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驗證性誤差:聰明的漢斯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1904年的德國柏林,當地一隻因為聰明而著名的馬兒,牠的名字叫漢斯。漢斯不單止能夠計算數學,而且能夠分辨顏色,甚至知道當天是星期幾。對於傳統生物學說,人類是高等動物,理論上只有人類才會懂得這些高智慧思考技能,一隻馬真的如此厲害嗎?漢斯的主人本身是一位數學老師,他一直相信動物也會懂得如人類般思考,只是人們不察覺而矣,他決心想讓人們知這這事實。這位數學老師養了兩隻馬,並將牠們的名字都改為漢斯。平時,主人會將漢斯當作普通學生教導,他漸漸發現這馬兒有神奇本領,就是懂得和人類一般計算數學,而且不是簡單的題目,甚至連分子分母也懂得計算,漢斯的表現讓他堅定信念,而且他希望將他的發現告知世界。這位數學老師開始在德國柏林一個四周被住宅包圍的天井中進行展視,邀請不同人來向漢斯作出提問。起初,民眾並不相信漢斯真的能夠回答數學題,有時當漢斯聽到題目後有些猶豫表現時,民眾都會主動為牠提供一些提示,這時候漢斯主人會孑然制止,表示漢斯並不需要任何幫助。 

  

大家或許會認為這位數學老師如此勞師動眾表現漢斯本領,是為了爭取可觀出場費。有趣的是,這位數學老師在這些展視中並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他也拒絕出席一些付錢給他的活動。他在這些展視中唯一獲得的利益就是別人對漢斯驚嘆的成功感,畢竟這馬兒是他訓練出來的,而且漢斯也讓他的理論生效。漢斯在一輪又一輪的展視中表現出超凡的數學本領,民眾對於漢斯的表現的確感到驚訝。這事件終於引起德國相關部門注意,他們派出心理專家奧斯卡.普福斯特對漢斯進行研究,希望能夠解開這個悶葫蘆。奧斯卡發現,在正常情況下,漢斯的確能夠解答不同的問題,由於馬兒不懂說話,牠會利用踏蹄的數量來表示答案。經過奧斯卡研究,他發現漢斯在兩個情況下會失去靈通,就連一些簡單問題也回答不了,就是: 

一:當主人不在現場的時候; 

二:當在場的所有觀眾都不知道相關題目答案的時候; 

  

這個發現引起了奧斯卡疑惑,這說明漢斯的答案有可能某程度上是倚賴在場其他人士身上得到的。當然,漢斯主人多次提到並警告在場觀眾不要給漢斯提示,他自己也的確沒有「出貓」,但當他不在現場的時候,漢斯就像一隻無知的馬,和一隻普通的馬根本沒有分別。奧斯卡最後發現,其實漢斯根本不懂計數,牠只是從周遭人反應從而知道正確答案。當然,我們無法準確知道牠究竟是如何從四周人反應辨認到正確答案,但客觀的確告訴我們牠是這樣做到的。世界上的確有很多東西是我們解釋不到的,有些人擁有厲害的觀察力,能夠從四周環境見微知著,看到很多我們不認識的東西。 

  

奧斯卡指出漢斯的表現其實只是人們的心理盲點,也就是「驗證性偏誤」。簡單來說,驗證性偏誤是指人們對於一些自己信奉的東西確信不疑,我們會利用一些看似合理的東西來支持自己的論點,更重視和自己立場一致的觀點。同時,我們會忽略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論點,有時更會利用一些模糊的理論改裝用來支持自己的說法。 

  

聰明的漢斯主人就是受到驗證性偏誤的影響。說實話,漢斯的主人至死一刻也沒有表現出自己希望透過漢斯賺取金錢,他一直只是希望驗證動物其實能增和人類一樣懂得思考,甚至能夠處理一些較複雜的問題。即使在心理學家奧斯卡拆解了聰明漢斯的計算方法後,主人並沒有責怪奧斯卡,反而抱怨這隻馬兒漢斯欺騙了自己,他始終堅定認為動物能夠如人類般思考,他顯然受到驗證性偏的影響,他會利用各種方法說服自己,他不知道的事,漢斯或許比其他馬兒聰明,能夠從主人或其他人的眉頭眼額中得到答案,例如當漢斯遇到數學題的時候,牠用腳踏着正確數字,幫到達正確答案時,他看到周遭人面露出驚訝的樣子,他就知道這是正確的案。漢斯的「計算方法」或多或少有點條件反射作用,我們最多只能夠稱呼牠為一隻觀察力較強的馬兒。由於主人由開始便認為漢思能夠思考,過程中他一直都是尋找和自己有利的證據,面對質疑時他不肖一顧,造成思考盲點。 

