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不因脆弱而設防:「微軀Whish—彭思錡個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去看了思錡的個展《微軀Whish》,在福利社。從洗衣店旁騎樓初次跨進門,下樓梯帶著雀躍和期待。往右看到櫃檯,思錡本人也在,打了招呼,他說看完有問題都可以找他討論。

其實完全不知道展覽內容是什麼(網站上一點也沒透露),思錡本身的創作媒材多元而不固定,所以我看到磨石子台的時候,尚不確定這是思錡或《隔壁的A口》楊祐丞的作品。第一時間想到「有人做了磨石台,這不是楊季涓做過的嗎?」直到更仔細看,晦暗不明中,磨石裡原來嵌入銅條,並彎成水墨工筆式的手部線狀。到另一塊磨石子旁,我開始入神,觀察了非常久。先看到底部積水,才明白鎖鏈一直匯集潺潺水流滴下,抬頭能在天花板看見漣漪陰影,陣陣擴散。鎖鏈上一片片盛水的是陶瓷做的羊蹄甲葉,當進一步觀察燈光怎麼打、影子的本體又從哪裡來,發現頂端清水啟程的位置,透明水液包裹鎖鏈順勢往下湧動,毫無間斷且無聲息,那副光景十分微巧。置於鎖鏈下方接水的那雙銅條磨石拼接的手,作品說明寫道是佛手,一切皆湧現慈悲細膩的情懷。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旁邊一面磨石階梯,每階高低落差極大。走到梯口正面,地面上金字建議觀眾脫鞋登階,我照著做了。爬到第三階,頭幾乎要強碰厝頂,十分有壓迫感,但前方最頂階分明放著一件作品(陶瓷枯葉)似在招我過去。最初猜想這會不會是惡作劇(但跟思錡的人設實在不符)心裡忍著這道問題,在高處回望展場、蹲下來撫摸石台,後來猛然發現,這道階梯外觀完全模仿我走進福利社時步下的那道階梯,並藉由尺寸放大,讓我感覺自己的體積改變。

當要離開福利社、登上回到地面的階梯時,就會發現與思錡做的這座階梯有如孿生。作者拍攝。

當要離開福利社、登上回到地面的階梯時,就會發現與思錡做的這座階梯有如孿生。作者拍攝。

穿上鞋再往右走,看到一面透出幽微光線的三摺玻璃屏風,走到背面才注意到玻璃上似有透明疙瘩,起初以為貼膜並未推勻而產生氣泡(數量極多),伸手觸碰才發現是觸感冰涼的實心,那模擬自凝結的水珠、水漬,彷彿剛有人在屏風後淋浴完畢而打濕。幽微的燈光下,相機有些難以捕捉它們,玻璃塑的水滴實在非常美。經過這層觀看與撫觸與拍攝的多重落差,我發現,「微軀」是很需要經由觸摸的展出。


後來回到入口,再看了一次第一座磨石台,並在思錡的提醒下摸摸看。原來磨石子並沒有打磨平坦,那些工筆線條勾勒出充滿肉感的手掌與指腹圖像,有著肌肉般的凹凸起伏。並且,在撫觸的同時,我的視線才真正停留於石台上,好好辨識鑲嵌打磨的材料——晶亮的透明綠玻璃、紅色晶體及其他小石子——無論是色彩或排列,我發現都是花下十分工夫的,因而不再只以「這好像誰有做過」觀看之。觸摸後竟是如此不同而有所啟發,無盡的細節瞬間在眼皮下鋪展開來。

最後,在作品論述的提醒下,我在稍早就覺得突兀的窗簾(也是一件作品)前方地下發現微小的陶瓷作品,是開心果殼和小番茄的蒂的翻模,不起眼有如微塵。有的已經被不經意踩個粉碎,但那似乎全在設計之中。看著那些(本就準備好)被毀壞的作品,開放的心自我內在油然生起。思錡是多麽大方自在,大方並不是因為「沒關係,給你破壞」,而是整個展場的作品全然不介意讓人親近,展現一種「真」,物質狀態的真,展演狀態的真,存在的真,敘事的真,作為心思結果的真,使我或多或少看見了思錡其人。能從中映照作者的作品,給人的感覺總是很不賴。

