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邏輯投資週報2023.11.12(合併號)

2023/11/12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心與觀念分享(含週報),目的是作為學術討論與知識分享,未有推介股票意圖,亦未有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研究、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IG,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 近期發布文章



★ 慎防假帳號或仿冒名人詐騙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最近臉書的假冒帳號詐騙真的太猖獗了,而且任憑我「本尊」怎麼檢舉,官方也無動於衷,只能提醒讀者自己多加小心。

圖片來源:臉書

圖片來源:臉書

在此重申「邏輯投資」的「五不」原則:

  • 「不會」加你好友
  • 「不會」無故私訊
  • 「不會」邀請你加入任何群組(目前沒有成立任何群組)
  • 「不會」招收會員
  • 「不會」提供推薦標的、買賣建議與目標價位

另外提醒讀者也可以用臉書粉專的「追蹤人數」判斷真偽,目前「邏輯投資」臉書粉專追蹤數已達到2.1萬人,跟「假貨」之間應該有明顯落差,如果仍有疑義,也可以在方格子vocus這邊留言跟我確認。

圖片來源:臉書(自行製作)

圖片來源:臉書(自行製作)



※ 關於記憶體產業與群聯的看法

「邏輯投資」在專欄討論區、週報跟臉書粉專聊過很多次「記憶體」這個產業題材,例如臉書分享過美光($MU)股價走勢與DRAM報價走勢背離,也曾經在週報以群聯為例,探討「景氣循環股」「買在高本益比,賣在低本益比」的觀念,不知道讀者有沒有印象?

那現在的狀況呢?

根據TrendForce報告,第四季DRAM合約價格預計將季增13-18%,NAND Flash合約價格預計季增10-15%,且媒體報導三星、SK海力士考慮持續漲價,甚至從每月調價改為每週調價。

期間相關概念股的股價也逐漸走強,如美光股價已創新高,顯示記憶體族群評價已經開始提前反映明年復甦的市場預期。

那「記憶體」題材走完了嗎?

我覺得可以從「股價淨值比河流圖」得到一些啟發,從過去的河流圖區間來看,似乎都還保有發揮空間,加上手機、PC/NB、伺服器邁入復甦,AI伺服器需求維持強勁,以及上游業者報價強勢,我自己會傾向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來源:財報狗

最近群聯召開法說會,同日董事會做了不少重要決定,我覺得值得關注,所以我們多聊一點。

從群聯3Q23財報來看,EPS為4.32元,低於去年同期,但較上季增加2.04元,顯示獲利狀況持續改善。另外公司表示因3Q23有光罩支出及庫藏股轉讓員工增加成本等因素影響,實際EPS為7.48元,高於去年同期6.13元。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毛利率方面,3Q23毛利率為32.2%,其中回轉利益備抵存貨跌價損失貢獻毛利率+0.7%,隨著10月記憶體報價持續攀升,可以預期第四季將有更多回轉利益貢獻公司收益。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另外公司還宣布了兩項措施,其一是群聯觀察今年第四季已有NAND原物料供貨吃緊狀況,因此規劃預付貨款給NAND供應商,希望藉此穩定貨源,反映出市況與展望樂觀。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同時公司宣布發行國內第二次可轉債公司債,預計發行6萬張,希望配合市況走強擴大營業規模,並希望能投入先進製程的控制晶片研發,這也是看好後市的表現。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資料來源:群聯法說會簡報

從群聯法說會透露的氣氛來看,記憶體產業似乎已經撥雲見日,而股價的好表現,則是留給願意危機入市投資人的最好禮物。



※ 金管會溫馨提醒的言外之音,你聽懂了嗎?

