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舞起源與發展整理

星星-avatar-img
發佈於跳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搖擺舞起源於 1920 年代的美國非裔社區,後來更流行至白人社區與影視媒體中。隨著 時代演進搖擺舞曾沉寂一段時間,在 80 年代後被積極的復興,倫敦、斯德哥爾摩也成為當 代搖擺舞重要的發展城市。如今搖擺舞在國際上累積了眾多愛好者,每年有國際型的比賽 (ILHC ,CHLC, The Snowball......)和營隊(Herräng Dance Camp)供世界各地的好手前去交流。

文化根源

搖擺舞雖可被說是美國本土的民俗舞(vernacular dance),但它更是一種「非裔-美國」的舞蹈,並深深地根源自橫跨大西洋另一端非洲大陸的核心(Stevens 2011)。最早可以 追溯到美國奴役黑人的歷史:無論是遠渡重洋在船上為了強身而舞蹈(abid.),或者是在種 族格離情境底下在酒館舞蹈排解苦難,於美國生活的非洲裔移民將故鄉不同部落的傳統融進 音樂舞蹈中,更於其中加入從北美西方人學來的藝術形式(西方樂器、宮廷舞),最後混合 成如今全新的舞蹈形式。例如爵士樂的節拍和非洲鼓節奏相關聯,而搖擺舞許多滑稽、奔放 的踢腿踏步也是來自非洲民俗舞蹈的精神。

搖擺年代

搖擺舞中最具代表性的 Lindy Hop 的誕生,和紐約哈林區 Savoy Ballroom(1926- 1958)密切相關,許多厲害的舞者和舞步都在此孕育。此外 Savoy 更是少數無歧視政策的舞 廳,為黑人舞者們提供了發揮的空間。舞蹈高手們會在樂隊前方的小角落(俗稱 Cats Corner)即興表演、展現個人特殊舞步,近一步也影響了爵士樂隊的音樂演奏(Kravanja 2019:177)。Savoy 舞者們活潑、創新的 Lindy Hop 在 1930 年代被白人中產階級知曉並學習,爵士樂明星 Benny Goodman 的搖擺音樂更受到美國年輕人熱愛,1935-1945 年可說是搖擺爵士樂的年代(Swing Era)。Savoy 的舞者們後來更是組成 Whitey’s Lindy Hoppers 舞團四 處巡迴、參與百老匯演出,搖擺舞的形象更以雜誌媒體、電影傳播至全美國,逐漸成為一種 「美國」的舞蹈。搖擺舞盛行的年代亦正逢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在舞廳跳舞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發洩方 式,因為也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Manning and Millman 2007)。

沒落:戰爭與其他流行文化

然而到了二戰時期,隨著對男人入伍的徵招、各種物資的管制,搖擺舞和音樂的發展受到重創;1944 年美國政府收取 歌舞稅(cabaret tax),許多夜總會轉型只提供演奏不能舞蹈的歌曲,許多舞廳因此倒閉 (Stevens 2011)。另一方面,流行文化的趨勢也開始改變,人們成為「單純的聽眾」而非 「隨音樂起舞」:戰後新類型的爵士樂“Bebop”成為熱潮,但此強調樂手技巧的風格難以 提供聽眾舞蹈;搖滾樂亦開始流行,聽眾在音樂廳坐著聆聽現場音樂會;隨著電視的普及, 人們也傾向在家裡收看節目而非去舞廳尋找娛樂。那時還有少許舞者在跳搖擺舞,並隨著音 樂的發展,加入搖滾、Bop、踢踏等元素,更因電視媒體上出現了各類集體跳同一舞步的舞蹈,舞蹈圈開始流行單人舞蹈(abid.)(abid.:131-138)。到了 1970s 年代人們又開始期待去舞廳跳舞,但取而代之是拉丁曲風的 Salsa 與 Disco Dancing,搖擺舞逐漸被人們遺忘。70 年代的音樂,雷鬼、搖滾、龐克、迪斯可受到各別追隨著歡迎,需要舞伴的舞蹈 (Partnered Dancing)只出現在私人聚會中,整體而言獨舞是最流行的趨勢。

