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快快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自以為聰明,認為自己根器很好,可以繞過自己認為不需要的步驟,比如前行,卻不知道這麼做的下場,不但沒有讓自己更快到達目的地,反而從真正快速的通道中岔了出去,自己卻一點也不知道,甚至沾沾自喜自己的聰明,最終只能一事無成、白費力氣收場,因此踏實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特質,對於修持佛法想要解脫證悟,尤其是如此,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地審視自己狡詐的心態。

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真的這麼聰明、這麼有智慧,我們應該早就成就,遠離痛苦,那為什麼我們依然在輪迴中遊蕩而沒有解脫呢?反觀那些成就者,僅僅是按部就班的修持,看起來很笨、很慢,最後卻獲得了無上的成就。從這個事實來看,就足以說明我們的聰明不過是「我執」十分嚴重的顯現罷了,其目的就是讓我們留在輪迴之中繼續受苦。因此,想要獲得解脫、修行想要有所成就,腳踏實地是非常重要的,而修持前行就是不可或缺的必經過程。

前行修持的最主要目的是讓我們學會將自己的注意力,由原本習慣捕抓外境的情況,轉變成能去注意、去觀照自己的心,簡單說就是學會去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聽起來容易,但實際上許多修持二、三十年的佛法修行者從根本上都沒學會這件事,因為他們的心不斷向外追尋,藉由依止更多的上師、領受更多的教法、獲得更多的灌頂,來彌補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與自我滿足感,這與不修持佛法的一般人,努力追求金錢、名聲、地位、享受…等等,在本質上並沒有兩樣,所以這樣的追尋並沒有意義,當然也不能解脫。

仔細體會前行中的每一個修法,無論是皈依、發心、金剛薩埵修誦、供曼達,乃至於上師瑜伽,最後都是匯歸在觀照自己的心,因此許多上師強調儘快把前行數量完成,接著進入下一個階段的修持是極大的錯誤,不但給弟子錯誤的觀念:認為前行是一種低階的修持、修前行是不能解脫成佛的,同時也白白浪費弟子的時間,這是一種非常、非常糟糕的想法。對於前行,我們應該採取的是審慎仔細的態度,然後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去觀修,不需要去趕數量、趕速度。在對上師、對法有信心的前題下,這樣幾個月修下來,一定能夠學會如何「看自己的心」,並對此能有所掌握。

認識心的本質一直是佛法的核心,因為只有心能感受一切;沒有了心,我們什麼也不知道。換句話說,一切的痛苦、快樂都源自於心,如果我們能把心認識清楚了,當然就具備了掌握痛苦與快樂的能力,所以學會看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解脫證悟的第一步,這一步完成不了,後面的修行就都不用談了,即便修持的是無上的大圓滿、大手印法門,也是不能解脫的,這也是我們一再強調好好修持前行的原因。

熟練掌握「看自己的心」的技巧後,在整個修行的道途可以說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二十。

進一步,我們不斷地去看自己的心,就能夠認出念頭、情緒、煩惱。能夠經常認出自己內心的煩惱,自然可以大大減輕被煩惱束縛所帶來的痛苦,至此我們已經完成百分之三十的修行。

再進一步,我們就能夠去看煩惱的本質。當我們注意力沒有觀看自己的內心時,我們會覺得煩惱是存在的,但是一旦我們將注意力轉向去看自己的心、去尋找煩惱來源的時候,我們馬上會看見煩惱瞬間消失,煩惱的本質是空的,我們只看見空蕩蕩的心,裡頭什麼都沒有。這時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心的本質是空的。「見到自心為空」,說明我們的修持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四十。

如果我們能夠持續努力不斷地修持下去,看見自己的心是空的次數會越來越多,時間會越來越長,我們將會發現一件事情:我們的心不但是空的,而且具有了知覺察的能力,同時空的狀態與覺察的能力是無法區分、無法分割的。我們可以很清楚心是空的、也是覺察的,見到自心的覺空無二,說明我們已經開悟了(明心見性),正式踏入成佛的修行道路,獲得成佛的資格,我們的修行已經完成百分之五十。

在開悟或是體驗心性之後的修行,就是不斷地重複去認識、去習慣、去熟悉自己的心性,直到沒有一剎那忘記自己的心性,沒有一剎那處於迷惑之中,這就是成佛,也真正圓滿了全部的修行。

