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117):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孔子對世道失望之極

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raw-image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虛卻裝著很充實,貧儉窘迫卻奢侈花費充面子,有這些毛病的人很難有恒心!可時下這些人太多了,所以很難見到有恒心的人。泰,奢侈。兩個子曰,應當是兩次分別言之,弟子們見內容相近,句法相同,就合在一起。

 

孔子列出的三種現象,現在也很常見。眼高手低,沒有兩下子硬要充行事。自信滿滿,天下他沒有辦不成的事。拍胸脯打包票。結果事情辦砸了;還有一類人,沒有精神上追求,內心空虛,在迅速變化的社會中感到非常焦慮。但在外人面前卻要裝成一副生活過很充實、很踏實、很成功、很幸福的樣子;第三類人更多了。自己收入不高,卻非要買很貴的奢侈品,包包手機之類的,要面子;壓縮基本開支,背底裡過得苦哈哈的。這三類人都不能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能始終專一地持之以恆地做一件事。

 

《論語》中提到很多人物類型,聖人,仁人,君子,士呀,等等,這些概念有相同的含義,但又有所區別。有些場合下可以互換,有些場合則又需特別強調,不一而足。這裡冒出一個『善人』的概念。按孔子的話來推想,聖人就應當是君子的至尊版,君子則是聖人的初級版,仁人則是聖人的中級版。兩者有相通性,都需要德智雙全,而聖人則是大德大智。善人與有恆者也是如此,善人肯定與恒有關。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第十三)。

 

孔子說,『南方人有句話說,「如果沒有恒心,不可以當巫醫」』。南方,楚國之類教化比較晚的地方,巫醫盛行,這個職業還比較吃香;中原一帶,主持喪禮祭祀的儒生則比較吃香。巫醫在南方屬於高端職業,受人尊敬,要有靈性,學習時間長,所以需要持之以恆。

 

下面一句話,我以為是某位弟子所言,漏記了。很可能是曾子,孔子晚年學《易》,曾子有機會聽孔子講《易》,而且曾子本人引用過《易經》艮卦象辭,『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憲問第十四)。曾子聽後說道,『這話真好!易卦上也說,「做事沒有恆久的品德,就可能承受羞辱」』。這句是恒卦九三的爻辭。半途而廢,無功而返,不能兌現承諾,就會被旁人瞧不起,遭到白眼和奚落。孔子聽曾子引用易卦,說道,『這個結果,不用占卦就可以了!』意味做事沒有恒心的人,不用占卦就推斷得出他肯定成不了事。

 

有恆者才能成事。而善人就是在某方面特別有造詣的人,如政務、軍事或理財。善在這裡是熟練和擅長的意思,要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持之以恆。但僅僅有恒心也不一定就能成為善人,還必須要某方面的天賦和悟性。比如說練琴,要成為大師,就要既有天賦又能堅持不懈地練習。這樣解釋,也能與其它論及善人的語句相符。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第十三)。

 

孔子說,『由軍事上很有造詣的善人來教導百姓如何戰鬥,操練七年時間就可以派他們上戰場了』。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子路第十三)。

 

孔子又說, 『古人說,「善人執掌國家百年之久,也可以消滅殘餘勢力而去除殺戮」。確實如此呀!』。孔子一方面肯定善人能夠以戰止戰,帶來和平。另一方面又暗示善人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實現和平,讓善人主管國家還不是最好的辦法。百年非定數,很久之意。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于室』(先進第十一)。

 

子張問孔子善人的治國之道。孔子說,善人的治國之道沒有先例可循,但還不是最高明的。踐,遵循;跡,前人的足跡。善人的才幹或技藝臻于完美,超過了前人,自然就不用按照前人的教導去做,而用自己的方法來做更有效。『入室』比喻最高的境界,又見孔子評價子路的瑟藝,『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先進第十一)。

 

什麼方法最高明呢?那自然是行仁道。按孔子的意思,聖人的境界要高於善人。聖人有很高的德性,而善人則無此要求。才智方面,善人是專才,聖人是通才;而聖人的德治比善人增強實力的治國之道更為有效。但這兩種人,現在都見不到了,能見到次一等的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對世道失望之極。

 

2021年3月15日

 

avatar-img
90會員
329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  桓魋(tuí):宋國大夫,是宋桓公的後代,當時正輔佐宋景公,權勢很大。聽說孔子投奔宋國而來,擔心齊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會削弱他的權勢,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進入宋國。   
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  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這裡又說孔子有四不語。第一不解釋自然界的怪異之事,洪水地震,日蝕月蝕等;二不推崇武功蠻力,刺客、劍俠,力士之類不入孔子法眼;三不談論淫亂之事;四是不信鬼神,但孔子會利用民眾敬奉鬼神的心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第七)。  這句話,歷來解讀也是沒講清楚。  孔子晚年詮釋《周易》,《易傳》相傳是孔子所作,這有相當大的可信度。《易傳》由十篇文章組成,包括《繫辭傳》上下篇,《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說卦
子之所慎:齊,戰,疾(述而第七)。  孔子弟子日常所見,孔子對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特別慎重。孔子慎重對待的事當然不止這三件事,比如去拜見魯國或其它國家的國君,也一定非常小心謹慎。弟子們唯獨強調這三件事,不知道是什麼緣由。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孔子對他全是表揚的話;第二喜歡的學生是子路,卻批評多表揚少。兩位弟子時常陪伴在孔子身邊,一個與孔子切磋道德學問,教學相長;一個鞍前馬後為孔子打理各種事務。  前面一段,孔子曾問他們各自的志向。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公冶長第五)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  桓魋(tuí):宋國大夫,是宋桓公的後代,當時正輔佐宋景公,權勢很大。聽說孔子投奔宋國而來,擔心齊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會削弱他的權勢,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進入宋國。   
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  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這裡又說孔子有四不語。第一不解釋自然界的怪異之事,洪水地震,日蝕月蝕等;二不推崇武功蠻力,刺客、劍俠,力士之類不入孔子法眼;三不談論淫亂之事;四是不信鬼神,但孔子會利用民眾敬奉鬼神的心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第七)。  這句話,歷來解讀也是沒講清楚。  孔子晚年詮釋《周易》,《易傳》相傳是孔子所作,這有相當大的可信度。《易傳》由十篇文章組成,包括《繫辭傳》上下篇,《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說卦
子之所慎:齊,戰,疾(述而第七)。  孔子弟子日常所見,孔子對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特別慎重。孔子慎重對待的事當然不止這三件事,比如去拜見魯國或其它國家的國君,也一定非常小心謹慎。弟子們唯獨強調這三件事,不知道是什麼緣由。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孔子對他全是表揚的話;第二喜歡的學生是子路,卻批評多表揚少。兩位弟子時常陪伴在孔子身邊,一個與孔子切磋道德學問,教學相長;一個鞍前馬後為孔子打理各種事務。  前面一段,孔子曾問他們各自的志向。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公冶長第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語句 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語句 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