圖片來源:信傳媒

圖片來源:信傳媒

金管會關心您!金管會證期局對台灣ETF現況提出示警,副局長高晶萍提醒(我補充我的翻譯觀點):

  • 訴求以「股息率」作為選股指標的高股息ETF,可能較適合需要有「定期取得現金流」的投資人。

翻譯:

如果你是重視「總體(結果)報酬率」的投資人,或者主動收入穩定,不需要定期獲得資金流回的投資人,因高股息ETF長期平均報酬率低於指數型ETF,且持有成本較高,未必是理想的選擇。


  • 訴求「高配息頻率」的ETF,則可能須承擔較高的交易及配息成本。

翻譯:

都講這麼白了不要選「月月配」、「季季配」這種ETF啊…明知道比較貴,績效也沒有比較好,為何要去選擇這種ETF商品呢?金管會證期局講得很委婉了…


  • 投資人應注意ETF折溢價情形,倘若溢價幅度太高,根據市場調節機制,市價最終會往淨值靠攏,換句話說,買到高溢價ETF的投資人就容易因溢價收斂而造成虧損。

翻譯:

溢價幅度高,虧損機率高,不需要一開始就買在註定會輸的位置吧!買之前好歹看一下「溢價」程度吧!


台灣ETF亂象多,投資人也缺乏判斷力,只要名人代言或看到經常配息,就矇著眼睛瞎買,希望讀者要謹慎判斷,因為亂到金管會也打算開始整頓了。

資料來源:金管會證期局

資料來源:金管會證期局



※ 台積電有可能會倒,所以應該投資0050或0056?你沒想到的那些事情。

最近看到一位知名投資作家分享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說法,我認為可以多做些延伸討論,內容是這樣的:

我們以前怎麼可能相信柯達會倒?但新科技真的有可能讓一個產業消失。
萬一人類不再需要半導體,台積電也有可能會倒!
raw-image

推測作家是想強調投資「個股」的風險,作為投資0050指數型ETF或0056高股息ETF的合理原因。

這裡姑且不論半導體產業是否會一夕覆滅或逐漸消失在人類文明軌跡當中,未來的事很難說,做這種預測也沒有實質意義,但這是否真的是投資0050的好理由呢?我整理以下幾個思考點(本文僅探討0050,原則上我一直不支持讀者投資高股息ETF,原因可以參考過去的週報內容):

  • 台積電佔0050高達46.68%,而半導體產業佔0050達到約56.37%,若半導體產業出現嚴重衰退,市場認為成長性已消失,估值將大幅下修,造成股票市值嚴重萎縮及股價大跌,0050的股價自然也會受到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元大ETFs官網

圖片來源:元大ETFs官網

資料來源:MoneyDJ

資料來源:MoneyDJ

  • 0050是選擇台灣市值前50大的上市企業作為投資組合,所以有的投資朋友可能會誤認為半導體產業衰退,只是0050的投資組合改變,也就是排除半導體產業個股從投資組合移除,轉由其他市值更高的公司替代,不會對投資績效有影響,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假設台積電從事的半導體產業逐漸衰退,市值與股價持續下滑,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台積電不會立刻從0050投資組合消失,而是比重逐步下降,這個過程台積電的股價變化仍會帶動0050股價下挫,但台積電對0050的影響確實會逐漸減少。(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的實際試算)
  • 0050只投資台灣企業,而目前台灣最強的產業是半導體產業,若人類真的不需要半導體,除非台灣能非常順利地完成產業轉型(通常很難),不然0050半導體產業成分股的股價勢必會下跌,這也是只投資單一區域,資產過度集中特定產業與區域的風險。


綜合上述,我想結論並不是說讀者不應該投資0050或0056,也不是要跟讀者證明半導體產業不會倒,這都不是我的本意。我想強調的是,若真的投資人希望透過分散投資組合來降低新科技淘汰舊技術(特別是半導體產業)的風險,那應該不會只投資0050或0056,建議應該搭配VT、VTI或VOO等台灣以外的ETF,會更具分散風險的效果,至於投資方式,現在券商都有提供海外ETF複委託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不妨比較研究看看。



※ 航空高票價會是常態嗎?分享我對於長榮航的觀點。

近期有投資朋友私訊問我對於長榮航(2618)的看法,他的觀點是長榮航公布3Q23財報,EPS達到3.05元,而股價不到30元,預期4Q23跟2024年獲利仍會維持高檔,明年跟後年的配息應該會很不錯,覺得具有投資潛力。

我認為有自己的投資思考與推論是好事,只是我對於航運業的看法比較不同,分享想法如下:

  • 高票價是否是常態?

