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

閱讀時間約 85 分鐘

直覺不騙人

有時候人的直覺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有時候人們預期會降臨的發生都是必然的發生,我們其實有著比上天更有操控權的能力,能「預測」未來(即便這個對於未來的幻想是常常帶著膽怯、自身沒把握不確定的因素的),人們常常認為自己要直到事情的真實發生,才會全然知道其全貌,但其實能從過去的小事或思考中就能抽絲剝繭的想出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縱使還不是如此精準、無偏誤,但「預期會發生什麼,就會發生什麼」的可能性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而且也許還占了很高的機率,只是我們時常沒察覺、一味相信屆時的發生「到時候再來想辦法」,或自信心不足的認為自己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低視自己所在而致使的「預測力不從心」,種種肇因皆可能導向屆時無法接受事情真正發生、或覺驚奇、或不可置信,其實我們心底在尚未發生之前就早已有了答案、沒有明確答案也至少有個底,大致描擬勾繪出事端發展的雛形樣態,只是不願意、不敢提出或真切的將深處的、掩蔽的想法思索實踐,欠缺「既然已經大概想到了事情應當會如何發展,那我需不需要做些什麼讓事態變好一點?或阻止憾事發生?」的行動意識,因為怯懦、卻步、不敢執行,因為人們常常被灌輸自己的直覺是不可靠的、還不如現實世界的事物狀態與動態作為還比較實際,或等事情真的發生了、事實擺在眼前無庸置疑了再來處理解決「比較好」(其實是因為較為簡單容易、輕鬆應付、比較符合人類的認知與動作慣習,人們傾向於就當下發生的事浸入處理程序、執行事務、或享受、或受苦,因為事實就是真實存在的一切看/聽/摸/感受得到),真實世界的發生都關乎當今目前的人事物、現實不晦暗殘酷也不美好繽紛,就平淡穩定、無色無味的過著每一天就好,而人們心中隱隱約約透探出來的直覺與預感則相對抽象、充滿不確定性的模糊灰色,所以不值得參考、大部份的人都不敢「輕舉妄動」,但若能將直覺更進一步的實踐、在摸熟大概某特定時期後的未來會發生什麼時,做出決策性的修正、彷彿已經知道了它的發生並先事前整備或做好防範工作(而事實上真是如此、人們心中能隱隱預感到未來某一特定時刻所發生的事物),就能減少許多屆時真實事物發生當下的錯愕、懊悔、遺憾、質疑等負面情緒,影響自我判斷、甚至亂了方寸而導致接下來的狀況不佳、一塌糊塗,縱然直覺真的不是太準、尤其當自己意識到自己正在「利用直覺」時反而會失準,直覺的高光時刻、發揮最完善的時候是在個體尚未或沒有覺察到自己正在擁有或正在操使直覺時,因為直覺告訴的那一靈光乍現往往基於不知不覺、在無意識的狀態突然噹一聲的頓悟,因此若能善用直覺,並藉由一次次的預測失敗、再嘗試的無數經驗以使自己愈加嫻熟,就能不誇張的「看到自己的未來」並自己決定「我要什麼樣的未來」。



平淡日子

生活有時也會變得平板無聊、無味無色彩,總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多采多姿、生命濃度高、如一碗稠濃湯,到處都是精華時刻,也許只有承認人生就是由一天天清湯寡水的平淡日子逐漸緩緩集結而成的精彩,方能獲得新的體悟並更珍惜這看似無意識、無臭無釉的光陰點滴,因為這些其實都是組合成完整人生圖像的一塊塊缺一不可的小拼圖,無時無刻想追求精彩、斑斕、如明星般聚焦濃縮的人生過程,只會讓自己顯得更加平凡、更無色彩,因為自我感覺的設定就已經定型了,自己認為這樣的生活淡然無味,那麼還有什麼能激起波瀾、創造精彩呢?然這並非提倡將無趣乏味、一如既往的平凡日子也想得很精彩、好像每一天都很特別,自視平淡無奇、普通無波的日子為大起大落、絢麗多彩的好幾個瞬間,而是把握這些平淡的當下、感受並享受這看似不起眼的日子,雖不知不覺中時間晃眼一下就過,但若能掌握當下所做的事、所感受到的感受、有意識的體察自己產生的想法與思緒,依照自己當下的思考迴路或來回淤轉、或停滯針對、或流浪徘徊,屆時回顧、回想起當時的思想情境時才能記起過去曾經留下足跡刻痕的所在,並進而依照當時的思想迴路繼續「想下去」、維持思考路線的續行與進程順利,這樣的思想記憶是具備偌大力量的,因此即便在外表上看起來平淡、無劇烈搖動、「沒什麼事發生」的時光中,也能擁有深刻的記憶,不會在一閃一逝之間就將相對平淡、無特別軼事發生的凡庸日子給忘記,不會有「時間很快就過去,過去了就忘了」的狀況,不過當然對於一些實在太不起眼的時光,人的大腦長期記憶區是不屑理睬顧及的,因為就這樣順順的過了、沒什麼特別的(人都必須要經歷特別才能深刻銘烙於心、才會好不容易的記得,而這「獨特」向來都是極端痛苦或極度快樂換來的,人們真的是被虐狂),不值得被記住,所以大腦選擇拋棄、忽略也是正常的行為,但有些外表平凡的日子仍能被長久留下、持續牢記的原因即是,自己在當下思想迴路的來回走動、不斷回顧思索路徑,讓自己的思考反覆熟稔,進而產生一個想法或概念、甚至論述,而且是屬於自己的、原創的想法,是透過自己內在有意識的吸收、忖度而得出的「想到」,十分珍貴的存在,自己想出來的事物永遠難以忘記,因此這樣平淡的日子還能稱為平淡嗎?



思緒控制與被改變

思緒的傳播力、改造力是能很強大的,不只習染別人、使其受到左右而改變、牽引思想或搧搖情緒,更能進一步作為控制人心、把持主導權的武器,軟實力其實遠比「來硬的」更令人聞風喪膽,只是許多人寧願不承認其威力、或早已「被洗腦」,因為人的心情、思想是善變的、可塑性強的、具彈性而隨時能撥動扯盪的,尤其當處於心智尚未固定完熟、或搖擺盤旋不穩定不確立的模糊狀態時,最容易被他人、他事的發生與面臨而感到衝擊、被影響、最後轉變、倚至他邊、朝向與以往不同的方位,不像想法堅定、信念鞏固的人萬事處變不驚,只要一個轉念、周圍環境或人事物的卦動(最多情況是被他人的情緒、道德、意識掌控操持),就能使該人徹底推翻先前的想法並全然信服於改變者、操控者,還不知不覺的忘記自己之前的信念與觀點、翻轉想法與價值觀的速度比翻書還快,甚至感嘆自己為何之前都持著那一種想法、「那是多麼愚蠢、不成熟的想法」,最後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模式,就彷如變了個人似的、外顯上態貌沒有什麼迥異但就是說不上哪裡「不同了」,對周遭人事物的認知雖然會隨時光遞進嬗移、歲月的流淌滾逝而轉變一人的思想與各種觀,但因為某人、某事件的短時間暈染、薰陶,是具備極高可能性的更迅速的洗刷自身的想法(而這想法或大或小、可能針對一項議題、概念、處事態度或看待生活的方式、甚乃至全局綜觀的人生「哲學」),因此唯有將心智、思緒調整成理想的樣子並自我發展成熟、穩固心思,無論外界環境多劇烈、躁動的牽制、羈絆,也無法輕易的晃動自己的內在信念、始終無動於衷,這也許是一種固化、執拗、僵硬,但可能只有這樣才能保有自我尊嚴的長久在社會上健康存活而不會無時無刻被牽動、「處處留情」,然而亦不能說改變、或操控者就是變相的加害者、被改變者是被害人,因為至少在雙方的彼此交流之間互相達成「共識」的時候是平和、諧和的,被改變者不會發覺自己被改變、就算會也是「為了更好的自己而轉念」,然後套上「人都是會變的」、「什麼年齡要做什麼年齡的事」的潛移默化的話語自我灌輸,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然漸漸失去初衷(雖然有些人也沒有什麼初衷、從頭至尾都是搖晃不定的遊走著),因此以他們的語境而言是不存在加害與被害關係的,反而是互助、分享、成長、提升自我、心靈良藥匯集的溫馨園地,往往是說詞取勝、善於氣氛營造繼而促使人改變的人們「當道」,因為他們懂得並且嫻熟於掌控人心、操弄意識、渲染思緒,而大範圍誘使人們集體如中邪般跪服於他們,甚至大師化、偶像化、神化他們,這種程度的影響力還能說是加害嗎?「實在是太不識相了!」。



本原狀態的訴及

其實我們人向來都不想真實承認自己本真、原來的狀態或行為,也不習慣、不願意甚至可說是不屑於再度說出原始狀態或使用描述性白話的用語,甚至過度保留自己內心的思想過程並直接將結果或最精華的部分端出、呈表,選擇性的忽略得出結論的過程的思想迴路與途中付出努力的相關作為,因此避免過於淺白的用詞(因為這樣會顯得不專業、沒有「懂很多」的感覺、甚至所知淺薄),每每嘗試闡釋表述一種概念或想法理論時,往往試圖用看似專業的艱澀學術性詞彙取而代之,同樣是一個易於理解、相對簡單的觀念或學習領域,卻有意無意的複雜化敘述的內容,認為此舉能讓自己的水平、品質被提升、抬高、哄拉至「符合現在年齡階段」的標準,因為已經習得、適應、習以為常、已然是不假思索的動作與思想模式,不應該也沒必要再透露、展現出來在外顯行為或思考模式的進程上,這樣會讓他人認為自己是初階的、低劣的甚至是幼稚的、不完熟的,究底原因也許是人們不想重複進行任何動作(不管是哪方面的動作,學習某知識、工作時操作某器材、談論時重複講某句話等)或「退步」去檢探、回顧到初始的步驟再次陳展,因為這樣很「白癡」、就是一種多餘的存在,但其實這並非是「回到低階」的操使、更不是「退步」,卻能讓人們透過覺察自己當下的行為與思緒,更有意識的體認某一思想進程或行為模式,進而從中再修正、審視、確保整個過程都是走在好的軌道上,即使基礎、讓人不屑一顧,然而基本的一旦沒有掌握完整、更進階或所謂更「專業」的內容就無法優良的吸收、表達,不願面對已經成為慣習、規律性的身體的一部分的動作或思考,是人的本性、本來就是正常的反應,因為人就是從不斷進化、累積自我中成長、變老,而不斷回顧過去將已經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動作與思想結構再提及,會讓人沒有意願重複早已熟稔、或甚至天生擁有的既有(由思想或行為組成的)語詞,繼而傾向於不表明自己擁有的所知、所會做中相對基本的、初級的內容,甚至不會承認自己有這些內容,其實內在是有的,只是因為太熟了、已經釀化成大雜燴的鮮美熬骨湯,具體的作法與思想形貌已然消失、因為已經滾成湯裡的精華全部融合、攪和在一起了,是屬於自己的味蕾質地,方能有潛力與條件繼續累積深厚進階思想與做事能力(技能)。



