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中的我們要怎麼辦?

2023/10/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台灣高齡的概況。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 14% 是「高齡社會」,而 20% 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 82 年超過 7%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 106 年 2 月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 107 年3月底 14.05% 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而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將於 114 年,也就是距今 2 年後,台灣就會邁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2018年國發會的推估與統計,從高齡化到高齡社會,臺灣只花了 25 年,法國 115 年,美國 72 年,英國 47 年。除了台灣,日韓的老化晉級速度都很快,反觀歐美, 雖然很早就進入高齡化社會,但在進入高齡與超高齡都是經過許久的時間。


以上是台灣的轉變高齡社會概況。


社會的老化結果,起因當然有很多,影響的層面也會很多,生育率(今年五月甚至不到1萬個新生兒)、薪資結構、整個社會價值觀的轉變等等,這些因果錯綜複雜、彼此牽連,高齡的狀況絕不是單一問題造成,當然,也不會只導向單一結果。


跟我們切身相關的是..正屬青壯年的我們,未來的負擔只會越來越大,而且誰都逃不掉。


不管是社會福利、長期照顧、醫療資源、政府稅收等等,在看了這些數據後, 多少能理解為什麼每幾年就會重複報導勞保、健保會破產、需要調整稅收等等...。


整個社會的負擔會變大,但我們個人呢?

正值青壯年的我們,要怎麼支應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我想要提醒內心想圖一個安逸的自己,不要當溫水煮青蛙的那隻青蛙。

提醒自己,不要以為遇不到就不改變、不要成為雙手一攤的壯年人。


沒錯,台灣政府不會輕易讓勞保跟健保破產、倒掉,但我們的生活要建立在這些社會資源上嗎?沒錯,我們現在都有一份收入支應我們的生活,但面對變動性如此不確定的未來,我們的收入、資產可以支撐通膨、稅收,或是支撐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或是就覺得,大環境就是如此,我們這世代就這樣,雙手一攤呢?


這是全民都沒辦法逃避的議題,很多狀況都會隨著冒出來,大家都很努力,無論是政府、社福,也有很多積極回饋社會,參與公益的企業,在為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需要的人、動物、環境在努力,但終究這些,總有一天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那些逃不了的未來,我們要如何先做準備?

投入有發展性的工作、斜槓增加收入、打造有保障性的資產?

也許都對,也許有其他解法,但現在的我們,還能改變、還能創造的我們,一定要為自己打造一個 Plan B,或許現在我們需求程度不大,但一切都是為未來選擇,當未來有狀況、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用迫於無奈。


Lily Cheng
Lily Cheng
是個社福產業的文編兼斜槓仔,這裡會有些工作帶給我的思考,也有些生活帶給我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