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16):未若富而好禮—孔子敲打子貢太摳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第一)。

raw-image

這段對話很有意思。一問一答,一悟一贊,活靈活現地反映了孔子與弟子間教學相長,其樂融融的情景。孔子的教學方法,不像現在的老師一概照本宣科,而是學生問老師答。學生的主動性更強,老師只是給予指導和點撥。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有主動性,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能進步神速;反之,就學不到什麼東西。這與西方的教學方法是一樣的。

 

子貢就善於發問,是個聰明好學的學生。他就向孔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貧窮容易氣短,富有容易驕橫,這是人性的通病。子貢明白這個道理,對自己有所戒懼。大概他因為做生意,由窮變富,對兩種境況都有體驗。做到了窮時不喪志氣,富後也不驕橫。就想問問孔子自己這樣做如何,想聽聽孔子的評價和指點。

 

孔子首先肯定了子貢這個為人準則和做法,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以往釋《論語》者大都認為『樂』字後面漏了一個『道』字。這樣解讀很有道理。孔子認為更高的境界是處於貧困之中,也要樂於施行道義,忠孝信義之類。不止於保持志氣;而富有時,也應不止於無驕,還應當好禮。比較而言,子貢的準則更為保守,而孔子的要求更為積極。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孔子要說『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難道貧就勿需好禮,富就不需樂道?或者是互文修飾手法,貧富都需樂道好禮?我以為這是一個遞進關係。貧則僅需樂道,富則不僅樂道還要好禮。孔子這裡的『禮』,並不是指日常交往中的禮儀禮節,如拱手下跪,迎來送往,長幼有序之類;而是指需要花錢的大禮,如祭祀、參拜、祝壽之類。孔子對富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貢奉的祭品要豐盛,進奉的禮品要貴重。這樣才叫『好禮』。

 

孔子這話肯定有針對性。子貢是有些惜財。《論語》八佾篇就記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八佾第三)。就是子貢建議祭祀時不再用活羊。孔子聽說後就風言風語道,『子貢呀!你愛惜你的羊,我愛我的禮』。但對他的朋友林放卻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八佾第三)。估計林放比較窮。窮人沒有那個條件,樂道就可以了,做禮能省就省。而富人有條件,則不應節省,至少要與自己的財富相稱。所以,『富而好禮』多半是孔子暗示和敲打子貢,不滿他做禮時摳門。

 

那子貢聽了孔子的回答後,立馬就明白了孔子是什麼意思。馬上引用《詩經》來佐證,開悟似地說到:『哦!《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切和磋是古代加工骨製品的方法,琢和磨是加工玉器的方法。子貢這裡用來比喻學習和修養都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既誇自己是如玉的材質,又誇孔子對他的精心雕琢。把孔子誇得可高興了!

 

孔子一高興就對子貢大加讚賞。說道:『賜也,你很能觸類旁通,能由此及彼、告往知來。看來你可以和我討論切磋《詩經》了!』 這也說明,《詩經》在孔子的課程設置中,比《尚書》和《周禮》更高一級。《五經》之中,《易經》和《春秋》都是孔子晚年才闡釋修訂完畢,恐怕孔子親授的弟子無緣學到。

 

2017年5月12日

avatar-img
91會員
33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第一)。     有子說,『應承的事符合道義,才能踐行諾言;對人恭敬符合於禮儀,才能避免恥辱;與所依靠者不失親近,就可以效忠於他』。因,依靠的意思;宗,主的意思。   有子這段話是在闡述如何交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第一)。  有子說:『禮的設制,以追求和諧為貴。古代君王的治國之道,美妙之處正在於此。小禮大禮都以尋求和諧為最佳。但這樣是不行的:一味追求和諧,不以禮儀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第一)。  最後一句,還在裡仁篇裡又出現一次。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裡仁第四)。   這段話是對孝做出具體的說明。看來,孝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在時要『無違』,父母死時要『慎終』,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學而第一)。  子貢,姓端木名賜,子貢是他的字,衛國人。子貢也是孔子一位很得意的學生,很喜歡和孔子切磋學問,善言辭,搞外交是一把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第一)。    這句話很直白,沒有什麼歧義爭議。意思是說,『慎重隆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緬懷去世的祖先,老百姓就愈發淳樸順服。   但這句話不完整,沒指明誰應該慎終追遠?聯繫下一句,似乎可以理解為曾子針對『民』而言,要求老百姓要慎終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第一)。     有子說,『應承的事符合道義,才能踐行諾言;對人恭敬符合於禮儀,才能避免恥辱;與所依靠者不失親近,就可以效忠於他』。因,依靠的意思;宗,主的意思。   有子這段話是在闡述如何交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第一)。  有子說:『禮的設制,以追求和諧為貴。古代君王的治國之道,美妙之處正在於此。小禮大禮都以尋求和諧為最佳。但這樣是不行的:一味追求和諧,不以禮儀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第一)。  最後一句,還在裡仁篇裡又出現一次。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裡仁第四)。   這段話是對孝做出具體的說明。看來,孝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在時要『無違』,父母死時要『慎終』,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學而第一)。  子貢,姓端木名賜,子貢是他的字,衛國人。子貢也是孔子一位很得意的學生,很喜歡和孔子切磋學問,善言辭,搞外交是一把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第一)。    這句話很直白,沒有什麼歧義爭議。意思是說,『慎重隆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緬懷去世的祖先,老百姓就愈發淳樸順服。   但這句話不完整,沒指明誰應該慎終追遠?聯繫下一句,似乎可以理解為曾子針對『民』而言,要求老百姓要慎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孔子有一天拜見齊景公要貢獻良策,但是齊景公沒有接受,反而要送給孔子一塊地,孔子便說,「君子無功不受祿。」推辭而去。我沒有功勞所以不能平白接受你的好處,就好像汗水與薪水要等比例,流多汗就拿多少薪水,實實在在,沒有虛報。 有些財運爆棚的人因為一次的福至心靈買了一張彩券碰運氣,沒想到竟然中了頭獎,一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武道一流高手。孔子2 孔子七十二賢人弟子個個是武道高手。 孔子接連打敗他們。他們方會服孔子乖乖拜師。 最愛打架的是子路。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仍。武功不高強如何橫行江湖??? 功夫最好的應該是顏回。 不服我。我就打你到服。再以德服人。和你說道。 故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會把你打到爆。學生也不可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孔子有一天拜見齊景公要貢獻良策,但是齊景公沒有接受,反而要送給孔子一塊地,孔子便說,「君子無功不受祿。」推辭而去。我沒有功勞所以不能平白接受你的好處,就好像汗水與薪水要等比例,流多汗就拿多少薪水,實實在在,沒有虛報。 有些財運爆棚的人因為一次的福至心靈買了一張彩券碰運氣,沒想到竟然中了頭獎,一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武道一流高手。孔子2 孔子七十二賢人弟子個個是武道高手。 孔子接連打敗他們。他們方會服孔子乖乖拜師。 最愛打架的是子路。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仍。武功不高強如何橫行江湖??? 功夫最好的應該是顏回。 不服我。我就打你到服。再以德服人。和你說道。 故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會把你打到爆。學生也不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