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精神病房的日子|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那是在一個坐立難安的夜晚,想過無數次的死亡,卻從來沒有踏出腳實踐過。可是那天,崩潰痛哭之後,我穿著便服,只帶了手機和鑰匙就跳上火車,思索著記憶裡最好跳也最快被人發現的點。

想死歸想死,我腦袋還很聰明地自問道「等等,所以你只是想被關注和照顧?」

那去精神病院就好了啊!


後來我來到了網絡上聲稱不錯的精神病院區,我說我想死,具體時間與位置。門診醫師衝出診療室說「她需要急診!」而護理師則冷冷回覆醫生,你先把你的門診掛完再轉過去。


接著就是被帶到急診室,我第一次看到有兩位保全守在外面的急診室,乍看之下真的像監獄。總而言之我走到哪,兩位保全跟到哪。後來給我打了一針鎮定劑,要我填寫基本資料,我煩躁地說怎麼那麼麻煩。護理人員說你慢慢寫,我才開始感受到被照顧。


我開始打給家裡人做通知,打給朋友,請他們幫我帶衣服。因為踏進急診之後我再也出不去。醫院不會允許我去死或自傷行為,所以我就像個廢人一樣,窩在那裡。而我感受到的竟然是安心,我知道我失控的腦袋不用再著急,這裡是安全的。我的生命此刻安全,縱使我很想死。


這輩子我沒想過會住進精神病房,尤其手機被沒收的不安。但來到臨界點時,好像都不重要,只想要與世隔絕。很多被帶來的東西都被護理師沒收,比如有繩子的褲子、超過三十公分的項鍊、耳環、手鐲⋯⋯我的歸宿品被脫光光。連玩偶也不行,因為我進的是急性病房,裡面混雜了戒毒、戒酒、思覺失調、躁鬱症,以及跟我一樣憂鬱症的人們。所以不穩定卻聚在一起的人們,很多東西被禁止。那一刻我慶幸還有刺青,最重要的都刻在身上了。