怪罪到頭

我們面臨世間上所有事件的發生時,無論事端發展去向、最終結果如何,抑或事態嚴重程度與影響力大小、傳播遠近,往往總是不知不覺的歸罪於某人身上,將該事件的責任推給他人身上負責、承擔,只要是關係人、有勾到邊的相關人士都可能無法倖免,反正不可能是自己(除非良心發現或自我誠實的展現才會將罪過攬在自己身上)、一定都是非自己的別人、別事,即使會承認是自己的「錯」,也是部分怪咎、還是要將一部分的責任推向某人、事物,如果找不到關係人事可以合理的推罪時,就乾脆索性怪往上天,將一切的原因、「罪魁禍首」、事件發生的源頭都是上蒼的無情操弄與宰制安排,因為這樣好像最「行得通」、一切就這麼宿命論了起來,將自己矮化、卑微化,放低自己的地位與姿態以博得自己在意的他人所組成的社會環境圈的同情與憐憫,好讓自己赦免於被批判、被直指怪罪、被唾棄、被改觀,其實他們不是故意說謊、讓事實被掩埋不為人知,而是太過害怕自己會被抵制、被討厭、被針對,人往往不太願意想讓自己成為那「錯」的人、因為做錯事的人通常不會被社會欣然以視、平等對待,然而事情會發生並不是上天的「錯」與責任、或不是上天安排之下才會鑄成若干事件的發生,甚至也不能怪罪於任何人,一切都是因果律的推動之下發生的必然,因為一件事情會牽動另一件事情的發生,因一人的思想而作的決定、作為、狀態的改變或維持皆能稱是事情的發生,每一件事看似獨立分明、但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黏在一起,不能抽離解釋的共同體,然後隨時間遞進而串在一起成為一系列的「發展」、「進程」,最後導向一個事件的發生、或「結果」的造成,其實沒有所謂的結局,因為任何形式的結局也只是一種事情的發生、緊接著又要影響下一件事的發生,不會斷裂的持續下去、一個引一個源源不絕,因此所有世間上發生的事件會發生不是任何人的責任,但同時也是所有人的責任,因為一切都是連在一起互相影響的。



空白光陰

毋需緊張兮兮的想要填滿人生中每時每刻的時光,因為生命不可能每分每秒都是繽紛斑斕的彩色景象,沒有一刻不精彩、不重點精華,總會有些時候是空白的、無色彩的、時間過了不知道已經過去了的光陰,因此也不需要用太嚴苛的角度,讓自己時刻處在高光濃稠的狀態,除了身心靈會疲乏、彈性缺失而短時間內無法繼續支撐下去之外,人生的豐富度也會因為表面上被硬扯的拔高竄升而自我內心相對尚不滿足、沒有比較安適快活,因為其實如此快速精華的過生活內心與思緒是「跟不上的」、無法享受在當下或好好吸收,還沒坐穩就要換下一件事、還沒適應就要邁向下一個「精彩」,空白時光,就讓它留白!因為每分每刻無論該時刻的狀態、動作是什麼,心境、思緒如何,都是值得、有意義的,也許這份價值不會在當下或在不久的將來就被發現、覺察並體現出來,但是絕對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光時刻」、或早或晚但絕對不會消失,所有空白的時光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實現其效果,無論是好是壞、事大事小(而且好或壞完全就是我們自己的主觀判斷,如果我們不再有好壞的意識與區別,就能將所有事情的發生皆視為上天的禮物與美好安排,所有的價值都是人類賦予的,就看你怎麼想而已),將空白的時光留白(但不要刻意空出時光來留白),並不是無所事事、無聊無趣,更不是懶惰耍廢的體現,而是透過這個空白的時間,體察、審視、檢討自己的現階段與未來,哪裡需要再停下來回顧、改善、調整,是更專注於內在心流的操作,空白的時間難得,也應該按著、遵循自然而然、彷如命運驅使的注定感而順勢產生,雖然停下來感知自我、細細思索忖度著現在的狀態應該如何調整以及下一步該如何行動的這種思想,平時也可以做,不能限制人們一定要在何時何地才能產生這種思想與自我體察,畢竟思緒是無法控制的,即使自己試圖讓自己不去想「想」,還是無法抑止思想、情緒的肆意流動與轉向。



因目的而活著、才活著

我們人生來都是帶著目的的活著,無論是為了工作、課業、生活等等各種人生面向,都是背負著一種要完成目標的使命,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且才能活著存在於世間上),否則我們就像搞木死灰、行屍走肉一般沒有生命可言,縱使是面對自己的興趣、理想、夢想,想要追求,那也是有一個目標在的,且這個目標是自己訂定的,不是人家賦予給自己,會更有使命感,因此我們所有人都是帶著目標前進,而且是朝著目標才能得體的生活的物種,即使生活沒有所謂的「目標」,也有目標,因為那個目標就是活著,若人的生命沒有目的的存在,那就不只是沒有存在、生活在世間上的意義與價值,而是整個人的靈魂、形體都會魂飛魄散、分崩離析,至於我們人都在朝著哪一個方向、什麼樣的目標前行,那就是個人的造業與選擇了。


狀態循環

原來人的狀態、作風、操持事物的態勢,會隨著時間不斷輪迴循環(不管是惡性還是良性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煉之後(時長多久因人而異),必定重新再回到原始的狀態,不一定指說「回到原始的狀態」就是退步之意,因為人是不斷的進化的、而不是進步,回到原始狀態也許是莫忘初衷的表徵形式,知道自己隨著光陰的迅速遞移而逐漸脫離軌道,體察到自己正在往不是屬於、適合自己的方向偏去,剝除了當初真的下定決心做這件事情的初始值信念,因而「痛改前非」、「浪子回頭」的悔改,想要返回過去的作風、做事態度與生活狀態,這其實是正常的進程,因為人類本來就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有所改變,無論是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或接著影響的思想、行為、氣質與作風,也許人在不斷累積自我的過程中,會因為自身頓悟或乖離得太誇張、欲回到初衷而「打掉重練」,將原本攢累身心、時間、精力構築好的高塔城堡摧毀夷平,抑或者只是自然的隨時間不斷遷異,自我的行為、思想、作風、態度剛好轉換到與過去原始的相似、重疊,這是機率上的巧合,因此也是十分罕見的,大多數的狀況都是突然回憶起初衷的模樣,並且想要回到其,因此極力地想要將自己調整回當時的狀態,擁有相同的做事態勢與思考模式、觀點視角,畢竟人都是喜新厭舊的生物,我們不斷在追求創新、新穎、不重複,但時間一久,我們又會忘了曾經經歷過、體驗過的,為了追求新事物、新態度,轉了一圈又回到原本的狀態,其實那根本就是已經過去的、陳舊的,但是我們仍然會挖撈出來重新再面對、經歷一次,因為此時對我們來說它就是新的,即使我們不願意承認它是我們原先曾經擁有過、操持過的態度作風與思想模式,但我們還是有意無意的不斷返回我們原本初先的狀態,因為這就是我們習慣的、對我們(自己)來說更合適、做起來最舒服、不費力且省時的模式,因此傾向於在一陣子的抽離、「脫韁」之後,回到我們最本原的狀態以繼續探索、擴展,為下一次的「偏離」做整備,而人們就是不斷的在這種循環、回捲當中進化、蛻變,每一次的循環都是螺旋式的循序漸進的愈趨上升,雖然幅度小、不容易被察覺發現,但長久下來看其實有緩緩成長、成熟的跡象,然而如果操之過急,即每次的循環、轉完一圈的速度為期相對過短,這可能造成發展不完全、囫圇吞棗就想要進入下一個流程(同一個階段經歷時間太短或程序之間轉讓、過渡不清晰、過於含糊草率),非但不適合自己現階段的狀態,更可能停滯不前,在看似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表顯作為後還是得回到原點重新開始,這就是「轉速過快」所造成的後果,以為這樣就是有效率,其實沒有辦法明確完整的吸收,反而欲速則不達、「食緊挵破碗」。



原創?

所有的創作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原創、完完全全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任何形式的物件製造或創作,都是東抓西取的挪用各方面、各來路的已存在作品,來完成屬於自己的「原創」,雖然從個體上來看,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原始作品,但是其創作的過程當中,一定是撈挖、借用、或(講個好聽一點)透過其他管道參考別人做的、已經完成且擺放於公眾面前的作品,只是在拿回來之後加以整理、修改、調味,植入屬於自己的風格,套進自己預設內建的價值觀、思維模板中,挪用過來的作品再以修改的程度與和他人作品的相似度多寡,就是人們認定是否抄襲的關鍵與判準(雖然這個標線依然模糊隱晦、不清晰、不完整明確),因此原創的定義本身就也是含糊的,有人認為原創指稱藉由自己的心血、精力或藝術性,完全是自我風格的呈現與表達的就是原創,但其實要做到「純粹的原創」是近乎不可能的,因為即使產出過程中沒有採納任何其他人的作品作為參考或依據加以修改,推溯長久以前,累積作品的概念、技術的過程也得算進去(不一定是要真正下手製作的那一刻才能稱為開始創作,人類成長、學習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受到周遭環境或人事物的接觸而習得的知識與技能,進而塑型出自我的風格與價值觀,都是受他物、他人的影響,不可能有人生來就能自己創作、完完全全從自我內在生成,畢竟每個人一出生什麼都不會,各方面都要重新學才能打造自己的創作,不可能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完完全全沒有受過任何人事物的影響、自己的觀點從頭至尾就是自己的觀點),因此觀賞所有的創作的展呈、或分析、或鑑勘、或評論時,除了關注創作的內容本體外,更須深入了解創作者背後的理念構想、思維模式、世界觀、價值觀,甚至生平、學經歷、家庭背景等,因為如果不探究這些不但無法全面性、脈絡性的概括深諳作品的本質,並且了解作者為創作這樣的內容的底層因素、其所欲傳達的意識與涵義,更容易帶著自己的潛意識思考、觀點甚至是偏見刻板印象來解讀作品,加入自己的主觀意見看法摻入其中而自己不知情沒發覺,這樣除了可惜之外還會誤判、產生誤會、甚至誤導別人一樣持有錯誤的對於作品的觀念,還加深(因為富有自己的主觀想像,所以想法偏離作者本意)、加廣(帶著這份錯誤傳播,讓更多人接收到錯誤概念,更多人在繼續影響其他人,不實消息就是這麼產生)對於作品、作者與其他關連事物的誤解。



自帶偶包

我們還是無法真正的放下自己的定型心態、或俗稱「偶包」,全然將自我顯化表現於大眾面前,因為已然社會化的人士會自帶罩衫、隱形濾網的遮擋自己的鋒芒面,阻擾真正屬於自己原始的、卻可能不好看的、醜陋幼稚的、不被社會肯認苟同的那一面掩匿起來,阻礙其竄出、傳達展現,因為我們在受教育、成長學習、融入社會群體的過程中,往往跟隨身邊人的洗染、影響,不知不覺的養成社會想像當中應該要成為的樣子,而在無意識之間,在表現出任何行為或思想之前,會先過濾「不妥宜」、「出格」的思想與行為,如果不是完完全全符合社會化無形規範、共同準則之內的行為與思想,是不會輕易流露、輸出的,因此我們所展演出來的形象、舉止,其實只是我們的一部分,都被刪修簡化了許多,其實我們內在的思想與想要做的行為遠遠超乎我們外表上真正所表現,無論是事件的數量或思考模式的複雜度,人的腦內事實上比外顯行為更多重、繁複,思想迴路更甚曲折拐彎,由於我們在社會化過程中,會無形的自我生產許多包袱,隨著身邊環境、人事物的感染、浸淫,會自我判斷是否需要再「加厚」,一層一層的包裹裝封起來,自己原始的樣貌、甚至性格蕩然消散,有些人會為了迎合、服膺所處環境的規範與要求,而偽裝自己,成為「另一個我」,裝久了也會感到疲倦匱乏,想要轉變回原本的自己,以真實的面貌呈現、公諸於眾,然最可惜的還是,在裝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漸漸變成自己裝的那一種性格與行為、思考模式,並且隨著時間一久而被自我說服,認為自己就是那樣的性格,進而忽略、忘記自己原始本真的內在是什麼樣子,當然他們不會認為這樣可惜,而是以為自己找到了真實的自己,但是在這些人群中,必定會有人是知道那部是自己、但在自己欺騙自己的,將其他人的性格與思考模式的元素生般硬套的植入自我的軀體表現中,讓自己「四不像」,目的為何?也許是為了符合社會的期待,與自己的職業、學經歷、周遭人事物有關,被這麼「一搞」之後,大眾對於「什麼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到底是誰」的問題,已經思緒攪亂了、搞混了、分不清了,只能說是社會弊病嗎?也許不盡然,因為人類本來就是想追尋獨特、個體化的同時,又想要追尋團體、集體生活的物種,從特性中找出共性,「孤身一人活著」、也是「大家一起活著」,如此矛盾的存在,因此常常就會在什麼是真實、獨一無二的自己與符合社會共同模板期待的樣態之間來回反覆橫跳,任何人都在這兩者之間躊躇不前、猶豫忖度,誰都不是真正純粹100%站在某一邊,必定有某些成份是必須考慮到兩者彼此的,這是人們天性之下所產生引導出來的發展結果,並不能歸咎於誰、或者群眾的集體錯誤,畢竟「自己是誰」這種問題牽涉到哲學性的思考,一般人是無法輕易透徹的知曉明晰,縱使是非常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們,也不一定能完整的了解「自己」,也許真正的事實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人類想像建構出來的。



