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視網膜」生理組織—哪十層?

2023/11/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Opt_betty

Opt_betty

本篇你將學到

  • 視網膜10層結構
  • 分別由外而內的排序
  • 各層細胞的功能

視網膜色素上皮層RPE(最外層)

單層的六角形柱狀色素上皮細胞(像是角膜內皮一樣);許多微絨毛;細胞老化與「脂褐質(隱結)有關」p.s.隱節可以幫助光循環。
基底面包含許多內褶構造並黏附在基底膜上,基底膜則構成脈絡膜的Bruch氏膜的一部分,因此RPE與脈絡膜緊密連結
黑色素最多的地方在「黃斑部、視網膜靠近赤道部」,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也含:光滑內質網、粗糙內質網、高爾基體、粒線體、溶小體。
RPE閉合帶▶血液—視網膜屏障BRB,防止外物進入視網膜;RPE可以選擇性調控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進出視網膜與脈絡膜微血管之間。
吞噬功能,吞噬感光細胞外節的感光碎片,為數眾多的溶小體,每日可以攝取並分解約2000個膜盤碎片
代謝和儲存維生素A、助於感光細胞間基質的生成、分泌生長因子VEGF,幫助維持脈絡膜微血管功能、RPE同時也能減少光線散射
用「主動運輸」將脈絡膜的養分氧氣傳到感光細胞。

重點

  1. 單層的六角形柱狀色素上皮細胞、許多微絨毛;細胞老化與「脂褐質(隱結)有關。
  2. RPE與脈絡膜緊密連結。
  3. RPE閉合帶▶血液—視網膜屏障BRB,防止外物進入視網膜。
  4. 吞噬功能、代謝和儲存維生素A、減少光線散射
  5. 用「主動運輸」將脈絡膜的養分氧氣傳到感光細胞。

感光細胞層

包含「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的「外節與內節」;依次是:外節、連接柄、內節、外纖維、細胞本體、內纖維。

「外節」

  • 含感光色素,可以將光轉換成神經訊號(電訊號)。
  • 外節約有600~1000個膜盤。

「纖毛」

  • 將外節與內節連接起來,同時也具備導管的功能。

「內節」

  • 橢圓部:有大量粒線體
  • 肌樣部:內質網+高爾基體+蛋白質合成集中在此部位。
Opt_betty

Opt_betty


外限制膜ELM

由感光細胞之間、感光細胞、Muller細胞之間的「黏著小帶」所構成。

可以充當代謝屏障,限制一些大分子通過此層


外核層ONL

  • 含有「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的細胞本體。
  • 中央凹改名為「亨利氏纖維層」。

桿狀細胞(反▶順RPE)

  1. 光敏感色素「視紫質」位於膜盤內;分布在黃斑周圍,有一億3000萬個
  2. 暗適應、暗室活躍,周邊視覺/移動視覺辨別目標細節能力差,僅有灰階影像
  3. 膜盤是由「內節」產生,再移動到「外節」,稱為桿狀細胞外節再生系統
  4. 內纖維的終端是「小球體」;中央小凹「無」桿細胞
  5. 分泌神經傳導物質「麩胺酸」Glutamate

錐狀細胞 (反▶順Muller)

  1. 視光質:S短波長藍420nm,M中波長綠531nm,L長波長紅588nm
  2. 分布在黃斑部,有600~700萬個
  3. 分泌神經傳導物質「麩胺酸」Glutamate
  4. 亮適應、亮室活躍,中央視覺/色彩視覺可見光皆有反應,色彩、辨識細節能量佳

外叢層OPL(外突觸層)

Opt_betty

Opt_betty

  • 較寬的「外側帶」:含有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的內纖維。
  • 較寬的「內側帶」:含有感光細胞與內核層細胞形成的突觸構造。
  • 「緞帶突觸、三合體、類似胞橋小體」這些構造
  • 「中界膜」:預防視網膜內層的滲出液和出血擴散到視網膜外層。

內核層INL

  • 包括「雙極細胞、水平細胞、無軸突細胞、Muller氏細胞、移位的神經節細胞本體」。
  • 視網膜內的「深層微血管網」就是位在內核層的內部和外部。
Opt_betty

Opt_betty

雙極細胞(Bipolar Cells)

