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寓言,神話失落——讀《彼岸花盛開之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終於明白,我們所出生、成長的這座島,其實本來就是一艘隨時都可能沉沒的船。 --《彼岸花盛開之島》
raw-image


李琴峰《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最初以日文寫就的作品,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它勾勒的是當代小說不復存在的神話,並透過重塑神話,挑戰人類社會慣習的父權制度及生活。


精神分析家澤若姆・布諾娜這樣寫道:「當以前的神話不再適於人們各種各樣的困境時,首先在精神上出現了挫折,其次是在人們對內在身分的探求中。」神話自希臘羅馬時代逐漸亡佚於人類視野,科學昌盛,「神話」退位,不料數據訊息與科學研究的累積未能為人們帶來安全感,在忽視神話的情況下,精神疾患與心靈迷惘的現象反倒更甚,羅洛.梅(Rollo May)經典作《哭喊神話》便提出重要揭示:「神話是我們在與外面的世界接觸過程中對內在自我的一種解釋。」


小說開頭,第一個畫面便是歷經海上漂流,劫後餘生的少女宇実被島上少女游娜所救並認識了少年拓慈,這可視為島嶼和未知世界接觸的第一現場。此幕在讀者心中勾起模糊而似曾相識的情節,可能是荷馬史詩第二卷《奧德賽》,或是其後的《格列佛遊記》、《魯賓遜漂流記》、《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而隨著宇実開口說出的「日之本言葉」,既與島上「女語」有若干相似又不盡相同,隱約輪廓出結束海上漂流之後,即將開展島的歷史。


人類歷史落實為文字之始便是男人敘說的視角,這次,島嶼歷史卻是由少女宇実逐步認識這座栽植彼岸花的土地開始。島嶼語言分脈兩系,乃呂(類似祭司角色,島上領導階層)用以傳承歷史的「女語」以及島民們使用的「仁保尓語」。宇実面對的第一道陌異便是語言,說著「日之本言葉」的她,沉浸於「仁保尓語」諸如「哩名前倭何?」「為把痛苦消啊!」的解讀困境時,同時亦是讀者面對的難題。但是,這個有趣的設定讓我們理解溝通上的斷裂、錯置是必然過程,等到宇実隨之習得異族語言的若干規則,我們也自然而然地獲准進入這座樸實自然的母系社會。島上沒有家庭或婚姻制度,生下的孩子一律託付給學校的乳兒部撫養,兩歲後,孩子被有意願的「於也」領養,血緣再也不是決定家庭組成的要素,男性主導的社會為了延續血統一事,於焉不存。這使人想起「女媧」傳說,母神與人類之間亦無血緣,女性是單純的孕育者與創造者。縱然失去記憶,宇実也能感受到這一切與過往如此不同,宛如另一套神話系統的運行,需要時間理解。朵卡萩說︰「文學是緩慢的,它還需要時間瞭解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小說的時間如斯緩慢,或許正因它逆反過往男性築構歷史的快速狠絕;它地處邊緣,不在世界主流邏輯之內,自成系統,不急不躁,每年一次的「末千利」祭典,乃呂會巡迴島上的御嶽。而至於神祕的「仁良伊加奈伊祭」,則由大乃呂前往,定期帶回豐富寶物。這座島嶼有歷史傳承,有物產,有良好的社會照顧系統,有一則傳說般的信仰,那麼,它毫無疑問是世外桃源了?


幸而李琴峰並沒有這般設定。所謂神話並不僅有光明,而是需要全部的真實。本該被拒絕的外來者宇実在眾人求情下得以留下,大乃呂條件是「好好把島的語言學好,然後背負著島的歷史,一輩子在島上生活下去。」此番話耐人尋味,可直到忍過刺青洗禮,宇実和游娜才真正領略島嶼歷史的真貌。這座彼岸花盛開之島上居住的並非開天闢地以來的化外之民,而是從日本、台灣出逃的流亡者。島嶼上的多語系與先來後到的不同族裔有關,而之所以女語才能傳承本島歷史、女性作為領導人乃是對錯誤歷史的補償。歷史沒有偶然,不論以什麼理由來到此島的人,都見證了鮮血遍地的戰爭。先來者驅除後來者,兩相爭戰,後來者又拒斥霸凌了島內更弱勢的人,如次循環。這樣的歷史除了重複傷痛,還能帶來什麼?殺紅眼的男人放下權力,而睜眼見證這種不平等的女人們決定拿回歷史述說的詮釋權,所有被男人握在手中的「大寫」悉數回到女人手中。歷史的傳承變得矜貴,唯有通過考驗的女人才得以成為乃呂,傳承女語,這次,男人連資格都沒有。相傳為天神居住、島民死後歸處的「仁良伊加奈伊」是拓慈迫切想知曉的,按理他不可能有機會,不過李琴峰並未將此路封死。


