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中的我們要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台灣高齡的概況。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 14% 是「高齡社會」,而 20% 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 82 年超過 7%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 106 年 2 月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 107 年3月底 14.05% 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而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將於 114 年,也就是距今 2 年後,台灣就會邁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2018年國發會的推估與統計,從高齡化到高齡社會,臺灣只花了 25 年,法國 115 年,美國 72 年,英國 47 年。除了台灣,日韓的老化晉級速度都很快,反觀歐美, 雖然很早就進入高齡化社會,但在進入高齡與超高齡都是經過許久的時間。


以上是台灣的轉變高齡社會概況。


社會的老化結果,起因當然有很多,影響的層面也會很多,生育率(今年五月甚至不到1萬個新生兒)、薪資結構、整個社會價值觀的轉變等等,這些因果錯綜複雜、彼此牽連,高齡的狀況絕不是單一問題造成,當然,也不會只導向單一結果。


跟我們切身相關的是..正屬青壯年的我們,未來的負擔只會越來越大,而且誰都逃不掉。


不管是社會福利、長期照顧、醫療資源、政府稅收等等,在看了這些數據後, 多少能理解為什麼每幾年就會重複報導勞保、健保會破產、需要調整稅收等等...。


整個社會的負擔會變大,但我們個人呢?

正值青壯年的我們,要怎麼支應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我想要提醒內心想圖一個安逸的自己,不要當溫水煮青蛙的那隻青蛙。

提醒自己,不要以為遇不到就不改變、不要成為雙手一攤的壯年人。


沒錯,台灣政府不會輕易讓勞保跟健保破產、倒掉,但我們的生活要建立在這些社會資源上嗎?沒錯,我們現在都有一份收入支應我們的生活,但面對變動性如此不確定的未來,我們的收入、資產可以支撐通膨、稅收,或是支撐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或是就覺得,大環境就是如此,我們這世代就這樣,雙手一攤呢?


這是全民都沒辦法逃避的議題,很多狀況都會隨著冒出來,大家都很努力,無論是政府、社福,也有很多積極回饋社會,參與公益的企業,在為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需要的人、動物、環境在努力,但終究這些,總有一天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那些逃不了的未來,我們要如何先做準備?

投入有發展性的工作、斜槓增加收入、打造有保障性的資產?

也許都對,也許有其他解法,但現在的我們,還能改變、還能創造的我們,一定要為自己打造一個 Plan B,或許現在我們需求程度不大,但一切都是為未來選擇,當未來有狀況、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用迫於無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ly Cheng的沙龍
1會員
12內容數
在社福界生存的女子,接觸到的社會議題,有些觀察~結成各種小總結、小啟發、小疑問。
Lily Che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5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2023/11/15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2023/11/09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的差距,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會覺得沒什麼差別,但前陣子因為 Podcast 節目要討論,而稍做功課後,發現這是個值得記錄一下。 雖然疫情多少影響了數據,但七、八年的不健康餘命,還是很怵目驚心。這代表著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不能輕輕鬆鬆地頤享天年,而是有病痛,甚至需要他人照
Thumbnail
2023/11/09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的差距,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會覺得沒什麼差別,但前陣子因為 Podcast 節目要討論,而稍做功課後,發現這是個值得記錄一下。 雖然疫情多少影響了數據,但七、八年的不健康餘命,還是很怵目驚心。這代表著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不能輕輕鬆鬆地頤享天年,而是有病痛,甚至需要他人照
Thumbnail
2023/10/31
在任職的基金會,其中一個服務是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前先日子,難得面對面跟主任聊聊在一陣閒聊中,主任提了一個問題:「你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Thumbnail
2023/10/31
在任職的基金會,其中一個服務是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前先日子,難得面對面跟主任聊聊在一陣閒聊中,主任提了一個問題:「你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壯世代」人口越來越多,他們不該被視為負擔,然而當前政策缺失,導致壯世代與社會缺乏連結,醫療長照與社會保險也出現問題。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立法委員吳欣盈、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今(27)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壯世代文化運動等3大倡議,同時呼籲政府精進數位醫療
Thumbnail
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壯世代」人口越來越多,他們不該被視為負擔,然而當前政策缺失,導致壯世代與社會缺乏連結,醫療長照與社會保險也出現問題。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立法委員吳欣盈、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今(27)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壯世代文化運動等3大倡議,同時呼籲政府精進數位醫療
Thumbnail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Thumbnail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Thumbnail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底,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為16.26%,持續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測到2065年時,高齡人口比例將升高至38.5%,是目前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
Thumbnail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底,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為16.26%,持續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測到2065年時,高齡人口比例將升高至38.5%,是目前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
Thumbnail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Thumbnail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