質、量的追求

並非沒有效率、凡事拖拉延宕,而是將事務處理的品質提升、提高,以求「精、實、密」,品質的追求勢必會犧牲掉一些其他做事的向度,如速度、產量等,因此要如何操持事務、將其處理,就全然在於自我的選擇,當然自己能在處理事務的途中過程隨著時間遞移而漸次轉換、滾動式調整作風與追求的面向目標,如在追求量、產出的速度的過程中,因為若干因素而轉圜、轉舵,擬改成質的追求,也許是自我領悟徹略、改變想法,或遭遇了一味汲汲追求速度後卻無法解決、使事端變更好的經歷而痛改從前,抑或單純就是想要換換「口味」,淺嚐看看新的、沒有嘗試過的秉有觀念,無論背後動機是什麼,人都能在做事、處理事務的過程中自由的切換看待事物的追求目標與態勢,以探索自己最適合、做起來最舒服的態度與狀態,而這是需要不斷修正的,直到在現在的人生階段中相對較好(不可能是最好、最完美的因為完美、「最好」不存在)的視觀角度與做事風格出現,並去追尋、討求、得到、適應,若適應不過來就繼續追求下一種態勢,如果還可以就待續下去,直到下一次想要、或必須要改變為止,人生就是這樣一直轉換,在企求質的精進、或渴求量的提升之間來回徘徊遊蕩,好似走鋼索一般、隨時須保持平衡因為有時會傾向左邊、一下會倒向右邊,然而也非質與量必須只能擇一、追求一個就不能追求另一個,其實質、量是可以兼具不悖的,甚至嚴格說來我們每人自然之下處事都是質與量的追求並行、並存的,只是重視兩者的比例上有所不同、天平較傾向哪一邊而已,而這樣雙向追求、使質與量都同時錘鍊、一起提高也是有可能的,但較為挑戰,畢竟要雙向顧及,即追求量的時候需確保質的穩定性,追求質的時候需維持量的能產性,困難度是相對而言較高的,因此因人而異、個體能自由意志的選擇若干方式,或追求質、或追求量、或都追求,都不追求者,就另當別論了。



人的自我

人生到底需要經過多少次的轉念,才能夠真正找到最適合自己、至少是在這個階段的當下,對自己最優良「合口味」、妥適宜人的狀態呢?因為人總會隨著時間,不斷演變、改變、蛻變、轉變,無論如何變,都是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關於自我的追尋永遠沒有盡頭、永遠只有更好、再好沒有最好的境界地步,為自己當下所設定的目標而前進,無論這個目標是否被社會期待所框架,被大眾所接受認可,是受到環境人事物的影響習染而形成塑造出來的目的,人們都在活著的過程中苦苦尋覓著「自己」,而一旦發現自己現正扮演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時,就會「轉換跑道」,試著從一次次的轉念、自我抽換當中,找尋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也許在過程中會隨著趨勢潮流的樣態,而從內在或外在影響自己的看法,甚而淪於跟風、追隨多數者、倚靠向群體大眾的流行文化,從而失去了找尋自我初衷與目標的機會,也許就這麼碰巧的、在機率極其低的情況之下,還真的有人發現自己「真正的自我」是與現在當今的潮流流行相匹配的、吻合的,但那終究所以少數,根本不是機率多寡的問題,而是自己的根本、本質是否被確立、定位的條件問題,也許世間芸芸眾生的各種人生從頭到尾,每個人的自我都不是出生到死固定不變的、本身就存在且一直在那邊的,而是人們自己定義的,所有標準、自我都是人們自願、認為應該要附加在自己身上的,也許沒有絕對的正確及錯誤,只有做決定、設立標準的當下,自身是否開心愉悅,畢竟沒有什麼性格是真正屬於自己、絕對正確的答案,我們都想要在至少年老之前、或在不同生命階段,找到真實的「自我」,但有時候,不尋找也是一種自我,因為真的沒有所謂正確、最符合自己的「自我」,只要活著你就是你、就是自我,不用再勞心尋找了,再刻意的汲汲追尋,也只是脫離、拋乎自我而去建構雕塑出另一個符合自我想像中的自我,有何意義呢?



論某一課程...

當事物的設劃失去標準時,一切就會變得空白、荒蕪,因為一定範疇內的領域所在必定皆有其限制性、侷束性,才能在有限中開發展拓出無限,若沒有形式上、外顯格式上有所限制、劃痕界線,除欠缺主題性、無法針對一特定的內容做細緻綿膩的觀視或探討外,更可能如水般無垠的四散流動、有空隙(找到話題)就抓取討論,無邊際的開展會容易流於淺層、通盤探究而難以深入,畢竟局部細膩的研究必須聚焦於若干特定、範圍相對較小的主題,甚至脫序、整體能力表現級距懸殊,說好聽一點是自由的體現,但缺乏範圍的討論、細究就易淪於空談、漫無目的的隨性泛論,或者另一種極端,-,虛空、全無,只有形體的實際存在、內容物近乎真空,因為範圍太大、無邊無際,而導致人心的「迷茫」、「渾然不知感」竄起,誰面對接收到一個沒有規定、準則,畢竟這樣的「園地」沒有門檻、所有人都能進入、結構鬆散、不成體系而搖搖欲墜,更無排外性、排他性,最後造成結果成品的產出(若以能力程度評等來看)質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粗製濫造、時間及心力成本付出過低)、高分低就(努力者發現到頭來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收穫與"credit"、心中油然生成的不踏實感、浪費感)、整體水平不一(表現出來的絕對品質高的很高、低的極低)等不公平現象,只能期盼決策者盡量做出相對(已經無法公平客觀、一視同仁,因為最基本應該先設的準則、規準一開始就不存在了)吻合最多人、使所有人平均滿意度會較高的最終結果,否則一旦有任何一人自覺不公平的情況,就很難以客觀、系統性、付諸四海皆準的規則與已存在證據來說服、談判,因為唯有事先擘設訂立的規則才能成為談判的本錢與條件,若一開始沒有開展嚴謹(也不用到嚴謹、就基本款限制範圍、形式的規定與準繩持有了其實就足夠)的前提規則與範疇細分,屆時失去控制、不如預期的成果展出就會最好的打臉自己,而此時就只能不斷接受、不甘願卻必須要的道出種種違心之讚美詞語,而規則(雖然先前的設立欠佳)接收者、執行業務者在途中也會歷經一連串比真正著手實踐處理的時間還長的自我質疑,因為著手這種無範圍的製作,從準備、發想、草擬階段會無可避免的面臨主題決斷的茫然與無助感,因為創作任何內容之前必先要企劃、設定主題,一旦要有主題就只能自我限制了,而沒有訂定範疇的情況下將限制的自主權丟到接收者身上,會不知所措、慌亂匆狂,因為他們先前都沒有遭遇過這種需要自己決定製造、執行方向的創作形式,以往都是給什麼吸收什麼、就算是創作也有訂立明確具體、範圍縮小特定、有指南指引,這樣「自由」的命題,解題者(接收並處理、展出者)就會陷入無窮無底的思考迴路、失去方向感,即「不知道要做什麼」,因此才會有不切實際感,或兩個極端之感:空白虛無感、想發揮的太多卻無從做起或永遠覺得填不滿而力不從心(完美主義下的自我永不滿足),這樣的操作等於是雙方皆輸、兩敗俱傷,請問有達到開設「課程」者的目的嗎?是否符合初衷宗旨?



「感覺」的屬性

人有時候是可以十分有意識的追查、體察自己的認知是否有邏輯,論述是否有說服力,並隨時理性客觀的修正自己的思考及其產出,試圖以最不偏頗、公正、有邏輯、系統性的表述方式,將一個觀念、想法傳達遞送出去,使接收者能以最全面性概括、多元包納而不流於主觀側偏的意見,吸收到一個完整的概念體系,這樣固然是好事,社會上有許多人應該多訓練這樣的能力,以增進理性溝通,但有時候,人是不理性的、不在乎邏輯的,尤其是當遇到需要以自我的價值觀、甚至個人情緒、情感、感受、複雜的塵世人際關係,等等難以名狀、不能用邏輯、系統、科學來歸納劃分說明的領域,要論述的時候,就必須先拋開過於裡性、邏輯的追求,因為這個時候理性邏輯就反成了阻礙,甚至能詮釋為「冷酷」、「無情」,必須添入自己的主觀意識與價值觀,雖然是有時候偏頗、個人、私密、主觀、抽象不繁複多面向、包山包海無垠、無法具體特定聚焦而獨立拆開談論的,就是一種感受、一種情緒,無法用非常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則、準繩和邏輯來理性分析,甚至不能用言語、文字來完整表達意思,因為那不僅僅是「意思」,更是「意境」、「意涵」、「意味」,只能體會、不能直接理解、若只有字面上了解就可惜了的抽象事物,也因為「體會」只能是個人在生命過程中藉親身經歷、攢累個人經驗所得到的箇中滋味,所以每個人無法確切的了解他人是否都有體會到、理解到那個感受,甚至連自己都不太確知自己是否有百分之百「體會到」,沒有實際的標準、缺乏裁量辨識的鑑別度與公平機制,能否體會都是靠個人造化,只有自己甘願、親身接觸、歷經過,才會有可能得到體會與感受,但如果想要自己騙自己,硬性說服自己就是有這種體會,那別人也無從得知,對於科學邏輯性的內容,個體了解、吸收了多少,別人能透過設定標準門檻輕而易舉的探悉每個人吸收理解的程度,但對於感受、體會這種難以用語言、文字完整表述的知識體系,就只能自己摸索,完全在於個人的修行了,畢竟所有的學習、能力累積、成長蛻變與思想,都是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透過旁觀第三人稱的視角切入窺見,且絕對是不精確、不完整的,甚至有時候連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偶爾會做出並非我們理想中、操控中的主觀、非理性行為,因為理性與非理性是等比分配在每個人身上的,兩者缺一不可、互相印證,無法時時刻刻都維持或偏倚在某一側,這就是人的天性。



一個概念即可

只要一件就夠,只要一件能說服別人、有建設性、前瞻性、挑戰性、顛覆性的概念與想法,那就足夠,因為在展演的過程中,接收者只有能力與意願聽/看一件或一種屬於創作者的作品或想法,其它的不見得完全多餘,但接受、吸收的程度就沒辦法如第一個作品、概念想法一樣能讓所有人都最大程度的接收到,效果不彰,因此在同一個時間,只要將自己的一個想法及作品展示即可,而且不僅只是「達到標準」、「及格」、「給過」,還有可能就直接成為出色的、較好的,表現優劣與否的決斷並非在於作品或論述的產出數量,更多時候在於質量、內容,可以將自己偌多文思泉湧的概念與意見,集結濃縮成一種概括性、全面全盤的觀念與想法,並且用以精簡、精煉的文字或話語(其實各種形式皆可以)輸出,或者在眾多自己原創的作品之中,挑揀出一個最令人驚艷、相對較使人印象深刻的,當然這樣的評判、篩選標準都是你自己的決定,因此帶有許多主觀意識在內,但這也不妨最後作品概念產出、展現的時候,能讓別人為之眼睛為之一亮的機會,只要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付諸努力、時間、心力、精神,別人都能看到,因為除了鑽研製產的過程,在展演時也會不自覺的顯現出自己在過程中很努力用心、用盡心思的氣場與神情,別人不可能接收不到,因為一切都是想像出來的,只要你想著「我很努力並且我想要把這份努力透過我的作品展現給他人」的時候,其實事實上你就已經達成了、他人也能了解,儘管最終客觀殘酷的事實與結果,不一定能如你所願、像自己理想中的那樣,但是至少問心無愧(雖然這是一種cliche),重點不是結局獲得了多好的碩果,而是在過程中是否有受到啟發、真正出自自己的意願投入努力認真的做,並且學習到的內容,也許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其實人能表現得最好,並不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努力追求,而是灌注在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物上,甚至不求回報的甘願勞動,才有可能做出最好的成績,如果做一件事情,是為了若干另一件事情的能夠達成,那永遠就會一直在討尋無窮盡的目標,陷入死胡同般的迴圈,永遠沒有結束的那一天、沒有滿足的那一天,甚至會被現實因素所捆綁禁錮,成為「結果」的囚徒,時時刻刻利益導向。



