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孝道 專業照顧更勝自家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麗娟辭掉工作照顧高齡近90的失智父親,已經10多年了,當初因為單身,在兄弟姐妹的協商中,擔下了這個責任。但多年累積下來,其實已經身心俱疲,更擔心因失去收入,自己下半輩子毫無著落,她屢次跟家人商量,卻得不到一個讓她放心的答案。

最近,她因為扶父親下床受了傷,得常跑中醫治療,但又擔心父親的狀況不敢去診所,只得求助親友。後來透過介紹,找到短期居家照顧的預約平台,當她需要去看醫師時,就在平台上搜尋預約,找專業的照顧服務員來家中看照父親。過一段時間她也發現,父親精神狀況似乎比以前好,原來照服員會主動引導父親做一些活動,訓練大腦延緩失智,並增加生活的自主能力,甚至比她這個女兒還有耐心。

麗娟的案例,來自於台灣第一家短期居家照顧第三方預約平台—優照護。優照護最近和銘傳大學金融系做了一份調查,在照顧長輩的群體中,有將近7成的人認為自己「雙肩沈沈的」、「壓力山大」,或是「壓力爆表」,顯示照顧帶來的影響。至於壓力的來源,根據統計,比例最高的依序是:

一、情緒問題
二、工作照顧兩頭燒
三、經濟壓力
四、陪伴時間不足
五、照顧生活起居

從上面來看,「照顧」已成為一個極重要的社會課題,在「盡孝」與子女的身心狀況中間,該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

當長輩漸漸年長,身體的健康也可能會變得不如以往。然而,這並不代表長輩必須放棄自立自足的能力,對於那些處於衰弱或亞健康狀態的高齡者,他們仍然有機會透過短期照護服務來協助自己,這些服務不需7天24小時全天候的照護,只需要幾個小時的照護服務便可以讓他們維持自立生活的能力。

50歲以上的人常陷於傳統觀念,認為照顧年邁的父母是自身的責任,如果委由他人,似乎會被認定為「不孝順」。但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必須工作養家,往往無法兼顧照顧責任,因此,不是陷入蠟燭兩頭燒的困境,就是因照顧原因中斷了職業生涯。

優照護平台上,累積超過9萬5000個會員中的需求,發現「獨自承擔照顧責任」絕非最佳的解決方案,越來越多人求助外部力量。平台上的照護專家也表示,將照顧工作委由專業人員有三個優點:

一、照顧本身就牽涉到許多專業,經過訓練的人員,往往有較豐富的知識、技巧,來提供優質照顧,而且他們累積了各種經驗,可以因應許多狀況的發生。

二、照顧人員雖然是「外人」,但正因如此,反而跟照顧對象沒有太多的情緒牽絆,雙方互動往往比家人間更為和諧。加上長期從事這項工作者,耐心也比一般人更高,更能承受情緒上的壓力。

三、外部照顧人力是可選擇、可替換的,若碰到不合適的照顧者,只要另尋其他對象就可解決,不像家人只能默默承受到底。像預約平台的模式中,找尋照顧者很容易,可以在替換中找到「最合拍」的人來服務。

從目的來看,「照顧」不是該給長輩最佳的生活品質嗎?子女「盡孝」是否更要重視這點?更何況高齡社會中,越來越常看到「老老照顧」,也就是子女本身也超過60歲了,仍擔負照顧責任。照顧盡孝的觀念,已經到了一個時代的轉折點。

近幾年已經有些專家學者提倡「新孝道」,新孝道強調:現代社會中的長輩照顧,未必要隨侍在側、事必躬親,利用有限的時間,並配合短期及外部的專業力量,可以分攤照顧壓力,並降低照顧雙方的情緒衝突,以及家庭成員間因分工帶來的紛爭。而專業力量除了可以提高照顧品質,並且適當地協助長輩,讓他們恢復生活自主程度。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如此一來,長輩安享晚年,子女的工作影響也降低,整個家庭都可維持穩定和諧,這可能是高齡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景象吧。

