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

閱讀時間約 38 分鐘

做現在的事

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體悟到,活在當下、專注再現在的此時此刻、此空間此維度,才會比較快樂而不容易出錯,諷刺的神奇之處是,每每當我想起非屬現在的事、盤算未來、清點過去時,就會因為接下來的思緒扯遠而開始焦慮恐懼、惴惴忐忑,然後就容易分心、抽離現狀而導致現在正做的事頻頻出錯amiss,又「回過神來」(其實只是不想過去或未來的事情)竟然事情的操作與進程就趨於穩定,也許不一定會感到快樂,但比不斷想著過去或未來而痛感悔恨、焦躁、擔憂的心情比來,專注於當下做事還是比較「快樂」的,再者將精神貫注於現在所應該做、既然已經正在做了的事情上,做完或在做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成就感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意呢?(除非現正做的事並非自己所喜愛、是無比心不甘情願的做),因此,無論未來有多多可能發展的事端值得擔心、緊張、憂慮、期待,過去有多多已經無可挽回的事發值得懊悔、忖量、「如果我當時...就不會...」,過去的事已經發生無力改變、未來還沒發生也無可全然掌控,就為現今面臨的事付出氣力、別想預判未來、別想回溯過往,「你現在在做什麼事,就做這件事就好」。



自由討尋

人真的是自由的嗎?我們可以有權利自我決定詮釋、言論,利用語言構築建造屬於自己的言辭風格以表徵事物抑或闡述觀點意見、抒發感受情緒,任意形式的詞語組合都能看到從不同程度上、不同環境中表達想要傳遞給聽者(或讀者)的資訊與反思,但我們總有既定的共同言論範圍,若超出了這個集體無意識中規約的限準就會被社會異眼看待,即使不完全不被苟同也會是「出格」的言語,即使我們都不敢承認或不知悉人類潛在底線的不願跨越,且「自由」訴諸的同時也會不禁遭到良心、倫理道德的叩問譴責、來回思索,看似自然的先自我退卻、反抗否定這樣的言論展露的可行性,內心一番對於言論的無意識限制與邊修整頓後才能射發出去,左右考量、潤飾到符合社會共同的大致想像、大眾可接受範疇內才「膽敢」噴出,自己不能完全使自己能夠將想講的事物一五一十不帶修飾的講出來,因為自己會先衡量自己要講出來的話是否合適、妥宜,縱然這「合適」的標準也模糊隱晦、充滿不確定性,將此矛盾置放在外顯行為的基礎上也同等成立,我們有權利「自由意志」的選擇今天、甚至此時此刻要做什麼,但真的做什麼都可以嗎?我們潛意識的預設一條行為舉止的樣態標準(一樣不明晰、模稜兩可的準繩),若超越這條無形線就是「出格」行為,一樣被社會抵制、被自我內心良善非難,這樣的「自由」真的自由嗎?還是只是我們在一切不自由的奠基下嘗試追尋、拓創、想像自由的世界?



矛盾的人心

有時候心中油然生起的焦慮與對未知的不安忐忑,是極為惱人的,但也許人類(自農耕社會之後)就是嫻擅於把持對未來的信念、想著,藉操使、計劃全然掌控未來的一舉一動、一思一想,最好是什麼特別的、突發的、非預期的都不要發生,就「順順的」依照自己安排想望的方式進行、活著(無論生活、工作或心靈狀態),而在順利的依心中所定的場局開展的同時,也在替更遠的將來「做打算」,我們一直一直存活(而非生活)在未來或想像的虛幻世界裡,因為害怕末日、害怕死亡、害怕害怕也沒用的事物,所以一旦事端走勢並非計畫中盤算的那樣時(偏離的程度造成的自身感覺與影響之界定因人而異),就會焦躁、迫切、惶恐、憂心忡忡,因為預設太多「可能」的發生,即便該事真正發生的機率認真客觀算起來極低,即使這些全都是自己胡亂想像,即使這些「可能」都還沒到來、不是我們該面臨的時刻,甚至於我們即使知道我們都不知道事態會有什麼分岔流變的事實,我們還是為未來擔憂、狂躁、鬱悶、緊張,而同時心知肚明這些情緒都是多餘、無助益的,甚至知道我們知道這些情緒都是沒有幫助的,人心就是如此矛盾,看似困難卻簡單的事實在我們看來,卻需經千轉輪換、翻湧滾濤的內心過濾,複雜化、自我造建桎梏後自己走進去反鎖,然後再積累焦慮的深層負壓(即使知道自己是自己走入的)。



無謂的心內爭戰

每每我想逃離某項事務的進行與即將到來時,心中又會有另一種聲音以沙啞、帶著志氣的口吻腔調吶喊著,勸告我不要放棄,雖然這聽起來老套陳腐,雖然近乎世上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覺,但我臨受的頻率與強度(依我而言)總都比一般人更多、更大,而就是這樣的矛盾,每當努力到一種程度、得失心過重、害怕期待愈大失落愈大的時刻,我總是不切實際的將思想趨往徹底相反的犬儒主義、凡事求標準之上剛剛好壓線過就好的心態,也許是我自認我都已經如此付出了,如果沒有達至我理想中的成果,為了免於深陷失望、頹喪、自暴自棄的負面情緒中,就會看似自然、不由自主的在過程中先「注射預防針」,讓自己看待事物輕一點、鬆一點;別凡事追尋結果完美、苛求一分耕耘就要有一分收穫,甚至為自己保留一份「什麼再壞的事發生了都沒關係,我還堅強不會影響心情」的底線心態,已然預期最壞的情況可能會發生時要如何「健康的應對」,這使我在決定是否「付出努力」前掙扎、躊躇了許久,因為我知道當我下定決心努力時,我就會很「努力」,但同時又恐懼囿於自己無法改善的高強度得失心而屆時若失敗時會「一蹶不振」,每次想到這裡時我只想規避這類創傷所帶來的負面反應,也許我大抵還是傾向健康心態、身心平衡的,我既想努力求取我想要的、又因為擔憂自己沒得到會難過而不願過於努力,這樣的拉扯導致我在過程中因不斷自我叩問而苦費身心,而整體來看我的努力程度也卡在中央不上不下的勉強在標準線微上,而這樣的努力程度所至的結果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為不論成果如何我都會有所情緒(而不只是失落),所以乾脆忽略、說服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堅持什麼?

