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有感🖥〕從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窺見助人者非神的人性脆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點delay的才看完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是一部清新感人但同時又能觸及深刻議題的小品;


女主角是一位精神病房的護理師,劇情透過她在護理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位病人,來演繹因為各種原因而罹患不同精神疾病的病人故事📖


有因為母親過度控制而出現妄想及躁鬱症的貴婦輕熟女、因為遭受職場霸凌而身陷恐慌症的中年上班族,還有因為公職考試落榜多年而出現妄想症的青年等;


在介紹不同精神疾病症狀之餘,也帶出了近年常見的各種關係議題或社會現象,發人省思🧐


其中我認為很難得的是,劇情不只從女主角的角度出發,描述一般人如何與精神病人互動;


更進一步用動畫等方式描繪每個病人的主觀視界,讓我更能理解精神病人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模樣🤓



除此之外,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raw-image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因為過往連續劇多會有粉紅泡泡或英雄主義的設定,希望藉由滿足觀眾內心對於理想的投射以提高收視率;


但這部劇沒有這樣安排,反而讓身為白衣天使的女主角也落入凡間成為精神病患🥹


看似違反常理的發展,但在曾是社工助人者的我眼中,這才忠實呈現了「助人者不是神、只是人」的事實;


上個月發生了保母對等待出養的兒童施虐致死的新聞,不討論事件本身,從社會大眾的反應就可以看出助人者背負了多大的不合理期待🥲


但不管是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就算我們學習了許多助人的專業知識與技巧,我們終究只是一般人類;


我們會累、會難過、會生病,也會犯錯,請大家不要用完美無缺的神的標準看待我們🫣


希望你能夠看見,我們只是會累會病的一般人,卻在努力接住眾人不願面對、社會中最黑暗角落的一群人;


請給予我們更多的理解、包容與支持,陪伴我們一起幫助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好奇,為什麼女主角初期會不斷認為自己的狀況沒有到罹患憂鬱症這麼嚴重呢🤨


我個人在那一段過程是蠻心焦的,一直無法理解身為專業精神科護理師的女主角,為何會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生病了呢?


後來想想,這樣的反應很寫實,因為大多數人在發現自己遭遇不好的事情當下,一定都會先否認,這是人心很自然的防衛機制🥸


尤其女主角還是罹患憂鬱症,變得跟過去自己負責的病人一樣需要被照顧,從有能力的照顧者變成無能的被照顧者;


這對於深愛護理工作並以此職業為榮的女主角而言,就像在否定她長年以來的自我認同,讓她變得一無是處,難怪她會不斷地否認患病🥺


而這段劇情也讓我想到一個提醒,有些人之所以想要成為助人者,可能是需要那股可以去幫助他人的「有能感」;


這股「有能感」能夠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棒,並幫助我們忽視其他我們亟欲逃避的缺點、傷害、痛苦等等😔


但如果我們沒有自己去經歷並努力走過那些痛苦,我們要如何能夠真的陪伴及引導個案度過他們的低潮困境呢?


因此這段劇情也在提醒助人者,我們必須勇敢承認及面對自己內心的不足、脆弱、恐懼,如此我們才能從自己內心長出真正的力量,而不再需要透過助人獲得短暫的「有能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課題,願我們都能勇敢跨越,成為嶄新且更美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的觀影心得,不知道大家有看過這部嗎?


有任何心得或印象深刻的地方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4會員
132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憂鬱症》(韓語:멜랑꼴리아,英語:Melancholia,為韓國tvN於2021年11月10日起播出的15週年特別企劃水木連續劇。由《意外發現的一天》、《女神降臨》的金尚葉導演與《海德、哲基爾與我》、《醫生耀漢》的金智允編劇合作打造。由林秀晶、李到晛主演。
Thumbnail
《憂鬱症》(韓語:멜랑꼴리아,英語:Melancholia,為韓國tvN於2021年11月10日起播出的15週年特別企劃水木連續劇。由《意外發現的一天》、《女神降臨》的金尚葉導演與《海德、哲基爾與我》、《醫生耀漢》的金智允編劇合作打造。由林秀晶、李到晛主演。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以下分享的三部韓劇(有劇透)是我近期看完最有感觸,也最呼應自己的狀態,所以有感這個標題。 你總是處處替人著想? 以他人需求為優先嗎? 總是被說溫柔善良的你, 又被自己放在哪裡呢?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當我看到女主角如此溫暖包容卻過勞時,被診斷出「憂鬱症」的那一刻好似同理
Thumbnail
以下分享的三部韓劇(有劇透)是我近期看完最有感觸,也最呼應自己的狀態,所以有感這個標題。 你總是處處替人著想? 以他人需求為優先嗎? 總是被說溫柔善良的你, 又被自己放在哪裡呢?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當我看到女主角如此溫暖包容卻過勞時,被診斷出「憂鬱症」的那一刻好似同理
Thumbnail
本劇描述一名精神病房的年輕護理師「鄭多恩」(朴寶英 飾)與各名病患之間治癒彼此,逐漸認識自我的故事。 劇中不僅交織幻想和實例細膩地描述和傳達不同類型精神病患的心境,也藉由多恩遭逢變故而意識到其實自己也身陷心魔,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自癒過程。
Thumbnail
本劇描述一名精神病房的年輕護理師「鄭多恩」(朴寶英 飾)與各名病患之間治癒彼此,逐漸認識自我的故事。 劇中不僅交織幻想和實例細膩地描述和傳達不同類型精神病患的心境,也藉由多恩遭逢變故而意識到其實自己也身陷心魔,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自癒過程。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那個可以自己安慰自己的「蝴蝶擁抱」,在不安與難過時深呼吸穩定情緒,並且雙手交替給自己拍拍肩膀,雖然乍聽之下有點悲傷,但對想訴苦、尋求安慰卻無人可尋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陪伴自己的方式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能體會那句「想要別人愛你之前請先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那個可以自己安慰自己的「蝴蝶擁抱」,在不安與難過時深呼吸穩定情緒,並且雙手交替給自己拍拍肩膀,雖然乍聽之下有點悲傷,但對想訴苦、尋求安慰卻無人可尋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陪伴自己的方式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能體會那句「想要別人愛你之前請先學會愛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