  1. Nov 2021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跨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學二年級修陶塑課時,突然進入疫情高峰而轉為遠距課程,無法前往陶塑教室的日子,捏土和灌模作業都中止,全班無奈改以讀書學習陶塑,我在那時讀到了陶藝家艾德蒙.德瓦爾(Edmund de Waal)的經歷:大學時在劍橋主修英國文學,後來入了陶瓷藝術的坑,專心學陶成為創作者,包括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紐約高古
茱莉瘦削的身形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向下的眼角、無肉的面頰、總是面無表情地笑。他好像因為過得太順遂,有點手足無措。
在進門前,可以從外子空間鄰路的落地窗看見蜷伏在牆邊的一團毛絨,是令人熟悉的犬隻睡姿,我欣喜以為入內有狗狗可以親近,走近才明白那是展覽的一部分、藝術家廖建忠的作品《狗》。
於PTT Space舉行的黃萱個展《分心》,是涵括裝置、攝影和錄像的近期作品呈現。而雖然行動並未實際在展間發生,不過本展尚有「行為」作為作品重要元素,橫跨在「裝置、攝影和錄像」的中間地帶,即:錄下了行動的錄像、拍下行動收穫的照片、行動成果的物件等。由於實際不見藝術家本人,「行為」此一元素似乎
散步乍聽是隨性且隨處可做的活動,不過若是在建築內,散步的漫無目的性似乎會被牆壁侷限。當然如果空間夠大,大到人們無法一次意識到所有邊界的存在、產生一種能無止盡前進的錯覺,似乎可行,不過鳳甲美術館並沒有那麼寬敞,因此在這裡的步行體驗之於散步,大概可説是到大海潛水之前的所做的泳池實習。而參觀過程中那些能讓
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上學,需要加入至少一間藝術家工作室。於是我的求學之路從一間間敲工作室大門來探索和開啟。而過程中有太多異於台灣文化、我只能自己體會消化的眉角
大學二年級修陶塑課時,突然進入疫情高峰而轉為遠距課程,無法前往陶塑教室的日子,捏土和灌模作業都中止,全班無奈改以讀書學習陶塑,我在那時讀到了陶藝家艾德蒙.德瓦爾(Edmund de Waal)的經歷:大學時在劍橋主修英國文學,後來入了陶瓷藝術的坑,專心學陶成為創作者,包括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紐約高古
茱莉瘦削的身形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向下的眼角、無肉的面頰、總是面無表情地笑。他好像因為過得太順遂,有點手足無措。
在進門前,可以從外子空間鄰路的落地窗看見蜷伏在牆邊的一團毛絨,是令人熟悉的犬隻睡姿,我欣喜以為入內有狗狗可以親近,走近才明白那是展覽的一部分、藝術家廖建忠的作品《狗》。
於PTT Space舉行的黃萱個展《分心》,是涵括裝置、攝影和錄像的近期作品呈現。而雖然行動並未實際在展間發生,不過本展尚有「行為」作為作品重要元素,橫跨在「裝置、攝影和錄像」的中間地帶,即:錄下了行動的錄像、拍下行動收穫的照片、行動成果的物件等。由於實際不見藝術家本人,「行為」此一元素似乎
散步乍聽是隨性且隨處可做的活動,不過若是在建築內,散步的漫無目的性似乎會被牆壁侷限。當然如果空間夠大,大到人們無法一次意識到所有邊界的存在、產生一種能無止盡前進的錯覺,似乎可行,不過鳳甲美術館並沒有那麼寬敞,因此在這裡的步行體驗之於散步,大概可説是到大海潛水之前的所做的泳池實習。而參觀過程中那些能讓
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上學,需要加入至少一間藝術家工作室。於是我的求學之路從一間間敲工作室大門來探索和開啟。而過程中有太多異於台灣文化、我只能自己體會消化的眉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不會跑步的人的跑步方式》拋出許多問題,卻無意解答,或者說這種沒有答案即是解答,凝聚至桐子的囁嚅中:「我又不是為了說什麼才拍電影的。」
Thumbnail
《易經》在我乃至身邊許多人的認知之中,都與「玄學」脫不了關係。本文推薦我很喜歡的傅佩榮教授的易經教學著作,也分享自己研讀易經的心得。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Thumbnail