你說我是為了什麼呢?究其根柢我也朦朧隱晦的說不明道不白,也許是一種堅持!即使是無謂的、就結果論而言無助益的,即使是我只是為了填飽我心中某方面想達成、臻至我想像中的「理想、完美」而急切迫己的、近乎癡狂的堅持著一定要完成,即使每每這樣的事其實很容易完成(而此時若沒有完成我又更怪罪自己)、只是一件小小細瑣的碎事,即使我內心知道我只是為了滿足我內心自私的需求與雜碎想望,但我還是無法輕易放下,甚至東填西補的挪移其他「事蹟」(還要是當天的)來彌補預期做到卻沒做到的部分、平均每天的「產值、成就」,另類方式的進而撫平、避免我因為沒達到每日理想中的樣態而大量產生的悔恨、傷心,或者自我說服內在心流的努力會間接影響成果的(其實以現實面來說根本不可能),我就是有著這種如此簡單做到、沒有做到卻會死的堅持,干擾身心、經常讓我陷入無限深層思考,外顯表現、或呈現的結果卻絲毫不為所動,「看似」像普通正常人一樣,其實內心早已經歷一波波巨浪湧濤、無數次的平靜又起潮。



所思所想

有時候我想讓自己看似「正常一點」,心中那跌宕劇烈的一遍遍戲曲精彩演出不依樣帶到外顯表現上,顯化呈現、表彰出來,也許是趨同、社會化的因素,也許是我天性不喜出風頭、或成為萬眾焦點,只願窩在自己的思想、思緒世界中每天變幻蛻化,如此殊異、「成就之高」的境界卻因為個性使然而藏匿起來不讓別人發掘、挖探,也許是因為這樣很可惜(更可能是自己認知到這樣很可惜),所以極力的想突出、表現獨特(又展露了在兩者光譜間猛烈挪移的極端站位),但不至於將自己所思、所想、所感受全盤訴諸(對!已經達到多數人認為「厲害」的地步了我卻還沒全部托出),但肯定的是我付出了近乎全力,不是因為所思所想太多無法一一攤出,而是又用盡(多餘的)心思想辦法如何將我「不常人」的思想以貼近大眾、精簡、正常普通、合乎社會規範的方式輸出,因此為了這又再增添了一層思考,層層嚴實縝密、深度內化卻淺白產出,我只知道所有他人看到的,無論文字、行為等「作品」還是物質實際上的「成果」,其背後抽象、無法言語、不成形體的思想、情緒濃度與數量,永遠是它的好幾百倍。



力不從心的背後原因

為什麼最近常常力不從心?無法順利的將心中所思毫無疑問、保留、羞恥的展陳,將付出的努力、所得的能力全然袒露呈現,藉由外顯行為的凸出自我表達,也許是由於我心境的改變、蛻化,心態、所欲求的理想身心狀態變調了,說來亦合理(畢竟人不可能永遠都操使著同一個心境狀態、同一個企盼的身心境界),或許是因為我對於外在表現、內化想法的程度比例的觀念有所與以往差異(人是不斷演化的而不是進化),以往認為的所有想法就應該全部鋪張攤出,現在則對自己不那麼嚴肅、緊張、苛求,更可能是整體對於做事的態度遽變了(不一定是變差了),肇因於心中看待各方面事物的比重站位,重視在意的生活方面不同了,或其在程度上、比例調配有所挪動,變得「寬以律己,寬以待人」、"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所以才會出現心中想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而實際的動作、行為卻不及此,有時心中會懊悔、自責、失落,但更多是釋然、無所謂、鬆弛,這樣的轉變並不是因為我「退步了」,而是在意、堅持的層面不一樣了,心之所向、追求的目標與想望轉舵,對於該事的付出、渴切的多寡概念持不同的見解了,而這無關乎好壞、優劣,甚至不應該互相比較,因為這些都只是過人生的各種方式、一種選擇而已。



身體狀態的覺察

在我們的人生中是否有機會能探照內在,真切的感受身體、心理的狀態與反應?也許對於有些人而言這極困難,因為在庸碌繁瑣的塵世中渡過、只為活下去而不斷在邊垂線地帶掙扎,儼然是妥妥的沒有「品質」(即自己知道自己在生活、而不是存活)的活著,更何況想到要「感受自己的身體」,沒有出大問題、狀況嚴重到連日常都無法處理就很好了、就能過了,壓根不會也不願感受自己的身體每日的狀態、疲憊與否、精力指數,但實際陳出的表現與成果總是誠實的向自己透露一些身體狀態的訊息,即便自己對於自己每日的狀態好壞無能分判,關鍵就在於自己是否能自身體情況的外張反應讀取每天的狀態,今日頭腦昏沉迷濛、浮脹混糊無精神,也許因為不去在意、無心顧及而忽略、沒「感覺」,但能從思想空白卡關、頻頻跳針不通透的腦流、或呆滯停擺、運轉吃力的腦中旋栓,怎麼想著想就是轉不過來的矛盾異狀,而或多或少「得知」自己今天狀態不太理想,這樣縱使沒有感受但至少有認知了,就能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處理,知悉根源、成因後,就能將自己操持的事情發生的結果來推導出核心因素。