  

主人被聰明的漢斯糊塗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在不同程度中受驗證性偏誤影響。現代人知道糖分是導致身體疾病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這概念普及前,醫學界主流意見是脂肪才是真正原因。醫學界希望人們減少進食肉類,多吃穀物,認為這樣就是維持健康的最好方法。幾十年過去,人們不見得比以前健康,而且越來越肥胖。 1972年,一位名叫約翰尤德的科學家提出一個新點子,他提出糖分才是導致人們身體出現疾病的主要原因。由於當時主流意見有排他性,根本容不下除了脂肪以外的第二個原因,所以尤德一直被主流意見排斥,甚至不能參與科學界專業會議,就連本身答應了他繼續在學校終身研究的大學也改變主意。至死一刻,尤德的想法還沒有被重視。但今日,相信所有人都會同意糖分對於人類的危害性,還了尤德一個公道。 

 

最後為大家多舉一個例子,如果筆者跟你說:「根據統計顯示,吃雪條的高峰期,同時也是人們遇溺高峰期,大家會同意嗎?」相信聰明的讀者都會認為筆者這樣說法並不合適,吃雪糕和游水是牛風馬不相及的事,夏天遇溺人數較多的原因是因為夏天游水人較多。同時,夏天天氣熱,人們對於雪糕需求也會較大,所以夏天遇溺人數較多,並不是因為人們較多吃雪糕,而是因為夏天較多人游水。筆者上面的提問明顯就是犯了驗證性誤判,筆者觀察到夏天遇溺人數多,同時人們對於雪糕需求較大,順理成章地將這兩件事連結一起,但當中缺乏因果邏輯,只是筆者一廂情願的想法而矣。 


更多文章: 

