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免疫細胞療法真的有效嗎?讓我身邊的3個真實案例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我罹癌前就曾聽過身邊的親友提到免疫細胞療法這個新的癌症治療技術。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罹癌後,辦公室有一位同事-老張,他當時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我的母親在癌症末期的時候,醫生當時告訴我,比起傳統化療,免疫細胞療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醫生甚至告訴我,一定能讓我母親治癒。」

「我當時花了一百多萬,滿懷希望甚至不惜賣房只為了要救回我的母親,卻沒想到,免疫細胞療法做完了,不到一個月人也走了....」老張氣憤難平、眼眶泛淚地告訴我。

那個當下,我可以理解老張的憤慨也很同情他的處境。但因為我並不是當事人,或許這中間有什麼資訊落差是我所不瞭解的,而我也一直都很相信醫生的專業,所以當下仍持保留態度。

免疫細胞治療無效,就沒有希望了嗎?

直到我遇見前篇文章中提到的另一位肺癌末期的同事-老陳,他在傳統化療療程進行不到半年,癌細胞就出現抗藥性。

老陳決定聽從醫生建議進行免疫細胞療法,可惜最後免疫細胞並未培植成功,無法繼續做免疫細胞治療,但也花了將近100萬元。

然而,老陳免疫細胞療法雖然宣告失敗,但之後仍定期回診,繼續正統的癌症治療。至今也已遠遠超過醫生當初所預估的半年存活期,明年即將要邁入第4個年頭,現在的老陳到處遊山玩水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


(對老陳罹癌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的之前的文章👉逆轉「癌王之王」的人生

最後一個案例,是我近期住院時遇到的一位剛退休的台商,他在2年前發現自己罹患罕見的癌症-壺腹癌,他發現時確診為壺腹癌第三期。 當下他馬上決定直接進行昂貴的免疫細胞療法而不考慮傳統的化學治療,他深信免疫細胞療法能在不傷害到其他正常細胞情況下,一定可以全面消滅癌細胞。

就在免疫細胞療法施打半年後,他的癌細胞並沒有就此妥協反而繼續壯大。因此,他的免疫細胞療法也被迫終止。目前正在持續接受正統的癌症治療,且穩定治療中~
「最貴」的不一定最好
這讓我想起台大免疫學權威江伯倫醫師曾在今年的醫學報導中指出:「我也曾賣了一棟房為癌父做細胞治療,但正統醫療也不敢停下。」(以下摘自:報導者網)

「作為家屬,我花錢讓家人試細胞治療;作為醫師,沒科學實證我無法推薦。」後來,江伯倫醫師的父親又活了7年9個月,這讓他賣掉一棟房子來負擔治療的費用。

🧐細胞療法的真相:「有效的副作用大、副作用低的無法證明療效」

江伯倫醫師認為,如果真的要使用細胞治療,應該結合成為癌症標準治療的一環,而且應該是在早期使用,效果會比末期好。

其實無論有無進行細胞療法的臨床醫師,都一致地認為,目前的免疫細胞療法,只能定位在「輔助性治療」,意即,都不建議病人放棄原本的正規治療、單獨使用;而現行選擇細胞療法的病人,又全都是自費買單,限制末期才能採用,有可能讓病人負擔龐大費用,卻不一定是效益最大的治療策略。

被忽略的正統癌症治療
相反地,正統癌症治療近50年來都有了明顯的進展,病人存活率也提升、治療副作用愈來愈低。

台灣的細胞治療雖然在合法下進行,但民眾缺乏對於細胞治療的了解與評估依據,很難好好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花上大筆金錢來治療,更遑論有人反而因而放棄了有明確實證的正統醫療,花了大錢、不一定買到更好的治療策略。(以上摘自:報導者網)

由於還需考量個人體質差異,所以即使是昂貴的免疫細胞治療,都無法保證一定有治療效果。

因此定期健檢才能盡早發現、立即處理,才是對抗癌症最好、最有效的方式 😉


「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馬丁路德.金恩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幫我👉追蹤、❤️支持和轉發分享~~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經我媽乳房「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的洗禮後,讓我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想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分享~(對我媽乳癌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發現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前面文章👇👇) 在上上篇文章提到我媽發現乳房癌前病變的就醫過程中,醫生一開始是建議我媽先觀察半年後再回診追蹤,因為醫生認為她的乳房腫
各種疑難症狀,不知到底該看哪一科 在我罹癌前,我對健檢幾乎一無所知。以前,我認為只要身體不舒服,到醫院醫生就會幫我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不然,因為醫院裡有許多科別,有內科、外科、有神經內科也有神經外科等等。
歷經我媽乳房「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的洗禮後,讓我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想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分享~(對我媽乳癌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發現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前面文章👇👇) 在上上篇文章提到我媽發現乳房癌前病變的就醫過程中,醫生一開始是建議我媽先觀察半年後再回診追蹤,因為醫生認為她的乳房腫
各種疑難症狀,不知到底該看哪一科 在我罹癌前,我對健檢幾乎一無所知。以前,我認為只要身體不舒服,到醫院醫生就會幫我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不然,因為醫院裡有許多科別,有內科、外科、有神經內科也有神經外科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1)治療要針對巢穴區域的腫瘤幹細胞, 即常規療法的效力難以達到之處。 2)摧 毀或改變維持腫瘤的微環境。 3)毒殺細 胞周期運行中或不參與運行的細胞。 4) 克服會保護腫瘤幹細胞基因受損後DNA 修復的機制。本文提出併用40-43℃局部 熱療能滿足上述條件,以對付腫瘤幹細胞 的抗癌方法。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癌症免疫藥物利用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有機會產生更顯著的治療成效。肺癌權威醫師蔡俊明教授特地整理出幾個患者常見疑問,幫助大家了解癌症免疫藥物治療。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1)治療要針對巢穴區域的腫瘤幹細胞, 即常規療法的效力難以達到之處。 2)摧 毀或改變維持腫瘤的微環境。 3)毒殺細 胞周期運行中或不參與運行的細胞。 4) 克服會保護腫瘤幹細胞基因受損後DNA 修復的機制。本文提出併用40-43℃局部 熱療能滿足上述條件,以對付腫瘤幹細胞 的抗癌方法。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癌症免疫藥物利用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有機會產生更顯著的治療成效。肺癌權威醫師蔡俊明教授特地整理出幾個患者常見疑問,幫助大家了解癌症免疫藥物治療。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