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新創還未完成市場驗証,但以包括Web1.0的電商GMV,Web2.0的CLTV等指標[1],仍可拆解各種數據推算其成本-效益[2],假使新創在目標市場、可服務市場,以及潛力市場三項都有吸引力,天使投資人還得再進一步確認新創有何本事快速「搶佔市場份額」。
如第二章團隊及關鍵資源及第三章商業模式所討論,新創初期最好掌握了起步關鍵資源,天使投資人雖無法比創業家更了解市場,但由於接觸面較廣,加上資源更全面,所以有機會補足新創資源稀缺的弱點。但即新創使有資源也不見得能創下市佔率,還得了解創業家是否有足夠的「市場敏銳度」、「機會鑑別力」與「人事判斷力」[3]---才能進行有效的決策。
而這也同時考驗著創業家有無能力鑑別出價值型投資人時機。舉例而言,一家曾做AI診斷患有某種病症的項目,若採用System Lock-in的進入市場策略,將其技術嵌入穿戴裝置、筆記型電腦、Smart Speaker等電子大廠相關產品,市場份額或有機會從小到大堆疊出電子大廠加入打開市場。若天使投資人有關鍵資源,那與新創就會成為天作之合。只是這就更需要創業家有足夠的敏銳度與判斷力,否則再多的資源也會變成空有一身資源而無用武之地。
新創是否帶有「關鍵資源」會直接影響新創成長的「時間與資金成本」。擅長找到彼此需求的創業家才能善用關鍵資源,並在起步階段能切中要害直取上將首級,或至少嚐試以先進者優勢搶下市場份額建立護城河[4]。若創業家還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有時候在關鍵時孤注一擲會帶來巨大的成功(當然也可能會失敗)。
但多數早期項目創業家經驗較淺,就算稍有市場敏銳度,但對人事的判斷力時常自以為是,無法鑑別機會的優劣,也就無法做有效的決策了。所以即使項目深具市場爆發力,還不夠成熟,天使投資人也只能陪伴創業家加速其成熟,而不該出手,除非創業家或項目有獨特與眾不同處,像是獨一無二技術或市場帶來特殊出場管道。
所以天使投資人在確認市場大小與潛力後,評估新創「有沒有能力」與「得花多少時間」把市場做起來,以及未來如何與大企業合作等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其中起步時新創能否掌握關鍵資源是重要因素。但最難的地方還在創業家是否敏銳、鑑別與判斷力---最終是錯失良機或趁勢崛起的雲壤之別。在不斷變動的市場與機遇中只有好的創業家與團隊才能化腐朽為神奇,不斷突破困局建立核心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