境過回首

回想過去經歷過了那麼多渾沌、不穩定的瘋狂歷程之後,又到了這個階段(該處理的事務沒有那麼多且雜亂到喘不過氣時),總想要慢下來、甚至停下來,好好的歇口氣、休息一下,怠惰拖懈、縱情解放都沒關係,只要能調整自我身心,回歸純粹、平淡、簡單,任何形式的鬆弛都是良好的恢復模式,也許從外表上的作為看不清楚,但只有自己知道,每每經過了如此快速、繁瑣、複雜、紛亂的心流與實際事務的經歷沖刷後,總會想要淡化一切,讓日子順滑的隨時間均速流淌,不快不慢、不急不徐,避免再次經歷像以往一樣的衝動、接收過於大量的訊息,因為世間上的所有事物總是需要自我的內化、消化,而這消化的時間因人而異,但絕對不能過操之過急、超乎正常範圍的過快。



放手

可知道,一位不忍將自身事務(即便不急、不重要、不強求做)擱置在一旁不搭理、忽略的人有多恐怖,而我就是這樣的人,許是天生使然,就就總是無法將有關自己的工事在尚未完成之前輕易放下、或在做的過程中放縱,總使是極微小瑣碎、細密的雜事,因為心總是會懸在那裏、不吐不快,至少需完成一部份、好交代了或甚至已經大概率完成了,才敢放下心、「鬆懈」,否則除內心不舒暢外,外顯表現也會顯得蹴鞠緊張、忐忑、七上八下的滿臉擔憂(都是看得出來的),形同有病纏身、臨死前的心願未了,無心做其他無關乎「本業」的事或稍微放鬆休怠,即使自己深知這樣毫無懈馳的生活總有一刻會全身心崩解,但仍是無法在完全放下心的心境狀態下鬆手或稍稍緩一緩,也許是時候學會這麼做,即使知道這樣做可能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一些代價、一些損失、一些來自周圍他人與自我的責難,即使現在不是最好的時候。



將過去表達?

有時候我就是心血來潮的想將自己的所經歷、甚至心境流動與所思所想,無保留的表達,但又想到這樣實踐做起來繁瑣、太多太麻煩,因為我經歷過太多、事件太密、思想更是每分每刻都在轉換更變,攢累起來的思想容量、歷經事物太過龐大,甚至大到要回想重憶、溯探顧往都無法準確、完整的還原呈現,再者,生活是因時間而生的產物,是不斷流淌、經過而一去不復返的,回憶只是大腦某部分儲存事物的機制所產出的記憶,不但不完善、殘缺零碎(人不可能將過去十年的每一秒鐘的思想、心情與決定全記牢牢),也沒有意義,因為人生只會向前走、過去的就過去了無法被改動,雖然大家都聽過此道理不下上百次,但卻時常忍不住去活在過往的時光、去回想、去懊悔、去追憶、去緬懷,即使深知「過去就是過去無力挽回」這個事實,因此,我為何會想要將過去的經歷闡述呢?何不將現在正在的經歷、心境思緒表達訴諸?



終極想望--享樂

我們人類最終極的想望,就是「享樂」,我們雖然能壓抑、按捺自己內心最原始、衝動的慾望,避免可能會很難看的、幼稚的、單單純純的、不明理的心底的深層渴求蠢蠢欲動的衝破防線,然後赤裸展陳在大眾面前,因此會用各種美、好的事物包裝,將事實複雜化、理論化、系統化,假意形塑自我,讓其看上去完美、合乎情理、正常、符合社會建構的既定形象、不「出格」,但是只有自己的內心深知,我們終究還是難以抵擋最深層那份初始想望的悸動,那份穿透慾望、直指人心的想念,其實一點都不複雜、也不需用理論解釋之、也完全不成一套系統、甚至不合乎情理,所以形貌千奇百怪、各人之間互相殊異,無法用一套完善的因素分析原理來貫穿、說得通,但這些形形色色的想望,最終都會匯聚流合成同一種生活形態,即「享樂」,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工作、為了掙錢、為了吃喝拉撒睡,而是為了享樂,這樣的狀態才是「在生活」,而工作賺錢食衣住行育都只是為了最終的享樂而必須做的過程,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體驗、享樂中吸納存在感、意義感的遠征路途。



其實很單純

別合理化、高尚化、菁英化你的想法,其實每個人心底深處最初始本原的純粹慾望,大家都知道、自己更了解,但卻不願承認,因為事實相對赤裸、難看,真相無比醜陋、可笑又諷刺,別認為人的腦袋承裝著無限可能、經過訓練後有非同尋常的智慧與聰明、彷若高處不勝寒的菁英思想維度,每個人根柢還是單純的、永遠「長不大」、未開發的,你的思想階層地位也沒多高,這只是自己掩蔽內心而裝假捧高自己的想法所產生的結果,即便是受過「高等菁英教育」的人,心中那純然的思想與道德觀也未必是絕對正確、正常,更遑論思想「高尚」,每個人其實內心的想法都是單線一貫到底、不拐彎複雜的思想路徑,能容易的歸因出自己的想法最初始的因素,每個人都持有同等的思想,只是傳達、腦內流動的形式與速度不一樣而已,甚至對於「菁英」一詞的真正定義也存疑,我們對於菁英的既式印象應是風度翩翩、受優良頂尖教育的「高材生」,抑或是道德觀、價值觀、社會觀正確而心術正常的人?每人的想法雖形式萬千、隨時隨刻在變,但最終、最初的想望都是趨向同一方位的,不管中間思想路途多迥異、多曲折蜿蜒。


