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第一)。
這段對話很有意思。一問一答,一悟一贊,活靈活現地反映了孔子與弟子間教學相長,其樂融融的情景。孔子的教學方法,不像現在的老師一概照本宣科,而是學生問老師答。學生的主動性更強,老師只是給予指導和點撥。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有主動性,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能進步神速;反之,就學不到什麼東西。這與西方的教學方法是一樣的。
子貢就善於發問,是個聰明好學的學生。他就向孔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貧窮容易氣短,富有容易驕橫,這是人性的通病。子貢明白這個道理,對自己有所戒懼。大概他因為做生意,由窮變富,對兩種境況都有體驗。做到了窮時不喪志氣,富後也不驕橫。就想問問孔子自己這樣做如何,想聽聽孔子的評價和指點。
孔子首先肯定了子貢這個為人準則和做法,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以往釋《論語》者大都認為『樂』字後面漏了一個『道』字。這樣解讀很有道理。孔子認為更高的境界是處於貧困之中,也要樂於施行道義,忠孝信義之類。不止於保持志氣;而富有時,也應不止於無驕,還應當好禮。比較而言,子貢的準則更為保守,而孔子的要求更為積極。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孔子要說『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難道貧就勿需好禮,富就不需樂道?或者是互文修飾手法,貧富都需樂道好禮?我以為這是一個遞進關係。貧則僅需樂道,富則不僅樂道還要好禮。孔子這裡的『禮』,並不是指日常交往中的禮儀禮節,如拱手下跪,迎來送往,長幼有序之類;而是指需要花錢的大禮,如祭祀、參拜、祝壽之類。孔子對富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貢奉的祭品要豐盛,進奉的禮品要貴重。這樣才叫『好禮』。
孔子這話肯定有針對性。子貢是有些惜財。《論語》八佾篇就記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八佾第三)。就是子貢建議祭祀時不再用活羊。孔子聽說後就風言風語道,『子貢呀!你愛惜你的羊,我愛我的禮』。但對他的朋友林放卻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八佾第三)。估計林放比較窮。窮人沒有那個條件,樂道就可以了,做禮能省就省。而富人有條件,則不應節省,至少要與自己的財富相稱。所以,『富而好禮』多半是孔子暗示和敲打子貢,不滿他做禮時摳門。
那子貢聽了孔子的回答後,立馬就明白了孔子是什麼意思。馬上引用《詩經》來佐證,開悟似地說到:『哦!《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切和磋是古代加工骨製品的方法,琢和磨是加工玉器的方法。子貢這裡用來比喻學習和修養都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既誇自己是如玉的材質,又誇孔子對他的精心雕琢。把孔子誇得可高興了!
孔子一高興就對子貢大加讚賞。說道:『賜也,你很能觸類旁通,能由此及彼、告往知來。看來你可以和我討論切磋《詩經》了!』 這也說明,《詩經》在孔子的課程設置中,比《尚書》和《周禮》更高一級。《五經》之中,《易經》和《春秋》都是孔子晚年才闡釋修訂完畢,恐怕孔子親授的弟子無緣學到。
2017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