究竟是否將歷史的知情權與男人共享?人們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是學不到教訓,是不是很有可能,男人知曉歷史後,又掀起另一場未來的戰爭?大乃呂死前向後輩坦承,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紀,但究竟什麼是對的,她自己也說不清。這番告白,考驗宇実與游娜的抉擇;往往左右島嶼重大未來的,無法對錯二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有一句相當傳神———「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變。」無法確認抉擇是否為對,又必須在不安之中下決定,方是人生實相。


宇実體悟島與島民生活虛幻脆弱,游娜亦有感,作為下一代乃呂的她們決定,要把歷史傳給拓慈。其實不只是拓慈,島嶼也早已向外來者宇実伸出雙手。海上仙山的神話幻滅,桃花源幻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接近你我日常,不時伴隨暗影的「反神話」。而從功能性來看,神話看似架空無用,卻不啻為深重提醒———無論多少次集體傷痛,仍需要以生活與經驗校準錨定,屬於當下的細微差距堪比蝴蝶效應,將搧起一道當初無法想像的颶風———「我終於明白,我們所出生、成長的這座島,其實本來就是一艘隨時都可能沉沒的船。」李琴峰《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最初以日文寫就的作品,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它勾勒的是當代小說不復存在的神話,並透過重塑神話,挑戰人類社會慣習的父權制度及生活。精神分析家澤若姆・布諾娜這樣寫道:「當以前的神話不再適於人們各種各樣的困境時,首先在精神上出現了挫折,其次是在人們對內在身分的探求中。」神話自希臘羅馬時代逐漸亡佚於人類視野,科學昌盛,「神話」退位,不料數據訊息與科學研究的累積未能為人們帶來安全感,在忽視神話的情況下,精神疾患與心靈迷惘的現象反倒更甚,羅洛.梅(Rollo May)經典作《哭喊神話》便提出重要揭示:「神話是我們在與外面的世界接觸過程中對內在自我的一種解釋。」


小說開頭,第一個畫面便是歷經海上漂流,劫後餘生的少女宇実被島上少女游娜所救並認識了少年拓慈,這可視為島嶼和未知世界接觸的第一現場。此幕在讀者心中勾起模糊而似曾相識的情節,可能是荷馬史詩第二卷《奧德賽》,或是其後的《格列佛遊記》、《魯賓遜漂流記》、《少年Pi 的奇幻漂流》,而隨著宇実開口說出的「日之本言葉」,既與島上「女語」有若干相似又不盡相同,隱約輪廓出結束海上漂流之後,即將開展島的歷史。