  1. 在視覺路徑上屬於「第二層級的神經元」;以「麩胺酸」作為神經傳導物質。
  2. 感光細胞的神經訊號傳遞到「水平、無軸突、神經節細胞」,並且由無軸突細胞取得廣泛的突觸回饋。
  3. 有這幾種:桿狀雙極細胞、矮小雙極細胞、扁平型矮小雙極細胞、內陷型矮小雙極細胞、擴散型錐狀雙極細胞、藍色錐狀雙極細胞、巨大錐狀雙極細胞…有11種類型

水平細胞(Horizontal Cells)

  1. 水平方向傳遞訊號,有一條長的軸突和數條短的有分支的軸突。
  2. 可調控錐細胞反應。
  3. 三種細胞:HI、HII、HIII

無軸突細胞(Amacrine Cells)

  1. 水平方向傳遞訊號,單一條有許多分支的突起延伸到視網膜的內叢層。
  2. 大約有30~40種不同的無軸突細胞型態,分「層狀型或擴散型
  3. 最常見的AII型(窄域型細胞):桿狀細胞訊息傳遞到神經節細胞的管道。
  4. 寬域的無軸突A17細胞:和桿狀雙極細胞形成雙向連結;被視為在暗室下具有放大訊號的作用。
  5. 寬域的無軸突A18細胞釋放多巴胺、與晝夜週期有關、調控暗視覺功能
  6. 含有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如:GABA、甘胺酸

神經節細胞(Ganglion Cells)

  1. 在視覺路徑上屬於「第三層級的神經元」;分泌Glutamate
  2. 細胞型態多樣,大小差異化;可產生「動作電位」,唯一向外傳遞訊息。
  3. 90%的神經節細胞軸突終止於「外側膝狀體核LGN」;10%終止於「丘腦」下方,與瞳孔反射、晝夜節律、反射性眼球運動有關。
Opt_betty

Opt_betty

神經節細胞的另一種分類
中腦:虹膜,睫狀體自主調控。
LGN有三種通道「P通道」:物體形狀,細節,光線,波長,對比解析度,連接到LGN3、4、5、6,小細胞單一樹突,90%,紅綠VA。「M通道」:物體移動、閃爍光、連接到LGN1、2,巨細胞5%、暗黑白VA。「非P非M」:LGN6層間的細胞,K cell,5%,藍黃VA。

神經膠細胞(Neuroglial Cells)—Muller氏細胞

  1. 大約有一千萬個Muller氏細胞,扮演支持與提供架構的角色。
  2. 調節鉀離子(K+)濃度,扮演緩衝夜角色。
  3. 吸收代謝廢物,幫助維持細胞外的PH值
  4. 回收「GABA、麩胺酸」再利用。
  5. 代謝、合成、儲存肝醣
  6. 頂端的微絨毛,也稱為「舒爾茨氏纖維籃構造

神經膠細胞(Neuroglial Cells)—微小膠細胞、星狀細胞

  1. 微小膠細胞:到處遊走的吞噬細胞,當有組織發炎或受傷時,微小膠細胞的數目會大量增加。
  2. 星狀細胞:功能與穆勒氏細胞相似。

內叢層IPL(內突觸層)

  • 「雙極細胞軸突、神經節細胞樹突」之間的突觸連結;第2、3層級的連結在這。
  • 對於「察覺移動目標、亮度變化、對比和色調變化」的訊息處理是由內叢層開始的。
  • 偶爾會見到移位的「無軸突細胞本體」和「神經節細胞本體」

神經節細胞層(Ganglion Cell Layer)

  • 單層細胞厚度,但是黃斑附近可能會有8~10個細胞的厚度。
  • 厚度:黃斑>視盤>鉅齒緣

神經節纖維層NFL(視纖維層)

  • 視盤最厚、網膜淺層微血管在這裡。
  • 視覺敏銳度是由這一束重要的神經纖維決定的。
  • 大部分▶視丘LGN。
  • 體型較大▶腹側;體型較小▶背側。
  • 少數▶中腦,前頂蓋區。

內界膜ILM

  • 視網膜最內層的邊界,由穆勒氏細胞組成。
  • 不平整結構,由穆勒氏細胞終端稱為「足盤」的構造組成。

結語

Opt_story

Opt_story


驗光師的「落日條款」即將結束,這意味著,我們「眼鏡產業」將會有巨大改革。
2016年,台灣驗光師法通過,眼鏡行不再是簡單的「配眼鏡」,而是專業的「驗光諮詢」。 透過文章和詼諧有趣的故事,我想讓各位了解「眼睛視光」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以及視光醫療在台灣的轉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