丁史柯西斯近年最精彩的作品」。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勞勃狄尼洛、莉莉葛萊史東主演。立即觀賞【#花月殺手】最新預告 今年10月 全台戲院見。
Thumbnail
影評盛讚:「馬丁史柯西斯近年最精彩的作品」。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勞勃狄尼洛、莉莉葛萊史東主演。立即觀賞【#花月殺手】最新預告 今年10月 全台戲院見。
Thumbnail
因為片長高達206分,早就做好睡死的打算,年紀大對電影的耐受性變差,體力也不持久。但出乎意料,我整場看到目不轉睛,敘事故事的能力也太強大了吧!馬丁史柯西斯果然是世界級的大導,可以把看來枯燥的題材拍的超級精彩。因此我要給出七月份以來寫電影心得的最高分,很久沒有看得這麼過癮了。
Thumbnail
因為片長高達206分,早就做好睡死的打算,年紀大對電影的耐受性變差,體力也不持久。但出乎意料,我整場看到目不轉睛,敘事故事的能力也太強大了吧!馬丁史柯西斯果然是世界級的大導,可以把看來枯燥的題材拍的超級精彩。因此我要給出七月份以來寫電影心得的最高分,很久沒有看得這麼過癮了。
Thumbnail
《花月殺手》後勁很強。本來以做功課、看老導演的心情,有些心不甘到電影院報到,結果是大為驚喜,看似可怕的三小時半時間,劇力萬鈞、言之有物、拳拳到肉,(除了想上廁所外)竟沒感到時間流逝,甚至意猶未盡,最後有幸二刷。 《花月殺手》,個人私以為,為史柯西斯50年導演生涯,再次挑戰自己的言志之作。 個人有幸撰
Thumbnail
《花月殺手》後勁很強。本來以做功課、看老導演的心情,有些心不甘到電影院報到,結果是大為驚喜,看似可怕的三小時半時間,劇力萬鈞、言之有物、拳拳到肉,(除了想上廁所外)竟沒感到時間流逝,甚至意猶未盡,最後有幸二刷。 《花月殺手》,個人私以為,為史柯西斯50年導演生涯,再次挑戰自己的言志之作。 個人有幸撰
Thumbnail
不過如果你期待它像一般的好萊塢商業片,看這部片的前40分鐘可能都會覺得很悶。 故事的開始在講一位編劇在創作上遇到的瓶頸,他想要改編一本小說,書名就叫《蘭花賊》,但他總是遲遲無法下筆,在打字機前面呈現放空的狀態就是沒有靈感,原因就是因為這本小說太過於平淡,根本無法寫成劇本,甚至還去編劇訓練班上課。
Thumbnail
不過如果你期待它像一般的好萊塢商業片,看這部片的前40分鐘可能都會覺得很悶。 故事的開始在講一位編劇在創作上遇到的瓶頸,他想要改編一本小說,書名就叫《蘭花賊》,但他總是遲遲無法下筆,在打字機前面呈現放空的狀態就是沒有靈感,原因就是因為這本小說太過於平淡,根本無法寫成劇本,甚至還去編劇訓練班上課。
Thumbnail
  本月看的電影之間調性都差別比較大,《王牌大騙子》風格輕鬆歡樂且家庭向、《戰慄空間》則令人較為緊張。《史帝夫.賈伯斯》故事緊湊且富有張力,《迴路殺手》則元素過多有些混亂。
Thumbnail
  本月看的電影之間調性都差別比較大,《王牌大騙子》風格輕鬆歡樂且家庭向、《戰慄空間》則令人較為緊張。《史帝夫.賈伯斯》故事緊湊且富有張力,《迴路殺手》則元素過多有些混亂。
Thumbnail
1964年庫氏受 Cinema 雜誌採訪,選出心中最佳十部影片,第四部是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1948年的《碧血金沙》。不知是否太欣賞此片,以致1956年庫氏的《殺戮》結尾的整箱鈔票在機場停機坪遭風吹去,不由得令人聯想起《碧》片結尾一袋袋淘來的金沙被風吹散在無盡的墨西哥原野。
Thumbnail
1964年庫氏受 Cinema 雜誌採訪,選出心中最佳十部影片,第四部是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1948年的《碧血金沙》。不知是否太欣賞此片,以致1956年庫氏的《殺戮》結尾的整箱鈔票在機場停機坪遭風吹去,不由得令人聯想起《碧》片結尾一袋袋淘來的金沙被風吹散在無盡的墨西哥原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