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免疫細胞療法真的有效嗎?讓我身邊的3個真實案例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我罹癌前就曾聽過身邊的親友提到免疫細胞療法這個新的癌症治療技術。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罹癌後,辦公室有一位同事-老張,他當時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我的母親在癌症末期的時候,醫生當時告訴我,比起傳統化療,免疫細胞療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醫生甚至告訴我,一定能讓我母親治癒。」

「我當時花了一百多萬,滿懷希望甚至不惜賣房只為了要救回我的母親,卻沒想到,免疫細胞療法做完了,不到一個月人也走了....」老張氣憤難平、眼眶泛淚地告訴我。

那個當下,我可以理解老張的憤慨也很同情他的處境。但因為我並不是當事人,或許這中間有什麼資訊落差是我所不瞭解的,而我也一直都很相信醫生的專業,所以當下仍持保留態度。

免疫細胞治療無效,就沒有希望了嗎?

直到我遇見前篇文章中提到的另一位肺癌末期的同事-老陳,他在傳統化療療程進行不到半年,癌細胞就出現抗藥性。

老陳決定聽從醫生建議進行免疫細胞療法,可惜最後免疫細胞並未培植成功,無法繼續做免疫細胞治療,但也花了將近100萬元。

然而,老陳免疫細胞療法雖然宣告失敗,但之後仍定期回診,繼續正統的癌症治療。至今也已遠遠超過醫生當初所預估的半年存活期,明年即將要邁入第4個年頭,現在的老陳到處遊山玩水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


(對老陳罹癌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的之前的文章👉逆轉「癌王之王」的人生

最後一個案例,是我近期住院時遇到的一位剛退休的台商,他在2年前發現自己罹患罕見的癌症-壺腹癌,他發現時確診為壺腹癌第三期。 當下他馬上決定直接進行昂貴的免疫細胞療法而不考慮傳統的化學治療,他深信免疫細胞療法能在不傷害到其他正常細胞情況下,一定可以全面消滅癌細胞。

就在免疫細胞療法施打半年後,他的癌細胞並沒有就此妥協反而繼續壯大。因此,他的免疫細胞療法也被迫終止。目前正在持續接受正統的癌症治療,且穩定治療中~
「最貴」的不一定最好
這讓我想起台大免疫學權威江伯倫醫師曾在今年的醫學報導中指出:「我也曾賣了一棟房為癌父做細胞治療,但正統醫療也不敢停下。」(以下摘自:報導者網)

「作為家屬,我花錢讓家人試細胞治療;作為醫師,沒科學實證我無法推薦。」後來,江伯倫醫師的父親又活了7年9個月,這讓他賣掉一棟房子來負擔治療的費用。

🧐細胞療法的真相:「有效的副作用大、副作用低的無法證明療效」

江伯倫醫師認為,如果真的要使用細胞治療,應該結合成為癌症標準治療的一環,而且應該是在早期使用,效果會比末期好。

其實無論有無進行細胞療法的臨床醫師,都一致地認為,目前的免疫細胞療法,只能定位在「輔助性治療」,意即,都不建議病人放棄原本的正規治療、單獨使用;而現行選擇細胞療法的病人,又全都是自費買單,限制末期才能採用,有可能讓病人負擔龐大費用,卻不一定是效益最大的治療策略。

被忽略的正統癌症治療
相反地,正統癌症治療近50年來都有了明顯的進展,病人存活率也提升、治療副作用愈來愈低。

台灣的細胞治療雖然在合法下進行,但民眾缺乏對於細胞治療的了解與評估依據,很難好好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花上大筆金錢來治療,更遑論有人反而因而放棄了有明確實證的正統醫療,花了大錢、不一定買到更好的治療策略。(以上摘自:報導者網)

