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讓孩子學會「讀書」的方法——幼兒期(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所謂的平庸,大致上就是「該做的事情不做」,以及「只想做自己想做的」,自由派教育並沒有錯,錯在太多人誤以為自由就是放縱,忽略「想做什麼」與「能做到什麼」並不一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4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的成長教育課》— 新世代家長必修的教育心法 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8.7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lbusreadsbooks-avatar-img
2023/03/16
感謝老師的分享,自由發展與放任間的界線我一直覺得很難拿捏,看了這篇對我受益良多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能不能結合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現在的素養教育,很多家長真的誤解,以為是可以補出來的。正確的狀況是,中產階級家長平日就有不自覺累積這類能力,小孩自然去補習一下就通,而沒有高學歷家長的耳濡目染,孩子往往也得不到這能力,補習班光是要練基本功就用掉所有時間。
上一篇講到的是數學、自然科的教法,筆者是因為本科物理,習慣每件事情都解釋。TOMICA小車子為何會跑?讓小孩先觀察,發現是輪子會轉,就對幼幼班的小孩解釋,輪子中間有輪軸,迴力車則拆給他看齒輪結構,是什麼去帶動。
筆者自己的孩子,訓練方式是很隨和的,所以請一般家長不要學,但可以把概念記下來。 從他1歲開始,筆者就習慣拿任何玩具,不管是積木或是TOMICA,都會加入數量的概念。
小孩遇到挫折,尤其是剛開始學習時,會把失敗當成很痛苦的經驗,父母若不在旁邊,將會有巨大的負面情緒累積,讓回饋變成負向。筆者看過的失敗案例中,多數都是父母不願意陪,但卻堅持小孩去讀書的結果。
所有的良好心態都要建立在正向的回饋上,痛苦是無法得到正向回饋的,能夠在痛苦中成長都是大人,因為經驗讓我們曉得,先苦後甘是有可能的,獲得甜美果實之前要先辛苦耕耘。
教育很難統括成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辦法,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教育理念絕對不一樣,而教育體系是要以培養全人為主,或是職訓優先,也跟時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各位很少看筆者說,教育就是 OO,所以我們必須要 XX,這不是過於武斷,而是太過片段。
能不能結合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現在的素養教育,很多家長真的誤解,以為是可以補出來的。正確的狀況是,中產階級家長平日就有不自覺累積這類能力,小孩自然去補習一下就通,而沒有高學歷家長的耳濡目染,孩子往往也得不到這能力,補習班光是要練基本功就用掉所有時間。
上一篇講到的是數學、自然科的教法,筆者是因為本科物理,習慣每件事情都解釋。TOMICA小車子為何會跑?讓小孩先觀察,發現是輪子會轉,就對幼幼班的小孩解釋,輪子中間有輪軸,迴力車則拆給他看齒輪結構,是什麼去帶動。
筆者自己的孩子,訓練方式是很隨和的,所以請一般家長不要學,但可以把概念記下來。 從他1歲開始,筆者就習慣拿任何玩具,不管是積木或是TOMICA,都會加入數量的概念。
小孩遇到挫折,尤其是剛開始學習時,會把失敗當成很痛苦的經驗,父母若不在旁邊,將會有巨大的負面情緒累積,讓回饋變成負向。筆者看過的失敗案例中,多數都是父母不願意陪,但卻堅持小孩去讀書的結果。
所有的良好心態都要建立在正向的回饋上,痛苦是無法得到正向回饋的,能夠在痛苦中成長都是大人,因為經驗讓我們曉得,先苦後甘是有可能的,獲得甜美果實之前要先辛苦耕耘。
教育很難統括成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辦法,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教育理念絕對不一樣,而教育體系是要以培養全人為主,或是職訓優先,也跟時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各位很少看筆者說,教育就是 OO,所以我們必須要 XX,這不是過於武斷,而是太過片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Netflix影集《童話故事下集》中,「媽寶男」角色引發了人們對親子教育的深刻反思。這位角色的成長過程讓我們不禁想問,當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甚至完全無法為自己負責時,這樣的教養方式會帶來什麼後果?
Thumbnail
在品格教育為原則的幼兒園生活裡,無論是面對學校、家庭和社區, 發現愈來愈能夠精準的表達出的一種意識,~就是「品格教育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句話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討論著關於該活著還是死去。 但討論品格的設計,要談的是「如何活著、如何存在」我們面對學齡前的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一生氣,你也跟著火大? 「孩子怎麼生氣,家長才不會生氣?」這句話,在我的演講中總是不斷重複,因為每當我問台下的家長或老師,有多少人和孩子之間建立了這種默契時,舉手的人總是少之又少。 這意味著什麼? 表示孩子沒有被教導如何適切地表達自己的生氣情緒。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魔法少女奇遇記》套書裡頭有注音,是一套從圖畫書,銜接文字書的橋樑書。內容講述憧憬魔法的人類和討厭魔法的魔女相遇後,所發生的故事。藉由魔法象徵解決問題的捷徑,引導孩子瞭解,解決問題沒有捷徑,最有效的方法是正視困難,靠自己的力量,克服所有的障礙。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Netflix影集《童話故事下集》中,「媽寶男」角色引發了人們對親子教育的深刻反思。這位角色的成長過程讓我們不禁想問,當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甚至完全無法為自己負責時,這樣的教養方式會帶來什麼後果?
Thumbnail
在品格教育為原則的幼兒園生活裡,無論是面對學校、家庭和社區, 發現愈來愈能夠精準的表達出的一種意識,~就是「品格教育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句話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討論著關於該活著還是死去。 但討論品格的設計,要談的是「如何活著、如何存在」我們面對學齡前的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一生氣,你也跟著火大? 「孩子怎麼生氣,家長才不會生氣?」這句話,在我的演講中總是不斷重複,因為每當我問台下的家長或老師,有多少人和孩子之間建立了這種默契時,舉手的人總是少之又少。 這意味著什麼? 表示孩子沒有被教導如何適切地表達自己的生氣情緒。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魔法少女奇遇記》套書裡頭有注音,是一套從圖畫書,銜接文字書的橋樑書。內容講述憧憬魔法的人類和討厭魔法的魔女相遇後,所發生的故事。藉由魔法象徵解決問題的捷徑,引導孩子瞭解,解決問題沒有捷徑,最有效的方法是正視困難,靠自己的力量,克服所有的障礙。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