無收斂的情緒外展

且記得,在情緒透過身體(臉部、肢體)、行為(舉動、做法)等外顯形式呈出前,必須經由主題自我的內部消化,甚至潤飾、滾圓式的調整之後,才能全盤表陳,否則就不只是缺乏「三思而後行」,更是充滿稚氣、不圓熟、不嫻稔世故的外張,當然人這樣的「性格」是可行的,只要自己認為可行,但就是在若干領域、或年齡層中不及道德標準或「出格」,會遭他人異眼相待甚而唾棄的形象,說著是一種性格也不太恰當,因為性格是與生俱來、因人而異獨一無二的心性表徵,這樣情緒(或每分每秒細瑣微不足道的思考、想法)毫無保留的外送發射,雖然亦是與生俱來,但僅限於幼時未開發、未社會化的階段,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是具普世性的、也容易改變蛻化,所以這不算是一種性格,只能說是人思考與表達想法、情感的階段。



面對未知

因為我們對於未知的空間、尤其時間,極度好奇、渴望探求、欲擁有全知,因為對於未來一切都不知曉,所以想知道(人類總是隨著時間推進而愈變貪心的想知道宇宙所有事物的),所以透過開發、科技、研究去挖掘探索,就會因此而的感到恐懼、焦慮,因為從想知道、探索求知、到最後終於知道的過程中,經歷的心路、思緒都是蜿蜒曲折、變化萬千、上下遽動的,因為不知道、所以想知道,為了知道(但此時還不知道)所以一步步小心謹慎的試探、推演,一定會有所內心的波盪迴瀾、無數次的緊張期待,就像在尚未知道禮物是什麼的情況下那刺激期待、不知道知道之後是會又驚又喜還是失落垂喪,因為真正的知道都還不知道,所以面對未知我們都各自具備一定程度、數量的不同情緒、思想表張,而未來(時間)與靈異世界(空間)又偏偏是人類永遠無法知道的未知的形式(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時光旅行?),因此人類只能除了擁有這些未知所自然帶來的情緒(期待、恐懼、緊張、焦慮等)外,也為了「讓未知不那麼未知」,在現在就做足整備,所以我們傾向為未來做準備、未雨綢繆,期望「搶先活在未來的時光裡」,但只有我們知道無論做得再多、再縝密,都無法真正變動未來,還是要等到未來到了,才會全然知道,事端發展才會百分之百確立,所以我們現在正在為未來而活,但卻不是也無力活在未來的時光中,過去的時間亦然。



事件的好壞之分

有時候過高濃度的擔心、憂慮,只會助長自己焦慮的橫行,接著讓自己愈發沒把握、猶疑不定、自信心不足甚至自卑,心虛、羸弱、疲軟不振就會進一步導致事端的發展趨往負面的方向、甚至達到成心中所預期、擔心的「失敗」,然後就更沒有信心、更加沒把握、處理的力道更虛,就這樣無限向下惡化循環,所以人常言的「怎麼想一件事,那件事就會朝你所想的方向走去」,「若你講一件事情想得很糟、很壞,即有可能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就是壞的,如果你將一件事想得很美好,最後事情陳出的結果就有可能是正面的」,這不是我們人類具備豐厚的第六感,抑或世間上所有事情的發展都與我們有心電感應,好像所有的事情冥冥之中都有註定,一切都是能量的相互影響、吸引或排斥,甚至形容事件好似能讀懂我們的心靈、在想什麼,當然也不能排除以上這些可能性發生的機率,但是我想最準確的解答應該就是我們的心境能錯動一切,事情本身的發展並不會讀我們的內心,也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那麼強大的第六感與心電感應,甚至並非每件事情都是上蒼安排註定的,事件的發生、發展從頭到尾都是一樣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因果律順勢推導的結果,並沒有好壞之分、正面或負面的走向,完全就是我們人類自己主觀感受到事情的狀況樣態是趨於好的那方還是壞的而已,同樣一件事,認為它美好的人,它就是美好的,認為它很糟的人,它就是很糟的,因此所有事件本身的好壞是我們人類加諸於其的,而這份好、壞因人而異、型態萬千。



興趣只能是業餘?

我們社會共同建立的價值觀中,總是希望一般人的日常喜好或興趣是具娛樂性質的、無關乎工作的(因為工作往往要沉悶、嚴肅、不是自己喜歡的,好像這樣才能稱為工作),興趣是在既定印象中是玩樂的、業餘的、鬆弛不嚴謹的事,如看電影、吃喝睡...,但每個人與生俱來天性不同、所喜愛的雅趣也有領域上的差異,不能要求限制每人的日常興趣都屬於同一類型(符合大眾的類型,因為世界上本就沒有所謂大眾、小眾,只有比較多人趨往與比較少人關注的事物而已),再者就算是上述這些看似不用花費氣力、心思的興趣,也能夠、也有人將其精通、縝密的訓練至職業專業等級,且誰說興趣要是玩樂的、不認真的、不需用腦的,就是因為興趣是個人發自內心好奇的求知慾驅使的想望的事物,所以更具熱情、不因沒有實際利益而喪失成就感,所以會(也應該)投注更多心力、精氣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學習或體驗到欲求得的事物,至於人們常將其與工作並列置放在對立、相反的事情,也許與大家普遍的生活形式有關,日常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自己不喜歡、得過且過的工作中度過已經夠累了,何以投注「投注更多心力」在自己就算是真心喜歡的領域內呢?