去看思錡的個展《微軀Whish》,在福利社。從洗衣店旁騎樓初次跨進小門,下樓梯帶著雀躍和期待。往右看到櫃檯,思錡本人也在,打了招呼,他說看完有問題都可以找他討論。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 FED 步入升息循環以來,利率已提升至超過 5%的水準,美國公債殖利率也跟著創下近 10 年來的新高。在利率大幅上升的影響下,導致去年債市的行情相當低迷,也對國內的金融業造成莫大衝擊;不僅銀行設定存放款利率是一大難題,擁有龐大美債部位的壽險也在資產配置上也面臨相當沉重的壓力
Thumbnail
【新聞時事】中共20大前夕,北京四通橋驚現抗議習近平掛布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北京海淀區四通橋上,出現了兩條白底紅字的抗議布條,上面寫著:「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罷課罷
Thumbnail
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是因為他明白這世間的真理,人要尋求解脫,就不要讓仇恨的心蒙蔽自己的本性,惡言惡語不只會傷人也會傷己,而有智慧的人不讓惡言惡語向別人,也不出惡言向別人,而面對他人的惡言惡語用智慧和慈悲化解,即便別人不改變,而自己不讓惡言往心裏去,自然就能夠不與他人結因果之約。
Thumbnail
山人表示,換季是斷捨離的好時機,不要累積太多身外物,別讓居家空間變成儲藏室;也可以乘機打掃心房,找到讓自己身心靈安頓的方式,遠離別有居心、不真誠的人,結交與自己一般真心相待的朋友。山人更提醒大家,千萬別心存僥倖,短視近利或者為取得財富、贏得名利而萌生壞念頭......
他是一位留著長髮,且參與過多次有關創新教育方式的演講、帶領團隊研發出寓教於樂的PaGamO線上遊戲,擊敗400多個團隊獲得全球第一屆的教學創新大獎「Reimagine Education」冠軍、創立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甚至還在台大電機系當教授的老師——「葉丙成」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不會跑步的人的跑步方式》拋出許多問題,卻無意解答,或者說這種沒有答案即是解答,凝聚至桐子的囁嚅中:「我又不是為了說什麼才拍電影的。」
Thumbnail
《易經》在我乃至身邊許多人的認知之中,都與「玄學」脫不了關係。本文推薦我很喜歡的傅佩榮教授的易經教學著作,也分享自己研讀易經的心得。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Thumbnail
去看思錡的個展《微軀Whish》,在福利社。從洗衣店旁騎樓初次跨進小門,下樓梯帶著雀躍和期待。往右看到櫃檯,思錡本人也在,打了招呼,他說看完有問題都可以找他討論。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 FED 步入升息循環以來,利率已提升至超過 5%的水準,美國公債殖利率也跟著創下近 10 年來的新高。在利率大幅上升的影響下,導致去年債市的行情相當低迷,也對國內的金融業造成莫大衝擊;不僅銀行設定存放款利率是一大難題,擁有龐大美債部位的壽險也在資產配置上也面臨相當沉重的壓力
Thumbnail
【新聞時事】中共20大前夕,北京四通橋驚現抗議習近平掛布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北京海淀區四通橋上,出現了兩條白底紅字的抗議布條,上面寫著:「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罷課罷
Thumbnail
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是因為他明白這世間的真理,人要尋求解脫,就不要讓仇恨的心蒙蔽自己的本性,惡言惡語不只會傷人也會傷己,而有智慧的人不讓惡言惡語向別人,也不出惡言向別人,而面對他人的惡言惡語用智慧和慈悲化解,即便別人不改變,而自己不讓惡言往心裏去,自然就能夠不與他人結因果之約。
Thumbnail
山人表示,換季是斷捨離的好時機,不要累積太多身外物,別讓居家空間變成儲藏室;也可以乘機打掃心房,找到讓自己身心靈安頓的方式,遠離別有居心、不真誠的人,結交與自己一般真心相待的朋友。山人更提醒大家,千萬別心存僥倖,短視近利或者為取得財富、贏得名利而萌生壞念頭......
他是一位留著長髮,且參與過多次有關創新教育方式的演講、帶領團隊研發出寓教於樂的PaGamO線上遊戲,擊敗400多個團隊獲得全球第一屆的教學創新大獎「Reimagine Education」冠軍、創立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甚至還在台大電機系當教授的老師——「葉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