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筆者確切地告訴你,每人都是預言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如果筆者告訴你,人類天生都有預言能力,大家相信嗎?筆者並不是開玩笑,根據人類身體構造,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東西,是由於光線進入視網膜,經過大腦產生影像而成。光線進入視網膜再轉化成為影像的過程足足需要0.1秒時間。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景象和實際的景象理論上有0.1秒的前後誤差。這就奇怪了,如果筆者上面說的東西沒有錯,我們應該會察覺到眼前影像有些不協調的地方,就像我們DVD 影象和聲音不一致的情況,十分容易發現,但為什麼我們或許這一輩子也不會發現這誤差呢? 

  

人類構造很奇妙。無錯,光線化成影像需要0.1秒時間,但我們強大的大腦卻有超厲害的想像能力,他能夠憑藉接收周遭的資訊,預早想像接下來0.1秒的情況,填補我們視覺的誤差。不單如此,由於人類眼睛形狀,人們視線理論上是有盲點的,理論上我們眼前景象中某個位置應該是漆黑的,但是正常我們也不會察覺這盲點。人類大腦就像一部超級電腦,我們窮一生精力也只能夠發掘到功能的一小部份。更多時候,即使我們用了大腦強大的力量,自己也不知道。 

  

大家可能會認為:「我們都不是生物學家,我們知道大腦有無窮想像力又有什麼用呢?」當然有用,每個人每天都享受着大腦想像力帶來完美的視覺效果,這代表我們每個人都富有無窮想像力。至於是否能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這在乎我們是否願意努力發掘和啟動大腦的能力。大腦想像力甚至讓我們有0.1秒的預視能力,大家想像一下這需要多麼精準的預測。我要讓大腦的想像力盡情地應用在日常生活,第一步要先讓自己認同自己能夠做到。根據吸引力法則,當我們想擁有某東西時,我們就先要想像自己已經擁有這東西,接着神奇事情便會出現,我們想要的東西會從四方八面向著我們而來。大家留意一下那些成功人士,他們都是充滿自信的,即使一些看似抑鬱的成功者,他們在自己專長方面也是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能讓我們大腦盡情發揮,不會加以控制和管束,做事自然事半功倍。 

  

大家有沒有試過一些想了半天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晚上睡覺時卻頓然想出解決良方?大家覺得奇怪嗎?我們明明在日間認真思考解決方案但不得要領,晚上是休息放鬆時間,我們卻將問題在不知不覺間找出答案。人類潛意識就是這麼奇妙,我們需要讓潛意識自由和奔放地思考,不加任何管束,讓潛意識幫助我們想到一些破格點子,解決難題正正需要這些破格思維。由今天起,大家確切相信自己的腦袋潛力無限,大腦既然能夠幫助我們預視0.1秒後的世界,要解決日常難題,根本就易如拾芥 ,相信自己,相信大腦,啟發無限潛能。 


更多文章: 

