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寫下焦慮、散播焦慮
然後在編輯文字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好焦慮的


取自網路影音的一段話

但對我來說,心看似靜下來了,但又像是迷路了

寫了許多草稿,反反覆覆修改,看似在記錄生活,又有點像在哀怨生活

最後索性停筆,因為我連自己在焦慮什麼都感到茫然了




結束澳洲打工之旅的我,靠著傻勁衝刺

在回台灣的兩個月內籌備、開張了一間小店


每一天都在消耗能量,疲累到好想大哭一場

每一天都在崩潰與重建中生存,花好多時間找尋自己的平衡

『二十一天能養成一個習慣』

但這次,我花了五個月才稍微習慣現在的「日常」


至於什麼時候能完全習慣與適應呢?

我想,再往後半年應該都還是無法~~哈哈


Byron Bay

Byron Bay




avatar-img
3會員
14內容數
大學畢業那年,與同學飛往澳洲,踏上一段冒險的旅程。在澳洲度過了一段值得一再回憶的日子,是蛻變是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ao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台灣的心情、複雜的心情
來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們 為了繼續待第二年的簽證資格,多數會去農場或肉廠工作三個月以上 這個過程背包客稱之為『集二簽』 我本沒有待第二年的打算,但想完整體驗背包客在澳洲的生活流程 選擇了一間在Cobram的櫻桃場,在11月的時候扛上全部家當,又一次地獨自開起小旅程 那為什麼說
什麼是舒適圈?去挑戰自己,突破自己的枷鎖吧!
「沒有想到你會來!」上次的互動是什麼時候呢?
人因夢想而偉大
回台灣的心情、複雜的心情
來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們 為了繼續待第二年的簽證資格,多數會去農場或肉廠工作三個月以上 這個過程背包客稱之為『集二簽』 我本沒有待第二年的打算,但想完整體驗背包客在澳洲的生活流程 選擇了一間在Cobram的櫻桃場,在11月的時候扛上全部家當,又一次地獨自開起小旅程 那為什麼說
什麼是舒適圈?去挑戰自己,突破自己的枷鎖吧!
「沒有想到你會來!」上次的互動是什麼時候呢?
人因夢想而偉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畢業後前往澳洲打工度假,一開始生活不順遂,找不到收入,但逐漸調整心態並開始接受小時數的打工,變得更有韌性。文章會提到如何降低支出、尋找工作的策略、與不同工作的體驗。作者回顧十年前的心態,希望再次擁有「better than nothing」的心態,敢於嘗試,建立新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在紐西蘭工作的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焦慮感以及對自己生活方向的迷茫。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對香港生活的厭倦和對新生活的期待,然而在紐西蘭的生活並非如其所願,讓他陷入更深的焦慮之中。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焦慮不焦慮,對我而言就像問候三餐一樣的平常,慢慢開始接受他是我的一部份,當焦慮來襲時,我試著不與他在第一時間對抗,接受吧!擁抱他,其實也不會怎麼樣。記取去年的教訓,我採取了「好累哲學」,發現自己在累得想睡覺的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很簡單,而且會自動排除以往我自願累死自己的那部分,因為累,所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畢業後前往澳洲打工度假,一開始生活不順遂,找不到收入,但逐漸調整心態並開始接受小時數的打工,變得更有韌性。文章會提到如何降低支出、尋找工作的策略、與不同工作的體驗。作者回顧十年前的心態,希望再次擁有「better than nothing」的心態,敢於嘗試,建立新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在紐西蘭工作的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焦慮感以及對自己生活方向的迷茫。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對香港生活的厭倦和對新生活的期待,然而在紐西蘭的生活並非如其所願,讓他陷入更深的焦慮之中。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焦慮不焦慮,對我而言就像問候三餐一樣的平常,慢慢開始接受他是我的一部份,當焦慮來襲時,我試著不與他在第一時間對抗,接受吧!擁抱他,其實也不會怎麼樣。記取去年的教訓,我採取了「好累哲學」,發現自己在累得想睡覺的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很簡單,而且會自動排除以往我自願累死自己的那部分,因為累,所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