https://www.benarticle.com/

Ben哥哥透過一篇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心理學知識,希望對於大家人生有一些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兩元對大家來說是什麼概念呢?相信對於不少朋友,即使在街上跌了兩元,也會覺得不痛不癢,對生活質素不會有什麼影響。有天,我回家時看到警察正在路邊抄牌,筆者發現一架泊在咪錶位的車子已經逾時停泊,如此看來,這架可憐的車子很快就會被警察抄牌。作為一位經常被抄牌的駕駛者,以往的筆者看到這情景會心中暗笑,因為自己
大家相信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嗎?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看到的世界都是由其他人為我們精心設計的,大家會相信嗎?大家有沒有試過看到餐廳精美的菜單,照片看起來十分吸引,讓人垂涎欲滴,但當我們真的品嚐了卻感覺不以為意,照片看起來言過其實。美國立國初期,國內人們就因為黑奴議題展開前所未有的矛盾,南方人普遍贊成繼
   記得筆者曾經被一位朋友形容:「你這個人真的懂得語言藝術,總能夠將沒趣的東西說成有趣,欺騙別人入局。」當然,朋友只是跟筆者戲言,但如果懂得一點心理學,我們就會明白其實語言的確是能夠改變人們心理想法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香港兩間點心店的餐牌,大家先參看一下,然後告訴筆者認為那間餐廳比較
如果筆者告訴你,食物味道並不會大幅度影響我們進食的份量,大家會同意嗎?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認為,如果某樣食物難吃,我們就會吃得少一點,因為進食除了維持生命的基本功能外,就是為了讓我們開心,難吃的食物會減低我們快感,我們自然會減低進食的意欲。真的嗎?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相關研究,工作人員在一間戲院門口
1834年,美國科學家皮爾斯進行一個實驗,首先他在受試者皮膚上放置一個定點,然後工作人員將預早準備好的不同重量砝碼放在皮膚定點上。這些砝碼重量略有不同,但差異十分少,正常人是感受不到它們的重量的差異。實驗正式開始,工作人員先後將不同重量的砝碼放在受試者皮膚上,讓他們感受不同砝碼重量分別,並請他們說出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兩元對大家來說是什麼概念呢?相信對於不少朋友,即使在街上跌了兩元,也會覺得不痛不癢,對生活質素不會有什麼影響。有天,我回家時看到警察正在路邊抄牌,筆者發現一架泊在咪錶位的車子已經逾時停泊,如此看來,這架可憐的車子很快就會被警察抄牌。作為一位經常被抄牌的駕駛者,以往的筆者看到這情景會心中暗笑,因為自己
大家相信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嗎?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看到的世界都是由其他人為我們精心設計的,大家會相信嗎?大家有沒有試過看到餐廳精美的菜單,照片看起來十分吸引,讓人垂涎欲滴,但當我們真的品嚐了卻感覺不以為意,照片看起來言過其實。美國立國初期,國內人們就因為黑奴議題展開前所未有的矛盾,南方人普遍贊成繼
   記得筆者曾經被一位朋友形容:「你這個人真的懂得語言藝術,總能夠將沒趣的東西說成有趣,欺騙別人入局。」當然,朋友只是跟筆者戲言,但如果懂得一點心理學,我們就會明白其實語言的確是能夠改變人們心理想法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香港兩間點心店的餐牌,大家先參看一下,然後告訴筆者認為那間餐廳比較
如果筆者告訴你,食物味道並不會大幅度影響我們進食的份量,大家會同意嗎?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認為,如果某樣食物難吃,我們就會吃得少一點,因為進食除了維持生命的基本功能外,就是為了讓我們開心,難吃的食物會減低我們快感,我們自然會減低進食的意欲。真的嗎?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相關研究,工作人員在一間戲院門口
1834年,美國科學家皮爾斯進行一個實驗,首先他在受試者皮膚上放置一個定點,然後工作人員將預早準備好的不同重量砝碼放在皮膚定點上。這些砝碼重量略有不同,但差異十分少,正常人是感受不到它們的重量的差異。實驗正式開始,工作人員先後將不同重量的砝碼放在受試者皮膚上,讓他們感受不同砝碼重量分別,並請他們說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選擇孤獨,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孤獨,而是比起其他的選擇,一個人的代價比較小。然而,心理團體或相關活動,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從「一個人算了!」的無助感中走出來,進而自我覺察、澄清問題,並獲得支持與溫暖。
Thumbnail
心理師有很多的想法值得用筆表現出來,這也是心理師在個人品牌營造上的優勢。以往我也曾經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就放在部落格裡,認為既然是網路,就會被搜索到自己的文章的。 後來慢慢地發現,似乎會看到的人一個巴掌就數完了,好幾次我自認為是好的文章,竟然閱覽人數頂多十幾個,而且都是認識的人。 經過策略性的改變
Thumbnail
當你在網路上找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以後以機構代之)的時候,你會先看什麼內容呢? 「服務團隊」、「服務項目」還是「所長」是誰呢?這是以一個由使用者的觀點去看TA會在哪裡逗留,會專注在哪裡的思維。多數的構沿用其他機構現成的模板,稍微加減內容,這個時候內容就成為吸睛的關鍵了。
Thumbnail
