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在網路揭露太多隱私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網路時代,我們常會在臉書、IG、或其他社群網站揭露太多隱私。看到這些資訊的人,有些只是普通網友;甚至有些人喜歡設定公開,讓陌生人也都知道。

有時候,這樣過度揭露隱私,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對我們沒有太多好處,或在遙遠的未來因為有些人知道你的隱私,讓你付出代價。

raw-image

近日有學者發表研究論文,認為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股衝動想跟大家分享隱私」,以及分享後會覺得放鬆、壓力降低,這是來自人類演化的本能。但這種本能,會讓一些人在社群網站時代過度分享隱私。

人類演化一直到數萬年前,或甚至數千年前的多數部落,多數人類都還是以大致或不超過150人的人數,過著定居或遷移的生活。

多數人的生活範圍,就是在這150人,只有在「交易」時才會需要認識其他部落的人。這150人彼此熟識、從小看到大,誰跟誰在一起、彼此喜歡或討厭,多數人遲早會知道。

把一些家裡隱私講出來,可以減少猜疑,增加親密與彼此一體的感覺,對增加部落的凝聚力有幫助。

另外,保守秘密也有心理壓力。「他們知道了嗎?要不要跟他們說呢?」這懸疑的壓力僵持到一個程度後,把秘密講出來,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而小群體裡面的「交換秘密」,也可以鞏固「利益共同體」,彼此都知道一些對方家裡的事情。

學者認為,這種想要揭露隱私的內在趨力,就跟飢餓、口渴以及性慾一樣,都是一種人類本能。在揭露隱私當下(以及眾人紛紛按讚時),我們的多巴胺系統會得到短暫的滿足。但這會不會傷害到長期利益?那就難說了。

學者解釋說,對某些人來說,內在驅力沒有得到滿足,會渾身不對勁、說不出的怪。當內在驅力得到滿足的那一瞬間,我們會感受到非常愉快。最明顯的例子是性慾滿足的高潮,雖然我們可能因此感染性病、或招惹到一位可能毀滅你一生成就的對象。吃好吃的牛肉也會讓我們得到滿足,但吃太多會營養失衡。

「揭露隱私」也是多數人類的內在需求,所以我們會需要可以講隱私的朋友,也可能因為日後朋友反目付出代價。現在「揭露隱私」變成某些網紅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網紅因此得到暫時的利益,但如果沒有把持好份際,有些網紅日後也會因為一個不小心毀掉人設。