追求無天花板的完美

過於敏感的人,是容易在事情發展的進程之下,阻擋自己前行而停滯不前的,因為有了太多後悔的時刻,在每一件事情發生之後,都會細索思考,無限輪迴的忖度著剛剛說的話、做的事,「如果我當初不那麼做的話,是不是事情就會變得更好」,永遠在尋求更理想的結果,但不管自己如何表現,就是無法達到滿意的結果,因為所謂的理想、滿意沒有邊界,永遠都在尋求完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容易拖宕延遲,效率低下,甚至產生力不從心,反覆遞迴、沒有終止的無數次確認,即便是非常細碎瑣雜的小事,沒有做到或是沒有達到所謂「更好」的目標根本無傷大雅,也不至影響到最終的結果,也還是無法輕易的放下,並且就將此遺忘,永遠就在追求完美、不能有任何失誤(只要有出錯,即便是沒人發現的小事也會「良心不安」、懊悔萬分,甚至因此做出錯誤的重大決定,為了就是想要挽回、彌補過去所犯的「錯誤」),、害怕失敗的這種情境心態之下,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不斷的產生負面情緒,狀態也不會持續平穩的良好進行,這樣如此細膩、敏感的神經,非但無法完成相對重大的事,無能面對需要高能量、「心臟要夠大顆」的事務(可能會徹底亂掉、思緒慌張紛亂、無法好好的正視處理,模樣極其狼狽,外顯行為不優雅而表現也不一定比較好,真的是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明明這是符合你能力程度的範圍所及,如果沒有這些想要追求完美、害怕失敗的心態與情緒,根本能輕而易舉、如意得水的完成,但就是因為產生了過分追求完美、一點點失誤都不能有的矜持,以至於只要有任何一絲絲不確定之處,都會提心吊膽,充分確認過後確保萬無一失了,才會輸出、送出,因此造成做事效率、甚至整體表現(從外顯上來看)欠佳、「退步」,這樣過分警惕、無法鬆弛的心境,並不一定真正能讓這種成果達到預期的樣貌、付出的努力與成果成正比,有時候可能會因為顧慮太多,而導致本來正確無虞的答案,因為中途的檢查確認太多次而矯枉過正,明明是可以很單純、輕鬆的完成,但卻要把它複雜化,因為就想要追求完美,追求最好的表現,因此用力過猛,反倒造成反效果、反作用,因此操持處理一件事物的時候,除了具體的作為與思考模式的建立會決定最終的產出結果之外,心境上的調適與狀態,也是一大關鍵,要如何取得平衡,讓自己能在心態穩健持平的狀態之下,達到最好的效果,也許不見得需要改變信念,徹底的顛覆之前的想法,以另一種觀點視角操持事物,而是讓自己放鬆一點,做事的態勢稍微改變,可能就會發現有大不一樣的結果。



面對不願面對的事時

有時候人們會想要直接性的跳到最後,略過那些惱人、麻煩的過程,因為不願面對,太過困難、複雜,因此希望時間「流快一點」,讓自己能安然度過、不留痕跡,甚至沒有任何痛苦記憶的就這樣過去,但是人生當中,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固定的一致的,流速也相同,不一樣的只有看待時間的觀點與感覺、感受而已,明明經歷一件事情的時間相同(或相仿),卻會因人而異的產生「這件事過得很久、很短、很慢、很快」等等不同的感覺,因此要如何讓時間「變得更快」,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且通常享受當下,認為做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快樂的時候,時間會相對感覺最快,因此為何不妨將正在進行的事物,當作是一種享受、快樂的事,雖然這十分困難,任誰都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的調整信念與心態、完整的調適,但如果永遠將其當作是一件繁瑣艱難的事,那就永遠會認為時間過得緩慢、遲鈍,永遠在熬、撐過一天還有一天,也許不一定要將現在正在操持的事物,想得如此美好、一切皆要快樂的進行,只要不帶情緒、主觀意見的做不用過度想像或加入自己的想法,就單純把它當作是一件「應該要做、而且會做完」的事務,隨時間的流移逝蕩順流隨適,單純的把事情做完,亦不用追求太亮麗、理想的結果,就把事情做完即可,畢竟那是一件不太願意去做的事,能做完其且不帶任何負面情緒,平穩順利的讓它過去,就已經值得慶賀了,沒有任何人在一生當中都沒有不想做、不願面對的事物,而重點就在於如何看待這些事物,因為究柢還是必須要做,就看你怎麼做,用什麼態勢去達成,既然無法自我欺騙的說服自己「那是一件快樂的事」來期望時間能變換得更快,那就用其他不同、但同樣能使事物的進行順利渡過、結束的模式,能讓自己更鬆弛、更輕鬆的完成,如果享受當下(不一定要到享受,就是活在當下),也許就能不知不覺的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務而不覺時間特別慢或快,雖然在做事的途中,仍會受到個人狀態、情緒、主觀意識等左右影響,而讓自己自認為時間過得很快/慢,但其實不秉著任何假想,純然「公平」的進行,其實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真正的自我其實很簡單

不管每個人一生當中,在追求名利、功成的過程中,有多麼嚮往斑斕、絢麗、繁複的「美」,到最後都會傾向於追求自然、極簡,然過度的矯揉造作、包裝裹覆「,只會讓自己看起來十分虛假、甚至反而是空泛,因為過度的填充,並不會真正的表現你自己,而是用形式主義的筆法刻意揉造塑型出另一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展陳,到最後,根本就失去了你原本的樣貌,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在年輕的時候(也不一定是年輕,在還沒「開悟」、尋到「你自己」之前,人們都會傾向於用過多色彩來填充,試圖讓自己豐腴、豐富、豐滿,以為這樣就是「美」,就是一種成功、略勝一籌的表徵),他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悉,因此容易流於跟隨潮流、追求繁複、絢麗,而忽略自己風格、氣質與個性魅力的找尋,更不用說是隨附大眾風盛的流行,在趨勢之下如同甘草介民一般,往當今最流行、最多人追求的方向倒過去,完全無自我意識可言,自我意識的形成,首先必須要了解自我,而在了解自我之前,必須先知道「自己」是什麼樣態,不論是外顯行為上的表現、個性、氣質等等,乃至於內在的思想、思緒、思維模式、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都是形塑你獨一無二的自己的元素之一,將其體現出來並不是完全拋喪當今的流行,而是將大眾流行當作參考,在融入自己的獨特自我之後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自己,而這個自己不一定要非常亮麗、複雜,更多時候可以是簡單、留白的,但重點一定是自然的、符合你自己的,過度的反覆修飾,表面上是追求無邊際的完美極致,但實際上卻失去了你自己原本的風貌,就沒有獨特性可言,當然如果連自己都尋不到,或不了解自己的真正樣貌是什麼而想要尋求複雜誇張的表現形式,或了解自己之後發現自我恰好正吻合當今所流行的趨勢形貌,或直接追求當今流行的趨勢、不追討獨特性了,就直接將自我放置在大眾的流行文化當中成為普通不起眼的小小一分子,那也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人能阻撓反對每個人去成為其想要表現出來的樣子,畢竟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形貌與真實私底下或心裡所想、所思的樣子,都會有些落差,很難去界定或直接斷言說某人就「不是在做他自己」。



同與異的矛盾

我們總是在社會中針對某一群人,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因為我們的社會是矛盾的個體組成的群體,我們想要追求個人的獨特性、主體性、個體化的過程,但同時卻又積極的融入群體,追求團體社會、合作互助、互惠互協的群體性、共同性,在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情況之下,找出共通的特點,並且將其融合,因此形成多元多種互相包納綰合的情景與狀態,某一個群體之間,每個人的習性、個性或其他外顯形式的展現上,如果高度相同,就會被稱為一個聚落(或同溫層),反之,如果有兩個同溫層或族群的各方觀念及外在表現的行為舉止,高度衝突、不同,就會被認為是兩者對立的群體,當然這「高度」是指程度上的差距,並沒有一個非常明確具體的標準,尤其是在不同領域上的界定,會隨著人們的區判而因人而異,因此還是要聚焦於若干領域中場域的共同規則,人群是如何看待所謂群體之間的對立性與包容性的,因為即使是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大家都苟同的道理,還是對於「多相同」、「多不同」有著爭議性的觀點與意見,畢竟一開始對於相同與不同的標準就不一樣了,比例之間的差距也會隨著人們的價值觀而有所懸殊,但大致而言,我們都會在整體上追求同質性之同時追求個體的異質性,有時這兩種性質也會互相「打架」,我們想要融入社會,並表現出我們社會上共同認可、能接受、不至於出格的行為與性格展演,但同時又想保有自我意識的主體性,想要追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倔強與特立獨行,因此就在這兩個看似互相衝突抵制的屬性當中交雜拉扯,有時偏向這邊、有時偏倚那方,搖擺不定、難以抉擇並設立下定決心要操持哪邊,這就是最常見的個體性與群體性兩者勢力間互相佔位與衝突的情況,也許就是因為這樣高度衝突與矛盾的存在,才會讓我們人類社會的組織如此非同於動物社會,而這也是我們人類社會不斷開放進步、同時又感覺好似停滯留原的因素,而至於社會到底是正在往前行、還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就在於人們自己的界定與主觀想法了。