所以說,前行是一切修行的開端,也是一切修行的結束;沒有前行,我們無法學會看心;沒有前行,我們即使認識了心性,也無法獲得穩定。許多上師並不清楚這一點,自己也沒有實際體驗,因此完全低估了前行對於成佛的實際意義。因此,我們一旦了知掌握了前行的修持,也就是掌握了成佛的關鍵,我們將不會再把前行看成是低階的修法,再也不會認為有更高的修法而讓自己的心處於不安的狀態。我們能夠一步一步踏實地去修、去體會,雖然在其他修行人的眼中看起來我們走的很慢,但是最終我們將以超乎他們想像的速度抵達終點,這就是「慢慢走,快快到」的真正意義。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念佛成佛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修行的次第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煩惱即菩提」的實修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入虛空放鬆禪修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總複習︰直到圓滿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修行「卡住」的關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慢慢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時間不同、成長不同,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需要比較。 沿路的風景大家都在看,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體驗也不同,在腦子裡轉的回憶也不同。 所有的認為都在於由內往外投射出去的意識,要正面積極的思考,不要被內心的負面所腐蝕。 但用說的通常很簡單,做的時候卻很困難;但事情總有解決的
avatar
May
2023-07-26
慢慢走,總會進步的慢慢地走,也沒關係。只要你一直在往前走,進步就在不遠處。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有些灰心,覺得自己的進展遠遠不如別人那麼快。看著身邊的人取得成功,我們心裡也不禁有些焦慮和自我懷疑。但是,不管腳步有多慢,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往前走。
Thumbnail
avatar
J個桃
2023-05-31
那個巨人慢慢走回來 Facebook meta那個巨人慢慢走回來 Facebook meta 繼續跟進故事 (補回圖片~) Facebook meta 今年做得算是不錯,從低位反彈不少,睇一睇,原來不經不覺之間,今年上升了超過 95%,你滿不滿足? 我就夠啦~ 當然離高位 $37x,2021 美股科技股 gogogo 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你可以看
Thumbnail
avatar
小賭怡情 富可敵國 橡樹流派財富自由大法 - Maurice Ho
2023-05-20
慢慢走的道路從澳旅回來,這是我第一次跟著朋友去自旅。
Thumbnail
avatar
CHUN YEN
2023-05-05
有時候慢慢走更好有時候,生活中的壓力和不確定性會讓我們感到不安,甚至讓我們想要放棄。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可能會想要回頭,回到安全的地方。但是,回頭只會讓你停滯不前,而你的夢想和目標也會在你身後逐漸消失。
Thumbnail
avatar
J個桃
2023-04-11
🚶‍♀️慢慢走~下山吃奮起湖便當🍱又能吃又能騙自己「我有運動」的好所在,平常沒有爬山的同鞋,這個地方超有善。小百岳60,標高1976m,步道全長3.8km,只需要兩個小時,讓你壯麗群山盡收眼底。
Thumbnail
avatar
白米飯
2023-02-02
也許慢慢走便可找尋丟失的一切正如同你我置身異地的感受,反覆告訴自己,與自己對話,同時更要肯定自己的存在,才得以面對外在的一切。幸而故事的最後,讓我們知道母親與家的存在,是這一切流浪的最後倚靠。
Thumbnail
avatar
文亭硯
2022-11-24
慢慢走,比較快昨天一天回台北,把該辦的事辦一辦,該拿的東西拿一拿,晚上又回宜蘭。 也就這麼一天,從台北回宜蘭時頭痛欲裂。 路程中間想盡辦法緩解自己的不適,按摩、靜坐、調息。回到宜蘭,洗了個澡後,躺在床上,此時四周靜謐得只剩蟲鳴聲,我躺在床上,舒緩到突然不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台北令人不適的一切又離我遠去。
Thumbnail
avatar
梁虹瑩
2022-06-06
路漫長,我們慢慢走,一起走寫這段文字,不是因為我覺得蘇嘉豪對於澳門特別重要,相反,我希望大家了解這個「澳門最年輕議員」的更多後,會淡化媒體對他塑造的形象,然後多走一步,多做一點,令他愈來愈不重要,因為……
Thumbnail
avatar
Alvis Sio (蕭家怡)
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