根據報載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的說法,目前客運票價比2019年疫情前高出50%,他認為高票價已是常態,並預期2024年仍可維持高票價。

但高票價真的會是常態嗎?

根據nerdwallet資料,將2023年9月與2019年9月美國國內線機票價格相比,你會意外地發現機票價格(綠線)竟低於疫情前水準(但租車、飯店、外食價格仍高於疫情前,所以你可以用美國的現況當作考古題來思考台灣的相關概念股)。

資料來源:nerdwallet

資料來源:nerdwallet

至於國際線則是要看運量的供給程度,根據Hopper網站的資料,美國飛往歐洲、亞洲、加拿大、大洋洲的機票仍比疫情前貴,原因在於運量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但跟去年相比,部分航線價格已出現回跌,甚至某些航線因運量超過疫情前水準,票價甚至出現下滑。

資料來源:Hopper

資料來源:Hopper

所以我不認為高票價會是常態,關鍵在於「運量」(供給量),而高票價本身比較像是運量短期內尚未恢復的正常現象,隨著航空公司航線與運量逐步開出,票價將逐漸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 獲利前景衰退不適合用殖利率或本益比來思考股票價值:

若你也認同高票價不會是常態,那我們可以假定今年跟明年上半年航空公司仍可維持高票價,但之後票價回跌,獲利就可能減少。

對於這種獲利可能存在高波動的公司,我認為不太適合用「殖利率法」或「本益比法」來評估公司股價合理性,甚至錯誤運用可能會讓你買在高點,即便賺到股利卻得賠上更多價差。

我們如果去看長榮航的「股價淨值比河流圖」,可以看到公司評價起伏劇烈,這是因為航空業容易受到油價、票價、特殊事件(如空難、疫情等)等因素影響不同年度的獲利表現,並展現出明顯的「景氣循環」特性。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若要投資這類標的,「買在循環低點,賣在循環高點」會是相對合理的策略,然而目前股價從歷史位階來看,似乎正處於山腰,或許未來還有機會走出一波榮景,但我認為高概率整體趨勢會往下走,這顯然不是適合存股或長期投資的標的與時機。

而法人的觀點其實也類似,從下圖資料可以看到,法人共識多認為明年獲利將大幅衰退,這就隱含法人對票價變化的預期,而當法人預期公司獲利衰退,你卻抱著撿便宜的想法進場,到底是逆向操作還是飛蛾撲火,這問題就留給投資朋友自行思考囉!

資料來源:優分析(基本面投資圖譜)

資料來源:優分析(基本面投資圖譜)



※ 外資對ABF族群看法全面翻轉的啟示 ​

最近看了媒體對ABF族群的報導有感。

圖片來源:MoneyDJ、經濟日報

圖片來源:MoneyDJ、經濟日報

回顧2022年1月,當時美系外資發布報告,預估ABF載板供給短缺將會持續到2024年,且缺口會逐年擴大,並提到儘管ABF廠進行擴產,但仍難以完全滿足需求,因此樂觀預期平均售價(ASP)有上調空間。

那過了1年10個月之後呢?根據最新2023年11月的媒體報導,美系外資預估ABF供過於求,且將持續到2025年,因此保守看待此產業前景並同步調降ABF三雄目標價,重申減碼評等。

今年上半年我個人操作欣興(3037),搭著AI題材賺了一筆,並在高點退場,之前我也提過,我不認為ABF產業有這麼糟,預期需求將持續復甦並改善目前供過於求的困境,所以現在外資對ABF載板後市悲觀看待,我反而會開始重新思考進場的時機。