人類歷史落實為文字之始便是男人敘說的視角,這次,島嶼歷史卻是由少女宇実逐步認識這座栽植彼岸花的土地開始。島嶼語言分脈兩系,乃呂(類似祭司角色,島上領導階層)用以傳承歷史的「女語」以及島民們使用的「仁保尓語」。宇実面對的第一道陌異便是語言,說著「日之本言葉」的她,沉浸於「仁保尓語」諸如「哩名前倭何?」「為把痛苦消啊!」的解讀困境時,同時亦是讀者面對的難題。但是,這個有趣的設定讓我們理解溝通上的斷裂、錯置是必然過程,等到宇実隨之習得異族語言的若干規則,我們也自然而然地獲准進入這座樸實自然的母系社會。島上沒有家庭或婚姻制度,生下的孩子一律託付給學校的乳兒部撫養,兩歲後,孩子被有意願的「於也」領養,血緣再也不是決定家庭組成的要素,男性主導的社會為了延續血統一事,於焉不存。這使人想起「女媧」傳說,母神與人類之間亦無血緣,女性是單純的孕育者與創造者。縱然失去記憶,宇実也能感受到這一切與過往如此不同,宛如另一套神話系統的運行,需要時間理解。朵卡萩說︰「文學是緩慢的,它還需要時間瞭解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小說的時間如斯緩慢,或許正因它逆反過往男性築構歷史的快速狠絕;它地處邊緣,不在世界主流邏輯之內,自成系統,不急不躁,每年一次的「末千利」祭典,乃呂會巡迴島上的御嶽。而至於神祕的「仁良伊加奈伊祭」,則由大乃呂前往,定期帶回豐富寶物。這座島嶼有歷史傳承,有物產,有良好的社會照顧系統,有一則傳說般的信仰,那麼,它毫無疑問是世外桃源了?


幸而李琴峰並沒有這般設定。所謂神話並不僅有光明,而是需要全部的真實。本該被拒絕的外來者宇実在眾人求情下得以留下,大乃呂條件是「好好把島的語言學好,然後背負著島的歷史,一輩子在島上生活下去。」此番話耐人尋味,可直到忍過刺青洗禮,宇実和游娜才真正領略島嶼歷史的真貌。這座彼岸花盛開之島上居住的並非開天闢地以來的化外之民,而是從日本、台灣出逃的流亡者。島嶼上的多語系與先來後到的不同族裔有關,而之所以女語才能傳承本島歷史、女性作為領導人乃是對錯誤歷史的補償。歷史沒有偶然,不論以什麼理由來到此島的人,都見證了鮮血遍地的戰爭。先來者驅除後來者,兩相爭戰,後來者又拒斥霸凌了島內更弱勢的人,如次循環。這樣的歷史除了重複傷痛,還能帶來什麼?殺紅眼的男人放下權力,而睜眼見證這種不平等的女人們決定拿回歷史述說的詮釋權,所有被男人握在手中的「大寫」悉數回到女人手中。歷史的傳承變得矜貴,唯有通過考驗的女人才得以成為乃呂,傳承女語,這次,男人連資格都沒有。相傳為天神居住、島民死後歸處的「仁良伊加奈伊」是拓慈迫切想知曉的,按理他不可能有機會,不過李琴峰並未將此路封死。


究竟是否將歷史的知情權與男人共享?人們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是學不到教訓,是不是很有可能,男人知曉歷史後,又掀起另一場未來的戰爭?大乃呂死前向後輩坦承,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紀,但究竟什麼是對的,她自己也說不清。這番告白,考驗宇実與游娜的抉擇;往往左右島嶼重大未來的,無法對錯二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有一句相當傳神———「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變。」無法確認抉擇是否為對,又必須在不安之中下決定,方是人生實相。