對某事務的堅持

每個人都有各自堅持的內容、事務操作的渴求,這種堅持能強烈到成為一種固執、一種沒做會死的必達事項,而這種對特定事物的堅持奇妙詭譎的大多時候並非為了個人利益或好處,或能為其在乎、關心的他人有什麼幫助,有時這種堅持完成某項事務的至死方休的精神只是個體內心無意識的追尋,甚至不是出自內心興趣、熱情、求知慾,即使知道自己的堅持十分愚蠢、也對實際事端、個人發展沒有意義,但更多時候就是無法克制、放下自己的想望,一定要逼迫自己完成某種特定的事情後才會、才感覺好像有資格感到鬆懈,若沒完成就會心躁神煩、焦慮不安、甚至窮追猛打的急切癲狂,即使自己知道自己在做的過程中不是那麼甘願、幾度想逃離、想就壓線勉強的通過就好不用太努力的堅持,但身體好似絲毫不聽取,依然固我的繼續對於特定事務堅持,潛意識的使自己被洗腦、被說服,然後認為自己應要做「完」(不只做「到」)這些才能call,it,a,day,當然這些堅持也不是萬年不變,對於特定事務的堅持是會隨時間流淌推移、堅持的事端本身的演變、個人生活與觀念、信念的轉換而改變的,最常見的改變是從一事務轉至另一事務、堅持的東西不一樣而已,或者事務的堅持程度漸漸(長久下來的累積,而不是一夕之間)消散、不那麼堅持了,但這種堅持的退散必定是經過很長時間慢慢減弱、對該事的愈趨鬆弛才能達成的結果。



自我的氣質

閒適與從容的氣質許多人「擁有」,但不一定能「行使」,因為社會共同架構的人性趨向限制、從事領域、事端發展情況、周圍背景環境的影響,而不得不匆促、急切的操作,致使有時從外顯角度觀視時有些狼狽、痴狂、醜陋惹人厭,非但無法真正散發「氣質」,還剝奪了身為獨立個體獨一無二的性格展陳機會與舞台空間,足為可惜,雖然氣質一詞的定義依樣被社會大眾共同流行的價值觀所集體潛在架構,即人「有氣質」等於行事從容、舒緩、優雅、徐徐拂過卻不拖怠緩慢、整個軀體韻律性的流動、鬆弛彈性而不過分乏軟或緊繃、靜謐穩定而不喧揚外張,但其實氣質是人身為個人天生具有的性格所產出的心性,其應該是透過行為顯現而自然流露出的,不應有意識的刻意操使、或掩匿遮蓋而找另一種表現形式置換,只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就能無虞的將獨有的氣質袒露出,只要個人展現的形式表張出來的過程中自己是喜樂的、不感到矯飾、虛假的,就是自己的氣質所在,因此如何在庸碌繁瑣的社會中適者生存的同時還能兼具自我氣質,就是現代人亟需用心探查、掘尋的課題。



線上標準高?

現代科技便捷迅速,選擇使用線上數位內容與形式已然成為主流,但同時因為人取得、使用線上功能設備的機會、接觸率與容易度疾速升高,使用線上的形式進行學習、工作等用途的頻率也因此變高,幾乎已經霸佔大多數人的大多數時間,使用的門檻降低了,順勢就造成線上使用的標準提高,因為幾乎每人都能輕鬆簡易的操作介面、滑順活用,理應對於事務的進行要更加方便、快速、通暢、有效率,因此每個人潛意識中的對於使用數位線上形式進行的標準也會提高,因為有更大的容量與capability就能花一樣的氣力從事更進階的事務,甚至如今演變為線上比實體的進行更「苛求」、嚴謹而急迫逼人,因為使用數位(看似)等級更上一階了,所以要會做到的事就應該更多,有些事端的進程推演在以往以實體的形式操使時可能窒礙難行、總不知道哪裡卡卡的,但一切在數位線上都能完美解決(只要基本網路、介面等設置會操作),所以線上進行作為更便捷的方式運行,就像晉升富人金字塔的上流檔次,資源更豐富、更容易取得了,想當然爾的應要做得更快、更好,預期他能做更多、更有效率、更有生產力、更精實優良,因此他人對於其做事的標準與審視點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目標的無限下修

有時不是因為你的努力不足、或程度不夠、甚至情商太低,是世俗、換境與社會建制的氛圍不合你的思維與腦中所想,不需因此感到沮喪、失落,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曾經努力過、也認為自己應得即足矣,世間上不是所有事你付出十分精力、時間、心思就有十分收獲與成果的,而如何釋懷、放下不去斤斤執著就是每個人皆應習得的課題,如果你的目標尚不明確(甚至不清楚這是否已是目標)、還沒到「沒達到若干客觀標準會撕心裂肺的痛苦與仿似身處地獄的想死之感」的境界,就能將所謂的「目標」標準不斷放低,因為在目標尚未完形(即追求的方向不定立、缺乏客觀基礎的模糊判準、沒達到也好像不會怎麼樣)之前是最具可塑性的狀態,甚至還沒資格稱此為目標,因此在這階段就能不顧現實的成果為何、是否達成你那模糊的標準,以鬆弛、適意隨和的心態面對實際的結果、無論結果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即使結果比理想的情況糟了也沒關係、因為那理想還沒發展成目標而不須如此認真對待,這就是「目標」的無限下修,並不是沉淪墮落、自暴自棄,而是相對心理健康的操作與心態轉換。



信念貫穿?

你現在的心是平靜的境態嗎?是否不容易受到外部環境驅使而搧盪浮沉呢?無論周圍景物如何光速的變幻、逝去又復得,自己的內心保持長時間持續的穩定、不搖卦是必然,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種境界,但能通過練習、(也許幾次的挫傷敗仗)與無數經驗攢累的歷練,藉以昇華、鞏固內心的強堅信念,使其不易隨時間、環繞於己的人事物而經常鬆動、左右自己的意念,然而並非全人類都苟同這一觀點、也不是每人皆願意付諸實踐使自己的內心「穩定」(依他方的話來說是「固執」),由於人一生的身體、心境、甚至價值觀、道德觀等思想都會自然的隨社會、時間滾動式的變化、蛻演,而有行為上、心態上的再不同與翻新,經由一次次的改動、整備以服膺、融入當今的大眾社會模式,好讓其在世界上得體生存而不會被淘汰、唾棄、踢離,否則若永遠秉持著一貫的信念而並非柔軟彈性的隨時準備好修調,在某些時刻會招致負面遭遇,最後(若幸運的話)找到屬於自己、同時又符合社會所需的思想與信念,就能尋得真樂、可以不太怎麼變動了,人生就是一個個從摸索撞牆的階段中成長、老去的途程,當然這樣的概念也在某方面成立,只要能提出說服自己、他人的直接性有利、有理的言說,就能自成一套理論系統並操持之,畢竟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不行」的,哪些是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都是我們人類自己共同定出的主觀規則。



