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能像Google天使投資人投到兩萬倍回報項目,誰會願意去投只賺兩倍項目?所以「營利起點」及「爆發力」(又可稱為P.M.及潛力市場)就是兩倍與兩萬倍的「風險與機會抉擇」。天使投資人在看新創時就營利點以及商業模式來評估項目是否具有市場爆發力可能會充滿矛盾。
好的新創項目市場不但有明確價值主張與營利點,需求還能夠被逐步的驗証與再擴展。當市場需求被驗証與能夠產生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時[1],投資人也理所當然期待有更大「市場爆發力」。代表天使投資人對於項目有預期的”Market Size”及「天花板」。
從天使投資角度說必須「高估風險與低估成功率」,這跟創業家重視「市場機會」唯有成功一個選項截然不同,對天使投資人來說不但要考量失敗風險,更加得重視成功後「投資回報倍數」[2]。當然預測準確這種事永遠不會發生,但經驗與認知對於天使投資人來說格外重要。
像要投A公司還是B公司。有時投資不僅講機會,還有投資圈人脈與管道,很多時候也是機緣,像碰上很不錯的創業家,但已剛出手或復盤狀態時,或者完全幫不上忙時可能只會轉介給其它投資人。
當項目已經市場概念驗証後,也初步開始可行商業模式營利點,創業家若還能說服未來有無可限量「市場爆發力」--從Market Size或Exit Plan--來証明市場天花板或IPO後有高倍數回報。那天使投資人在早期階段除重視風險因素外,項目是否具備足夠市場爆發力直接關係投資的風險與回報評估。只是這是未來五到七年的Vision,對天使投資人「認知與判斷力」[3]頗具挑戰。
認知與判斷力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但對天使投資人來說有幾個值得天使投資人注意的經驗:
第一、創業家過去是否有成功創業或讓投資人出場記錄;
第二、這賽道或項目方向過去是否已有前人締造非凡佳績;
第三、新創是否有機會補足生態巨頭弱點及創造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像是在共通客戶、市場份額或技術功能上產生不可取代性,讓大企業集團有機會考慮併購。
天使投資人可不時提醒自己透視新創市場爆發力得對產業、宏觀經濟,甚至全球政治經濟等趨勢的「變與不變」擁有的「獨特洞察力」,而且「時機往往比人及賽道」對成敗影響更大。主因是「時機」(Timing)會替創業家主動打開市場契機和更容易獲得機構投資人睛睞。
比如亞馬遜是全球新創市場爆發力最成功案例,從賣書的小電商成為全球最大全零售平台直接挑戰全球零售業龍頭沃爾瑪地位,除本身條件等外,Web1.0的朱格拉景氣循環週期浪潮更是主因之一,幾乎同時期還有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也是搭著Web1.0和Web2.0的浪潮趁勢崛起。
金融圈有句話說:「投資致富靠朱格拉週期!」就是這道理[4]。
[1] 新創團高從價值主張開始,在抓到核心價值點及營利點後,還可以再擴展其它更有潛力的商業模式。
[2] 創投基金一般是以IRR來對LP交待及設定投資回報標準。
[3] 認知與判斷力,是一個很不錯的理解許多問題的主軸:例如對人、對未來vision,對賽道、對全球,或許可以從宏觀、微觀及團隊與財務四個面向來看天使投資的認知邏輯與原則。認知是一種「世界觀」,判斷力則是在這個世界觀的本體上所能夠「超越理性計算」,綜合當下知識、經驗與眼界等的未來世界所建構出的一種景像給予感知與理性等的綜合判斷。可以參閱詮釋學與純理性批判兩類哲學書藉。
[4] 台灣也有個新創---活動通---在中國大陸稱為活動行,是賣小型活動票券做為核心價值單元營利起點,活動行不但拿下重要天使及機構投資人領投,還曾創下台灣新創有史以來最大募資額。也同樣是站上了2010年之後Web2.0新浪潮而興起。這對天使投資人來說是台灣少數兼具營利起點及市場爆發力的新創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