宇実體悟島與島民生活虛幻脆弱,游娜亦有感,作為下一代乃呂的她們決定,要把歷史傳給拓慈。其實不只是拓慈,島嶼也早已向外來者宇実伸出雙手。海上仙山的神話幻滅,桃花源幻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接近你我日常,不時伴隨暗影的「反神話」。而從功能性來看,神話看似架空無用,卻不啻為深重提醒———無論多少次集體傷痛,仍需要以生活與經驗校準錨定,屬於當下的細微差距堪比蝴蝶效應,將搧起一道當初無法想像的颶風———「我終於明白,我們所出生、成長的這座島,其實本來就是一艘隨時都可能沉沒的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育萱的沙龍
6會員
17內容數
陳育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並非所有女生都能順利回家……有些會只剩殘骸。 《純潔國度》中文版封面是一名眼睛蒙上紅花,繫上紅絲帶的少女。 少女與純潔成為讀者踏進本書的第一個連結線索。只是,為何純潔總是與少女劃上等號?提出疑惑的人是書中主角,詹姆斯家的女兒,剛滿 16 歲的泰爾妮聆聽但質疑來自眾人的說法——「他們說,我們擁
Thumbnail
2025/01/13
並非所有女生都能順利回家……有些會只剩殘骸。 《純潔國度》中文版封面是一名眼睛蒙上紅花,繫上紅絲帶的少女。 少女與純潔成為讀者踏進本書的第一個連結線索。只是,為何純潔總是與少女劃上等號?提出疑惑的人是書中主角,詹姆斯家的女兒,剛滿 16 歲的泰爾妮聆聽但質疑來自眾人的說法——「他們說,我們擁
Thumbnail
2025/01/08
鋼琴發出的音色是如此悠揚,但鋼琴的本身卻總是承受著巨大拉力的痛苦。
Thumbnail
2025/01/08
鋼琴發出的音色是如此悠揚,但鋼琴的本身卻總是承受著巨大拉力的痛苦。
Thumbnail
2025/01/08
祂的無能為力是出自愛。如果祂有權有勢,祂就無法如此愛人。親愛的神在我們的無能為力中與我們站在一起。
Thumbnail
2025/01/08
祂的無能為力是出自愛。如果祂有權有勢,祂就無法如此愛人。親愛的神在我們的無能為力中與我們站在一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波間弦話》對神話與民間故事有股敏銳的直覺,甚至可說是叛逆的野性,非得要「顛倒」著讀才能讀出另一種故事出來。而那個顛倒的故事版本,滋生出一種新的歷史:一種不屬於強者的歷史。
Thumbnail
《波間弦話》對神話與民間故事有股敏銳的直覺,甚至可說是叛逆的野性,非得要「顛倒」著讀才能讀出另一種故事出來。而那個顛倒的故事版本,滋生出一種新的歷史:一種不屬於強者的歷史。
Thumbnail
在《彼岸花盛開之島》裡,李琴峰超脫二元性的觀點,描繪了所有的類別跟標籤都能被撕下、所有的巨大敘事都被消融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一個個體能單純地回歸一個個體來存在。誠摯地推薦這本小說,它將會帶給讀者一個令人心頭暖暖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在《彼岸花盛開之島》裡,李琴峰超脫二元性的觀點,描繪了所有的類別跟標籤都能被撕下、所有的巨大敘事都被消融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一個個體能單純地回歸一個個體來存在。誠摯地推薦這本小說,它將會帶給讀者一個令人心頭暖暖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筆者以魔幻寫實小說來定義『複眼人』,是行筆這篇論文的首要條件。而在魔幻寫實的定義下,筆者認為小說主要描寫之地點“臺灣”的寫實面貌,首先須認知在臺灣早期的人類活動:現在一般被人類學家公認劃為南島語族的範圍。島上的先民文化可前推千年、甚能乃至萬年,至今各說紛呈,散居聚落之遺跡如顆顆異色寶石彼此遙遙綻放光
Thumbnail
筆者以魔幻寫實小說來定義『複眼人』,是行筆這篇論文的首要條件。而在魔幻寫實的定義下,筆者認為小說主要描寫之地點“臺灣”的寫實面貌,首先須認知在臺灣早期的人類活動:現在一般被人類學家公認劃為南島語族的範圍。島上的先民文化可前推千年、甚能乃至萬年,至今各說紛呈,散居聚落之遺跡如顆顆異色寶石彼此遙遙綻放光
