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究報告|美銀:是時候做多銀行,避開科技股了?!

2023/11/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重點摘要

  • 美銀認為短期,做多長端利率下降受惠的標的,如中國、歐洲、生技、銀行...等。
  • 美銀的最新私人客戶資產配置流向與我的觀點不太相同,詳細原因請看正文。
  • 從美銀的牛熊指標看,這波反彈似乎還沒結束,原因何在?
  • 本篇引用美銀11/02的資金流報告:Long Long-End = Long Leverage。

投資觀點

如開頭所言,銀行在高利率的衝擊下,今年爆發了如SVB矽谷銀行的倒閉事件,而讓整體的股價受挫,目前的價格已經來到了近80年來的最低(-1標準差);另一邊,科技股卻持續高歌猛進,來到百年新高(+2標準差)。以科技股為主的美股也同樣受惠,相對於受美債殖利率的新興市場,也來到50年新高(+1標準差)。

科技與EM的歷史標準差

科技與EM的歷史標準差

好彭友觀點:單從估值看,以科技為主的美股市場的確貴,但如果從盈利的角度卻也合情合理。昨天看到高盛另份報告指出:從2013年以來的實質盈利成長率,若以美元計價,美股的年化成長率為7%;另邊新興市場中最大的中國卻為-1.4%。盈利成長的兩極分化正好給估值的分化基本面支持。

接著,雖然銀行與科技兩者的估值極端分化,但在本周的資金流向卻是類似的。科技股在這幾周大幅度的資金流入後,本周看到了近八成的最大流出,與美銀指出的過高估值相符;然而另邊金融股卻也看到了近13周的最大流出,僅管銀行股的估值已經是-1標準差了。

科技、銀行資金流

科技、銀行資金流

好彭友觀點:科技股如果持續流出,之後做多科技的第一名擁擠交易應該就會更加收斂。科技股的樂觀情緒收斂,對未來科技股投資會比較踏實。金融股的情況則比較不好說,仍要持續關注銀行準備金BTFP的變動。


美銀客戶資產配置

美銀全球私人客戶的配置在今年逐漸保守:現金與債券的比例持續上升,如現金水位拉升到了歷史平均;另邊股票的比例則是逐漸下修,從最高點66%回落至近歷史平均。

私人客戶債券與現金配置

私人客戶債券與現金配置

好彭友觀點:債券比例從2022年中便不斷上升,然而這正是長端利率持續上升的階段,若不是像我都以直投短債為主,這些客戶的債券損失恐怕不少;另邊股票隨著去年底的反彈持續減持,不過下降幅度還好(約8%),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不過股票的比例可能會有所反彈,這就跟接下來的牛熊指標有關了。


美銀牛熊指標

美銀牛熊指標如同AAII、CNN恐慌貪婪指數,也是著名的情緒指標(反指標)。美銀團隊將指標低於2設定為買入訊號,高於8為賣出訊號。所參考的指標主要有三大類:資金流、技術面與配置面。如圖,目前已經來到1.4,且連續幾周低於2了。

美銀牛熊指標與參數

美銀牛熊指標與參數

好彭友觀點:既然牛熊指標已到低位,再加上全球股市近日跌深反彈,若美銀客戶會跟隨美銀的觀點,則可預期之後的股票配置比例反彈。個人目前也認同這樣的觀點,股市短期內不會破底,特別Q4的季節性表現更是非常良好(Santa Rally)。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追蹤與留言。也歡迎付費閱讀,解鎖全部文章。讓我喝杯咖啡醒醒腦,這對我就是莫大的鼓勵,感謝您!
  • 預約諮詢/委託研究:[email protected]  






77會員
44內容數
每個月四篇美股投資周報,與八篇外資報告摘要。拉近您我和專業機構的距離,讓我們一起用總經使投資更好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