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看出去的世界
都必然不會一樣
除了最基本
五官感受到的光線,觸覺
到更形而上的 “氣” 場
甚至是靈魂此次來的目的
還有各種由經驗,預設立場
所構成的天然濾鏡
感光
就某種程度來說,一個人的感官系統,決定了他看出去的世界,長什麼樣
有種研究提出,眼睛看見外界
或許,不是單純的「看見」
而是光透過折射從眼睛進入大腦
再由大腦,以“投影機”的模式
投射在自己的「腦海」當中
這意味著,並不只是 “內視覺”
是內視覺,而是任何視覺
本質上,都是「內視覺」
白話說,我們看見的一切
離開了世界,意識依舊存在,但世界卻絕對依意識而存
腦海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人能夠回憶,做夢,預想,推理
運用意念,畫面,文字,聲音
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各種事物
視力的好壞,聽覺的敏銳程度
甚至是皮膚對微風的反應
以及,那些令人想起過去的氣味
這些,都會影響一個人
所感受到的一切,延伸至他的價值觀
生活習慣,潛意識,喜好品味
說話方式等等,間接,或直接決定了
所以
人類是什麼,生命是如何?
這整個活著的過程,有沒有可能
就像一個高度清醒的夢
單純由一連串感官對外界反應
所構成的「獨一無二」體驗
這或許,就是生命美麗的地方
一款完全客製化的遊戲
我們在 “自己之中” 破關
在自己導的電影中,扮演主角
向量空間
那我們之外究竟存在些什麼?
答案或許出奇的簡單粗暴
我們之外,存在的是「更多的我們」
自己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而在這唯一之外,存在的
卻是更多的「自己」與 “唯一”
萬物皆有靈,並不只是人類是這樣
那些動物,甚至是一支鉛筆
都一樣有他們的感官,一張紙
也是以生命的型態,在用上述的方式
體驗著世界
每個人
每個個體生命,從書桌,到一杯水
無限的存在,僅管非物質
都是以自身的濾鏡
在解讀著,外部一切存在
對於個體生命的感官而言
外界的本質,就是一個大型向量空間
每個點,元素,對應到心中的元件
彼此映射出這個大千世界
大家都以大家以為的方式存在於心中
死亡
也因此,肉體的消逝,僅能改變感官感知世界的方式,無法使生命的意識消失
沒有人死過,我也不確定
但是,以定律,邏輯來看
這樣的結果,可能性很高
死亡,是否僅是一種生命型態的轉換
而無法使感官意識消亡
那反過來說,或許,人帶的走的
只有「感官」的敏銳程度
利用還有肉體的時光
去盡可能感知,運用自己的官能
我
集體意識與個體意志的關係
每個時代,地區的人
都有「他們」的集體意識
那是人們共有的希望,與願力
創造出希特勒,或毛澤東
也能創造出麥金塔,微軟
集體意識是人們內心的渴望
生命的型態,遠不是人們所刻板以為
生命,是一個無限次徘徊於「無限」
與「唯一」之間的“恆常現象”
意志
意志會自己找主人,小我,也是神性的一部分
明顯有力的呼喊,訴求
一定,必然受到宇宙的回應
然而,形塑自己也是如此
小我的執念,正如同業力
從不是無意義的廢物,而是昇華關鍵
小我清楚的需求,來源於自私的宣誓
同樣的,以一種方式,定義了自我
這種自我與「神我」相呼應
這樣的“相互疊加”意志,足夠堅定時
如果潛意識,無意識,混沌,無限,集體是“零”,清晰的個人意志,表意識,就是那個『一』, 01 取自易經的概念,也出現在福音戰士中
這種相對,更是電腦科學的基礎
通往
有些生命體走的早,有些晚,但終究,會同時抵達終點
這樣的論述,以正常邏輯看是矛盾的
因為,速率相等的情況下
先出發的,應該會先到終點
但,靈魂的屬性,是彼此交融的
我們只能暫時脫離一切,而無法永遠
在意識的深處,所有人都存在
那裡有兩份「大家」,一份是神性
那是大家共有的體驗
一份是個體意志,而會動的只有這份
當然,個體中,還包含著混沌的潛意識,那也存在共有的部分
現象與系統
世界即是多個「意識界」系統,互相構成的大型互聯網
差別只是,記起來多少而已
記得的越多,文明越高,就這樣
“高低”從無褒貶之意,只是現象描述
說到現象,整個生命,整體生命
乃至,一切,所有的一切
過去未來,宇宙地球,夢與現實
我說的是,一切
都是現象,人的生命與肉體也是
曾經有個說法
石頭
一顆石頭,看起來雖然不會動,但它的內部其實一直在動
任何東西,事情都是動態平衡
就像你看電影
或是一張被投影的圖片
它看上去是靜止的
但其實,一格格的像素,或幀數
都不停在渲染,變化
石頭也是,它內部,和表面的分子
不斷的流動,迭代,交疊,汰換
物質本身,是分子快速流動形成的
短暫定格
生命
生命本質就是流動的現象
靈魂是被侷限在肉體內沒錯
但,這是很片面的定義
真實的情況是
生命本來就不具固定型態
就像水,有液態,氣態
以及固態
只有意識,始終如一的觀照一切
後記
說實在,我原本已經決定,不要在跟任何人講這些奇怪的東西了,至少,我已經逐漸做到,不再和周遭聽不懂的人說,過程會有後勁,人越來越孤獨,一整天,除了做正事外,幾乎和人講不到一句話
其實,能夠理解,談論這種形而上複雜理論的人,還是有的,只是,這樣的人跟我一樣,也是獨處傾向很重的人,而且,都明白又有何必去複誦
搞笑的是我,總是對世界抱持不應該的期待(真善美與智慧),至少是自己周圍的外界,坦白說,如果這世界是我理想中的那樣,我也不會是人類,還有,我自己逢人就講這些,確實也是過於殘暴
但,我感興趣的,就不會是八卦,跟今天做了什麼,明天要幹嘛,或是無止盡的笑話與計畫,我比較好奇,死了之後要幹嘛,以此來推,我現在要做什麼
不過,這種在一般人眼中,近乎神經病的想法,還是包裝成小說,或是電影比較好,我也著手在做,但最主要,就是以「書」或 “影片” 的形式,留在現實或虛擬空間,我看歷代的人,他們的都是這樣做的,而不會白痴到跑去和親友講
以為,能靠傳統的方式,去改變這個奇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