在網路時代,要分享隱私,還是要先想清楚。分享隱私時最好要「鎖朋友」,同時不要加太多實際上不認識的網友。如此,才能在分享隱私的內在驅力、以及個人與家人的未來利益取得平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93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如果你發現另一半對其他人調情,他發生外遇的機率就增加了219%。 同時,會這樣調情的人,有很高機率,也會開始在金錢方面欺瞞你。
Thumbnail
2025/05/04
如果你發現另一半對其他人調情,他發生外遇的機率就增加了219%。 同時,會這樣調情的人,有很高機率,也會開始在金錢方面欺瞞你。
Thumbnail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我們常會在臉書、IG、或其他社群網站揭露太多隱私。看到這些資訊的人,有些只是普通網友;甚至有些人喜歡設定公開,讓陌生人也都知道。 有時候,這樣過度揭露隱私,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對我們沒有太多好處,或在遙遠的未來因為有些人知道你的隱私,讓你付出代價。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我們常會在臉書、IG、或其他社群網站揭露太多隱私。看到這些資訊的人,有些只是普通網友;甚至有些人喜歡設定公開,讓陌生人也都知道。 有時候,這樣過度揭露隱私,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對我們沒有太多好處,或在遙遠的未來因為有些人知道你的隱私,讓你付出代價。
Thumbnail
一直要求別人要保守秘密的人,往往就是散播秘密的人!
Thumbnail
一直要求別人要保守秘密的人,往往就是散播秘密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標題想了甚久,內容也想了好幾天。的確是在說網路上火熱的白飯話題,但是不從「世代差異」的對立去思考,而是從網路文化所帶來人與人溝通與表達的方式來觀察這些網路現象,習於用網路溝通的我們,應該也要在疫情中出走,像出國旅行一樣,回到現實上與人實際的交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標題想了甚久,內容也想了好幾天。的確是在說網路上火熱的白飯話題,但是不從「世代差異」的對立去思考,而是從網路文化所帶來人與人溝通與表達的方式來觀察這些網路現象,習於用網路溝通的我們,應該也要在疫情中出走,像出國旅行一樣,回到現實上與人實際的交流!
Thumbnail
知識與常識的分享,多半是用來幫別人解決問題的,或是提供經驗值給其他人少走點冤枉路,若經常需要「透過別人的不知道,去表現自己知道很多」,很容易在「其實我知道的事別人也都知道」而失去了成就感,或者在別人沒有表現「你怎麼那麼厲害什麼都知道」的反應時,感覺自己的存在感失去了!
Thumbnail
知識與常識的分享,多半是用來幫別人解決問題的,或是提供經驗值給其他人少走點冤枉路,若經常需要「透過別人的不知道,去表現自己知道很多」,很容易在「其實我知道的事別人也都知道」而失去了成就感,或者在別人沒有表現「你怎麼那麼厲害什麼都知道」的反應時,感覺自己的存在感失去了!
Thumbnail
★原來大數據把我們長相、內心話、不為人知的醜態 全都記錄下來了! ●你知道嗎? 1.男人真的偏愛二十歲出頭的嫩妹。 2.「出醜效應」告訴你,有特色才讓你更出色。 3.使用推特,結果提升了大眾的寫作程度。 4.女性美或不美不僅影響工作面試,連工作表現評等燈會被影響。 5.萬事問Google,問出的不只
Thumbnail
★原來大數據把我們長相、內心話、不為人知的醜態 全都記錄下來了! ●你知道嗎? 1.男人真的偏愛二十歲出頭的嫩妹。 2.「出醜效應」告訴你,有特色才讓你更出色。 3.使用推特,結果提升了大眾的寫作程度。 4.女性美或不美不僅影響工作面試,連工作表現評等燈會被影響。 5.萬事問Google,問出的不只
Thumbnail
  還記得安慰劑的作用吧?即使我們知道這是安慰劑,我們仍舊買單,因此,隱私的背後是未知,未知是即使我們都知道是未知,仍舊有心頭上的陰影在擋住我們的去路,這是人之常情,也很難避免,因此當我們習慣去害怕未知時,我們就擔心真的會發生在我們難以預料之外的東西(事件)會就此發生,即使有百萬分之一可以預料到。
Thumbnail
  還記得安慰劑的作用吧?即使我們知道這是安慰劑,我們仍舊買單,因此,隱私的背後是未知,未知是即使我們都知道是未知,仍舊有心頭上的陰影在擋住我們的去路,這是人之常情,也很難避免,因此當我們習慣去害怕未知時,我們就擔心真的會發生在我們難以預料之外的東西(事件)會就此發生,即使有百萬分之一可以預料到。
Thumbnail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網路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激進地抵制網路的使用外,我們也可以認真理性地思考應該如何面對這科技發展下產生的工具。 透過檢視我們每個人使用網路的習慣與行為,自我覺察,是改變行為的開始。 屏蔽那些讓你分心的網站,取消訊息的提醒功能,以及培養在固定的時間收信與
Thumbnail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網路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激進地抵制網路的使用外,我們也可以認真理性地思考應該如何面對這科技發展下產生的工具。 透過檢視我們每個人使用網路的習慣與行為,自我覺察,是改變行為的開始。 屏蔽那些讓你分心的網站,取消訊息的提醒功能,以及培養在固定的時間收信與
Thumbnail
一般人在臉書上常常只顯露適合放在台面上的內容或動態,比如:休閒 餐旅 親友 寵物 智慧 技能 創作…,美好或不會太糟的生活。 這些表象的內容究竟與真實的全貌有多少差距?我們能看到的也只是自己的雙眼和心智所能覺察到的,有許多視角自己根本無所觀察,或有所偏頗。比如那些自己不想面對或承認的缺點 缺陷 缺失
Thumbnail
一般人在臉書上常常只顯露適合放在台面上的內容或動態,比如:休閒 餐旅 親友 寵物 智慧 技能 創作…,美好或不會太糟的生活。 這些表象的內容究竟與真實的全貌有多少差距?我們能看到的也只是自己的雙眼和心智所能覺察到的,有許多視角自己根本無所觀察,或有所偏頗。比如那些自己不想面對或承認的缺點 缺陷 缺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