那一晚我睡得特別好,我終於不用擔心沒有人可以求救,終於可以被照顧,終於不用害怕自己想死卻死不了、或不想死卻不小心死掉了。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昨晚睡不著,腦子裡開始想東想西,突然一個念頭上來。如果我在年老後重病癱在床上,沒有親人可以幫忙照顧,把屎把尿都只能靠看護,每天意志清醒的時間只有1~2個小時,這時活著還有意義嗎?如果就這麼放棄治療死去,是不是也不會害怕? 後來想想覺得,有些重度殘疾人士,即使行動非常不便,甚至自行飲食都有困
從救護人員那知道,他們看到我躺在地上時是有"抽蓄"現象 (他們,除了救護人員還有幫我叫救護車的人) 此時的我,第一個念頭是"癲癇" 但,從小有印象到凌晨第一次昏倒前都沒有過 怎麼突然就.....還一天內昏倒兩次! 並回想凌晨,會不會是因為抽蓄才會躺在床底。 不久,醫院志工來找我,要帶我去
Thumbnail
反覆住院之後,真的能順利適應社會生活嗎? 出院後,為了適應生活,也許會比住院前更痛苦......
經歷了在紐西蘭時從2024年元旦後逐漸精神錯亂,1月10日當天開車把自己送進醫院好幾次,在北島歷經一番奇幻歷險,2月3日搭機返台,最後於2月26日在家被警消人員綁上救護車送進台北醫院9樓精神病房關了35天。 住院期間為了早日脫離如犯人般的精神病院世界,抓到了趙主任對於我理想的精神狀況發展,順著藥效
我的眼淚呢? 「你應該想想,自己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 —我搖了一下頭 「你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想死嗎?」 —我沒有回應 「我這邊還是建議你去精神科看診一下」 —我仍然眼神呆滯 回過神來,我已經在輔導室跟心理師談話,不,應該說不上談話,更像他單方面的「審問」我,我為什麼會在這
Thumbnail
瞬間我不發一語地走出了隔離病房,雖然我的心裡有著萬馬奔騰的話語想要吶喊。
Thumbnail
因為照顧爸爸壓力爆煲,想自殺,然後入了精神病房約一星期,休息了幾天現在回來了。   上次入精神病房已二十年前,那是我二十九歲,現在我四十九歲。同一間醫院,同一間病房,病房配置有點不同,還有二十年的的椅子幾張,有新的電視,病人床大致相同,新入院也是入住玻璃房。但好像護士和其他護理人員都不同了,啊!
    回想六年前的農曆七月,突然發作故事,我扯著嗓子大吼大叫、劈頭撒髮,開始不認識家庭成員,見人就咬就打,家中所有銳器皆被藏起來,於是,喜得急性精神病房四人歡樂房!喔YA!展開本人逆轉人生!    剛清醒時,整個人被綠色布條綁緊(約束帶),在一間充滿軟墊房內,怎麼用頭撞或嘶吼,甚至大小便失禁也不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昨晚睡不著,腦子裡開始想東想西,突然一個念頭上來。如果我在年老後重病癱在床上,沒有親人可以幫忙照顧,把屎把尿都只能靠看護,每天意志清醒的時間只有1~2個小時,這時活著還有意義嗎?如果就這麼放棄治療死去,是不是也不會害怕? 後來想想覺得,有些重度殘疾人士,即使行動非常不便,甚至自行飲食都有困
從救護人員那知道,他們看到我躺在地上時是有"抽蓄"現象 (他們,除了救護人員還有幫我叫救護車的人) 此時的我,第一個念頭是"癲癇" 但,從小有印象到凌晨第一次昏倒前都沒有過 怎麼突然就.....還一天內昏倒兩次! 並回想凌晨,會不會是因為抽蓄才會躺在床底。 不久,醫院志工來找我,要帶我去
Thumbnail
反覆住院之後,真的能順利適應社會生活嗎? 出院後,為了適應生活,也許會比住院前更痛苦......
經歷了在紐西蘭時從2024年元旦後逐漸精神錯亂,1月10日當天開車把自己送進醫院好幾次,在北島歷經一番奇幻歷險,2月3日搭機返台,最後於2月26日在家被警消人員綁上救護車送進台北醫院9樓精神病房關了35天。 住院期間為了早日脫離如犯人般的精神病院世界,抓到了趙主任對於我理想的精神狀況發展,順著藥效
我的眼淚呢? 「你應該想想,自己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 —我搖了一下頭 「你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想死嗎?」 —我沒有回應 「我這邊還是建議你去精神科看診一下」 —我仍然眼神呆滯 回過神來,我已經在輔導室跟心理師談話,不,應該說不上談話,更像他單方面的「審問」我,我為什麼會在這
Thumbnail
瞬間我不發一語地走出了隔離病房,雖然我的心裡有著萬馬奔騰的話語想要吶喊。
Thumbnail
因為照顧爸爸壓力爆煲,想自殺,然後入了精神病房約一星期,休息了幾天現在回來了。   上次入精神病房已二十年前,那是我二十九歲,現在我四十九歲。同一間醫院,同一間病房,病房配置有點不同,還有二十年的的椅子幾張,有新的電視,病人床大致相同,新入院也是入住玻璃房。但好像護士和其他護理人員都不同了,啊!
    回想六年前的農曆七月,突然發作故事,我扯著嗓子大吼大叫、劈頭撒髮,開始不認識家庭成員,見人就咬就打,家中所有銳器皆被藏起來,於是,喜得急性精神病房四人歡樂房!喔YA!展開本人逆轉人生!    剛清醒時,整個人被綠色布條綁緊(約束帶),在一間充滿軟墊房內,怎麼用頭撞或嘶吼,甚至大小便失禁也不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