重新回來的雙人舞

根據 Stevens (2011)有兩個因素影響影響搖擺舞的復興:60 年代的政治動盪促使人們產生了懷舊之情 (nostalgia),追憶過去 50 年代的簡單美好(simpler days of old),播放復古舞蹈的電視節目受到歡迎,現場演奏的樂團也重新被組織起來。另一個原因是 70 年代 Disco 熱潮中,雙人 的 Hustle 舞的發展促使接觸舞蹈(touch dancing)重新回來,有一部份人開始學習雙人舞, 在 Disco 熱潮消退後取而代之學習仍有被教學的西岸搖擺舞。

Lindy Hop 的復興

1980 年代不約而同,紐約、倫敦、斯德哥爾摩各有舞者們開始圖復興東岸搖擺舞,試 圖找回最初搖擺舞類型的 Lindy Hop。紐約的舞者找到過去在哈林區舞廳的前輩們並請教他 們,復興者將前輩們的舞步系統化、並開發出適合的學習程序。其中最有名的是 Frankie Manning(1914-2009)被譽為 “Ambassador of the Lindy Hop” (Manning and Millman 2007),他曾在 Whitey’s Lindy Hoppers 舞團,更開創了 Lindy Hop 中最令人興奮將舞伴拋向 空中的舞步(aerial steps),他經歷過搖擺舞最輝煌的年代。Manning 很慷慨地分享搖擺舞知 識,並被邀請參與各式舞會活動、到世界各地教課、參與電影舞蹈編排......。90 年代之後學 習搖擺舞的團體在世界遍地開花,充滿了各式舞會活動和比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空
24會員
31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星空,收藏在生活、生命、世界中閃亮照耀著我前進的光芒。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差不多的人生當中,時而也會有閃閃發光的事情,所以你要留意去抓住它,好好裝在自己的星星兜裡。這樣等你以後累了煩了,可以拿出來看看你的那些星星,就能度過艱難的時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Thumbnail
跳舞是一趟身體堆積的旅程。 本篇沒有參考任何線上資料,純粹是個人體驗。用於釐清與回顧自己的體驗與想像,在撰寫的過程中延展出沒意識的課題,這就是此篇文的目的。
Thumbnail
跳舞是一趟身體堆積的旅程。 本篇沒有參考任何線上資料,純粹是個人體驗。用於釐清與回顧自己的體驗與想像,在撰寫的過程中延展出沒意識的課題,這就是此篇文的目的。
Thumbnail
跳舞不僅可以運動瘦身,讓心情愉快,還能防止腦部退化,之前男孩陪女孩玩轉圈圈,筆者分享三首以華爾滋為名的歌曲,今日男孩向女孩邀舞的場景來到迪斯可舞廳,筆者分享四首以跳舞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跳舞不僅可以運動瘦身,讓心情愉快,還能防止腦部退化,之前男孩陪女孩玩轉圈圈,筆者分享三首以華爾滋為名的歌曲,今日男孩向女孩邀舞的場景來到迪斯可舞廳,筆者分享四首以跳舞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時間證明一切》圓滿 繼上篇《愛吵架的舞團》延續下去我和披肩團長的故事。 在專業藝術領域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個圈子其實很小。我也曾經在我的某一篇文章《做人的態度vs專業能力》記錄過個人名聲的重要性心得。 我也被誤傳過。 離開”愛吵架的舞團”後的某一年,我甄試進了音樂劇「國王與我」
Thumbnail
《時間證明一切》圓滿 繼上篇《愛吵架的舞團》延續下去我和披肩團長的故事。 在專業藝術領域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個圈子其實很小。我也曾經在我的某一篇文章《做人的態度vs專業能力》記錄過個人名聲的重要性心得。 我也被誤傳過。 離開”愛吵架的舞團”後的某一年,我甄試進了音樂劇「國王與我」
Thumbnail
藉由街舞,孩子在帶領與學習中,不需要獎勵就能看見自己的成長,在合作過程體恤同儕的不一樣,並在紀律與彈性中維持強烈的團隊意識,因為亮語的不一樣,讓每個孩子都能閃閃發亮!
Thumbnail
藉由街舞,孩子在帶領與學習中,不需要獎勵就能看見自己的成長,在合作過程體恤同儕的不一樣,並在紀律與彈性中維持強烈的團隊意識,因為亮語的不一樣,讓每個孩子都能閃閃發亮!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