https://www.benarticle.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n哥哥有話兒的沙龍
6會員
145內容數
Ben哥哥透過一篇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心理學知識,希望對於大家人生有一些啟發
2023/11/10
2023年,世界興起一陣不明飛行物體熱潮,不明飛行物體又稱UFO,意思是指一些在天空上飛行,但未能夠被合理解釋的物品。最近這個熱潮興起原因源自美國政府聲稱在美國領土,發現一個來自中國的氣球。中國政府表示這個氣球並不是官方擁有,而是民間的觀察氣球,由於嚴重失控,導致飄離航道,飛進美國境內。美國當然不賣
Thumbnail
2023/11/10
2023年,世界興起一陣不明飛行物體熱潮,不明飛行物體又稱UFO,意思是指一些在天空上飛行,但未能夠被合理解釋的物品。最近這個熱潮興起原因源自美國政府聲稱在美國領土,發現一個來自中國的氣球。中國政府表示這個氣球並不是官方擁有,而是民間的觀察氣球,由於嚴重失控,導致飄離航道,飛進美國境內。美國當然不賣
Thumbnail
2023/11/10
最近在路上看見一個有意思的巴士車身廣告,值得和大家分享。這是政府為了鼓勵人們減少飲酒的廣告,廣告提到飲酒有機會導致人們吸收過暔熱量,熱量正是導致人們肥胖主因之一。這廣告希望喚起人們關心自己體型,從而減少飲酒。在心理學上,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說服別人方法。很多時候,我們越禁止別人做某東西,基於人們有反叛心
Thumbnail
2023/11/10
最近在路上看見一個有意思的巴士車身廣告,值得和大家分享。這是政府為了鼓勵人們減少飲酒的廣告,廣告提到飲酒有機會導致人們吸收過暔熱量,熱量正是導致人們肥胖主因之一。這廣告希望喚起人們關心自己體型,從而減少飲酒。在心理學上,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說服別人方法。很多時候,我們越禁止別人做某東西,基於人們有反叛心
Thumbnail
2023/11/10
編劇家需要撰寫劇本,一個出色的故事除了需要有震撼人心的結果,更加需要豐富劇情引伸至這個結局,讓人追看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為生活上不同事情作出解釋,這時候我們便會編劇家上身,利用手上資料創造故事,反正故事看起來「合情合理」即可。結果,每人都只會選擇一些對自己有利事情和觀點進行發揮,結果當然
Thumbnail
2023/11/10
編劇家需要撰寫劇本,一個出色的故事除了需要有震撼人心的結果,更加需要豐富劇情引伸至這個結局,讓人追看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為生活上不同事情作出解釋,這時候我們便會編劇家上身,利用手上資料創造故事,反正故事看起來「合情合理」即可。結果,每人都只會選擇一些對自己有利事情和觀點進行發揮,結果當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筆者告訴你,人類天生都有預言能力,大家相信嗎?筆者並不是開玩笑,根據人類身體構造,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東西,是由於光線進入視網膜,經過大腦產生影像而成。光線進入視網膜再轉化成為影像的過程足足需要0.1秒時間。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景象和實際的景象理論上有0.1秒的前後誤差。這就奇怪了,如果筆者上面說
Thumbnail
如果筆者告訴你,人類天生都有預言能力,大家相信嗎?筆者並不是開玩笑,根據人類身體構造,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東西,是由於光線進入視網膜,經過大腦產生影像而成。光線進入視網膜再轉化成為影像的過程足足需要0.1秒時間。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景象和實際的景象理論上有0.1秒的前後誤差。這就奇怪了,如果筆者上面說
Thumbnail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
