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第二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吸引力法則


第二引力──「情緒」


「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佛陀說。


上一章已經說明,我們的意識與我們的思想會影響我們所吸引的目標,也就進而會影響我們所存在的現實,只要改變一個念頭,你親眼所見的現實就能發生變化。

那麼只要念頭一轉就可以了嗎?那為何還是有那麼多相信吸引力法則也見證過他人成功案例的人,還是無法得心應手地應用?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就是在做白日夢,根本沒有這回事?

注意到了嗎?

「懷疑」。

一旦人開始有了懷疑,過去你所相信的都會瞬間崩塌。懷疑是一種情緒,容易與你的「相信」相抵消吸引力法則的作用。

舉個例子,作者本人去過日本旅遊好幾次,第一次去的時候因為吃了語言不通的虧,所以對自由行有了一種恐懼,這種恐懼在下一次同樣去日本旅行時,明明參加的是旅遊團,但恐懼的作用還是發生了──因為語言不通,被人指著鼻子指責佔了他們的座位,但其實是我們先到的,因為沒把餐廳發的位子已經有人的牌子放在比較顯眼的地方(我們放在桌角),被後來佔位的人誤會了。然後兩方雞同鴨講,最後還是請來導遊為我們解釋,可對方已經聽不進去,甩手離開。雖然我們還是得到位子,但這場氣氛不佳的用餐還是影響了我。

情緒會很巧妙地將你的負面信念隱藏在你的潛意識中,在下一次相似的場景中會忽然跑出來考驗你,如果你能選擇不同的解決方式,那麼你的頻率就會有所改變。雖然很多人一下子無法讓自己做出完全不同於第一次的選擇,但可以靠著日常生活的練習,慢慢地發現容易引發自己負面情緒的事物,藉此覺察,並轉移你的注意,能量就會發生改變。

情緒是推動你完成你的意圖或思想意識的催化劑,如果沒有情緒,你的意圖就只是意圖,它無法讓你有所行動去得到你的目標。就像你想中彩券,但也只是想著中獎卻始終都沒有去買彩券,你的情緒沒有濃烈到讓你去行動,吸引力法則就無法起到完全的作用。

你的情緒是一種非喜悅非激動的頻率,那麼吸引力法則對你來說就毫無作用。

正面的情緒是引導我們將我們的意圖、思想、意識拉至正向頻率的手段,甚至是量身訂做符合你的目標的肯定句尤其重要。

當我們的目標沒有達到時,「懷疑」很容易萌芽,但你反思一下,大多時候吸引力法則對你無用是因為你早已不是全然的相信,只要有一點點懷疑,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便不會大到讓你有所察覺,也容易與你早先設下的意圖所抵銷,因此清除「懷疑」,是讓自己與目標「合一」的方式。

同樣的,使用文字或語言練習是相當有成效的,它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覆蓋你原本負面的想法,甚至可以扭轉,藉此清除你潛意識中那些你不曾察覺的負面思想。

我們是人,得落地生活,從日常中自我覺察是最好的自我療癒方式。

那麼以下有幾個小練習,大家可以一起做,形式類似上週做的練習,只是必須針對你所想要的願景作練習。

移除「懷疑」的小練習:

一、寫下自己的的目標肯定句,使用的句式為「我正在……的道路上」。


這種句式比起「我是……的」更加讓你覺得親切而且容易做到,因為當你心底有懷疑時,「我是……的」肯定句只會讓你更加覺得不可信,用另一種方式書寫或說出,表示一種期望,而且是逐漸向你靠近的期望,你會發現心裡輕鬆許多也會更相信許多。

吸引力法則強調的是:我行動,故我是。

我正在表示行動。

我正在讀書、我正在賺錢、我正在打掃、我正在吃飯……我正在後面接的可以是一堆動詞,而行動就是吸引力法則內最重要的部分,行動過後,就代表「你已經是」了。

所以使用「我正在……」會讓你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施行。


二、紀錄吸引力法則顯化的證明


如果你能在日常中將吸引力法則成功運作的證明記錄下來,當你又開始懷疑時,你可以回頭去翻閱,發現它無時無刻在運作,不須懷疑。你要做的就是移除這些負面事物,讓你的願望加速成真。

以作者舉例,我曾經因上課需要一本新的筆記本,但平日工作忙碌無暇去採購,某天晚上腦中想著「買新的筆記本紀錄上課筆記」,當時的情緒是覺得學習有益於自己非常好,沒有大起大伏,但是很平靜的。後來過了一天,有客戶從國外來參觀,公司相關部門與客戶開完會後拿個好幾本筆記本出現,問我需不需要,因為客戶帶多了,行李太重不想再帶回去,所以全部送給我們。當下我欣喜萬分,回家上課立即打開來用,並且我在筆記本的第一頁就是寫著感謝宇宙給我一本新的筆記本。

raw-image

它就是我吸引力法則作用的證明,每當我又開始有些懷疑時,我會翻開來看,心底的懷疑就會消失。

當然還有其他,當我覺得自己應該更加豐盛時,雖然有些金錢流出,但又會有人送我禮物。

豐盛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流進你的生命裡,所以不要介意它是何種形式,只需要接受並感恩。