「優照護」短期居家照護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優照護的沙龍
8會員
172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優照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年紀增長,營養攝取更不能馬虎!從足夠蛋白質、天天蔬果到少量多餐與軟質飲食,這篇教你掌握4大原則,讓長輩吃得營養又開心,守護體力與生活品質,讓每一餐都成為健康與陪伴的溫暖時光。
Thumbnail
2025/04/28
年紀增長,營養攝取更不能馬虎!從足夠蛋白質、天天蔬果到少量多餐與軟質飲食,這篇教你掌握4大原則,讓長輩吃得營養又開心,守護體力與生活品質,讓每一餐都成為健康與陪伴的溫暖時光。
Thumbnail
2025/04/24
當無法時刻陪伴在側,愛依然可以透過行動實現。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讓爸媽的笑容每天都看得見,讓專業照護成為你與家人之間,最溫柔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4
當無法時刻陪伴在側,愛依然可以透過行動實現。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讓爸媽的笑容每天都看得見,讓專業照護成為你與家人之間,最溫柔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1
長輩就醫不只需要有人在場,更需要一位能溝通、記錄、協助判斷的貼身健康後盾。掌握五大陪診要點,從出門準備到就醫後追蹤,讓照護更周全。若無法親自陪同,也能透過專業照服員安心託付,讓每一次就醫都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Thumbnail
2025/04/21
長輩就醫不只需要有人在場,更需要一位能溝通、記錄、協助判斷的貼身健康後盾。掌握五大陪診要點,從出門準備到就醫後追蹤,讓照護更周全。若無法親自陪同,也能透過專業照服員安心託付,讓每一次就醫都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照顧變成壓力,或許是時候換個方式「盡孝」。透過真實案例,說明專業照服員如何協助家庭找回生活平衡,不只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也讓長輩的生活更有品質。透過彈性預約與專業陪伴,讓孝順不再是壓力,而是一種更聰明的愛。
Thumbnail
當照顧變成壓力,或許是時候換個方式「盡孝」。透過真實案例,說明專業照服員如何協助家庭找回生活平衡,不只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也讓長輩的生活更有品質。透過彈性預約與專業陪伴,讓孝順不再是壓力,而是一種更聰明的愛。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熟齡照護」已經成為台灣這個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子女盡孝,與本身的家庭與工作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新孝道》這個觀念的出現,其實就是因應這樣的困境所形成而來。
Thumbnail
「熟齡照護」已經成為台灣這個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子女盡孝,與本身的家庭與工作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新孝道》這個觀念的出現,其實就是因應這樣的困境所形成而來。
Thumbnail
10多年前,麗娟為了照顧失智父親辭掉了工作,當初只是因為「單身」,在兄弟姐妹的協商後擔下了這個責任。但多年累積下來,她已經身心俱疲,更擔心因失去收入,自己下半輩子毫無著落,她屢次跟家人商量,卻得不到一個讓她放心的答案。
Thumbnail
10多年前,麗娟為了照顧失智父親辭掉了工作,當初只是因為「單身」,在兄弟姐妹的協商後擔下了這個責任。但多年累積下來,她已經身心俱疲,更擔心因失去收入,自己下半輩子毫無著落,她屢次跟家人商量,卻得不到一個讓她放心的答案。
Thumbnail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讓家庭成員保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提升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代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讓家庭成員保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提升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代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小琳的母親在兩年前開始出現失智徵兆,經過醫師診斷後,確定為中度失智症,由於父親走得早,雖然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但因住在外地,而且已有自己的家庭,單身的小琳便成唯一方便照顧母親的人。
Thumbnail
小琳的母親在兩年前開始出現失智徵兆,經過醫師診斷後,確定為中度失智症,由於父親走得早,雖然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但因住在外地,而且已有自己的家庭,單身的小琳便成唯一方便照顧母親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