擁有快樂

如何獲得真實的快樂呢?即具永久性(不隨時光、環境遞移變更)、持續性(一直內含存持著而不間斷)、穩定性(平健輸出輸入而不忽高忽低的跌宕起伏)等特徵的富足心境,你是此時此刻感到快樂、抑或擁有快樂呢?當你臨受令人、令你情緒昇華、或幸福、或快意的事物時,你會「感到」快樂、滿足,但「擁有」快樂是一輩子再也難以捨棄的狀態,因為這種快樂具持續性、穩定性與永久性,所以會在任何時刻感到快樂、隨時隨地充斥幸福,「感到快樂」只是感受到快樂所帶來的情緒而已,「擁有快樂」則是抓住快樂的本質並不輕易鬆手、好讓自己在每分每秒想要感受都能感受到,感到快樂不是就等於擁有快樂,換言之,感到快樂不一定能擁有快樂,但擁有快樂後卻一定能感到快樂,感到快樂可能會因環境、遭遇到的人事物而消散退卻,可能不會長久、不會穩定頻率的感受,因為感到快樂並非三種特性兼具、可能僅具備其一或二,人們卻會在擁有快樂後就很難失去之,因為擁有快樂是三者皆備,所以能在隨心所欲的同時有方向、目的、自我意識及認知的活著,無關每時每刻的外顯形式的表現如何(臉部表情、行為、舉動、社會成就等),因為真樂是只存在於內心的靈態。



時空的思想、行為、言論自由

在某一特定的結構中人們能持著自己的詮釋自由,馳騁言論浩瀚海域、闡釋自我觀點而不必擔心內容是否符合社會既定框架與格式,即便不知曉社會共同的集體限制是什麼?不知曉有沒有這樣的一套系統性的正確範疇?甚至即便不清楚有沒有這麼一套理論上完美、對於言說(或任何形式的產出,如書寫)的詞彙使用有內容上的限制與架構而只能照著該方法走?其實所有的限制、逆限制、對於限制的認知都是人自建創拓的,當然這又要扯到哲學思索「天性自然」的無窮抽象雜碎論述,世界上曾幾何時因為有了文明智慧、有存留的意識與會思考、記憶、開創的人腦,而有了對於意識、智慧、科技的無限追尋、疾速進化,都是因為有了人類,但同時人類也創造出對於地域性、歷史性、社會性甚至文化性的各自框架,「自主」設立、圈畫範圍以限囿在某特定時間、特定場地的某項主題談論,但該講什麼主題也是人訂出來的、講的內容也是人類創造輸出,其實超出範圍、不講關於限定時空背景下才能講的事物、甚至微「出格」,世界也不會毀滅、人還是照活,只是可能會被周遭還在奉行場域特定論的他人異眼相待而已,其實人的行為、言論、思想是極度自由的,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我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想任何事物、做任何事情而不會「怎麼樣」,體驗到了即足夠,但震撼內心的自由感受似乎源源不絕、未曾間斷,自由過了頭,就會因而衍生恐慌、無邊無際無垠無限的緊張與不安,誰知此情緒的因素竟是活得太自由,接著就開始要求自己收斂、自律、「應該要限制行動、思想、發言了」,果然人是需要限制、擘劃疆界範圍的(真個自虐的生物),然這樣的自我限制、主題劃分細密(所以才能聚焦討論而不會感到因話題太廣袤而生成的焦慮與惶恐、主題縮小了才能箝制、防堵言論的無限拓展、沒完沒了)有時又走向了極端(過於束縛、專門的細小領域之談論),因此人類對於言談、思想、行為的主題性限制、甚至控制就是這麼來的。



事態如何發展是自己促成的

也許很多時刻你不需一味掙扎,若事態已成、發展成熟固式至難以更動或彈性變換的境界時,應該放下而不再執著、畢竟事端的態樣大致雛形(或完形)已定,再以何種形式的欲改變、抽搖事實只是徒勞無功,事情的形貌仍然無動於衷,有時人的預感、直覺精準得感到諷刺,且往往都是在事物朝負面走向趨去時會最準確的預期到,彷如往好處想事情就會往壞的方向走、往壞處想事情還是往壞的方向走,可笑的是我們依然不知悉自己的直覺是有多麼精確的正中紅心,毫無頭緒、依據的認為吸引力法則(往好處想好事就會來、反之亦然),其實所謂往好處想好事會來是因為人已經將事情的所有可能發展美好化了、先在心中設置一個無論事況怎麼推演都會是好的假想與信念,因為往好的地方想就表示心是存有無限、無理的正向能量,心態正面了自然所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認為是好的,而不一定是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好的,且事情「好或壞」本就是主觀意識、沒有絕對劃分的產物,是依個人對於該事的想像與價值觀(當然包含當下的人事物、心情等背景影響)自我認定的,因此事情的好壞雖不能以一貫標準、理論來分類,但能確定的是人心中在想的是怎麼樣、事情的發展走勢就會怎樣,因為無論想著的是好的走向抑或壞的,心中都已經預設了該事發展的樣貌、事先賦予了好或壞的套名,即便不知道未來實際發生會如何,屆時無論發生了什麼,人都會以自己的主觀認定來說明、好以符合內心的事先預設。