完美主義者的過度臆測

面對自己非常在意、不容許犯任何的錯、硬性規定自己不能出任何差錯與失誤、結果一定要真真切切的完全完美的狀態的事物時,任何在階段性的過程當中,面臨到的不確定因素,都會必然的經過無數次的確認與校正,確認自己的選擇與決擇千真萬確、全然無誤之後,才能把握的下定論,即便在印證的過程中,想法一開始就是「對」的,但卻因為不夠確定、不夠篤定、不夠自信而在過程當中,不斷來回切換,甚至援引其他看似有幫助、實則無效、更不可靠的資源,試圖應驗自己的想法,但卻過度臆測而導致最終的輸出是錯誤的,其實真正的答案(這裡意指自己預期的最終正確結果)就是原先設想、假設的那樣,不用再另作修改、揣測了,但就是因為剛開始的選擇與決定,自己不夠自信、不夠確立,又加上「面對自己重視的慎重、重要事項時必須要多方確認,超持事務的時候宜緩、穩健踏實的確認每一個細項之後才“有資格”輸出、產出」的謬想,因此在過程當中就會進行不斷重複性的自我叩問與質疑,一直懷疑自己起初的念想是不是就是正確的答案,「就是如此啊」,「但有這麼簡單嗎?畢竟這只是直覺而已」(兩者思想互相拖扯、拽拉),因為不太相信自己的直覺,認為所謂「正確的答案」就是一定必須經過千錘百鍊、坎坷波折的尋找路程才會「終於」尋得正解的,一開始就先設並且存在的直覺與想法並不可靠、且很可能會是錯的,必須要透過層層關卡的試煉與認證之後,才有辦法成立並且輸出,就是這種心態,使得在找尋正確答案時,並非考量於問題的本身、針對題目尋找出真正預期的解答,而是自己已經先被後設心理、不穩定的心態綑綁住了,認為自己起初的想法就是「錯」的、一定要被改變,因為對你而言所謂的正確解答一定須經由多方查證、思想忖度之後才能得到的產物,這就如同「我一定要非常非常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好結果」的迷思一樣,是非常嚴重、且會導向負面循環、惡性輪迴的觀念,因為如果想要得到心目中「理想的」結果,就意味著要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但其實事實上不一定需要,端看自己的能力所及),而當你付出了非常大量的努力後結果卻「不如預期」時(因為過度臆測致使原先本就對的答案被自己改錯了而影響結果),便開始自我說服,是自己不夠努力、付出的心血還是不夠,因此付出更多,把自己逼到絕境,戮力追求那個「自認為要努力才會得到收穫」的理想結果(但其實不必再付出這麼多的努力),然而超量的努力程度,會讓最終的結果因為過度臆測而被影響,使其反而會比原本還沒有付出這麼多努力的情況來的更糟,如此一來,雖然自己也會覺得奇怪,「為何付出的努力與結果不成正比?」,「不是應該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嗎?」,但這份疑惑很快就會被消解溶噬,因為馬上來到的下一次,為了要追求更好的結果,就會忘記之前「被背叛」的慘境、以前是如何付出大量的努力卻達不到相應的成果的,然後繼續付出更多努力,表面上看似十分認真、投注大量心力與精神,實際上確實如此,但這麼做一部分是做給自己看的,因為自帶的「應該努力才會有收穫」的認知概念(我不會說這是錯誤認知,因為第一,世上沒有絕對正確、錯誤的二分化事物,二來,其實這個概念也是正確的,在某種程度上來看),使自己「刻意努力」、「甘願努力」,即便不是真心想要努力,也要在外顯行為上表現出認真、投入的「樣子」(也許實質上真的有付出努力並吸收相關的能力),自此陷入無窮的惡性循環(付出愈多努力結果卻不如預期,又再加諸更多努力,結果卻更爛,不斷下去),這種發展不健康的途徑其實已經不能在知識上、能力或技能上獲取吸收實際收穫了,而是不斷在心態、情緒上跌宕不穩、猜疑揣度之下,度過一次又一次的試煉與階段性「成長」,效果也不彰,到最後就會要麼全部放棄、自暴自棄,要麼過份執著、近乎癡狂、歇斯底里(過於努力卻得不到相應"credit"後的副作用、反效果),「所有事物的學習、操持需要付出相對的努力才能得到」這道理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若有用力過猛的傾向,或事情本身要求的努力付出程低於實際付出的努力量,而造成「努力就能得到好結果」的產值高峰過後每況愈下、無法獲得等比例的收穫時,就需注意、適時調整自己途中的付出程度是否符合結果的呈現,避免陷入惡性循環,而心態愈趨不穩、微恙,將自己的狀態放置在危險、氛圍低抑的境地中,被闃暗灰黑的塵霧所洗染、包覆,永遠成為自己情緒、心態的囚徒,光調整情緒、將心態「歸移回到正軌」,就足以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更遑論實質的事務處理、能力精進與吸收,但在如今追求利益、功利主義、目的導向、績效主義的群眾共同概念下,還是難以瀟灑的直接拋喪得失心、不管不顧不去在乎最終結果、只在意過程中有無進步,因此還是得要在結果與努力之間取得平衡,並先建構完整、健全的心態與適當的迴避機制並維持之(除了學習樂觀以對、「分散風險」外其實還有很多方式),才能免於將自己逼得太緊、努力過度卻得不到心中的理想結果,也許就是因為預設的心態太過強硬、無彈性,無應變空間留給可能的失誤、甚至失敗,才會在過程中「力不從心」,導致最終結果欠佳、接著自己又更加低落,也許最好的處理時心態就是「沒有心態」,在做的時候不帶任何猜疑或直覺上的考量,或任何有關結局的推想與預測,就純然的在當下進行現所操作的事務,從頭至尾不帶有一絲「感覺」與害怕失敗的心態,客觀的相信「正確」答案、篤定一點,並事先鞏固心裡建設,才有可能(而已)屆時結果出爐後不會失落、產生「沒達到理想」的心情,因為此時的理想已經不只是一個標準、單向式扁平的結構,而是多方分散比例、「狡兔三窟」、立體多面向的容易實現。



閒?

要如何消度光陰其實也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也許那些「被留白」的空白時光是上蒼予我們的獨特命題,讓深陷「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忙碌才能算是/有資個在過生活(而不只是時間才不會被浪費掉而已)」的思想迴路的人們,淺嚐一點親身的反印象經歷,使其真正意識、體悟到原來生活狀態是沒有特定固化的形式的,是能多元、無邊際、無規制的「想要什麼就做什麼」,但又不至於任性、恣意妄為,而是認知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軌跡應呈現的樣貌,或是否正朝著自己規劃的人生軌道(如果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人生藍圖應長什麼樣的話)來穩定平行、直挺的向前進程,又抑或符合當下的心境、思緒或設立的狀態(藝術性或文學性),總之生活形式是會變動的、抽換的,不可能有人出生到死都是一樣的生活模式、自我觀點及狀態,也不可能某群體中全部的人都須服膺同種或類似的生活方式,對個人更沒有限制說誰就得遵守若干生活狀態、在各方面持有特定觀點,因為生活模式、價值/人生/世界觀皆會隨著個體的人生軌跡擘劃、當下心情與思想、周圍環境人事物、社會背景等流動率高、變動性大的情況所時時影響牽引的,沒有絕對正確、錯誤、(不)應該的人生軌跡與生活形式,只有適不適合個人,自己是否過得舒心、適意,如果答案為是,那任何一種生活形式都是自己的、都是對的、都是好的,甚至不應該為生活模式下定義或歸類,看一個人過得「很閒」就代表他不事生產、頹廢喪志、糜爛荒度、蹉跎流光?更何況各人對於「閒」的定義就不盡相同了,多少時間是空白、「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數小時、數日?所做的事有多少?需要用到多少精力、體力、腦力?再加上評論者(說他很閒的人)是站在第三人稱旁觀的角度視之、同時還帶有主觀意見與想法,對於他而言可能不覺得自己「很閒」、甚至事務它本身就是「不閒的」,需要耗費的精、氣、神、時、心等力就不少了,所有語言中的形容詞都是主觀意識的個人想法抒發、展陳,因此也許重點就是,自己知悉自己在做什麼、要的是什麼,並為那個目標物付諸相應的心/精/氣力與時間,是一比一的根據結果的取得所制定出的過程計畫,並踏實的實踐計畫、施展策略以希冀最終達到目標,這就無關乎是否「努力」、「閒」或「忙碌」了,不是愈努力、愈用力就才能得到結果、達成目標,而是對應目標發展設定出計畫與實踐方案,規劃出相應的生活模式與規律狀態,然後徑直的朝它而去、平穩維持,若這麼做之後發現過程中沒有付出相對大量的「努力」,那也是純屬恰巧、絕不是刻意為之,因為要達到該目標就只要付出這樣的力氣即可獲得,再者大家對於努力的定義也不同,更沒有具體明確清晰的標準與判別規則,怎麼樣才是努力的、要做到什麼事、做了幾小時才稱為努力?且判斷一人是否「努力」也只能從他/她的外顯行為、外部表現上觀察,內心的思想、情緒、情感若沒有表張出來都是不為人所知的,因此只有自己心境穩了、想要的東西清楚了、肯定自己的生活模式、身心狀態是好的,才不會有任何時光是被虛度的、人生才是臻至美滿的。



人格、性格

任何人都可以扮演成每個人,每個人心中都有假裝偽飾的能力,皆能扮演各種角色,而這些角色就是每個人在某個時刻所展示演示出來的樣子、性格、氣質等形貌的多元性展陳,只要透過臨摹、細膩具體且深刻的觀察與內化吸收,就能輕易的模仿假裝,甚至複製出任何人的性格,至少從樣貌上的特質、屬性切入,能無門檻的根據言語慣性、口吻、態度、姿態、表情、動作行為等外顯形式依樣表現出來,但那也只是在表層形式上充分掌握了他人的性格表現,底部深層的內在想法、思緒與意識是無法複製、模仿的,尤其當一人的外在表現極大程度非心中所思所想所感之時,因為永遠只能站在第三人稱旁觀視角的他人難以透析知曉被模仿人的真實想法與思緒,除非自己願意展演、透露,因此我們能輕鬆的模仿、甚至成為某一人(或人群共同)的性格或一種性格(不特定屬於誰),但我們絕不可能模仿複製一個人/群的人格,人格是「人」與生俱來的「格式」、「格調」、「性格」,亦即人的內在、之所以成為你這個人的元素(How you become yourself),是什麼形塑了你這個人的,而這看似抽象的徵性其實就是為何每個人生來獨一無二、無法被複製的原因,因為每個人之所以都是獨立不同的個人就是因為人們彼此間具有不同的軀體、心境、思緒等,因為這些隨著時間、狀態、空間(周圍背景環境影響)的不同,所以「產出」了每個獨特的「人格」,硬性將人格歸類、賦予言語可闡述性、試圖讓每個人的人格可視化、形容詞化,其實就是將人類的人格扁平化、趨同的行為,每個人在每個時刻、每個空間、甚至自身的心靈狀態都會變動,人格是流動的,但怎麼流動變換都是你自己的人格,人格是人內在許多變動元素所複雜的組成,思想、念頭、心緒、情境、大腦控制等等,是極具彈性、時時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絕並非能用三兩個形容詞、比喻擬稱就能概括、完整述說一個人的人格的,即便用了多多詞藻華麗、想像力豐富的譬喻與修辭,因為形容他人的這個行為本身就沒辦法精確了,畢竟「他人」所展現出來的性格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的一部分),而且也可能持有自我主觀意見與看法、價值觀無意識的附加於其中,而造成片面、表象的人的性格描述,人格應該是多面向、立體的,就像每個人一樣,甚至不能以言語訴說、完整分析、剖開檢查,由於人格的流動性與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加入,使人作為獨立個體性與群體共同性的矛盾複合體在每時每刻都呈現出不一樣的內/外在形象,狀態、細微想法、情緒、心境等內在元素時時刻刻都在變動、解構、重新形成,這些都是多方面、難以以具體語言兼容包納的複雜組合,外在表現可以包裝、矯飾、倣效、假扮、搬演,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變成」任何一個人,個人大可以展現出萬年不變、始終如一的貫穿性的性格外張,要多會演就多會演,但那僅僅在於外表的「看起來」、行為舉止的態樣、外在表現上的質,至於內在的思緒、狀態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而這恰好就是形塑、組成自己個人獨一無二之主體的關鍵元素與內容物,是不可輕易化約的成份之一,因為內心狀態與思緒的形成形象是騙不了人的、假不來的。