多數的在職者擔心沒有刻意去學習某些專長,便感覺不可能有個人品牌的產品,其實缺少了一個部份—「盤點優勢」。長期守著一份工作,在其中做到極致,這是十分值得敬佩的。而這也會影響到我們自己對外的視野和對內的觀點。對外的視野指的是看不到外面的資源,雖然周遭有許多資源書籍、課程等,由於都在同樣一份工作...
Thumbnail
「白天工作那麼累了,回家還要再工作嗎?」 這是還沒離開目前工作之前,我們所需要思考的,而這個問題有兩個迷思。 首先,繼續工作會累這是沒錯,然而做不一樣的工作卻是休息。 迷思二則是,我們在進行「個人品牌」的營造階段,仍然是用「僱工」心態去想這份新的工作,這是多數長期在職場思維被框架起來的結果,
Thumbnail
最近經常在臉書上看到做個人品牌的朋友分享著自己讀書的心得,應該很多人會好奇,個人品牌的人不就自己做就好了,為什麼還要閱讀不同種類的書?有甚麼優點讓大家都在作呢? 總而言之,在進行個人品牌的營造時,千萬別浪費所有可以讓自己的能力增加和能夠曝光的機會,只有持續的這樣做,這個品牌才有機會讓需要的人看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大學生留下下面的問題: 「我想唸某某科系,請問未來的薪水好嗎?」這個孩子很有遠見,已經擔心到畢業以後的出路問題。 先說一個我的經驗,在我剛開始想念心理的時候,心理這個行業名不見經傳,而我選擇的原因是我喜歡,我查過所有大學的科系,因為是插班考試可以選科系去念,我選擇了心理。..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過書?如果你在博客來找到一本書之後,你怎麼決定是否要買它? 博客來上面的內容除了出版社的文案,別人的推薦文和目錄,作者的自序之外,還有什麼讓你決定是否要買這本書的資訊嗎? 如果有兩本同樣的書,一個地方露出部分吸引你的書,而另一個地方都沒有,你會選擇哪一個地方購買?
Thumbnail
年近三十,開始漸漸體會到以前長輩們經歷過的驚慌感 有一種時間怎麼不見了,畢業後到現在五、六年的時間,怎麼好像也沒做什麼事?然後就來到這把年紀 三十歲是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這個年紀是區分新鮮人和職場老鳥的標的 三十歲前做錯事很多前輩會說沒關係,改過就好,三十歲後只會被人翻白眼 在現在這家公司莫名其妙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選擇孤獨,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孤獨,而是比起其他的選擇,一個人的代價比較小。然而,心理團體或相關活動,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從「一個人算了!」的無助感中走出來,進而自我覺察、澄清問題,並獲得支持與溫暖。
Thumbnail
心理師有很多的想法值得用筆表現出來,這也是心理師在個人品牌營造上的優勢。以往我也曾經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就放在部落格裡,認為既然是網路,就會被搜索到自己的文章的。 後來慢慢地發現,似乎會看到的人一個巴掌就數完了,好幾次我自認為是好的文章,竟然閱覽人數頂多十幾個,而且都是認識的人。 經過策略性的改變
Thumbnail
當你在網路上找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以後以機構代之)的時候,你會先看什麼內容呢? 「服務團隊」、「服務項目」還是「所長」是誰呢?這是以一個由使用者的觀點去看TA會在哪裡逗留,會專注在哪裡的思維。多數的構沿用其他機構現成的模板,稍微加減內容,這個時候內容就成為吸睛的關鍵了。
Thumbnail
多數的在職者擔心沒有刻意去學習某些專長,便感覺不可能有個人品牌的產品,其實缺少了一個部份—「盤點優勢」。長期守著一份工作,在其中做到極致,這是十分值得敬佩的。而這也會影響到我們自己對外的視野和對內的觀點。對外的視野指的是看不到外面的資源,雖然周遭有許多資源書籍、課程等,由於都在同樣一份工作...
Thumbnail
「白天工作那麼累了,回家還要再工作嗎?」 這是還沒離開目前工作之前,我們所需要思考的,而這個問題有兩個迷思。 首先,繼續工作會累這是沒錯,然而做不一樣的工作卻是休息。 迷思二則是,我們在進行「個人品牌」的營造階段,仍然是用「僱工」心態去想這份新的工作,這是多數長期在職場思維被框架起來的結果,
Thumbnail
最近經常在臉書上看到做個人品牌的朋友分享著自己讀書的心得,應該很多人會好奇,個人品牌的人不就自己做就好了,為什麼還要閱讀不同種類的書?有甚麼優點讓大家都在作呢? 總而言之,在進行個人品牌的營造時,千萬別浪費所有可以讓自己的能力增加和能夠曝光的機會,只有持續的這樣做,這個品牌才有機會讓需要的人看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大學生留下下面的問題: 「我想唸某某科系,請問未來的薪水好嗎?」這個孩子很有遠見,已經擔心到畢業以後的出路問題。 先說一個我的經驗,在我剛開始想念心理的時候,心理這個行業名不見經傳,而我選擇的原因是我喜歡,我查過所有大學的科系,因為是插班考試可以選科系去念,我選擇了心理。..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過書?如果你在博客來找到一本書之後,你怎麼決定是否要買它? 博客來上面的內容除了出版社的文案,別人的推薦文和目錄,作者的自序之外,還有什麼讓你決定是否要買這本書的資訊嗎? 如果有兩本同樣的書,一個地方露出部分吸引你的書,而另一個地方都沒有,你會選擇哪一個地方購買?
Thumbnail
年近三十,開始漸漸體會到以前長輩們經歷過的驚慌感 有一種時間怎麼不見了,畢業後到現在五、六年的時間,怎麼好像也沒做什麼事?然後就來到這把年紀 三十歲是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這個年紀是區分新鮮人和職場老鳥的標的 三十歲前做錯事很多前輩會說沒關係,改過就好,三十歲後只會被人翻白眼 在現在這家公司莫名其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