三、欣賞與感激

欣賞與感激是強大的正面能量,將一天中你欣賞的人事物,或感激的人事物記錄下來,吸引力法則就會吸引相同頻率的人事物進入你的生命,懷疑將會一點一滴地在你生命中消失。


請記住,沒有懷疑,才會讓願望加快實現。





※參考書籍: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的黃金三步驟


#我們都是一體的

#我是吸引力法則的學習者、實踐者和分享者

#我們都是創造者

#《秘密》、《吸引力法則》、《與神對話》、《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擁護者

#感謝Master Sri Akarshana & 宇宙姐姐 的啟發教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ONE
3會員
52內容數
我應該是個朽木,卻愚昧的堅持不願腐朽。 如果能長出枝葉,我願用枝葉為你遮蔭避雨。 我們之間的秘密,就是同頻共振,同樣豐盛。
THE ONE的其他內容
2024/02/03
學習吸引力法則的人應該注意不要沉迷於占卜、不要陷入靈性傲慢,也不應該藉由身心靈成為隱庇,水晶也不能過度收藏,應注重使用。要實現自己的願望,必須調整自身頻率,更重要的是培養包容心和愛心。這篇文章提到了很多與吸引力法則相關的話題,非常適合身心靈領域的學習者和實踐者。
Thumbnail
2024/02/03
學習吸引力法則的人應該注意不要沉迷於占卜、不要陷入靈性傲慢,也不應該藉由身心靈成為隱庇,水晶也不能過度收藏,應注重使用。要實現自己的願望,必須調整自身頻率,更重要的是培養包容心和愛心。這篇文章提到了很多與吸引力法則相關的話題,非常適合身心靈領域的學習者和實踐者。
Thumbnail
2023/12/29
2023年即將結束,2024年是一個比2023年顯化更快的年份,無論好與不好,因此請從現在開始,觀照自己的言行舉止、思想意識,好讓自己可以維持在你想要的頻率。現在有個有趣的小測驗,大家可以拿出紙筆,根據以下提問的十個問題為自己計分,看看自己在2024年顯化的可能性有多高。
Thumbnail
2023/12/29
2023年即將結束,2024年是一個比2023年顯化更快的年份,無論好與不好,因此請從現在開始,觀照自己的言行舉止、思想意識,好讓自己可以維持在你想要的頻率。現在有個有趣的小測驗,大家可以拿出紙筆,根據以下提問的十個問題為自己計分,看看自己在2024年顯化的可能性有多高。
Thumbnail
2023/12/27
吸引力法則──外外篇 吸引力法則的究極原理──是你在這個世界的鏡像,藉由你內心的種種信念和情緒,投射在外的現實環境。我們可以看見、可以感受,並且可以改變的,只是需要時間與行動。
Thumbnail
2023/12/27
吸引力法則──外外篇 吸引力法則的究極原理──是你在這個世界的鏡像,藉由你內心的種種信念和情緒,投射在外的現實環境。我們可以看見、可以感受,並且可以改變的,只是需要時間與行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百家爭鳴時代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身心靈就是修行。 你得將自己「修好」,你的人生才會變好。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百家爭鳴時代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身心靈就是修行。 你得將自己「修好」,你的人生才會變好。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 第二引力──「情緒」 「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佛陀說。 上一章已經說明,我們的意識與我們的思想會影響我們所吸引的目標,也就進而會影響我們所存在的現實,只要改變一個念頭,你親眼所見的現實就能發生變化。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 第二引力──「情緒」 「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佛陀說。 上一章已經說明,我們的意識與我們的思想會影響我們所吸引的目標,也就進而會影響我們所存在的現實,只要改變一個念頭,你親眼所見的現實就能發生變化。
Thumbnail
所以你說心想事成不是真的嗎?不,它是真的,但是你想多久呢?你是不是想一想就放棄了呢?也許你只是想一想就忘記它了,但是因為你發現在追求的過程之中,你發現追求的本身就充滿了樂趣,所以你不知不覺的也同時在朝你的終點前進。
Thumbnail
所以你說心想事成不是真的嗎?不,它是真的,但是你想多久呢?你是不是想一想就放棄了呢?也許你只是想一想就忘記它了,但是因為你發現在追求的過程之中,你發現追求的本身就充滿了樂趣,所以你不知不覺的也同時在朝你的終點前進。
Thumbnail
你是否在過往的人生中有過“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挫敗感,讓你down到谷底,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再爬起?或是“好運連連驚喜不斷”的幸運感,快樂的像隻小鳥,幾乎下一秒就要飛上天? 你是否已經發現類似的事情會不斷地上演,並且像是說好一般密集地出現? ※ 情緒是影響你現實的關鍵 ※
Thumbnail
