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班側拍,催趕著心裡的時間】

【畢業班側拍,催趕著心裡的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盼孩子長大,盼孩子懂事,總會在心裡想像著。

催著,催著,就在那行事曆的時間安排底下,不得不地走進這樣的時刻。

衣服一穿上、帽子戴上,那畫面不用想像就在你眼前展開,

哇~那愛哭的小時候呢?剛來的稚嫩呢?動不動就生氣的模樣呢?

就這樣成熟了起來~這是一種歲月的力量。不用吹灰之力,自自然然的跑動,

跑著跑著小班變中班、中班到大班、大班已即將走到一半。

而它不會停止,很快的小學、中學、高中...就這樣的跑下去。

所以能不能不要催促、不要追趕,只要觀察著、盡收眼底,

讓心裡的滋味留存著、讓腦海的畫面溫潤著。

總會到的那一刻,歲月通常不太會通知你,就悄悄到了。

就像這一天,穿著畢業服拍照的這一刻,

心理掙扎著想,怎麼那麼快?準備拍畢業照了呀?

孩子心裡怎麼想呢?

還是嘻嘻哈哈吧?

不多愁善感是我們的能力,

開心快樂,是我們的本性,

就算穿上這一套服裝,我們仍是快樂,嘻笑,吵鬧著~

這是我們吧~我們拍畢業照了喔~

算是長大了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0會員
3.4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10月、11月頒了好多胸章,每一顆都在別上去的那一刻,形成了意義。 今天早上新生已經適應成功拿到了好寶寶愛上學胸章, 當他們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台下的人為他們鼓掌時, 這一刻對他們來說是一股力量。是什麼?孩子自己心裡知道。 那大人呢?一起來祖孫共學的阿嬤們、來幫忙摺信件的媽媽、 被愛心
嘹亮的歌聲,從孩子的嘴巴跑出來,似乎更亮了。 每一句歌詞都跟孩子有著關係, 若每一刻都能大聲唱歌,也唱著屬於自己的歌, 那麼,這一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逐一上台,排排站,站好後等著音樂緩緩帶出這最後尾聲的段落。 就好像要有個ending一樣。 歌聲總是美好的,孩子一起齊聲唱,唱出來的
畢業的孩子都會有兩種個信念儀式頒給孩子。 一個是家庭信念牌,一個是蒲公英家信念牌。 在這兩個儀式中,都有著要傳遞給孩子的祝福。 家庭是孩子一輩子重要的支持場所, 蒲公英家則是孩子未來可以回來的另一個家。 這兩組信念,一個別在孩子身上, 而老師給孩子的信念支持,還要說出來, 最後鎖在屬於安德烈和蘇格拉
開場沒多久一陣陣哭聲,就從我背後陸續出現。 大人容易被感染氣氛,孩子也不惶多讓。 先從畢業生致詞開始, 台上的群宸5分半鐘的致詞, 是掛著眼淚,閃閃發光的淚珠不斷落下, 那文字、語言從孩子口中出來,會讓人眼角失守, 一方面讚嘆著,到底是怎麼背的?可以如此順暢? 媽媽說孩子在家背稿子時都念不完,就跑到
致詞,是擬好的稿子,然後念出來。 而在擬稿子的同時,千言萬語就先在裡面了。 這是一種來自於有所準備的心理能量。 稿子上面的文字, 可以有時間好好斟酌想要表達的文字與感謝, 所以心裡肯定是滿滿的。 而上台是另一種面貌與感覺。 代表著畢業生或在校生或家長, 都在共同找到一種頻率去互動出那一刻想要完整的
一首歌代表了無限情意的傳遞。 若是大家集合起來一起唱, 所有的感覺將會匯聚成一個極為單純的音樂線。 順著聲音、歌詞、情境、和畫面,把所有未來能想念和觸及的情感, 提供一種無限的能量,讓未來可以汲取享用。 而這就是辛苦一段時間的價值與意義。 記得,安排錄音的那幾周,每個家庭都必須在固定
10月、11月頒了好多胸章,每一顆都在別上去的那一刻,形成了意義。 今天早上新生已經適應成功拿到了好寶寶愛上學胸章, 當他們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台下的人為他們鼓掌時, 這一刻對他們來說是一股力量。是什麼?孩子自己心裡知道。 那大人呢?一起來祖孫共學的阿嬤們、來幫忙摺信件的媽媽、 被愛心
嘹亮的歌聲,從孩子的嘴巴跑出來,似乎更亮了。 每一句歌詞都跟孩子有著關係, 若每一刻都能大聲唱歌,也唱著屬於自己的歌, 那麼,這一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逐一上台,排排站,站好後等著音樂緩緩帶出這最後尾聲的段落。 就好像要有個ending一樣。 歌聲總是美好的,孩子一起齊聲唱,唱出來的
畢業的孩子都會有兩種個信念儀式頒給孩子。 一個是家庭信念牌,一個是蒲公英家信念牌。 在這兩個儀式中,都有著要傳遞給孩子的祝福。 家庭是孩子一輩子重要的支持場所, 蒲公英家則是孩子未來可以回來的另一個家。 這兩組信念,一個別在孩子身上, 而老師給孩子的信念支持,還要說出來, 最後鎖在屬於安德烈和蘇格拉
開場沒多久一陣陣哭聲,就從我背後陸續出現。 大人容易被感染氣氛,孩子也不惶多讓。 先從畢業生致詞開始, 台上的群宸5分半鐘的致詞, 是掛著眼淚,閃閃發光的淚珠不斷落下, 那文字、語言從孩子口中出來,會讓人眼角失守, 一方面讚嘆著,到底是怎麼背的?可以如此順暢? 媽媽說孩子在家背稿子時都念不完,就跑到
致詞,是擬好的稿子,然後念出來。 而在擬稿子的同時,千言萬語就先在裡面了。 這是一種來自於有所準備的心理能量。 稿子上面的文字, 可以有時間好好斟酌想要表達的文字與感謝, 所以心裡肯定是滿滿的。 而上台是另一種面貌與感覺。 代表著畢業生或在校生或家長, 都在共同找到一種頻率去互動出那一刻想要完整的
一首歌代表了無限情意的傳遞。 若是大家集合起來一起唱, 所有的感覺將會匯聚成一個極為單純的音樂線。 順著聲音、歌詞、情境、和畫面,把所有未來能想念和觸及的情感, 提供一種無限的能量,讓未來可以汲取享用。 而這就是辛苦一段時間的價值與意義。 記得,安排錄音的那幾周,每個家庭都必須在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