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一年多之後,反思家鄉與自己的成長[丹麥工作日記20230729]

在這裡一年多之後,反思家鄉與自己的成長[丹麥工作日記2023072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丹麥工作日記20230729]


哥本哈根週六的午後,出門慢跑。不出門真的很容易憂鬱,所以就算身體抗拒也要強迫自己出門跑跑跳跳走走,吸收多巴胺。還沒想好要寫什麼,隨便記錄一下,一年多的海外生活有感而發,去了十幾二十個國家,但主要是在丹麥生活。身在丹麥要你學會的最重要事就是學會跟自己獨處,慢慢生活,學會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看似簡單,但真的很不容易。這裡餐廳沒有台灣的便宜便利,不可能餐餐外食,所以要自己煮自己喜歡吃的亞洲料理。這裡的醫院診所沒有像台灣到處都有,就算生病有時掛上號可能都是一個月後,所以要學會照顧好自己的健康不要生病。這裡沒有便宜的電,電費很貴,所以要學習節約用電,不然收到帳單可能會吐血。沒有PChonm24HR送到,所以學著去找二手商店或FB買二手傢俱搬回來佈置慢慢新家(上個禮拜是我在丹麥第四次搬家)。


很多在台灣習以為常的快速便利日常在這裡就算有錢,放假就是放假,不會有人幫你處理。因此身異鄉都要自己動手做。但也訓練了自己的獨立性。自己一年之內成長了不少,我從那個宿舍都要爸媽開車幫忙搬的小孩,到現在有辦法獨立在哥本哈根生活跟工作。撇開工作不談,以前老是很容易怕麻煩的我(其實現在也還是,但是生活所逼),我現在用英文跟房東談合約,有問題去主動溝通處理,其實很多在台灣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身在異國都會變得異常困難,舉例來說那時候我新家的洗衣房全都是丹麥文,我在那裡試了一個小時還沒搞定,最後還是Call客服才有辦法洗衣服。生活上自己煮飯洗衣打理好在這裡的家,這些都是在台灣好像很難學習到的,以前都有媽媽幫我做。


我不知道還要在丹麥多久,但不管怎樣,這段經歷確實讓我覺得以後到哪裡大概都可以生存了。畢竟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度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活下來了,其實其他地方好像也沒這麼難了。以前常常看到論壇有人說南部去台北工作是離鄉背井北漂不適應,我當時還覺得很認同,我現在想想覺得還滿好笑,因為對我來說這只是高鐵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但現在覺得根本不叫離鄉背景。我現在甚至覺得在亞洲裡面都還是同一個文生活圈,三個小時飛機航程以內都不算離鄉背井。

avatar-img
艾瑞克的海外分享
18會員
29內容數
這裡專注分享能源工程師在歐洲的職場經歷、證照考取攻略以及海外工作的實用指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瑞克的海外分享 的其他內容
在國外工作的這一段時間,我覺得台灣人在國際職場走跳其實還是蠻吃香的。為什麼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1. 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理工教育 如果你仔細去了解我們的工程教育,會發現台灣訓練出來的工程人才在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考大學的時候要經過高中三年嚴格的數理訓練,大學研究所六年也是訓練扎實,讓我們解
[20230906丹麥工作日記] 趁著一大早去倫敦出差的空檔寫個日記。相隔一年半,9/23終於定了機票,要回台灣了,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離開家這麼久。但這次回去也只是短暫回去,一個月之後就要回丹麥。跟在丹麥的台灣人聊天,大家好像都有共同的感慨是離開家越久好像就越回不去了。=
一位臺灣人在哥本哈根搭計程車時,與土耳其裔丹麥籍司機的對談,觸及移民在丹麥社會的融合問題以及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現象。司機分享自身經歷,敘述丹麥社會對移民的刻板印象與排斥,以及丹麥醫療體系的不足。作者將此與臺灣社會相比較,反思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並點出臺灣社會普遍存在的西方崇拜現象。
在國外工作的這一段時間,我覺得台灣人在國際職場走跳其實還是蠻吃香的。為什麼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1. 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理工教育 如果你仔細去了解我們的工程教育,會發現台灣訓練出來的工程人才在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考大學的時候要經過高中三年嚴格的數理訓練,大學研究所六年也是訓練扎實,讓我們解
[20230906丹麥工作日記] 趁著一大早去倫敦出差的空檔寫個日記。相隔一年半,9/23終於定了機票,要回台灣了,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離開家這麼久。但這次回去也只是短暫回去,一個月之後就要回丹麥。跟在丹麥的台灣人聊天,大家好像都有共同的感慨是離開家越久好像就越回不去了。=
一位臺灣人在哥本哈根搭計程車時,與土耳其裔丹麥籍司機的對談,觸及移民在丹麥社會的融合問題以及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現象。司機分享自身經歷,敘述丹麥社會對移民的刻板印象與排斥,以及丹麥醫療體系的不足。作者將此與臺灣社會相比較,反思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並點出臺灣社會普遍存在的西方崇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