應該成為的自己

我們人類時常適應於社會中的某種共構慣習,也許是一種性別上、行為上、思想上的框架與無形的限制範疇,也許是針對某一事件的持有觀點與看法,甚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各種切入點、觀念,我們好似都知道應該如何表現、應該說什麼、做什麼、對於某事應該擁有什麼想法、應該站在哪一邊,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於這種集體無意識建構的社會框架所限縮、束縛,卻不認為、沒有認知自己正在被框架、被限制,甘願服膺於社會中的無形規則,欲做出「違背常理」、社會上普遍不肯認苟同、不能接受的行為或思想前,我們會先在自己的腦內過濾一遍,把一些可能「出格」的行為或思想意識先剔除,將不被社會看好、甚至是被認為不正常的一些事物雜質挑揀出來,然後拋棄、塗抹淡化,如果不知道哪些是「可以存在」、哪些是不是「不應該存在的」,就會陷入自我矛盾的不斷質疑當中,身陷於無盡懷疑與向內叩問,在心中反覆考慮、思量、忖度,到底這樣的行為或思想「合不合適」,或到最後直接自設規範、自立限制範圍將自己框起來,認為這樣就能表現出社會上期待的、所能接受的樣子,自己假定、劃設的範圍應該不會差太遠,接著在腦中循環一次(應該是數次)、run過可能出現的情況,模擬可能會發生的場景,「屆時是不是能被世人所接受」,因為即使沒有具體明確的社會規範,我們還是心中會不知不覺得篩選、過濾,並且表現出自己力所能及之下最多人能接受欣賞的樣子與態貌,若在尚未輸出之前,自己就先發現了這個行為好像不太妥當恰適,就會倒退回一步重新修改內容,讓整體更「社會化」,進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認為自己的一切行為都是走在正當、世俗規範的軌道上的,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正常,甚至不惜偽裝自己,用另外一個面具包裝,並且扮演出自己塑造出來的角色,一個自以為可能會被人喜歡(如果不喜歡至少是能接受、不會討厭)的形象,因為我們都會高度的擔心恐懼、甚至過分焦慮,是否表現出來的樣子人家會無法接受、會嗤之以鼻、唾棄辱罵?如果身肩重大目標,而這個目標的達成關鍵元素之一是旁人的認可與接受,那自己就會更加深這種自我過濾篩選的概念,整個過程更加緩慢、謹慎、小心翼翼,一切都走在無形的模板、軌道上,絲毫不敢有任何一絲絲的「不正常」與脫序的行為,即使不知道社會上真正的框架與軌道的雛形是長什麼樣子,甚至不確定社會上是不是真的有這種無形的規範與賦予每個人應該要如何表現的角色定位,在真正產出內容之前,就會在心中千迴百轉的預測、預判、臆斷他人可能會怎麼想、如何感受,在什麼東西都還沒大眾所看到之前,就會先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大幅度修改,把所有結構拆散打碎、再重新購築,因此往往導致效率低下,真實的產出並非心中所想所思所感,或者已經大量失真,只剩下僅有的百分之十幾、二十幾是自我表述、展現真我的「原汁原味」,常常已經撇除掉許多自我風格的元素、失去魅力,就只是一味的迎合、套入,甚至是諂媚、庸俗,雖然能最大化的被世界上的大眾所接受、「看得懂」、甚至欣賞,但是這樣的產出是真的自己嗎?這樣的犧牲、風格刮除的這種代價是自己願意承擔的嗎?也許社會上根本沒有所謂應不應該、規範框架,有,也是人群集體創建出來的,那就應由人類自己打破。


自我自然的展現

個體自己的內心、腦內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有的思想、意識、思緒真的都會完整如實的呈現在語言表達、外顯行為的展示顯現上,這是騙不了人的,當然臉部表情的呈現最能一五一十的表露坦陳,自身的內在思緒、情感與意識流動,即便自己再怎麼有意識的去克制、阻止、包裝、偽飾,都無法真的做到時時刻刻壓抑自己不要不要坦露出自己(那怕是一點點)心中的所想所感,只有一點點成分展現出來,往往就會被人看穿,如果有心人士特意仔細的觀察,或者眼睛比較利的人去分析,以微觀的視角去剖視某一個特定人群或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與散發出來的氣質、性格,也許不用太高的門檻,大家都能夠輕而易舉的發現(至少能多多少少預測、粗估)每個人此時此刻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為真的比例的高低而已,因此,我們真的不用故意想要抑制這種自然的展現,因為不管再怎麼裝,再怎麼用其他的外顯形式來假裝裹上一層又一層皮,都還是如同薄紗一層一層、不斷隔簾疊加,卻還是因為本身透明而容易被人一眼看穿,所以應該要就這麼自然的展現自我,無論自我的狀態樣子是什麼,是否被大眾社會所接受、苟同、肯認,不管自己是否真的找到真實的自我,都應該要把自己最自然、不矯飾、不假裝的那一面展現出來,因為無論展現出來的風格是不是最外層的你想要成為的樣子,那個最底層、最內部的你以及當下你的感受、思想、意識流,都會或高或低的展現在大眾面前,就是偽裝不了,雖然經過包裝後的風格也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性格,甚至能說它自帶魅力、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是這種裝幀,有時會過於矯揉造作、欲蓋彌彰,反而會變得四不像,非但無法成為你想像中的那個樣子,還會無法將你最真切、內部的自我結構完整的展現出來,高度失真,許多人認為展現自我,就是將自己內在也許醜陋不堪的、獷野的、沒有經過修飾或社會化的,甚至是幼稚、粗糙、蠻荒的那一面毫無保留的洩露出來,所以就會變得非常大喇喇(無禮)、率性(任性),但其實不一定是這樣,有些人的真實自我的確是這樣的形式、或接近、類似,但那僅限於少部分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平庸的,真實的自我展現出來的時候,並不會讓人覺得吃驚、訝異,甚至,秉持著上述觀念的人是還沒找到「真實的自我」,因此才拿社會中共同想像的「做自己」人設來套入於主體中,認為這種「展現」就是在展現自己,但其實他們連自己的「自我」都不清楚,無法分辨、無法認清,每個人的「自我」皆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有無限多種組合形式以及表現方式,不需要去追尋或者成為社會中既定的想像模樣,也許那個不是自己,也許你認為的做自己,只不過是找了另外一個角色形象用來包裝、偽飾,一切都不是真的「自己」。



習慣豢養

每個人的行為都或多或少有個固定、穩定的模式,只要適應、明悉、並發展完整嫻熟後,就會進入穩定成熟、不隨意卦動的階段,如同每日規律待辦一樣不斷重複的執行、操作而愈來愈熟練、甚至效率提升,螺旋式的愈趨進步、循序漸進的向上昇華,無論是能力程度上的提升、還是做事速度上的加快(給定固定的時間,與以往相比能做完更多事務),都是隨著時間遞移攢累之下不斷醞釀出來的操持「技術」,因為特定時間內長期頻繁的接觸碰到、熟習訓練一項事務的操作行為,肯定會在該領域、該事務有所提升,而且是僅限於時常碰觸的工事上、其他尚未接觸或沒有這麼頻繁操作的事務就不會有所改變,時間(當然還有心/精/氣力的付出)的累積會最有效、顯著的提升操作的熟練度與速率,也許不至於臻至完美、無瑕疵之境地,但一定能將自己導向一規律固定的狀態與階段,藉由不斷的來往、重複、多次輾過、無數次的複習與梳理,自身會達至一種境界,也就是人事合一,每一次的重複經歷、操作,皆已然變成了無意識、不假思索的動作,幾乎想都不用想、毋須大腦介入刻意操控主體行為就能完整展呈、做出若干外顯形式的這種能力,並非一蹴可就、能夠「速成」的,而是透過時間與接觸次數的累積而得來的,一次次的有意識、觀察自體動作與思想意識的流動狀況並時時調整、「掰向正確的軌道」,修改至完熟、幾乎沒有什麼大幅度更換微調空間的穩定狀態,才能漸漸讓大腦放手、變為無意識的操作,甚至最終形成慣習、身體不由自主就是會去做出該事的這類狀態(無我),甚至回過神來才發現方才已做了這些事而自己當下卻沒注意、沒發覺或已不記得,這就是規律,只要高頻率接觸某特定領域範疇內的同一事物的行動、作為,就會讓人達到穩定、甚至不知不覺間能力昇華的無意識狀態,任何學科的學習、吸收與反覆熟稔,以及運動、重複性高之工作事務等,都能使人(如果接觸時間夠長、頻率夠高而不是間歇性、偶然性)達到這樣的境界,而自己卻不知曉自己有這樣的能力與程度所及,會認為那是無比自然的、「它就這麼發生了」,沒錯,自己就這麼做完了、而且是在無意識、自身未察覺之下完成的,對自己而言看似輕鬆、不費一絲氣力,但對於沒有廣泛深度、頻繁強力的接觸的他人而言就很困難,這也合情合理,畢竟自己剛開始接觸時也是緩慢不熟、舉步維艱的,一點也不「無意識」、甚至過於刻意,只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與再次輾壓軌道,使得一樣的事務一次又一次的熟悉明朗起來,甚至有時有一些的乏味無聊、索然無味,自己會認為乏味、無新意就代表已經全然適應、習慣於這樣每每的操作與歷經當中,「習慣」即指操持同一件事情過多遍之後自體的高度適應,能不需意識的介入、時刻想著「我現在正在做這件事」,因為大腦還沒清醒、想到自己正在做什麼事之前就已經做完了,也就是不假思索、不用多想甚至不用到想,無意識的做事、不知覺的就將事情完成。



繁複形式造成的疲軟無力感

我厭倦了這種重複性高、繁瑣惱人的事務操作,並非倦怠於這種內容的創作本身,而是對於瑣碎程序複雜的「形式」感到漸次的愈趨疲累,操持的內容本身並不乏味、甚至煩人,正在做的那個當下亦不會覺得特別厭惡,但若做這些內容的資格與先設條件,是必須先經歷過一段形式上、流程上例行性的工事,且這種作為包裝、傳達模式的形式過於繁瑣、多層次、費力費時,就會自然的使人厭倦、提不起勁,進而影響做的動機、導致意願低下,更可能造成自己往後再次接觸碰及這個領域內容時會退卻、畏縮,不敢或不願再次從事,因為先前已經有了十分「不好」的經驗,而這樣的感受所組成的經歷、經驗,其實也只是因為形式上的無謂複雜化、屏障化,自己刻意、其實不需要的去設立多餘廢冗的表面形式進行,這樣不合乎自然、做起來也不順、費時廢工,就會造成諸多人的抗拒與長久下來慢慢攢積而逐漸如滾雪球般形成的愈來愈大的疲倦(也就是「累了」),這種疲倦不一定是指身體上、生理上的無力、孱弱、氣力耗盡,更多時候可能是心內的動機與執行的意願低落、就是提不起勁,那份「勁」不是身體狀態好的情況下就能應付、支撐得過的,更多時候其實「心力」是比「精力」更有用有效、更有助於事情的達成、圓滿結束的,因此就會觀察到有人即便身體狀況不錯、各方面生理指數皆表現正常、甚至優秀,但就是無力進行某些以他的生理狀況、能力程度與時間等外在條件來看都可以做得到的事務,因為心理因素、發自內在的不願、不敢、不能、不會,而偏偏這種原因卻往往普遍受旁人忽略、甚至輕視、被認為「這又沒什麼」,這表面上確實「沒什麼」,但任何人都不是自己、都無法真正站在第一人稱探入其心內想法與意願程度,因此從旁觀視角切進去總會無可避免的有偏差、失真,但這種從自體內部油然生成的排斥心理,究底就是由於超出正常忍受範圍的外裝形式,無論創作什麼樣的內容都不免俗的要經歷一段時間跨度久、因為瑣碎(但不困難)而致的煎熬感覺的無意義形式操演,感覺只一味的在走表面功夫的流程、程序,「形式」應為稍微包裝內容、使內容能更有效、象徵性的被傳遞、送發,比例不應該占得太多、鳩佔鵲巢、甚至被填滿、篡位、奪取內容主體的風采,本末倒置,形式應該也只應該做到裝飾之作用,簡單、達意即可,不用有意識的特意著墨、雕琢,甚至可以忽略省去、非必要時毋須現身,因為重點還是在於內容本身,到底傳遞了什麼訊息、欲傳達若干想法、意見或評論,而不是用什麼方式傳遞,過大程度的鑽磨於形式主義的絢麗斑斕,只會讓整體作品顯得粗糙不堪、俗不可耐、缺乏質感,只有外表光鮮亮麗,但其實內部結構與實體內容物其實參差不齊、品質程度無從得知,因此要締造好的產出,應該要首先注重內容本身,將內容做好之後,再來追求形式的完整,方才是正確的步驟、順序。