Thumbnail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
Thumbnail
你看到每一件事物都來自於看不見的人類的頭腦或者是看不見上帝的頭腦,所有一切都是由看不見決定看得見的定律,你一定會說你騙人,怎麼會是這個法則呢?那麼我問問大家,你看得到訊號嗎?你看到電流嗎?基本上來講真的不是肉眼可以看得見,然而它們的地位非常重要
Thumbnail
你看到每一件事物都來自於看不見的人類的頭腦或者是看不見上帝的頭腦,所有一切都是由看不見決定看得見的定律,你一定會說你騙人,怎麼會是這個法則呢?那麼我問問大家,你看得到訊號嗎?你看到電流嗎?基本上來講真的不是肉眼可以看得見,然而它們的地位非常重要
Thumbnail
外在的知覺很多時候,是很不可靠的,理性思考就是為了避免感官知覺造成的謬誤,前提是,必須先察覺謬誤 內容簡單好懂,前半段偏心理學入門,講我們的認知如何形成,以及大腦會自動解讀的一些認知謬誤。 後半段則是, 藉由對大腦更多的了解,研發出更多的新科技,以及說明大腦的可塑性。 前半段因為之前學過心理
Thumbnail
外在的知覺很多時候,是很不可靠的,理性思考就是為了避免感官知覺造成的謬誤,前提是,必須先察覺謬誤 內容簡單好懂,前半段偏心理學入門,講我們的認知如何形成,以及大腦會自動解讀的一些認知謬誤。 後半段則是, 藉由對大腦更多的了解,研發出更多的新科技,以及說明大腦的可塑性。 前半段因為之前學過心理
Thumbnail
每個人看出去的世界 都必然不會一樣 除了最基本 五官感受到的光線,觸覺 到更形而上的 “氣” 場 甚至是靈魂此次來的目的 還有各種由經驗,預設立場 所構成的天然濾鏡 感光 就某種程度來說,一個人的感官系統,決定了他看出去的世界,長什麼樣 有種研究提出,眼睛看見外界 或許,不是單純的「看見」 而是光透
Thumbnail
每個人看出去的世界 都必然不會一樣 除了最基本 五官感受到的光線,觸覺 到更形而上的 “氣” 場 甚至是靈魂此次來的目的 還有各種由經驗,預設立場 所構成的天然濾鏡 感光 就某種程度來說,一個人的感官系統,決定了他看出去的世界,長什麼樣 有種研究提出,眼睛看見外界 或許,不是單純的「看見」 而是光透
Thumbnail
我們來想一想,腦躲在我們的腦殼中,它是如何看見光的? 眼睛接收到光,在視網膜成像,轉換成生物電子訊號,傳到腦中視覺區去判讀,完成了所謂的視覺。 腦中視覺神經不是〝看〞到光,而是坐在黑暗的腦殼中等待眼睛傳來的生物電子訊號,然後做出光和影像的判讀,這是一個多麼精緻的設計。等等……還有更大的神奇…… 牛
Thumbnail
我們來想一想,腦躲在我們的腦殼中,它是如何看見光的? 眼睛接收到光,在視網膜成像,轉換成生物電子訊號,傳到腦中視覺區去判讀,完成了所謂的視覺。 腦中視覺神經不是〝看〞到光,而是坐在黑暗的腦殼中等待眼睛傳來的生物電子訊號,然後做出光和影像的判讀,這是一個多麼精緻的設計。等等……還有更大的神奇…… 牛
Thumbnail
近期學長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文章終於被刊登出來了,雖然早已請他寄檔案給我,本來想搶刊登當下就發文,但偷懶到現在才寫,先在此獻上我的膝蓋。 這篇研究以獼猴視網膜作為研究材料,透過實驗得知視覺訊號的處理過程具有選擇性,而且它們只保留對預測未來有幫助的訊號。
Thumbnail
近期學長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文章終於被刊登出來了,雖然早已請他寄檔案給我,本來想搶刊登當下就發文,但偷懶到現在才寫,先在此獻上我的膝蓋。 這篇研究以獼猴視網膜作為研究材料,透過實驗得知視覺訊號的處理過程具有選擇性,而且它們只保留對預測未來有幫助的訊號。
Thumbnail
我們來想一想,腦躲在我們的腦殼中,它是如何看見光的? 眼睛接收到光,在視網膜成像,轉換成生物電子訊號,傳到腦中視覺區去判讀,完成了所謂的視覺。 腦中視覺神經不是〝看〞到光,而是坐在黑暗的腦殼中等待眼睛傳來的生物電子訊號,然後做出光和影像的判讀,這是一個多麼精緻的設計。還有更大的神奇……  牛頓說:
Thumbnail
我們來想一想,腦躲在我們的腦殼中,它是如何看見光的? 眼睛接收到光,在視網膜成像,轉換成生物電子訊號,傳到腦中視覺區去判讀,完成了所謂的視覺。 腦中視覺神經不是〝看〞到光,而是坐在黑暗的腦殼中等待眼睛傳來的生物電子訊號,然後做出光和影像的判讀,這是一個多麼精緻的設計。還有更大的神奇……  牛頓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