Thumbnail
真藤順丈出版於2018的長篇小說《寶島》,以戰後沖繩為舞台,開展出三位少年少女的成長與蛻變。這個時時刻刻充滿島嶼特有的原始、野性與內斂的故事,填滿少年少女的彆扭、迷茫與惱羞成怒,在亞熱帶的戰後沖繩,青澀生猛的青春在人群血脈賁張的走踏裡被輕易踩碎,令人忍不住好奇、最終他們又將走向何方。
Thumbnail
真藤順丈出版於2018的長篇小說《寶島》,以戰後沖繩為舞台,開展出三位少年少女的成長與蛻變。這個時時刻刻充滿島嶼特有的原始、野性與內斂的故事,填滿少年少女的彆扭、迷茫與惱羞成怒,在亞熱帶的戰後沖繩,青澀生猛的青春在人群血脈賁張的走踏裡被輕易踩碎,令人忍不住好奇、最終他們又將走向何方。
Thumbnail
一、 簡介:   《蜉蝣之島》其實是Studio Reals工作團隊未來動畫作品的「前傳」,觸及了未來男女主角父母親以及各自島嶼的故事。內容分成四篇:〈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與〈她與島之歌〉。前三篇為「紅土城」的故事,最後一篇則是「蜉蝣之島」。 〈奶與蜜之地〉 歌即是路
Thumbnail
一、 簡介:   《蜉蝣之島》其實是Studio Reals工作團隊未來動畫作品的「前傳」,觸及了未來男女主角父母親以及各自島嶼的故事。內容分成四篇:〈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與〈她與島之歌〉。前三篇為「紅土城」的故事,最後一篇則是「蜉蝣之島」。 〈奶與蜜之地〉 歌即是路
Thumbnail
你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你眼中的世界,是你渴望的投射,意念的顯化,經驗的抒情,是你所相信的一切。《流浪的島》是我邀請五位插畫家合作的圖文書,書裡集結了五篇獨立故事,讀者跟隨小郵差的腳步神遊了雲海上流浪的島。五位畫家以各自的風格呈現對這個神秘世界的想像。
Thumbnail
你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你眼中的世界,是你渴望的投射,意念的顯化,經驗的抒情,是你所相信的一切。《流浪的島》是我邀請五位插畫家合作的圖文書,書裡集結了五篇獨立故事,讀者跟隨小郵差的腳步神遊了雲海上流浪的島。五位畫家以各自的風格呈現對這個神秘世界的想像。
Thumbnail
  《魚舟.獸舟》是一本結合妖異、奇幻、科幻三種元素為主軸的中短篇小說合輯,內容雖大量蘊含了生物學常見的字詞,讀起卻相當容易,故事內容也相當精鍊,充分的表現了末世一般的絕望色調。   如果你喜歡沉浸在末世的那種虛無頹敗,又或是〈人間失格〉般的厭世當中,那麼不妨一腳踏進《魚舟.獸舟》的故事當中。
Thumbnail
  《魚舟.獸舟》是一本結合妖異、奇幻、科幻三種元素為主軸的中短篇小說合輯,內容雖大量蘊含了生物學常見的字詞,讀起卻相當容易,故事內容也相當精鍊,充分的表現了末世一般的絕望色調。   如果你喜歡沉浸在末世的那種虛無頹敗,又或是〈人間失格〉般的厭世當中,那麼不妨一腳踏進《魚舟.獸舟》的故事當中。
Thumbnail
《海獸之子》以眾多象喻創造屬於宇宙的循環意象,除了探討世界的浩瀚之際更是讓眾坐上特等席參與宇宙的「誕生祭」。整體故事看似繁雜,實際說著萬物的平等、生命的映照規律和宇宙的循環未知。
Thumbnail
《海獸之子》以眾多象喻創造屬於宇宙的循環意象,除了探討世界的浩瀚之際更是讓眾坐上特等席參與宇宙的「誕生祭」。整體故事看似繁雜,實際說著萬物的平等、生命的映照規律和宇宙的循環未知。
Thumbnail
《海獸之子》將早已遠離自然的人類,試圖拉進語言遺落的世界。琉花深入鯨魚的肚腹,親眼目睹千年一遇的生命誕生祭典,觀眾透過她的眼睛參與超現實的經驗,喚醒理性外的感官,與萬物沉浸在原始純然的共鳴之中。它最想讓觀眾體會的,或許就是早已陸地化的我們所不熟悉,在習慣經驗之外,那個萬物斑斕、熠熠生輝的世界
Thumbnail
《海獸之子》將早已遠離自然的人類,試圖拉進語言遺落的世界。琉花深入鯨魚的肚腹,親眼目睹千年一遇的生命誕生祭典,觀眾透過她的眼睛參與超現實的經驗,喚醒理性外的感官,與萬物沉浸在原始純然的共鳴之中。它最想讓觀眾體會的,或許就是早已陸地化的我們所不熟悉,在習慣經驗之外,那個萬物斑斕、熠熠生輝的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