屬於此時空的發生

我們都只是在時間與空間的推遞進程中留下痕跡的旅人,在某一時、某一地的發生,且絕對不可能有任兩(或以上)個人或兩(或以上)件事物的發生會既同時又同地,因此發生在時間、空間上是有限定性、獨專性的,亦即我們能像以數學X、Y軸求點一樣,設時間、空間為兩個向度得知在若干時刻點、地點發生了什麼、人做出了什麼、思想是什麼、狀態是什麼,因為該點永遠只有一件事的發生、人的那一個思想、那一個行為,而每分每秒、每域每區的發生都是在歷史的洪流中刻下一道道印痕,有些發生隨著時光演嬗、地點轉移或喪失、或殘存、或部分保留,有些發生被當下所紀錄,因此不會因時代、地方的改變而消融淡化,甚至反而長健茁壯、不斷輪迴似的翻騰記憶,而我們身為人在這有時間與空間構建的世界中,到底是什麼角色?因為人類究底還是會死亡,也就是在這不斷流動的空間、時間中消失,即便有當時的紀錄、後人不會忘記該人在某時某地做的某事、腦中的某種思想,但實體的人形已經不見了,也就是無法繼續在這空間、時間中留下痕跡了,那麼我們在生所有的行為、思想、形體存有是持著什麼意義?也許沒有意義、也許沒有意義就是一種意義,但我們也不必深陷這樣的無限迴圈中,畢竟我們都是世間的過客,在無垠的空間、時間軸度中出現那麼一下下,無比渺微,因此體驗品嚐人世間的滋味,或多或少都好,才是人應該關注重視的。



愈來愈廢?

有時不是自己想要偷懶,而是上天給我們的安排自然就「輕鬆」,致使我們「不得不廢」,想要突破、自我超越,又嫌浪費力氣、精神、心思與時間,於事無補,乾脆維持現狀、端看接下來一切事態的演變與遞進,隨著時間、發生的事物推著走,看似無力、無奈、無心,甚至有些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無自我意識的主宰決定,少了些「我的人生我作主」的覺醒,但人會「墮落」成現在這樣,其實不是人們自己的想法趨變、世代下來變得愈來愈廢了,而是整體社會結構遷動與時代價值觀轉換所導致,不能單就個人或群體的表現來判定就是自身心態的問題,畢竟這只是形式上、心境上的不一樣,而不是變差了、變廢了、變壞了,更不是墮落、沉淪,因為世界變幻無窮、迅速更替,還沒來得及適應或自我主張、建置成熟的信念與堅定想法,社會就又全然變了一個樣,需用不同的角度、視野、價值觀來看待之,因此在不斷抽換變異之下乾脆順應形勢,不過度擁有自我的意識、發憤圖強的決定、卓越超然的境界追求,才能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苟活、存留久一點,因此永保鬆弛、有彈性來應對這繁亂紛雜又飛速更變的世界,是我們得以活著、活得好的折衷之道。



心內想法牽引

在所有人都持否定意見時,自己若能「殺出一條血路」似的突破窠臼,真正探照自我內心的聲音與心態、腦中乾淨不受滋擾的秉有的想法,不被多數人或社會大眾的共同價值觀、既定概念所影響而將你最初的信念拖走,因為服膺多數人的決定與「建議」(看似他人給建議,其實是要你聽從他們的話語並依樣照做),而撇除洗去自己原有獨特的想法與決策,失去了真切為自己而活的權利、且還是自己主動(甚至是心甘情願)拋棄的,因為對於人生的想法、抉擇方向已經被同化、被說服、被多數意見所左右、或(更悲慘、不得已、有苦衷的)屈服讓步於現實,而這些皆是肇因於自己的內心對於所欲的方向目標感不足,不夠鐵了心、堅實不移、死死的信定某種想法,所以心志綿軟、搖擺晃動而容易被牽引、被改變、被轉彎路途,其實這也沒什麼不正常,畢竟對於人生方向的想法本就會隨年齡而轉變,也會隨周圍人事物的景遷而殊異,而且很多人都是要等到中年、老年了才驚覺自己走的方向是不適合的、然後找到自己真正的內心目標,有人甚至一輩子都找不到、永遠在不對的路程中打滾,然這些都是經歷、過程,沒有什麼人生方向是錯、或對的,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



人體海綿

人真的是一塊塊的海綿,沒有邊界、吸收力極強、代謝也適宜的海綿,會隨遇到的事而應變調整、滾動修正,也會因為環境的需求而有能力將自己逼至極限(應該說幾乎沒有極限),要多有能力、多快速有效率、多聰明多精巧、多身手矯健都是可以逼出來的,沒有限制的無垠擴張,相對的若沒有環境、心境的刺激與洗刷、沒有該狀態的浸潤與沉入,就會愈趨「退化」而漸漸回到原本的樣態(通常都是自己最擅長、最無意識、習慣的狀態),甚至從初始值更加退步變成負數的能力狀態,還要待環境與心態的再次激起、帶動才能有可能煉回巔峰的樣貌,否則就是停滯不前的在「吃老本」、甚至退後(似倒著活回來),亦即人對於若干領域的嫻熟、素稔與否或該能力的臻至高峰就是靠接觸、浸淫的程度、比例而定的,接受到的相關刺激愈多,就愈容易練成完熟精專、迅速有效率且品質高的操持狀態,就是如此簡單,無論從事何種領域的學習、研究、體驗、勞動等行為都是這樣的規律,當然接觸到多少能「進步」多少、不接觸會「退步」多少的程度與速度是因人而異的(不)接觸到什麼會(退)進步什麼的具體內容也會隨該環境、人事物等周圍影響而有不同的形況,但不變的是,人接觸事物的多寡與熟習的程度是大致呈正比的。