真實的自我性格釐清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整天在想著試圖讓自己實際一點、只注意到現實面及看得到、摸得著的實體物件,因為現階段對我來說才是比較關鍵、應該要去注重的,而不是一天到晚成天幻想、做白日夢,浸潤在虛想、自我建構當中,沉醉不拔,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其實我想並且努力呈現出來的那「實際」、「注重現實面」的態勢、氣質,只不過是我幻想出來的,在我擅長的抽象思考及幻想之下築出的樣子,究柢而言我還是那直覺抽象、善於幻想的「同樣一種人」,透過自己的想像、抽象思考能力,設立一個我認為符合這樣條件的形象,依樣去搬演、去包裝、去假飾,其實那根本不是真實的「我」,只是演出來的,就如同藝術家在不同階段會有若干藝術性的表現,甚至導致當下的性格與思想、意識、外顯行為、言語、產出的內容、創作的作品都會有所變動與刻意為之的不同,其實並不是隨著時間、環境、周遭人事物而改變了自己的信念、性格、甚至思維模式,而是為了要在不同階段的藝術性展演上有非同於以往的詮釋,畢竟藝術需要不斷的去多方嘗試、摸索、挖掘、探究、開發,不能只侷限在特定一種模式與展陳之範圍,縱然我們人生來就是只會有一種人格(特徵)、一生都不會改變,會改變且能改變的就只有性格與外顯形式,會不會我現在這種「關注事實與細節,利用五官感知來了解世界,注重實際體驗、實作經驗,真正下手實踐」只是我,刻意想要與我另一個極端的真實性格作出區別,於是故意發展出與我真實人格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處事態度與行為偏好,以達到人格完整與平衡,並且自己說服自己「這就是真實的自我」,還自我欺騙的歡喜的說「終於已經找到真實的性格了」,但其實「自己是誰」這基礎哲學問題壓根不清楚,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定位,因此拿許多自我想像中可能會適合我、「就是我」的性格來套入表現中,展現出務實、實際感受傾向的另一個「我自己」,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演出每一種性格,只是看自己願不願意而已,許多人不想要如此「矯揉造作」,因為他們自以為找到真實的自我性格,想要就這樣自然、率性、坦誠表現出來,但有些人,還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性格是什麼,就會要麼透過自己的想像建構,形塑出一個自認為會符合自己的形象與性格,植入自己的身體中,藉由外在表現(演)出來,要麼跟隨潮流、跟風流行、大眾文化,趨之若鶩的依附迎合,甚至諂媚仿作,創造出自己認為獨特、但實則毫無特色的「自我」,當然在那些自認為找到真正的自我性格的人中,亦有人不一定是真的找到了,也可能是自我想像出一種形象並強加在自己身上,自我說服「這應該就是我的性格」,甚至到最後表現得遊刃有餘、「演得非常好」,越演越像,演到已經快要變成真實的自己了(但此時也就越來越不清楚什麼是真實的自己了),其實每個人的真實自我都不盡相同,不需要去參考他人的答案,因為這沒有絕對對錯,更沒有所謂大眾流行的性格,因為並沒有「什麼性格比較熱門」這種說法,頂多只有「相對多數人持有這樣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就是不一樣,無論在何處、在哪方面有所細微差異,那就能分辨出不同,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地點所表現出來的性格也會不一樣,因此性格具有無限自由的流動性,此時此地,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表現,就應該要無偽飾的自然展現,性格沒有好或不好,只有表現出來適不適合自己,做起來是不是最順、能最開心適意、最自在無掛慮、最能完整自我、能動性最高。



過去回不去、未來到不了

無論事實如何隨著時間自然的推移,隨著因果律的演變、遞進而嬗改流動,我們往往總是在事情發生過後,才在懊悔當初,自己為何要這麼做,而導致如今該事件的發生與降臨,屆時還需要去面對自己不想面對或預期不到的事物、事務,因為我們人類總會有貪心、貪婪之時刻,無論做得再怎麼完善、謹慎、縝密無漏洞、甚至已然完美地步,都會在事過境遷之後,無心時刻就想起當初,接著後悔當初的選擇,總之永遠都不滿意,不會輕易滿足於現況,現在所呈現出來的所有樣子,都不是在我們理想範圍內,因為我們心中一開始就完全沒有確切具體、清楚明晰的「理想」(或目標),以及理想中應該、預期要有的樣子,所以不管發生了什麼都會不滿意,都會想要追求更好、更完美,如果某件事情的發生,並非出於自己的選擇、人為因素而導致,為了後悔(感覺好似後悔是每個人遭遇每一次事情發生時都會且一定要有的情緒),還是會怪罪於上天或命運的安排操弄、宰制裁劃,「才會讓我們身陷於此泥淖之中」,總之我們對現今所發生的事情,永遠不滿意,永遠想要回到過去改變些什麼,但我們又何能保證真的能回到過去改變一些可控因素之後,隨著時間遞流到了現在,我們就會更滿足了呢?人生就會變得更美滿、我們就會更快樂了呢?抑或我們會陷入無窮無盡追求完美的惡性循環、無垠漩渦當中?永遠追求沒有極致、沒有境界的「理想」,沒有停止的那一刻,倒帶回過去修改(篡改)了一些之後,回到現在,又因為發現過去的某方面做得「不夠好」,導致現在最終的成果「不如其意」,於是又想要回到過去再修改一次,這樣來回反覆的追討最好,會讓我們的生活少一點懊悔、憤恨不平、悔恨的情緒嗎?我們有因此變得更完美、更完整嗎?世間上所有事情過去就過去了,無法回(到過)去改變,我們只能期待未來,或替未來做準備,從現在開始確認無誤、自我注意的要求自己「不再犯錯」,其原因就是如果我們能回到過去,所有人都會陷入無窮無盡的修正當中,沒有結束的那一天,甚至會造成普遍憂鬱、焦慮的現象,也許就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因為那已經成了定局、無法再去更動)才是最自然常理的方式,即使後悔的情緒會出現(但那都是人性、是正常的),但我們不能因為與生俱來這種情緒,就欲索討此類「回到過去修改一切」的超能力,因為就算有了這種能力,也不會讓整體變得更好,我們都是活在現在的人們,未來無法提前到來、窺看將來若干時間的某一天會發生什麼,好先作預備、心理準備,甚至規避、事先逃離,而過去發現的種種事物,更只能讓我們當作參考、借鏡,或者回味緬懷、念憶想像,也許過往的事情人類無法回去,就已經是上蒼最公平的安排了,這樣我們才能以過去的事物當作前車之鑑,並且審視現在,嘗試著改善、改進,期待未來一切會被有效的優化、效益最大化、錯誤率最小化。



典型中的不典型

大二上期末所思,我發現整個階段過程中我一直在扮演典型中的不典型、傳統中的不傳統(有意或無意),從高二到現在,在體制內順從、服膺指示命令,甚至表現得頗出色、偶而突出的優秀,本來可以一直這樣下去「演得好好的」,但心內卻有出走、自由、逃脫、乖離、脫韁、突破、顛覆、推翻的渴望與企求,以至於心中有兩個相反的力量不斷強力的拉扯、羈絆、衝突、矛盾。

我將自己無限下修,自我要求的標準調低,適應於類舒適圈中的快意,吃老本的同時自我說服是在力求「精」、「質」而不是一味求「量」、「多」,接著就發現原來剛好達到標準線之上或擦邊入該領域的標準,是這麼簡單、可以多出許多時間的,原來以前我所處的場域之規定要求還比較多、繁複、不可能「輕易」做到。原來我現在處於的狀態,才是與我同齡的大家應有的、正常的,我以前活得太困難了。經常,人生的路,我倒著走。



獨特、不獨特

何時我才能破除那追求獨特個體化的自我索討的想像呢?我發現一直以來,我都在追尋「相對的獨特」,也就是大家認為的少數、小眾、冷門、另類(刻板印象),導致我無法融入社會群體,因為社會化、總體化的過程,總是要跟隨流行、趨附從眾,不能有任何個人的想法,因為自己的想法就是且應該要是大家的想法,甘願追尋一致性、被同化而不敢有任何的個人特色與徵性,因此當有人想要追求所謂的相對獨特性時(正常人做出正常的行為),就會被認為是孤僻、獨立、另類(貶義詞)、無法融入,甚至被認為不好相處,而往往被冷落、冷凍、放在一邊被忽略、被邊緣化,因為「另類、獨立」對大眾而言是中性偏負面的詞彙,「人們是群體的動物」,本就應該要隨著趨勢流行而改變自己,甚至達到無我、大我的境界,不能時時刻刻以自己的想法為優先、為主導的來操持事物或認識世界,或秉有任何的觀點與見解,因為這樣就會顯得自私、自我、自以為了不起、自視甚高,但他們忽略、沒有看清的一點是,每個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個體,從實體的身軀、到抽象的心理、靈魂、意識等,本來就會因人而異,若要求每個人都相同,那豈不是將每個人原先的人物預設扁平化、趨同化,削弱了每人與生俱來的特徵與質性?這樣追求高度統一的現象,已經不僅是不多元、不兼容、不多方接納,更是將每個人無端囚禁於牢籠之中,如果有個人的突出的徵性太過「招搖」,就將它夷平銷燬剷除,反正不能有過於不同於多數、另外支開的,發展線的人格展陳,若有就會被視為「毒物」,必須掃蕩殲滅,整個社會一視同仁、不能有人走「歪路」、不能有「特例」,否則就是未經社會化、甚至不夠成熟的行為,然而何時「獨特」被視為貶義詞了?況且每個人生來獨特,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出身、人格、各方面的教育、學經歷、生活型態、心境與個人想法,因而導致每個人有不同的審美、價值/世界/人生觀,從而形塑出每個獨立、互相不同但不互斥、不衝突矛盾的個體(亦即也能組織成一個群體社會,不一定要全體一樣、表現趨同才能組成一群體社會),且群體的形成與共融必須靠彼此的包容、尊重、欣賞、互利互惠而達到,硬是要求社會上每個人趨向統一、性格表現具一致性、甚至抑制壓縮個人想法與將其展演的空間,只會形成個人更強力的抗拒與叛逆心理,身體上、外表上照做,但心中絕對不可能是這麼想、這樣認同的,但給予個人展現獨特的舞台,又並非無限制、範疇的「為了獨特而獨特」、「為了追求小眾而小眾」,前提在於個體必須認知自己的性格、質地,並且找到一個適當的管道與形式表現,沒有所謂獨特、不獨特,因為形容詞都是主觀的、個人色彩的,每個人認為、定義的獨特都不同、沒有一個標準,再者獨特並非唯只少數人持有、從事的想法、性格領域,獨特並非小眾,因為芸芸眾生每個人(只要夠認識自己),都是獨到的、特殊的,如此一來就沒有獨特不獨特的問題,因為所有人都是獨特的了,因此獨特與否與人數多寡也沒關係,只能說多數人(俗稱「大眾」)所持的想法、性格、表現形式「剛好」都是那個樣子(機率問題),人數一多就顯得平凡、見怪不怪起來,與之相對的當然就是獨特、少數了,但事實並非絕對是如此,如果自己能了解自己的底層性格、內心想法與個人的風格並且善用之,那麼你就是獨特的,不需在乎自己的風格、性格表現是否為大多數人所擁有,因為無論該型態是屬於多數人(大眾、通俗)還是少數人(小眾)的,自己就已經是獨一無二的、無可取代複製的。



回憶時刻

每人的人生當中必定或多或少有令人值得回味、懷念、細細再次咀嚼的時光,那可能是痛苦的記憶、酸澀的光陰、甜蜜幸福、充滿笑意的過往片段,種種過去組織成的回憶網,總能讓人在某一閒暇無虞的空白時刻,自顧自的突然回想起,然後盡情的讓自己浸淫在當時的那種情緒中,陷入過去的記憶漩渦,但並非所有事情皆會一五一十的出現在回憶網中、當自己回憶起該段過去時如實的呈現出來「讓你想到」,可能記憶錯置、失真、讓人想到的那段過去並非事實(可能是其他時間軸上發生的事件被挪移至該時、也可能是自己無意識的將事情變形扭曲、編造假的、不存在的事情來讓自己回憶,以掩飾自己其實已經忘記了的事實),或根本沒想起來、絲毫沒有對於該事件發生的任何記憶與觸及,而這時自己就會所如同被蒙蔽了一般只想得到當下所想到的關於特定的那一段過去的種種遭遇、歷經,而不會想到全盤、所有在當時發生的事情(也許想到的只有悲傷、苦楚,但其實該時也有快樂、美好的記憶,只是被大腦遮蓋掩飾了),可能自己會有認知、察覺到自己針對那段過去的事情其中有一些就是想不到或不想去想到,因而沒有想到,但大多數情況都是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沒有想到、還自以為已經將這段過去的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想過了、思緒游轉過一輪了,但其實還有些沒有想到,事實上,人不可能將某段自己的過去的「所有」事物在未來的某刻回憶時都想得到,因為人都是不全面的、無法真正做到全面顧及、多方兼包的,而且事物的全貌是無邊無際的、無垠無界的,根本沒有絕對所謂的全方面、全盤,因為真正的所有面向的事情是不可勝數的、無限多的事實組成,甚至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解讀與觀看的角度就不同了、因此怎麼說都是「對的」,所以人在某時刻回想起過去某一時間軸上所發生、自己經歷的事時,就只會想起該事件的一小部分、且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以自己第一人稱的視角來看的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本身就是片面的、自我色彩的(又不是上帝諦觀的視角,畢竟人也不是神,是只關注自己與自己身邊的、甚至「自私」的生物),因此能夠說回憶是「屬於自己的」,本來就應該這樣,因為回憶、回味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腦內特殊記憶,值得收藏並在未來某一天回顧時想起來、感受、在心裡體驗一番的特殊記憶(如果是普通一般的事情就沒什麼好回憶了,甚至不能當作記憶、不會成為記憶,以節省腦容量),即使因為各種因素而(有意或無意的)想不到某些特定的事情,這或許也是上天的安排、讓自己不想起,就享受在當下所想到的所有記憶中,去好好感受當時的情境、情緒、情感,想不到的就別想要想到了,既然它都過去了。



