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其若冬涉水:就像是冬天要過結冰的河水一樣,小心謹慎。 老子在此形容"悟道之人"做事那種謹慎的狀態,就像是人在冬天過河一樣。
怎樣才是悟道之人的狀態呢?全神貫注地完成一項工作的態度,就是匠人精神。而匠人精神就是悟道之人,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狀態,就是悟道之人的狀態。匠人精神並不只是重複工作,而是提升自己的心性的一種方式,再全神貫注在作品中,你的心性也會跟著純粹起來。
猶呵其若畏四鄰:悟道之人做事小心謹慎,就好像怕四周鄰居一樣。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身為領導者,在管理時要特別小心謹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尤其對自己的品行,要像大家盯著你的那種狀態一樣。想要做好一個領導者,一定要避免被人抨擊,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品性,塑造得很完美,大家就會信任你,只有這樣才能凝聚人心。老子讓大家"若畏四鄰",重視周圍的輿論,所有言行都要考慮到周圍的反應會是如何,別人會有什麼回饋,要給大家一種正面的訊息。如果一個人是能夠考慮旁人的利益,經常為他人著想的人,那他一定是個品行非常好的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悟道之人。
儼呵其若客:悟道之人隨時都保持著"敬"的態度,就好像自己在一個地方作客一樣,保持著一種對四周尊敬的態度。
老子說要用出世的心態去做入世的事情,以嚴肅、認真,保持一顆恭敬的心去做事,這種狀態就是悟道之人。
渙呵其若冰之將釋:悟道之人的狀態就像冰化開一樣。
老子說高明的領導者不會強行教化,而是潤物細無聲,如果在領導過程中,能做到像冰塊融化一樣地無聲無息地去教化,這樣你就是高明的領導者。
沌呵其若樸,混呵其若濁:悟道之人處於一種混沌的、大智若愚的狀態。就像是沒有雕刻過的木頭一樣質樸,像水里什麼東西都看不清的狀態。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遇到好的事情、壞的事情,遇見好的人、壞的人,整天斤斤計較,再過了一百年後,這些人事物都不復存在了,只要轉念這樣想,就會發現沒有什麼值得在意了,這時候人就會進入一種混沌狀態。如果可以進入混沌狀態,不去計較,隨緣去做、盡心盡力去做,人生的包袱就會更少,我們才能過得更輕鬆。
曠呵其若谷:道很寬闊,就像山谷一樣,有一種中空的狀態
濁而靜之徐清?:混濁的水,安靜下來就會變清。
人到了濁的狀態,只要靜下來,就可以得到真正的清澈。老子的意思是要你主動放下形名的比較,讓自己的內心安靜,這時你就能清晰地看出事情的本質。
如果我們總是比較來比較去,那你的人生會不得安寧。如果我們經常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去看事情,這樣就無法洞悉事情的本質。
安以久動之徐生:用安靜的狀態去做事,一但動起來,生機就會出現了。
在這整段話是在說,有道之人會進入一種混沌狀態,他心中沒有形名之分,像是木頭一樣質樸。因為他進入混沌狀態,心中非常平靜,所以他能夠做到真正的安靜,變得清徹下來,從而看清事情本質。
保此道者不欲盈:一直按照道做事的人,總是不想把自己做到最滿。
因為悟道之人放下了比較的念頭,放下形名之分,他心中會特別的坦然,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追求極致,而是坦然地一點一點往前走,隨緣去做。
君多欲則人苦:一個國家君主的慾望多了,為自己撈取的多了,那老百姓就苦了。因為財富就這麼多,你為自己撈取的多,那給百姓的就少了。
君無為則人樂:因為君主不為自己撈取,就一定會把心思放在百姓身上,百姓的生活自然就會富足。
夫物盛而衰,樂極生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物盛到了極點就會開始衰落,人開心到了極點,悲哀就會開始出現了,太陽到了最高峰後就會慢慢西下,月亮到了最滿後就會開始虧了。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你知道也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腦子比別人靈活時,要提醒自己保持一種愚鈍的狀態,腦子轉得太快,有時候走的可能是彎路,所以自己要冷靜下來。"愚"並不是愚笨,而是刻意放慢節奏,事情要多想想。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悟道之人做事不想做到極致的狀態,是因為看清楚了贏的狀態是幻象,而一切人們所認為的完美、圓滿,換一個角度來看可能都是殘缺,所以老子說坦然做事就好了。
在企業經營上,秉持著"蔽而不成"的精神,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刻意留下不去做的領域,把自己的核心領域完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