比較事物

生活中所有的忖度、抉擇都是對於現實的雙方(或三方)較量,由於所有事物都是相對的、比較出來的,雖然在某些相對中能用絕對、客觀、有標準的比出高低,但絕大多數的事物都是互相交衡、以同等標準審視比較出來的結果,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好、壞、高、低,而面對生活中時時刻刻存在的決定,即是一次次心裡、腦內的比較、擬度,將其中兩、或三個事物抽拿以互相較量,看看哪一個是較為XX的(XX即自身想了解得知的向度、形容詞),也許在比較的途中遇到標準不明晰、觀點稍狹隘、切入面向不多方廣袤等問題,當然這是極可能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厲害的包納幾乎所有事物的相關方面,且同時做出相應的比較、圓熟完美、「八面玲瓏」,又若要考慮事物的遙遠、間接面向,其事物的牽涉方面是無邊際的、要舉列的話是舉不完的,因為宇宙萬物互相牽引、環環相扣,沒有若干事物是獨立於任何事物需分開個別論及的,就是因為所有事物都能勾到另一個事物,而這另一個事物又和更多的其他事物連結相關,換言之即所有事物都與其他的所有事物互相牽涉、不能分開探討,所以討論一事物無法包羅所有面向是正常的,因為根本不知道所有的面向有多少,但這就是人類爭論、交流激盪的旨趣所在。



堅持與否的判準

適度的堅持、強逼自己能鍛鍊耐力、培植受苦度、擴撐容錯率,但一定是「適度」為宜、不應「過度」矜持、硬ㄍㄧㄥˉ,而這適度沒有絕對無誤精確的標判基準,全然依照自己對於身體(生理)、心境(心靈、心理)上的狀態是否好或壞(一旦牽涉到好、壞的判斷就絕對不可能一貫到底的度量化、一定是主觀的),從而自主觀察自我的內心或外在表現是否適合繼續堅持(堅持付出的力氣程度也考量在內,因此是一多方面參雜繁複的操使衡量),若評估自身後發現心理或/和生理上有障礙無法持續,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停止堅持(而不一定是放棄),然有些人不知是不會衡量、探照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況,還是刻意蒙蔽自己的真正想法而自我說服、將自己在外的表現及想法錯置於另外搭建的想像中的完美狀態,即使生理上已經不行了(這是能唯一以客觀的身體指標、醫學檢驗來觀察佐證的依據)或心理上明明無法繼續走下去(只是自己不願承認內部早已千瘡百孔),還要硬撐著自己、打造一個社會想像中盡量完美的樣貌,或,縱然生理狀態條件好、要堅持綽綽有餘或心理尚健全、強大,卻好似妄自菲薄的說服、洗腦自己不行,而這些都是沒有徹底關照自我身體、內心而得出適切的「是否要繼續堅持」的衡量結果,因此經常事端的走向不輾著理想中的軌道進行,甚至一塌糊塗、斷軌、脫軌、種種的力不從心,其實心態與身體才是最大比例決定了自己是否能完成某項事務的關鍵因素,環境、他人、「天時地利人和」都僅排列於其後。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怎活? Be happier, slower and simpler
怎活? Be happier, slower and simple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2023/10/03 13:48 公開回報編輯・刪除 免費英雄保底難得歐一次 雜記日誌   拍圖 🐰 兔劍之前怎麼抽都沒有,這次免費送終於來啦! ☆Liz貓 19 上一篇旅行日誌   旅行日誌一覽   下一篇旅行日誌 留言 內容最多可輸
消失好一陣子,我又出現了!但應該不會像之前一樣每個月寫交易紀錄,畢竟沒有交易,可能三個月或半年報告一次就行。港股終於等到稍微像樣的反彈,持有的港股部分也都有不少的漲幅。
Thumbnail
本文為個人分享自由行規劃,包含行前建議和詳細的行程閱讀說明,並分享了一週的飲食花費和交通花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特拉維夫的一次驚險之旅,當途中發生戰爭、恐攻的情況,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生動描述了這段經歷,透過文章呈現了當下的緊張與焦慮,以及險象環生的情境。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4945        陞達科技–70分 策略二: 短期斜率 (0)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3) 3306        鼎天–X,同短期 5469        瀚宇博–X,同短期 6412        群電–X,同短期 策略二: 短期斜率 (6) 3306        鼎天–X 5469        瀚宇博–X 6412        群電
Thumbnail
從教會我觀元辰技術的恩師口中聽過一句話「從事助人工作者要很長命!」,當時在學習的課堂中對這句話有聽沒有懂,直到最近,才深刻的體驗到它的真意。與今天的個案小霖在元辰宮初遇的時間是在六年前(對小霖初次體驗的觀元辰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連結去看看哦:https://metelsa.weebly.com/2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2023/10/03 13:48 公開回報編輯・刪除 免費英雄保底難得歐一次 雜記日誌   拍圖 🐰 兔劍之前怎麼抽都沒有,這次免費送終於來啦! ☆Liz貓 19 上一篇旅行日誌   旅行日誌一覽   下一篇旅行日誌 留言 內容最多可輸
消失好一陣子,我又出現了!但應該不會像之前一樣每個月寫交易紀錄,畢竟沒有交易,可能三個月或半年報告一次就行。港股終於等到稍微像樣的反彈,持有的港股部分也都有不少的漲幅。
Thumbnail
本文為個人分享自由行規劃,包含行前建議和詳細的行程閱讀說明,並分享了一週的飲食花費和交通花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特拉維夫的一次驚險之旅,當途中發生戰爭、恐攻的情況,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生動描述了這段經歷,透過文章呈現了當下的緊張與焦慮,以及險象環生的情境。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4945        陞達科技–70分 策略二: 短期斜率 (0)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3) 3306        鼎天–X,同短期 5469        瀚宇博–X,同短期 6412        群電–X,同短期 策略二: 短期斜率 (6) 3306        鼎天–X 5469        瀚宇博–X 6412        群電
Thumbnail
從教會我觀元辰技術的恩師口中聽過一句話「從事助人工作者要很長命!」,當時在學習的課堂中對這句話有聽沒有懂,直到最近,才深刻的體驗到它的真意。與今天的個案小霖在元辰宮初遇的時間是在六年前(對小霖初次體驗的觀元辰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連結去看看哦:https://metelsa.weebly.co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