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失能需被照顧時,會面對甚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口老化的超高齡社會中,以及失智人口比率越來越高,家庭常面臨照顧人力的問題。當一個家庭裡出現一位失能退化的家人,就會開始想「要由誰來照顧?」、「到底要花多少錢?用誰的錢來照顧?」、其次才是「該如何照顧?」、「該準備甚麼?」。

經濟許可的家庭,會開始找人力仲介,聘請外籍看護工,但現在要請好的看護工,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畢竟現在政府開始很保障這群外籍看護工,他們也開始懂得與雇主討價還價,甚至不高興就逃跑的情況也層出不窮,很多灰色地帶與無法可管的部分,當然也是有非常優秀的外傭。

也見過有人是以高單價聘請台籍看護工,但品質也不見得有保證。關鍵在於家屬對照顧沒有概念,或只是抱持著想花錢了事的心態,無心留意照顧情況全權交給看護,很容易被高單價的台籍看護工晃點,曾見過家屬一個月花八萬塊聘請的24小時包吃包住的台籍看護工,把個案照顧的髒亂不堪,身上出現四級壓瘡大傷口,過程中反覆感染進出醫院。

另外,有些家庭會選擇找機構,但很多機構需要排隊,不是想入住馬上就有床位。送機構後,可能又會發生許多問題,機構的照顧品質與家屬的期待有所落差,或是與機構往返的溝通,以及花費上普遍會想要越便宜越好,但是,現況是真的有又便宜照顧品質又高規格的機構嗎?日前參加一場研討會,其中有一位私人機構的主任分享一段話:「如果您希望長輩入住的機構是品質好的,那就要以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心態來幫長輩挑選機構。但現實中,家屬普遍都是先問,一個月要多少錢,都是只關心費用,照顧品質往往都是入住後,才會開始來溝通與討論。」這位主任的這段話點出癥結點,往往關心費用遠高於品質,這又涉及到每個家庭對於照顧開支的不同想法與財產分配紛爭。

再來是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或是捨不得花錢但有時間,以及極少數真心想親力親為照顧長輩的,就變成由家人自行在家照顧,這又有幾種模式,把長輩接到家裡照顧、長輩輪流住子女家子女輪流照顧、長輩在自己家裡由配偶(老老照顧)/子女/媳婦/孫子輩照顧。首先,第一種把長輩接到子女家照顧,這可能考量到子女比較方便照顧以及擺放一些照顧設施(例如醫療床),可以兼顧自己生活工作。另外,見過長輩須在五名子女家輪流住,每個月就要去下一個子女家,其實長輩蠻辛苦的,因為要一直重新適應不同的環境,而且醫療就診也要一直換醫院。

另一種方式,讓長輩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由家人照顧,很常見的型態是「老老照顧」,由年邁的配偶來看雇這位失能長輩,因為子女需上班與各自的家庭,這也會面臨到,照顧者也會越來越退化,身心也會出現一些症狀,可能會慢慢延伸出一些問題。有部分是由子女、媳婦、孫子輩看顧,較年輕的家屬擔負看顧失能長輩的的工作,越容易出現憂鬱與躁鬱等情緒壓力超荷的的情況,因為他們無法去外面工作,整天幾乎綁在這位失能者的身邊,面對疾病進展時,長輩會有不同且未知的變化,有時照顧者也很難去判斷該如何處理,漸漸情緒心情都會有影響,所以見過蠻多人因此會跟其他家人有爭執,甚至需要看身心科。有少部分的人,可以於照顧過程中調適很好,關鍵在於他們有良好能調適壓力與情緒的方式,例如安排出門透氣的彈性時間,以及保有自己的社交圈,或是有強大的心靈上的寄託(例如:宗教信仰),懂得配合使用長照資源與居家醫療,來減輕自己照顧上的壓力。

