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看了 Wednsday Martin 的著作《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就在這樣的時間點,書中內容巧合地呼應著自己初來丹麥第一個月跌宕的感受與心情,真實、細膩又刺激。
作者在搬進上東區後,除了要重新學習上東區這個全美最富有地區獨樹一幟的生活習慣、價值觀、人際關係、社會規範與期待外,更要試著融入這個與原先的文化差異甚大的地方。
藉由作者的人類學與社會學眼睛,這一切化為一幕幕寫實又刺激的田野調查實驗。觀察並記錄著上東區的生態,同時亦赤裸地書寫下自己與人、與環境的這場社會實驗,以及過程中的自己不論在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
讀著讀著,彷彿看著自己初來丹麥第一個月以來的心情。
書中在第四章,作者從剛開始到上東區那新鮮、局外人的視角,逐漸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接受了原先覺得荒謬、瘋狂的行為和價值觀後,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詞「習慣化(Habituation)。
『習慣』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指的是動物暴露於特定刺激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適應,不再對刺激做出反應。
讀到這裡,突然驚覺自己也在這一個月裡,從原先像是新生兒般,對於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鮮、刺激甚至不舒服,到現在,漸漸習慣了每天走在路上觸目所及都是看不懂、聽不懂的丹麥文;開始學會踏出房門後在各式社交場合上的 small talk;習慣了買東西時那些貴得嚇人的物價;懂得把握丹麥人短暫的辦公時間;還有每天無數個可愛友善的 Have a good day;習慣了捲筒衛生紙(這裏抽取式衛生紙超稀有);習慣了外面飄雨的天氣也不撐傘;習慣每天的黑咖啡和每餐的料理實驗;習慣遺失那些從台灣帶來的各種不習慣。
在丹麥的每一天,都在慢慢練習蛻下過去的皮,用指尖輕捏著,再一層層地撕下,一層、一、層、地。細細感受著將過去剝離的痛,片片被捨棄的曾經,凌亂地散落在腳邊,還來不及拾起,就消散在丹麥的寧靜中。
但仍有些不願捨棄地舊習慣,似細枝上僅存的葉,殘弱地攀附在新生活的角落。
倔強地讓筆電裡的時間停留在台灣,好像留下穿越時空的縫,讓自己還能懷有回到過去的夢。仍舊習慣滑著社群上台灣發生的一切,看著LINE群組裡過去的朋友熱烈地聊天著,即便這裡根本沒有人用LINE;還是習慣把水過濾後煮開再喝,雖然大家都生飲;還是習慣用中文思考,和哭泣。
就這樣,我一邊摳著舊習慣的疤,一邊努力掐著自己的肉,胡亂地塞進新習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