由於還需考量個人體質差異,所以即使是昂貴的免疫細胞治療,都無法保證一定有治療效果。

因此定期健檢才能盡早發現、立即處理,才是對抗癌症最好、最有效的方式 😉


「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馬丁路德.金恩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幫我👉追蹤、❤️支持和轉發分享~~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讓我想到一個叔叔,他也是用免疫療法治療花了不少錢,但…最後還是…。他是連傳統治療都不做。而我三年前是化療、電療一起,副作用非常嚴重,但腫瘤是肉眼可見的變小。
冰心 我們都是為了愛我們的人努力😊
免疫細胞療法是很極端的療法,我母親大腸癌12年,剛檢查到就轉移肝第四期,是醫師的實驗案例。媽媽在走之前在轉移肺時,決定做了標靶。 做完後很快就離開了。
直覺心靈-直覺占星 原來如此😃媽媽有妳一直以來的陪伴或許才是她心理最強大的力量,妳是很棒的女兒💯
avatar-img
花咪的抗癌日常🌻🌻的沙龍
70會員
30內容數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男士,意外發現肝癌時就已經是晚期,肝臟腫瘤有十幾公分大,而且有肺臟轉移。」余政展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決定接受免疫療法合併標靶藥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肝臟腫瘤明顯縮小,肺臟轉移完全消失。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病理報告顯示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男士,意外發現肝癌時就已經是晚期,肝臟腫瘤有十幾公分大,而且有肺臟轉移。」余政展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決定接受免疫療法合併標靶藥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肝臟腫瘤明顯縮小,肺臟轉移完全消失。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病理報告顯示
Thumbnail
如果積極配合治療,晚期肺癌病人還是會有不錯的生活品質跟生存期,雖然有些病人不適合做標靶跟免疫治療,但是在標靶跟免疫治療之外,還有很多治療的選項。化學治療並不代表一定會有比較差的生活品質,或是比較嚴重的副作用。九成以上的病人,以目前藥物都可以控制的很好,不會影響到他本來的正常生活。
Thumbnail
如果積極配合治療,晚期肺癌病人還是會有不錯的生活品質跟生存期,雖然有些病人不適合做標靶跟免疫治療,但是在標靶跟免疫治療之外,還有很多治療的選項。化學治療並不代表一定會有比較差的生活品質,或是比較嚴重的副作用。九成以上的病人,以目前藥物都可以控制的很好,不會影響到他本來的正常生活。
Thumbnail
在我罹癌前就曾聽過身邊的親友提到免疫細胞療法這個新的癌症治療技術。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罹癌後,辦公室有一位同事-老張,他當時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我的母親在癌症末期的時候,醫生當時告訴我,比起傳統化療,免疫細胞療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醫生甚至告訴我,一定能讓我母親治癒。」 「我當時花了一百多萬,滿懷
Thumbnail
在我罹癌前就曾聽過身邊的親友提到免疫細胞療法這個新的癌症治療技術。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罹癌後,辦公室有一位同事-老張,他當時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我的母親在癌症末期的時候,醫生當時告訴我,比起傳統化療,免疫細胞療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醫生甚至告訴我,一定能讓我母親治癒。」 「我當時花了一百多萬,滿懷
Thumbnail
繼上一篇提到同事老陳罹患肺癌末期的故事,接下來,要告訴大家老陳是如何逆轉比「癌王」還要更兇猛的小細胞肺癌~ (想知道老陳罹癌過程的讀者,可以看我前一篇文章👇👇老陳的抗癌故事) 說起癌王,多數人會聯想到胰臟癌,卻不知「小細胞肺癌」更要命。因發現時大多為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而且過去20
Thumbnail
繼上一篇提到同事老陳罹患肺癌末期的故事,接下來,要告訴大家老陳是如何逆轉比「癌王」還要更兇猛的小細胞肺癌~ (想知道老陳罹癌過程的讀者,可以看我前一篇文章👇👇老陳的抗癌故事) 說起癌王,多數人會聯想到胰臟癌,卻不知「小細胞肺癌」更要命。因發現時大多為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而且過去20
Thumbnail
她那時沒敢想「萬一」,告訴自己只要好好過完24小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做完醫生交代該做的事就已經大功告成。心裡知道,那個沒敢想的「萬一」是個在背後緊緊追趕的超級怪獸,一旦回頭,就會被吞噬、永無翻身之地。
Thumbnail
她那時沒敢想「萬一」,告訴自己只要好好過完24小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做完醫生交代該做的事就已經大功告成。心裡知道,那個沒敢想的「萬一」是個在背後緊緊追趕的超級怪獸,一旦回頭,就會被吞噬、永無翻身之地。
Thumbnail
晚期肺癌治療很多元,能夠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請看專科醫師說明解析。
Thumbnail
晚期肺癌治療很多元,能夠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請看專科醫師說明解析。
Thumbnail
晚期肺腺癌存活率低、容易轉移,因此第一線的標靶用藥選擇,是影響整體治療成效的關鍵。肺腺癌發生時通常沒有症狀,等到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時,大多已是晚期。
Thumbnail
晚期肺腺癌存活率低、容易轉移,因此第一線的標靶用藥選擇,是影響整體治療成效的關鍵。肺腺癌發生時通常沒有症狀,等到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時,大多已是晚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