靈光的不規律出現之特性

我受夠了這種為了生成而生成、為了產出而產出,矯揉造作、生搬硬套,甚至造假抄襲,就是為了要輸出一些內容,但其實是完全無必要、空泛的垃圾內容,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輸出來輸出,無論內容品質好壞就要硬生出些什麼,這種形式主義的弊端值得詬病與發覺、觀察、挖掘,點出問題之後再行剔除,即便其中的文字使用得再怎麼絢麗、斑斕、優美、豐富,還不如不存在,因為這些看似明顯為了內容增色的潤飾、美化動作,但其實一點助益都沒有,只是為了達成若干目的而刻意操使的作為,而這個目標,也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功利主義的結果導向,亦或許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慣習,久而久之隨著時間的攢積,而形成的一種規律,感覺每天都一定要做到這些事才會心安,才會感覺到全身通暢舒快,如果沒有做到某種特定具體的事項(儼然成為了每日待辦清單中的工事),就會感到一整天都不知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的力不從心,但又無法藉由其他行為舉止、其他事務的處理來彌補,因為這些事務是無法抵銷的,就是一定要做到特定的這些事,才會「好過一點」,即使做得馬馬虎虎、過程中跌宕起伏、不順卡關,只要如期完成、今日事今日畢,就能至少使心裡快活一點,這種自我壓迫式的來操持事務,雖然使人們有利於追求效率的提升,但也可能造成品質的低下,因為每天的輸出量都是多的(由於有一個自設、自律的目標與規劃限制之),但這樣的每日目標又不一定是正常、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因此犧牲的就是品質了,質與量要一起追求是困難的,若高度追求其一,另一就會被降低、銳減削弱,其實每個人(都一樣)對於事務的處理效率與成績(外界迴響極大)之最大化的時刻,是偶而一起的、不定時不定期的、具有高峰時刻(以及當然也有的低谷期)的,我們也許不用追求每一天都輸出一定規律、固化僵硬的量,因為想法的展示與靈感的乍現總是突然而迸出的,絕非定期定量的穩定輸出,它肯定是不規律的,可能經過一連串數十日的靈感(想到好的主題或內容的能力與容量)荒漠,能真正輸出非無用無效的文本內容的量寥寥無幾、屈指可數,但可能在某一天、甚至某一刻倏忽間被靈光點醒,然後「文思泉湧」的洋洋灑灑生產出極大量的內容,且皆為有價值、值得欣賞品嘗、甚至可能大紅的內容,這一切都很難一言道盡,只能從日常的熟習、時間沖刷、經驗的累積一點一滴、循序漸進,才能慢慢冶煉而成,因此不須深刻要求自己,每日都要產出絕對有效、直戳要領、擊中人心、值得深究玩味的主題及內容,因為高光時刻往往是求而不得、不規律不規則出現的,身在各領域從事各類型的創作都是如此,整個歷程績效是上上下下、浮動起落而不穩定的,只有認清這事實,並且隨生活與歷練的安排與光陰流轉、時間遞嬗,不強逼催迫個人的靈光、高光輸出必須穩定、定期定量、按照自己的規劃出現,安適而為、隨個人的創作經歷、所遭遇發生的人事物而隨機應變,才能堅定抓住每一次的靈感突然到來,並隨著自己當下有的想法自然袒露,真正達到質與量的並存兼容。



未來無法提前到來

如何度過那個空白的時光呢?也許你會有許多留白、空乏、百無聊賴的時刻,很想要時間趕快過去,直接跳到人生中比較重要、高峰的那個片刻、片段,因為可能未來會有若干重要的事件,等著你來去面臨,其發生的時間也是在特定的那個時候,所以你想要直接省略中間的過程,直接將自己置放在未來的那片段、你認為是精彩的精華時刻,直接實地的去感受、體驗那個自認為重要、精華的事件,中間不可避免的等待、期待,那個相對空白的無色彩時間,自己都不想再多停駐一秒鐘,但其實事件上,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都是公平、固定的,時間的流動也是一視同仁、大家都一樣的,沒有人能夠跳過某一個階段,直接跳到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去感受、體驗他們想在該時經歷的事物,還沒到的就是還沒到、尚須等待時間流過,平均公平的經過之後才會到來、自體才能感受體驗,我們都是活在當下的生物,沒有人有辦法活在過去或活在未來,只能在現在的這個時刻做事,並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好好珍惜把握當下所有的過程、當下的體驗感受,也許我們會對於未來有憧憬、有嚮往、有盼望、有引頸期待,甚至想要直接跳到未來的某一個特定的時間片段,讓自己得以經歷該事件,會有這種想法的因素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對於現今當下所面臨遭遇的事件、狀態、周圍環境不勝喜歡,甚至排拒、厭煩,認為其無聊、無趣、是一種折磨、痛苦,以至於我們沒有辦法好好的享受當下所正在擁有、經歷、操持、處理的所有事物或狀態,就會無法專注、分心失神、思緒游離於過去或未來的某一種想像之中,即沒有全身心、意識投注於當下,其實過去、未來都不是實際存在的、都是抽象的,必須要靠人類腦部自己天馬星空或根據自己的經驗或直覺衍生的想像,而建構出來的雛形與大致圖像,有時候是一種私人的感受、看法、各方觀點,因人而異,總之過去與未來就是不實際存在(要麼已過去、要麼還沒發生到來)的事實,但這是有關於時間軸的定點與位置流動,因此我們亦不能說未來與過去的人事物就是都不切實際,但人們都是活在現在的事實世界的,對於未來,我們只能瞻望希冀,但無法跳到那方直接經歷(除非有穿越術),因此人類能做的就是在現在的時刻所面臨遭遇的事物上,甘願的處理、體驗,並為未來做整備預防的工作,對於極為期待、恨不得馬上抵達該時去經歷、但還在未來、時間尚未到的事情,既然無法將現在的時間快轉、更迅速的達至未來的那個時刻,不如就繼續期待!因為每一秒的感受體驗都是一種過程,無論是什麼心情、什麼身心靈狀態,每一個當下皆會在未來成為過去,並且在該事件真正到來、發生的那一刻,能夠回憶、細細回味這段充滿期待的過去。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沒有所謂的對錯
    怎活? Be happier, slower and simpler
    沒有所謂的對錯
    怎活? Be happier, slower and simple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3) 2458        義隆–X 6533        晶心科–X 8084        巨虹–X 策略二: 短期斜率 (3) 3450        聯鈞–ok,type1 5292        華懋–X 6752    
    近日美股呈現回檔整理的趨勢,資金正迫切等待FOMC的行動。最近公佈的總體經濟數據顯示,市場資金似乎並未過分擔憂,因為就業數據呈現緩和的下滑。觀察最近利率期貨的走勢,市場似乎預期12月中FOMC不太可能升息。眼下市場的共識是,升息循環即將結束,未來可能進入降息的階段。   隨著預期升息政策的結束,
    Thumbnail
    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在意那個45元的運費,而那每天幾萬塊的的損益卻是麻痺。是不是很有趣的心態。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同短期 策略二: 短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
    Thumbnail
    今天一樣賺到五百休息 不知道剛好是空頭盤這幾天感覺比較好運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同短期 策略二: 短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
    Thumbnail
    巴拿馬運河區的乾濕季分明,適逢百年枯水期進行運能減班措施 很多新聞來自不懂航運的門外漢,即使巴拿馬運河未來再降載,到美東可以用蘇伊士運河取代,因為巴拿馬運河費超過40萬美元,繞行不見得不划算 蘇伊士運河是海水,不需要淡水水壩調節,而巴拿馬運河調節水庫的困境,因同時供應民生用水,不能用海水補充水位
    Thumbnail
    前文: 20231125週報-5漢廢言之後|方格子 vocus 放空軍工吃到一隻K棒後就閃了,投機就是有渣到就好。 碳權持續布局,月底政策即將上場,但有則新聞稍微引起我的注意。 COP28美日等20多國簽署宣言 要求全球核電產能提高3倍 (yahoo.com) 搭配最近上映的電影-核能新世
    Thumbnail
    十二月份ETF最新配息表這不就來了嗎 老樣子不負責任點評 月配組: 1.772B表示:上升了0.008,每一張可是多了8塊呢 2.773B表示:上升了0.001,每一張可以多了1塊呢 3.929表示:到明年六月都是0.11複製貼上啦,不服來辨 雙月份組: 1.907表示:除非高於發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2739        寒舍–X 策略二: 短期斜率 (4) 6233        旺玖–ok,type1 4561        健椿–ok,type1 2612        中航–ok,type1 (但沒量) 6752        叡揚–X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3) 2458        義隆–X 6533        晶心科–X 8084        巨虹–X 策略二: 短期斜率 (3) 3450        聯鈞–ok,type1 5292        華懋–X 6752    
    近日美股呈現回檔整理的趨勢,資金正迫切等待FOMC的行動。最近公佈的總體經濟數據顯示,市場資金似乎並未過分擔憂,因為就業數據呈現緩和的下滑。觀察最近利率期貨的走勢,市場似乎預期12月中FOMC不太可能升息。眼下市場的共識是,升息循環即將結束,未來可能進入降息的階段。   隨著預期升息政策的結束,
    Thumbnail
    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在意那個45元的運費,而那每天幾萬塊的的損益卻是麻痺。是不是很有趣的心態。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同短期 策略二: 短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
    Thumbnail
    今天一樣賺到五百休息 不知道剛好是空頭盤這幾天感覺比較好運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同短期 策略二: 短期斜率 (1) 3702        大聯大–X
    Thumbnail
    巴拿馬運河區的乾濕季分明,適逢百年枯水期進行運能減班措施 很多新聞來自不懂航運的門外漢,即使巴拿馬運河未來再降載,到美東可以用蘇伊士運河取代,因為巴拿馬運河費超過40萬美元,繞行不見得不划算 蘇伊士運河是海水,不需要淡水水壩調節,而巴拿馬運河調節水庫的困境,因同時供應民生用水,不能用海水補充水位
    Thumbnail
    前文: 20231125週報-5漢廢言之後|方格子 vocus 放空軍工吃到一隻K棒後就閃了,投機就是有渣到就好。 碳權持續布局,月底政策即將上場,但有則新聞稍微引起我的注意。 COP28美日等20多國簽署宣言 要求全球核電產能提高3倍 (yahoo.com) 搭配最近上映的電影-核能新世
    Thumbnail
    十二月份ETF最新配息表這不就來了嗎 老樣子不負責任點評 月配組: 1.772B表示:上升了0.008,每一張可是多了8塊呢 2.773B表示:上升了0.001,每一張可以多了1塊呢 3.929表示:到明年六月都是0.11複製貼上啦,不服來辨 雙月份組: 1.907表示:除非高於發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2739        寒舍–X 策略二: 短期斜率 (4) 6233        旺玖–ok,type1 4561        健椿–ok,type1 2612        中航–ok,type1 (但沒量) 6752        叡揚–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