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日記(十一)尋訪臺東阿美族發源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元旦那天,我們從花蓮光復糖廠吃完冰棒,想要找這個地方,走在馬太鞍西河床我拼命的騎、拼命的騎,冒著細雨不顧已經打溼的衫褲,先生一直在後面叫我:「不要再往前走了!」冒著細雨不顧已經打溼的衣衫,先生一直在後面叫我,不要再往前走了。

最後我只好放棄,因為我必須要把腳踏車遷到上面的橋,才能越過馬太鞍溪,陡峭的樓梯,非我能力所及,只好忍痛放棄。

11月6日我們終於完成了這個願望

找了一家距離發源地比較近的地方,入住一家很美的民宿-《盛夏的軌跡》。老闆祖先是噶瑪蘭族,熱心健談,特意一大早開車載我們前往探索。我不顧刺痛,踏入及膝的荒煙漫草,探入竹屋裡大大小小的石板,那代表先人吧!

坐在石椅,拔掉刺入腳踝襪中的鬼針草,看著庭院兩座石碑,我唸著寫著阿美祖先們的名字。

接著我們連跑帶奔的到預約的阿美族祖靈地,聽阿美族第五十九代現任族長-何玉蘭女士講訴祖先故事。

慈善世家後代-現任族長何玉蘭女士

慈善世家後代-現任族長何玉蘭女士

何女士娓娓道來:「阿美族祖先自海上登陸,六個兄妹中一個妹妹長得很美,身體會發光。海龍王看上她,趁海嘯抓走了她。最後整個家族剩下一對兄妹,逃到豐濱鄉貓公山,因近親關係,生下爬蟲類,一直到天使下凡,解除這一個難解的問題,而繁延子孫至今。」這是最有趣的版本。

下回我要去爬貓公山!

avatar-img
24會員
66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感謝遇到的貴人,有你-生命更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天去高士神社看鳥居,旭海草原找新基石,10多年前走阿朗壹後就沒來過旭海,現在旭海草原經整理多了些原住民圖騰和海洋意象擺設。領隊說還是要爬山,先走一圈石板屋遺址熱身後去旭海,收尾走座高士佛山,號稱恆春二佛之一,來回5K左右,全程都有步道規劃,雖落差300M,但算是觀光等級路線(但冷門),拜佛簡單啦!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夢見我跟媽媽,還有法鼓山的師兄師姐,我們搭著飛機,從香港經雲南,然後飛緬甸,我們要去喜馬拉雅山。 在雲南飛緬甸的飛機上,我碰到一個外國人,他問我為什麼會去緬甸。我說因為緬甸是我母親的家鄉,我們要回去看一下。他說我長得不像緬甸人,我說因為我媽媽很早就離開緬甸了。 我們在緬甸的山下,準備要去爬喜馬拉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升國一的那個暑假,阿財就被父母從三重帶回雲林的鄉下老家,幾個還在老家的好朋友,一聽到阿財回來的消息,就馬上騎著腳踏車跑來找他玩,而青梅竹馬,長他兩歲的的小瑜姐也在其中。 幾人先去阿財爺爺的田地烤蕃薯,趁著空檔幾人是開心的聊著,兒時和阿財最要好的阿良感慨地說道,現在都沒什麼牛糞,讓他的水鴛鴦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阿里山,原名為「p-so-si-on-ga-na」則指「太陽照射的地方」這是鄒族的發音。 後來為什麼是阿里山,那是因為在山上的人就像一隻隻小「Ari」螞蟻。 為了慶典,每個人都要舉一枝長長的竹子。只為了迎接麒麟神。 但我不甘只是一隻小小的竹子,我跳上雲梢站在最前段,挺挺的站著。 過不久,麒麟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這個潭裡的水越來越少了,這幾年小芋頭及小米歉收,連附近的森林都打不到獵物。部落許多人生病都無法好,而紛紛向祖靈報到」,頭目查馬克憂心地說。 「經過多次的祈雨祭,雨神都未曾露面」,祭司解釋著。     「家族千年前從Badaiyi遷徙至加匏朗,得感謝加泵社(今泰武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天去高士神社看鳥居,旭海草原找新基石,10多年前走阿朗壹後就沒來過旭海,現在旭海草原經整理多了些原住民圖騰和海洋意象擺設。領隊說還是要爬山,先走一圈石板屋遺址熱身後去旭海,收尾走座高士佛山,號稱恆春二佛之一,來回5K左右,全程都有步道規劃,雖落差300M,但算是觀光等級路線(但冷門),拜佛簡單啦!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夢見我跟媽媽,還有法鼓山的師兄師姐,我們搭著飛機,從香港經雲南,然後飛緬甸,我們要去喜馬拉雅山。 在雲南飛緬甸的飛機上,我碰到一個外國人,他問我為什麼會去緬甸。我說因為緬甸是我母親的家鄉,我們要回去看一下。他說我長得不像緬甸人,我說因為我媽媽很早就離開緬甸了。 我們在緬甸的山下,準備要去爬喜馬拉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升國一的那個暑假,阿財就被父母從三重帶回雲林的鄉下老家,幾個還在老家的好朋友,一聽到阿財回來的消息,就馬上騎著腳踏車跑來找他玩,而青梅竹馬,長他兩歲的的小瑜姐也在其中。 幾人先去阿財爺爺的田地烤蕃薯,趁著空檔幾人是開心的聊著,兒時和阿財最要好的阿良感慨地說道,現在都沒什麼牛糞,讓他的水鴛鴦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阿里山,原名為「p-so-si-on-ga-na」則指「太陽照射的地方」這是鄒族的發音。 後來為什麼是阿里山,那是因為在山上的人就像一隻隻小「Ari」螞蟻。 為了慶典,每個人都要舉一枝長長的竹子。只為了迎接麒麟神。 但我不甘只是一隻小小的竹子,我跳上雲梢站在最前段,挺挺的站著。 過不久,麒麟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這個潭裡的水越來越少了,這幾年小芋頭及小米歉收,連附近的森林都打不到獵物。部落許多人生病都無法好,而紛紛向祖靈報到」,頭目查馬克憂心地說。 「經過多次的祈雨祭,雨神都未曾露面」,祭司解釋著。     「家族千年前從Badaiyi遷徙至加匏朗,得感謝加泵社(今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