當然上述報告未必是同一家外資寫的,但舉這個例子只是提醒投資朋友,「看得越遠,通常誤差越大」,因此不要輕易相信「未來長期看好」這種說法,看看走長多的電動車最近也在喊銷量下滑,需求不如預期,所以即便長期看好某產業,仍要注意估值的合理性,像先前我也提到過某些AI概念股本益比喊到2024年EPS的25-30倍,評價不甚合理,這種被市場強拱上去的價格,往往存在明顯的修正空間,我個人不會買單,原因就在於此。

另一個觀點是「當市場共識越強,留給投資人的獲利空間往往越小」,簡單說當某個投資機會市場大家都看好時,從媒體報導看到這個題材的你,憑什麼認為其他人會落後你而出高價幫你抬轎呢?

在股市一個不變的道理,就是「領先者往往比落後者有優勢」,而你該做的,是設法讓自己領先,而非落後的情況下還貿然追高,「珍惜財富,遠離共識」。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 該抄底鴻海嗎?你OK,我不用。

最近看到 切老滾雪球 分享了他對鴻海的看法,也有不少讀者詢問我關於抄底鴻海的看法,說真的這一家公司我沒有特別研究,因為股本達到1386.3億元,這種大型公司本來就不是我會優先考慮的標的。

而除了股本外,我自己也沒有特別感興趣,原因包括:

  1. 立訊精密的強力競爭、技術進步與蘋果刻意培植,瓜分鴻海在蘋果供應鏈的市占。
  2. 產能轉移印度,製造成本未必低於中國,雖然蘋果也會轉單到印度,但營運具不確定性。
  3. 電動車設計及製造業務發展路線不明,看起來什麼都可以做,例如農用電動機具、電動巴士、電動車等,但也顯露出公司目前仍缺乏明確的合作夥伴、品牌廠以及代工路線。
  4. 生產效率與成本未必能與中國崛起之電動車廠競爭,原因之一在於中國業者掌握有電池原料與技術,加上政府補貼支持,反觀台灣…。
  5. 缺乏願意合作或釋單的主流車廠(如Apple Car),而且其實以前我就聊過我認為主流車廠不太可能放棄把製造業務委託給鴻海,即便製造電動車與油車不同,主流車廠的慣性思維還是會傾向建立自己的供應鏈,而新創車廠能提供的訂單量實在不夠鴻海吃。  

當然投資人也可以用「價值」來思考鴻海這個投資選項,但我個人並沒有覺得鴻海目前股價「特別便宜」,以股價淨值比河流圖來看,公司股價約在80-120元區間遊走,目前97元屬於中等價位。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當然你也可以說現在鴻海有電動車製造的新題材,不該用偏低的市場估值看待,但富士康的代工事業遭到中國同業競爭也是現在進行式,換言之市場未必會只用「成長股」去思考鴻海,而這一點你可以從上圖看得出來,過去鴻海的股價淨值比遠高於河流圖區間,但近期評價欲振乏力,原因就在於市場認為看不到鴻海的成長性。

因此投資鴻海的邏輯應該是你確知其成長性的存在,而非單純只是「股價下跌」,如果你無法回答「成長性」這個題目,那做這筆投資我認為風險是高的。

不過對我來說,「鴻海」這一題答案很單純,公司集團事業的複雜度直接讓我喊了PASS,畢竟時間就這麼多,複雜到看不清,或者前景我看不懂的公司,就只好先放掉。

延伸閱讀:9字頭的鴻海(2317)足夠便宜到值得買了嗎?楊應超告訴你:為什麼外資眼中百元股價不便宜



※ 華爾街日報透露的新趨勢與觀察

我有空都會去閱讀華爾街日報找靈感,或是看看是否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與投資機會,下面是我最近閱讀的內容與觀點。