最後,當然也有完全沒有家人可以協助的獨居失能長者情況,這就要靠社政單位的能力與長輩的運氣了。其實,在過去社區護理的工作經驗,看了這麼多案例,深感養兒防老的觀念已不適用,人要擁有美好的晚年,關鍵在於是否有與家人與外人廣結善緣,有些獨居長輩沒有家人,晚年是在一群陌生人的愛心協助渡過困境,而獲得善終。家人再親近,多數都只是等著瓜分長輩的財產,為了這個目的,才會接近失能長輩,要不然大家是避之唯恐不及,深怕花到自己的錢,極少數是因家庭凝聚力本身強,或與長輩有深厚情感,子女發自內心盡孝道。與家人與有緣人結善緣,預約一個美好晚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佟于安的沙龍
16會員
33內容數
這裡主要是我抒寫生命見聞的記事本,讓我們擁抱生命的每一刻。
佟于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30
以前在病房工作時,曾有一位病人李爺爺,因病況不穩定的關係常住於病房,幾乎所有的醫師、護理師、護佐、清潔阿姨,他都認識,我們也都認識他,甚至有新進同仁時,李爺爺總是會對新來的護理師加油打氣,是一位非常溫暖的長輩,我們都很喜歡李爺爺,他就像病房裡大家的家人一般。 然而,日復一日之下,李爺爺的病況也一直
2023/11/30
以前在病房工作時,曾有一位病人李爺爺,因病況不穩定的關係常住於病房,幾乎所有的醫師、護理師、護佐、清潔阿姨,他都認識,我們也都認識他,甚至有新進同仁時,李爺爺總是會對新來的護理師加油打氣,是一位非常溫暖的長輩,我們都很喜歡李爺爺,他就像病房裡大家的家人一般。 然而,日復一日之下,李爺爺的病況也一直
2023/11/29
「我媽媽本來就是很懶的人,我們都覺得她只是在賴床.....。」
2023/11/29
「我媽媽本來就是很懶的人,我們都覺得她只是在賴床.....。」
2023/11/17
有一天我會越來越老,將沒有辦法再照顧我的女兒,我希望有人可以好好照顧她。
2023/11/17
有一天我會越來越老,將沒有辦法再照顧我的女兒,我希望有人可以好好照顧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居家照顧中,最費心費力的對象是哪一種?許多有經驗的看護(照顧服務員)的答案,可能不是你想像中的中風、癌末等病患,而是越來越常見的失智症者。他們指出失智雖然很多人都行動自如,甚至生活上也不太需要旁人協助,但應對他們的行為模式卻相當費心,如果不是非常有耐心的人,可能無法堅持下去。
Thumbnail
在居家照顧中,最費心費力的對象是哪一種?許多有經驗的看護(照顧服務員)的答案,可能不是你想像中的中風、癌末等病患,而是越來越常見的失智症者。他們指出失智雖然很多人都行動自如,甚至生活上也不太需要旁人協助,但應對他們的行為模式卻相當費心,如果不是非常有耐心的人,可能無法堅持下去。
Thumbnail
媽媽原本有著豐富精采的生活,但因為疏於照顧身體病倒了,住院治療檢查發現是「缺血性」腦中風。得知媽媽必須開始住院治療時,對全家而言都措手不及,面對手足們均已婚、有小孩要照顧、均有全職工作、不同住、分居外縣市,正個家庭開始進入遠端的溝通與討論。   1.住院的照顧人力: 誰來照顧?照顧多久?媽媽的
Thumbnail
媽媽原本有著豐富精采的生活,但因為疏於照顧身體病倒了,住院治療檢查發現是「缺血性」腦中風。得知媽媽必須開始住院治療時,對全家而言都措手不及,面對手足們均已婚、有小孩要照顧、均有全職工作、不同住、分居外縣市,正個家庭開始進入遠端的溝通與討論。   1.住院的照顧人力: 誰來照顧?照顧多久?媽媽的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無奈或可惜的事 一個照顧了幾天的個案,雖跟家人住一起,但有關病人的事務都是由一個在外地 的小孩在處理。 一天,看護回報說家屬希望與她簽約,條件是每天12小時月休4天月薪3萬,然後 家負責家屬又說,其實他們請得到更便宜的之類的。 我問看護自己的意思。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無奈或可惜的事 一個照顧了幾天的個案,雖跟家人住一起,但有關病人的事務都是由一個在外地 的小孩在處理。 一天,看護回報說家屬希望與她簽約,條件是每天12小時月休4天月薪3萬,然後 家負責家屬又說,其實他們請得到更便宜的之類的。 我問看護自己的意思。
Thumbnail
家中有上了年紀的長輩,或是有人生病需要照顧,由於工作上班的緣故,常會聘請居家看護來幫忙。但找個合適的人並不容易,而且找到人來後,就代表問題都解決了嗎?
Thumbnail
家中有上了年紀的長輩,或是有人生病需要照顧,由於工作上班的緣故,常會聘請居家看護來幫忙。但找個合適的人並不容易,而且找到人來後,就代表問題都解決了嗎?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小琳的母親在兩年前開始出現失智徵兆,經過醫師診斷後,確定為中度失智症,由於父親走得早,雖然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但因住在外地,而且已有自己的家庭,單身的小琳便成唯一方便照顧母親的人。
Thumbnail
小琳的母親在兩年前開始出現失智徵兆,經過醫師診斷後,確定為中度失智症,由於父親走得早,雖然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但因住在外地,而且已有自己的家庭,單身的小琳便成唯一方便照顧母親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