你是否在過往的人生中有過“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挫敗感,讓你down到谷底,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再爬起?或是“好運連連驚喜不斷”的幸運感,快樂的像隻小鳥,幾乎下一秒就要飛上天? 你是否已經發現類似的事情會不斷地上演,並且像是說好一般密集地出現? ※ 情緒是影響你現實的關鍵 ※
Thumbnail
如果向宇宙發出需求,需要全身心的堅信某項事物或某個情境,那是不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就在不知不覺間,放輕了某些事物在心中的比例? 對於有堅定且明確的目標想實現的人,已然懷抱了在所不惜的意志,那確實吸引力法則是可以嘗試的路徑。只是對我個人,對於不確定自己會在未知的未來被收回什麼,便不敢太肆意發出需求。
Thumbnail
如果向宇宙發出需求,需要全身心的堅信某項事物或某個情境,那是不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就在不知不覺間,放輕了某些事物在心中的比例? 對於有堅定且明確的目標想實現的人,已然懷抱了在所不惜的意志,那確實吸引力法則是可以嘗試的路徑。只是對我個人,對於不確定自己會在未知的未來被收回什麼,便不敢太肆意發出需求。
Thumbnail
本書其實是吸引力法則的延伸,惟作者所採行的方式為將夢想「寫下來」並不斷「付諸行動」,每天寫三次並持續堅持100天,很多人可能會反駁如此簡單的方法怎麼可能做不到?惟就作者的經驗,100人之中若有3人堅持下去就已是很高的比例。許多人的夢想無法如願以償,是因為自我潛意識作祟,潛意識為了避免「改變可能破壞現
Thumbnail
本書其實是吸引力法則的延伸,惟作者所採行的方式為將夢想「寫下來」並不斷「付諸行動」,每天寫三次並持續堅持100天,很多人可能會反駁如此簡單的方法怎麼可能做不到?惟就作者的經驗,100人之中若有3人堅持下去就已是很高的比例。許多人的夢想無法如願以償,是因為自我潛意識作祟,潛意識為了避免「改變可能破壞現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通過運用吸引力法則來給自己帶來更多機會和財富的方法。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需要專注在正面思想,相信自己的直覺和迎接挑戰。文中還討論了對於機會和成功的內心態度,以及面對選擇和自我價值的挑戰,希望能啟發讀者追求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通過運用吸引力法則來給自己帶來更多機會和財富的方法。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需要專注在正面思想,相信自己的直覺和迎接挑戰。文中還討論了對於機會和成功的內心態度,以及面對選擇和自我價值的挑戰,希望能啟發讀者追求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人的思想可以創造實相。但我們如何從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中解脫出來,創造我們所夢想的現實呢?
Thumbnail
人的思想可以創造實相。但我們如何從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中解脫出來,創造我們所夢想的現實呢?
Thumbnail
你聽過吸引力法則嗎? 像是小時候可能有看過「秘密」這本書 很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 是在騙消費者的錢 甚至有人說像邪教一樣 (可以去看博客來給一顆星的評論) 那如果現在的你看得到我打的這些文字 或許你不是這些人 也或許你曾經也這樣以為 但你已經準備好看見真相 今天就要改觀了 大部分的人 之所以覺得吸引力
Thumbnail
你聽過吸引力法則嗎? 像是小時候可能有看過「秘密」這本書 很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 是在騙消費者的錢 甚至有人說像邪教一樣 (可以去看博客來給一顆星的評論) 那如果現在的你看得到我打的這些文字 或許你不是這些人 也或許你曾經也這樣以為 但你已經準備好看見真相 今天就要改觀了 大部分的人 之所以覺得吸引力
Thumbnail
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的「秘密」嗎?記得當年紅到在公司開會議時,公司還讓全體人員一起看那部影片,記憶中,那時自己的主管曾提問類似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明明想著『不要出車禍』結果還是出車禍了?」,那段問答後來怎麼樣,我老早忘了,但,時隔很多很多很多年後再回頭看,當年不明白的,現在都變得清晰,若是從本書的角度
Thumbnail
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的「秘密」嗎?記得當年紅到在公司開會議時,公司還讓全體人員一起看那部影片,記憶中,那時自己的主管曾提問類似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明明想著『不要出車禍』結果還是出車禍了?」,那段問答後來怎麼樣,我老早忘了,但,時隔很多很多很多年後再回頭看,當年不明白的,現在都變得清晰,若是從本書的角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