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學業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很多父母都喜歡問:「我這孩子會不會念書?」我們都知道「印星」主學習、吸收,是輸入系統,可將接觸到的知識複製儲存下來,所以幼年時期的學習印星尤其重要,因為此時他們正需要吸收儲存大量知識。而吸收只是學習的第一步,想要學習成績好,除了過目不忘還要能舉一反三,所以筆者認為食傷星的才智發揮更是重要。

八字組合只有印星時,擅長記憶型的知識,通常會偏向文組,而有食傷星的組合,頭腦聰明靈活具創造力,數理化游刃有餘。另外,官星在學習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因為官星是管束限制日主的,是一個人的自制力以及自我要求的能力,官星也代表名聲,唯有在乎自己的表現,才會願意鞭策自己讀書。要知道成績優秀的學生絕大部分都需要苦讀,所以只有資質好是不夠的。

再來除了八字原局的組合,求學期間大運跟流年的走法更是影響巨大,如果大運流年破壞了原有的好組合就會影響學習,反之,若大運流年能加強原局,則對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本來八字有印剋食的組合,讀書不得其法,反應比較慢,但若大運流年帶來比劫讓印生比生食,他就會突然開竅。又或有財剋印的組合,孩子無心學習,如果大運流年帶來比劫或官星,讓印星不再受剋,那他讀書的意願就會變高。

了解了孩子的狀況後,可以幫忙他解決這個困境,例如食傷剋官的孩子,叛逆不想被束縛,學習動力低,這時要用「財」來通關,就可以由父親出面來與孩子溝通,另一方面當五行有相剋的情況時,也反映了身體的情況,健康會影響人的行為,所以人的生理結構即命運,譬如食傷剋官的五行是金剋木時,肺部及肝膽腸胃容易出現狀況,肺不好,濕氣代謝不佳皮膚容易過敏,肝不好,睡眠、消化、排泄都會受影響,調整好身體自然也可以增進運勢。