  • The New Headache for Bosses: Employees Aren’t Quitting(老闆們的新頭痛:員工不辭職)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這則報導是提到先前勞動力市場緊張,員工跳槽頻繁,同時帶動薪資快速成長,但現在「自願離職」的人變少了,辭職率逐漸下降至2.3%,低於去年4月3%的峰值,這反映美國勞動力市場確實出現放緩,雇主與員工的比賽又開始反轉,而這有助於避開市場原本擔心的「滯脹」風險。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 It Just Got Harder to Bet Against the Bank of Japan(與日本央行對賭難度加大)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報導提到投資者表示,日本央行最新的貨幣政策舉措加大了其政策的不可預測性,也使與該央行對賭變得更難。

我感覺是有投資人認輸了,確實日本央行的YCC曲線政策充分發揮了說話的藝術,你覺得央行政策有改變,但實際又沒有改變什麼,就像擠牙膏一樣,結果不管做多或做空日圓,都會提心吊膽。

最近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又說:

從理論上講,廢除負利率政策可以在任何會議上發生。

但接下來又說:

但如果你問今年是否會發生,我們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儘管我不能說這種可能性為零。

感覺又是講了什麼,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講,但YCC政策逐漸放寬的趨勢已經很明顯,只是市場抓不到確切的轉折時間點罷了,因此這個時間點我認為日幣的風報比似乎不錯,但必須承認外匯交易對我來說,是比股票更難掌握的投資工具,因此提醒讀者請不要把上述觀點視為專業的投資建議。


  • China Tries to Lure Its Unemployed Youth to the Countryside(中國試圖吸引失業青年下鄉)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這則報導提到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嚴重,因此地方政府官員推出一系列鼓勵青年下鄉回到農村的計畫,但年輕人多半仍喜歡留在大都市裏面,即使只能從事低薪工作。

但我覺得有趣的是後面延伸的報導,提到在1960-1970年代,15歲的習近平在優越的北京環境長大,然後被派到中國北方的貧瘠農村,當時他睡在窯洞裡,白天則是跟農民一起放羊與耕種,而他將這份經歷視為改變人生的契機。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看完這段經歷,大概就能了解為什麼習大大這麼喜歡關心年輕人玩手遊的時間了,這種報導可以幫助我們對局勢判斷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與思考。


總之,如果你希望看到台灣媒體不會有的資訊,並培養對整個投資市場或世界政經情勢更宏觀、更微觀的理解,那華爾街日報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訂閱優惠連結】

「邏輯投資」與「風傳媒」合作,提供投資朋友「華爾街日報」(WSJ)一年優惠訂閱價格 3,988 元(原價 1萬3,996元),訂閱可享有:

  1. 華爾街日報中英日全語系內容一年無限暢讀
  2. 暢讀風傳媒 VIP + 新新聞付費深度專文
  3. 享受WSJ+全球會員優惠
  4. 不定期會員/專屬講座活動

透過「邏輯投資」合作專頁(連結放在留言區),訂閱時輸入「LOGICWSJ」,成功的話將再加贈「邏輯投資」專欄1個月的閱讀權限,以及華爾街日報聯名手沖咖啡壺。



※ 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31112)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 部分追蹤中的公司已經上傳3Q23財報,有的公司可能已經上傳,但因資料還沒有匯入籌碼K線APP或優分析的資料庫當中,因此有可能遺漏,建議讀者還是要自行上「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並以公司發布資料為準。
  • 雖然各家公司的10月營收已經發布,但為了避免資料整理發生錯亂,而造成有公司資料被遺漏,我會將10月營收與3Q23財報的觀點發布在同一篇,簡單說就是同一家公司的10月營收與3Q23財報我會放在一起寫,而且會以有上傳3Q23財報電子書的公司為主,避免一家公司要反覆檢視分析,徒費時間。如果讀者有追蹤的公司還沒有被寫到,請多包涵。
  • 因為我是自己一個人整理資料與寫作,時間有限,如果資料發布的速度不如預期,也請讀者多包涵。
  • 威宏-KY 11月12日公告現金增資認股價格為78元(距離現價87元約有11.5%溢價),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11月15日,繳款日為11月20-24日。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深入分析與價值內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744 字、5 則留言,僅發佈於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99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