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十七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領導者的最高境界:讓自己和被管理者都輕鬆獲得成功

老子將管理者分為四個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在最高境界的領導者,他已經把制度都建立好了,讓其自動運轉就可以了。這樣的領導者會非常輕鬆,被管理者每天也會非常有秩序。在"太上"的境界中,被管理者不會尊敬、親近管理者,因為制度已經建立好了,所有人正常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再去討好領導者。

管理者的第二境界:施予被管理者恩惠

其次親而譽之:這種境界的領導者,下面的人親近他,尊敬他,稱讚他。處於第二境界的領導者,不像天之道那樣隱於背後,而是領導者跳出來把自己設立榜樣,給被管理者恩惠,鼓勵他們,讓他們以領導者為榜樣做事,是大家的動力。在這個境界的隱憂是,當這個領導者的榜樣出現問題,形象崩壞,大家就會失去凝聚力,過度依靠領導者的個人魅力去推動團體的發展,把所有事情都寄託在一個人身上必然會出現問題。

管理者的第三境界:被管理者特別害怕、畏懼領導者。

其次畏之:這個境界的領導者靠的是嚴刑峻法來管理,單單只依靠法律來維持秩序,百姓會有怨氣,怨氣日積月累,會威脅到整個社會運作。

在這裡老子提到,道、德、法三種層次。"道"是最高的,是世界運行的規律,領導者明白規律之後,就隱身於其後,讓一切按照道去運行,按照制度去執行。"德"是道的外在表現,它是榜樣以及各種品德,以德來管理,就需要各種榜樣與行為規範。"法"則是最後的強制性懲治措施。

管理者最低下的境界:被管理者會去羞辱管理者。

其次侮之:當領導者前三個境界都無法達到時,就是道、德、法這三個層面都沒有了,這時候被管理者就會侮辱你。當一個領導者不為百姓著想,"道"的層面做不好,沒有無我利他的境界,只想著為自己撈取;"德"的層面也不行,沒有樹立一個榜樣,也沒有以一個令人尊敬的姿態出現;"法"的層面又執法不嚴明,賞罰不公,拿到獎賞的人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功勞,受到處罰的人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這時候就會分成兩派,小人會跟領導者越來越接近,投其所好;而正人君子則會不屑為伍,就會離開領導者。結果就是領導者身邊的小人越來越多,正人君子越來越少。最後小人也會罵領導者,正人君子也會諷刺領導者,領導者背後聽到的都是壞話,這種領導者在任人用事上就會出現問題。

悠兮其貴言:這種做事小心謹慎,不輕易發表言論的領導者,境界是最高的。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這事成功了,工作完成了,百姓會說這是我自然而然完成的,跟領導者沒有關係。

那領導者的功勞在哪裡呢?在最高境界的領導者隱身於幕後,完全沒有想到要佔功勞,每個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做事,做完就是成功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侑楙的沙龍
8會員
51內容數
侑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進行紀錄,並抓取出關鍵字,透過三個主題提升思考與行動效率。首先,介紹紀錄的重要性與其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接著,詳細講述巨人的摘要法與分類法,以簡化思緒並重新組織知識。最後,提供五種紀錄方式,幫助讀者在學習、對話、思考、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有效地記錄與內化資訊,讓生活更有條理,實現個人目標。
Thumbnail
2024/08/29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進行紀錄,並抓取出關鍵字,透過三個主題提升思考與行動效率。首先,介紹紀錄的重要性與其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接著,詳細講述巨人的摘要法與分類法,以簡化思緒並重新組織知識。最後,提供五種紀錄方式,幫助讀者在學習、對話、思考、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有效地記錄與內化資訊,讓生活更有條理,實現個人目標。
Thumbnail
2024/08/09
本書介紹的是自我分析, 作者是一位精神分析師,文中分析了各種情緒反應,讓讀者理解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勢必會出現的某種反應,有些情緒是從小在家庭中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有些情況會讓我們有移情作用。解剖自我的內心,了解是什麼原因會驅使我們做某些行動。
Thumbnail
2024/08/09
本書介紹的是自我分析, 作者是一位精神分析師,文中分析了各種情緒反應,讓讀者理解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勢必會出現的某種反應,有些情緒是從小在家庭中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有些情況會讓我們有移情作用。解剖自我的內心,了解是什麼原因會驅使我們做某些行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討論如何看待困難與取得成功。
Thumbnail
討論如何看待困難與取得成功。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老子從來不否定"仁、義、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
Thumbnail
老子從來不否定"仁、義、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
Thumbnail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Thumbnail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Thumbnail
一個偉大領導者的素養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站在天地的角度、在道的角度,草狗與真的狗沒有什麼不同。意思是大家尊敬天地,崇拜天地,但天地並不在意這份尊敬跟崇拜,不用什麼回報,祭祀食用草狗表示一下就好了。
Thumbnail
一個偉大領導者的素養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站在天地的角度、在道的角度,草狗與真的狗沒有什麼不同。意思是大家尊敬天地,崇拜天地,但天地並不在意這份尊敬跟崇拜,不用什麼回報,祭祀食用草狗表示一下就好了。
Thumbnail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Thumbnail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Thumbnail
如果在未有統治權力之前的時代,「上」是否有其他的詮釋?會形成上與下,是否一定存在某一種權力結構?若不以權力為基礎,「上」與「下」又會是怎樣的關係?權力是什麼?若以道的角度來看「百姓」,又似乎不存在權力。
Thumbnail
如果在未有統治權力之前的時代,「上」是否有其他的詮釋?會形成上與下,是否一定存在某一種權力結構?若不以權力為基礎,「上」與「下」又會是怎樣的關係?權力是什麼?若以道的角度來看「百姓」,又似乎不存在權力。
Thumbnail
  有關管理方面的書籍,在書局裡面可稱上是多如牛毛,只要有哪位企業家執行長創業者成功,他所秉持的信念或所說過的話,就可以成為管理書籍的小標序語,然後再拍張深思熟慮(托腮、遠望、發呆)的照片
Thumbnail
  有關管理方面的書籍,在書局裡面可稱上是多如牛毛,只要有哪位企業家執行長創業者成功,他所秉持的信念或所說過的話,就可以成為管理書籍的小標序語,然後再拍張深思熟慮(托腮、遠望、發呆)的照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