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ald Hoffman (唐納德.霍夫曼).大石國際文化.202206,蔡承志譯。
其實是副標吸引了我 「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我以為會看到,一些否定我們目前熟悉的感官運作,然後告訴我真實的答案的內容。
但好像也不是我想像的那樣,而是敘述我們目前熟悉的感官運作,但提醒我們其實那些客觀的內容又被我們的後設認知,甚至是「感覺反射」調整成我們自以為的內容。
天啊,我也不確定我自己在說什麼?
畢竟就像p15,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謝伯讓導讀說的:
心靈與意識的本質什麼?這個已經困擾人類數千年的根本問題,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如果我們的意識內容只是大腦創造出來和世界互動的「介面」而非「真相」,那世界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樣子呢?本書作者霍夫曼認為,世界的本來面目,可能是由許多「意識主體」交織而成的一個巨大互動網絡。而大腦透過感官所捕捉到的資訊,就是我們用來和其他「意識主體」的一種互動介面。
還是來談一點我自己比較能確定理解的部分,例如第八章,
「單憑色彩,不受意義毀損,不與明確型式連結,就能以上千種方式向靈魂說話。」---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Wilde),《身為藝術家的評論者》(THE CRITIC AS ARTIST)
作者奧斯卡在書中這樣說:
「約瑟夫帽」上有很多顏色,這些我們都解碼成表面和光,我們把帽子左邊的褐色矩形詮釋成直射光線中的褐色表面,帽子前面的黃色矩形則是在影子裡面的黃色表面。你也能把這兩個矩形看成相同顏色:把帽子全部遮掩起來,只露出這兩個矩形,它們看起來就是同一個褐色。(事實上在作這張圖時,我用了Photoshop的滴管和油漆桶填色工具,讓兩個矩形中的像素完全相同。)你解碼這張圖的兩種方式是南轅北辙的,一種是兩個矩形呈同一個褐色,另一種是不同的顏色。兩種都沒有描繪出客觀現實,都只是關於適應訊息。你在不同的脈絡中解碼出迥異的訊息。
P204
顏色的細微差異能觸發情緒的細微差異,通知我們採取何種行動來爭取適應度。就連植物,儘管可能沒有情緒,也用顏色的細微差別來引導各式各樣的適應性行動。
有些植物的生長點有感光受體,能偵測到藍光並引導生長方向朝向天空。植物獵取光,就像我們獵取動物,它藉由追蹤藍色光子來馴服光。
它藉由追蹤藍色光子來馴服光
天啊!好哲學哦!好抽象哦!好文青哦!作者唐納德.霍夫曼是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認知科學教授,但我相信他對生物學也有很深的涉獵,哲學家講生物學就是能講出不一樣的境界~
❦小昕一書一圖一推薦《不實在的現實》微雙語影音版❦
##
小昕藏書【🧠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