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芫荽(香菜)非屬五辛》(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创 法藏法師 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

2018-01-08

前 言

中國漢傳佛教長期以來,對五辛之所屬食物為何,基本上皆有一定的共識, 同時也行之千年以上,在實行上與實修上皆無疑義。然而近年來,卻有在華人素食餐飲中所常用之香菜(芫荽(音綏) Coriander Herb)也是屬於五辛的說法出現。論者援引食五辛有種種過失之經文,將芫荽與五辛同列,從而宣稱不得食芫荽(香菜)之論。此說一出,頓時在公眾飲食當中造成對立與不安,也讓人對古德之說法與作法產生疑惑,甚至讓人因此對漢傳佛教,及其所代表的清淨素食文化與主張,產生了疑慮、信心動搖!

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或能不能禁口腹」之欲,試想:南傳與藏傳佛教尚且不能斷肉食,而華人佛教徒都能禁肉食千多年了,區區禁食香菜何難之有?問題在於:難道千多年來,古德都未曾注意到這個問題?都錯認這個事實?傳統的漢傳佛教在飲食上不嚴謹嗎?而事實是,大家香菜食用多年,並未有如經所說生瞋、發婬,乃至滿身腥臭、身心渾鈍的反應!因此唐代大德乃至民初印光大師,都斬釘截鐵的告知佛教學人:芫荽非五辛。既然如此,何以今日我們卻可冬烘地,在毫無詳細考據的情況之下,只根據少數人的一、二私解,就認定芫荽為五辛,而讓廣大華人佛教群眾的長期飲食習慣,就此「被檢討」、「被更改」甚至「被輕視」?

因此,到底芫荽可不可食,已經不是一項個人單純的習慣選擇,或修行飲食改革而已,而是一項牽涉到整體漢傳佛教飲食觀、修行方式、飲食果報等等的重大問題!換言之,在五辛認定的問題上,甚至已涉及到整體漢傳佛教的歷史尊嚴問題,身為這一代漢傳佛教繼承者的我們,豈可輕易地在未有嚴謹討論的前提下, 即人云亦云地說改就改?本文正是為了這個目的,乃分別就古來佛法典籍、醫學著述,以及今人對於五辛及芫荽的物性、藥理等之研究所得,分別闡明芫荽絕非五辛之事實,希望能給教內關心此事的同道,一個可資參考的依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論如何正確地當一隻帝國吉祥物》作者:一碗蛋羹 3.5星書名:論如何正確地當一隻帝國吉祥物 作者:一碗蛋羹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星際 主題分類【自分類】: 關鍵字【自分類】:甜寵文、萌寵文、輕鬆日常 評分【滿分5顆星】:3.5顆星 心得: 我很少看第一人稱的文,但此文是萌寵文且短篇,我看完了。 小受很貪吃很可愛,小攻的生平和心路歷程也很簡
    Thumbnail
    avatar
    白開水
    2022-11-14
    《論老年》_ 閱讀後的私人反應【最終震撼】 「『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我夢想著這句話以後可以省了,或是說可以退流行了,又或者說可以絕跡在當代的人類文明裡了,成為某種古老的迷思,而不是某種迷因,因為從來都不是別人的想像在折磨我們,而是我們無條件地認為自己的想像從頭到底都會是對的,這件事情在折磨我們自己。那麼,該怎麼停止折磨?成為他
    Thumbnail
    avatar
    簡志穎
    2022-10-06
    《論友誼》讀後感論友誼:穿梭哲學、藝術、文學、影劇,探尋歷史河流中的友情真相 亞里斯多德定義的友誼和現代不可同日而語。 他認為友誼本身就是一種美德,或是僅限”有品德的人”之間的關係,不過他似乎未將眼光聚焦在友誼可能為彼此帶來的傷害。
    Thumbnail
    avatar
    YC的無限閱讀
    2022-09-11
    《論日本人的古怪姓氏》前晚翻看張宏傑的《簡牘日本史》,發現原來日本人的姓氏還蠻有趣的。他們取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姓氏,比如“我孫子”、“鬼頭”、“牛糞屋”、“我妻”等等的,爲什麽日本人會起這麽奇葩的姓氏呢?
    Thumbnail
    avatar
    Chase
    2022-08-26
    《論仁、論孝、論君子》內容要點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avatar
    Tony Kwok
    2022-08-19
    《論暴力及女性所受之暴力》中的#AmINEXT 「全世界的、所有的女性都連結著,受著換湯不換藥的調教與折磨,並且被期盼著,永遠沈默。」女性們,如果妳不看這篇文章,也請讀文末的詩篇。Happy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to all the ladies! 沈默中,每個人都害怕,Am I next?
    Thumbnail
    avatar
    Mary Ventura
    2022-03-07
    《论自由》随想录-共笔邀约秩序是社会所必要的,但是秩序是有代价的,秩序除了靠人人自觉维护外,还要靠外部强加,这里就涉及到群己权界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读《论自由》一书。关于此书的内容和书评在网上汗牛充栋,这里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看官在本文的共笔应用版本中提出自己的议题、见解。俺担任参与者和整理者的角色。
    Thumbnail
    avatar
    co-memory
    2021-12-29
    《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試譯此篇《論語.泰伯》是從「泰伯」這位可能擔任過「伯爵」官職的人士之品格談起,所以通篇《論語.泰伯》可能主要都是在談一個「人品」(人格特質) 的問題。此外,由於孔子是「仁道主義者」而不是「神道主義者」,他當然可能會以「仁道思想」的大框架來討論人品及衡量人品,……
    Thumbnail
    avatar
    羅聖爾
    2021-09-13
    《論加減乘除之二》因為在要求獨立關係的運作之下,數字們顯然也得到了共識,+號是朋友,*號是情人,那麼關係就一目了然,關係緊密的先算,所以當然,*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而如果關係是朋友,那就更簡單了,原則就是+號左右是朋友,但不能因為交朋友而改變情侶關係阿,大家都不希望這樣,對吧?
    Thumbnail
    avatar
    每日一思
    2021-09-02
    《論加減乘除》 偶然在新聞上看到一到數學題 50+50+25*0+2+2=? 終於有數學系一展長才的地方了 首先我們要明白四則運算之中 加減是一套系統 乘除又是一套系統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計算具有互補性質 2*2=4 4/2=2 2+2=4 4-2=2 再者 乘法具有交換性 加法也有 但減法與除法沒有 這裡就可
    Thumbnail
    avatar
    每日一思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