鄭大元 五行派八字命理服務

八字批命(流年)3000元、取名3000元、占卜問事500元

LINE ID:@456vagjo   https://lin.ee/nq5n44h

Email:chengyuan285@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大元 解八字的沙龍
72會員
349內容數
2025/04/26
看到網路上一個命例,命主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說走土大運的這幾年,發生嚴重皮膚病、感情關係混亂、生意失敗、吸毒等,尤其是2022-2024年簡直是地獄… 因為五行派不看格局,所以我也不知道化土格的定義是甚麼?化土格就會喜歡土嗎?留言有很多人回覆:因為你不是真化,或是因為甚麼原因所以化不了…嗯,所以格局
Thumbnail
2025/04/26
看到網路上一個命例,命主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說走土大運的這幾年,發生嚴重皮膚病、感情關係混亂、生意失敗、吸毒等,尤其是2022-2024年簡直是地獄… 因為五行派不看格局,所以我也不知道化土格的定義是甚麼?化土格就會喜歡土嗎?留言有很多人回覆:因為你不是真化,或是因為甚麼原因所以化不了…嗯,所以格局
Thumbnail
2025/04/25
朋友分享過往算命經驗,說曾有老師警告他那年犯太歲,要花八千元買個開光玉佩化解。我聽了忍不住笑出來:「這跟廟口說不拜拜就會衰三年的阿婆有什麼兩樣?」 說真的,命理和迷信的差別,就像氣象預報和求雨儀式。一個是跟你說「明天降雨機率70%」,一個是堅持「不跳祈雨舞就會鬧旱災」。 命理是不是迷信也很好分辨
Thumbnail
2025/04/25
朋友分享過往算命經驗,說曾有老師警告他那年犯太歲,要花八千元買個開光玉佩化解。我聽了忍不住笑出來:「這跟廟口說不拜拜就會衰三年的阿婆有什麼兩樣?」 說真的,命理和迷信的差別,就像氣象預報和求雨儀式。一個是跟你說「明天降雨機率70%」,一個是堅持「不跳祈雨舞就會鬧旱災」。 命理是不是迷信也很好分辨
Thumbnail
2025/04/24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難以戒掉的小習慣,可能是每天一定要喝咖啡、睡前要滑手機,或是特別愛買東西。這些"癮頭"其實和我們的八字命盤有很大關係。 八字就像一個人的能量藍圖,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組成。當某些能量特別强或特別弱時,就會影響我們的行爲模式。 所以沒有甚麼賭鬼、酒鬼、吸毒者的專屬八字,同樣是
Thumbnail
2025/04/24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難以戒掉的小習慣,可能是每天一定要喝咖啡、睡前要滑手機,或是特別愛買東西。這些"癮頭"其實和我們的八字命盤有很大關係。 八字就像一個人的能量藍圖,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組成。當某些能量特別强或特別弱時,就會影響我們的行爲模式。 所以沒有甚麼賭鬼、酒鬼、吸毒者的專屬八字,同樣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要為孩子學習才藝投入資金前,父母難免會考慮他有天份嗎?這對孩子有幫助嗎?甚至以後他能靠這吃飯嗎? 講到這,大家應該就知道八字中能靠才藝吃飯的組合大概就是『食傷生財』了,不過這並不代表沒食傷的孩子就學不好才藝,只是他不愛表現罷了,而且有時原命局中雖沒有,但大運卻補上了,那就是有用。 所以若你預想的
Thumbnail
要為孩子學習才藝投入資金前,父母難免會考慮他有天份嗎?這對孩子有幫助嗎?甚至以後他能靠這吃飯嗎? 講到這,大家應該就知道八字中能靠才藝吃飯的組合大概就是『食傷生財』了,不過這並不代表沒食傷的孩子就學不好才藝,只是他不愛表現罷了,而且有時原命局中雖沒有,但大運卻補上了,那就是有用。 所以若你預想的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他們學習和發展技能的時候。 為了幫助國中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基礎,家長們需要考慮一些重要事情。包括如何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讀書方法,以及應將目光投向未來的現實層面。 以下是一些方法......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他們學習和發展技能的時候。 為了幫助國中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基礎,家長們需要考慮一些重要事情。包括如何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讀書方法,以及應將目光投向未來的現實層面。 以下是一些方法......
Thumbnail
塔羅占卜:最近一個月和孩子相處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嗎?(無時間限制) ※靜下心來憑直覺從1.2.3.4中,選出一個數字※ (運勢提醒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大家用來趨吉避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 ************* ●選擇1: 聖杯八(逆
Thumbnail
塔羅占卜:最近一個月和孩子相處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嗎?(無時間限制) ※靜下心來憑直覺從1.2.3.4中,選出一個數字※ (運勢提醒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大家用來趨吉避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 ************* ●選擇1: 聖杯八(逆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節目【子玲的親子聊心屋】EP.21 文字精華整理 節目主持人:子玲老師 與談來賓: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節目【子玲的親子聊心屋】EP.21 文字精華整理 節目主持人:子玲老師 與談來賓: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教育很難統括成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辦法,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教育理念絕對不一樣,而教育體系是要以培養全人為主,或是職訓優先,也跟時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各位很少看筆者說,教育就是 OO,所以我們必須要 XX,這不是過於武斷,而是太過片段。
Thumbnail
教育很難統括成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辦法,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教育理念絕對不一樣,而教育體系是要以培養全人為主,或是職訓優先,也跟時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各位很少看筆者說,教育就是 OO,所以我們必須要 XX,這不是過於武斷,而是太過片段。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經歷過無數次的挫折與磨難之後,才明白想改變孩子之前要先改變自己。每次看到孩子的言行舉止,就好像看到過去常犯錯的自己,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將我的缺點一一映照出來,令我滿心慚愧。 家庭教育是我最缺乏也是最需要學習的部分。孩子從托嬰中心到國小的成長經歷,跟同期的孩子差異很大,他的自我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經歷過無數次的挫折與磨難之後,才明白想改變孩子之前要先改變自己。每次看到孩子的言行舉止,就好像看到過去常犯錯的自己,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將我的缺點一一映照出來,令我滿心慚愧。 家庭教育是我最缺乏也是最需要學習的部分。孩子從托嬰中心到國小的成長經歷,跟同期的孩子差異很大,他的自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