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論是原創或從小說、漫畫改編的劇本,創作者源自本身的生命歷練,透過戲劇中的人物,表達人生豐富且多元的面向,包括夢想、愛情、親情、友情、人生價值觀等,藉由各個角色的互動、話語交鋒、各種情緒表達,交織出在彼此關係中的愛與恨、衝突與妥協、選擇與放棄等錯綜複雜的劇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擔任自己人生的主角,圍繞我們周圍的人際圈裡也有各式各樣的人物角色,如同戲劇中的角色安排一樣。
不同的是,戲劇的劇本是已經寫好,再由演員來呈現給觀眾,創作者已經定調這齣戲劇的主軸與結構,結局是喜或悲,但我們人生的劇本,只要您還在閱讀這本書,就尚未有結局。
以前的我也曾經有「命定論」的思維框架,也就是認為上天、上帝或神已經設定好我們人生的角色與劇本,也就是命理學裡所謂的「命」,然而,如果逆向來思考,假如一切都是神的旨意已經安排好的,神為什麼要給我們自由意志以及選擇的權力呢?
每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做出選擇,這是一個「創造」自我的過程,以戲劇來比喻,我們不斷在人生的白紙上透過自由意志的選擇,創作自己的「劇本」,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而最終的結局是喜、是悲,成功或是失敗,都是自己做出每一項關鍵選擇後所呈現的結果。
近年來影音串流平台的崛起,改變人們選擇電影或戲劇作為休閒娛樂的消費方式。每個人喜歡的戲劇類型不盡相同,因此各個串流影音平台上架了琳琅滿目、種類豐富的戲劇,即使是主題近似的戲劇,不同國家導演所拍出來的影集,也因文化差異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例如西班牙影集紙房子(Money Heist),由韓國導演翻拍之後,以不同的時空背景,呈現出另一個樣貌。
人生的面向是如此的豐富且多元,戲劇就如同虛擬的人生,在戲劇裡面不斷詮釋的人生面向,包括價值觀與靈魂的探索、夢想、愛情、親情、友情、職場、事業、社會與人群、時代與世代等,隨著時空的不同,不斷地反映著我們現實人生,如果你用心去體會,必有領悟。
有些人會覺得追劇是在浪費生命,但有研究發現,追劇並非一件浪費生命的事,有兩組人,一組人喜歡追劇,這組人會思考或猜測劇情的走向,例如男主角跟女主角會不會在一起?反派角色這次的計謀會不會成功?到底戲劇裡,主角腦中無法解開的謎題是什麼?
而另一組人,喜歡的是知識型紀錄片,紀錄片純就是知識訊息的表達,觀眾的大腦比較偏向純粹的接收。
喜歡追劇的這組人,透過這些對大腦思維的刺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在推理能力、創造力的測試結果會比另一組長期觀看知識型紀錄片的人表現得更好。
就我個人的體驗,在人生轉彎處,追劇給了我更深層的人生反思,甚至觸動了心靈深處的領悟,在消逝的大半人生時光中,對於人生累積了相當多的疑問,但透過一些戲劇的內容,在我心靈深處產生了共鳴,讓我開啟了靈性覺醒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