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為要看金馬影展開幕片《五月雪》,曾經從 513 事件為起點去瞭解了一些馬來西亞近代歷史,也總算釀出了適合時機,始讀年初在台北國際書展上入手的《鱷眼晨曦》。
當時在講座上得知這本小說背景時間大約著重於上世紀初,在被日本二戰佔領之前,彼時砂拉越仍由英國人的布魯克王朝所統治,所以約莫可說是處在張貴興前一本小說《野豬渡河》的背景時代之前;甚至可再往前回溯到主角祖父在十九世紀八〇年代於甘蜜河中發現鑽石為肇始,開展出一部綿延近百年的愛情輪迴大戲。那個年頭的婆羅洲更富含穿鑿附會的魔幻軼聞,芻狗萬物無不可書,其中當然包含了源於古時原住民的泛靈論,及其所衍生的「鬼」故事。
譬如書中提到有一個因淫行遭逮的女子受絞刑後:
舌尖垂到腳踝下,暴長到等同一個成人身高。[⋯]第二天軍隊到絞刑台收屍,發現女人一絲不掛,舌頭被割下,乳房遍佈齒痕,胸膛有一個洞,血跡沿著那個洞滴到腳趾尖。[⋯]她的屍體下葬後,不到三天就被盜走,據說她已被馬來巫師,修煉成奪取男人童貞的妖女,割下舌頭和挖走心臟的就是一個法力高強的馬來巫師。
[⋯]
一個女人舔拭舌頭時,男人就會築起一圈又一圈透明和透氣的籬笆,把野獸和莽叢的性慾阻隔在外。不論籬笆竹得多高多堅固,籬笆外的野獸總是越聚越多,莽叢越長越茂盛,最後壓垮籬笆。
[⋯]
這一片聯合咀嚼、吞嚥、構音、味覺和使男人欲仙欲死的多功能舌頭,這一位長舌美女,被雲落人編入婆羅洲鄉野傳說,成為奪走男子童貞的女鬼,起初,他們直呼她舌妖女,馬來人叫她漢吐・麗妲,十年後,舌妖女變成較有學問的舌魅——大部份人寫成『舌妹』——,和龐蒂雅娜、油鬼子、拜公、托陰、桑・柯仁白齊名。
張貴興為每尊鬼謄上一段短注,這倒引發我一點小興趣,打算哪天來爬爬馬來鬼故事。
過不多久,某日要離開圖書館的時候,在大門附近新到書區亂踅,意外瞥到一本輕薄短小圖文書,當下順手撈借走:
會不會太巧?我正打算抽空來查查馬來鬼故事,就意外撞到這本馬來鬼圖鑑,簡直就像無形中命運之神直接雙手奉上答案給我的意思,連蒐尋時間都省了。我想,大概是只要不斷累積,生命中就會時不時蹦現這樣奇妙的偶遇吧。
而且,作者是畫家馬尼尼為,我之前看過幾本她的繪本,畫風超現實堪稱詭異,隨筆中卻見溫暖。她是馬來西亞人,大學時期來台求學,繪畫之外還擅長撰詩及散文。在本書後記中她提到曾經認真去看了兩本馬來人類學書籍,得知昔時馬來西亞在還沒有和後來傳入的回教有太大關係之時,文化上混雜著印度教、佛教、泛靈論、阿拉伯、伊朗文化與聖經,其中有非常多的「jinn」(類精靈)、「soul」(靈),萬物皆有靈。早年的鬼神風俗也不僅限於目前認知的和回教文化關係密切的「馬來人」,而是生活在廣袤馬來群島上的原住民。文化龐雜使得妖魅也很多元,她整理並繪製了 77 隻鬼(這數字在東方也很「鬼」),所以前面提到的幾尊鬼就都有了答案:
馬來最厲女鬼,專對男性下手。此字之意為「女人」、「死」、「小孩」三字縮寫的结合體,意為難產時死去的女人變成的鬼。夜裡會在無人小徑上以美女模樣出現,若男性對她搭訕是自找死路了。當準備進食時,美貌就會瞬間變成佈滿尖細獠牙的醜陋臉孔,用尖指甲掏人肚腹啃食內臟,把男性下體狠狠撕爛後丟棄。有時她會僅以一顆頭顧在空中飄浮,內臟垂掛在頸部以下...
書中叫做油人、油鬼仔,相傳是練習破門——來去自如、穿牆——巫術失敗後淪為此鬼。身型光滑可輕易溜進屋內偷竊和姦污女子。也有女版油人,以強姦男人或吸收男性精氣為目的。
書中叫做伯仲、包布鬼。聽起來有點像客家人講的土地公「伯公」,但肯定不是,畢竟一鬼一神差很遠吧。馬來人死後全身以白布纏裹入葬,此鬼就是這般木乃伊樣,據說白布裡包裹著滿滿錢財。他移動(跳)速度飛快,來去自如,想逮住他索錢是不太可能的。是說誰敢從鬼的身上索錢啦,沒被嚇死已經不錯了!
書中叫做多猷,嬰兒大小,光頭裸身、紅眼、利齒,擅長偷竊錢財,和油鬼子一樣能穿牆透鎖。多猷下手時不會把錢財盡數取走,據說是馬來社會的長者語「小孩子勿拿太多錢在身上」所致。多猷可被飼養在瓶子裡,以飼主血液為食,據說每逢月圓必需餵食,若飼主忘了,家裡其他成員會遭殃。
書中叫做桑・克勒拜,是一女巨人,出現於山地或森林的鬼。外表奇醜,有寬鼻、象牙,身高約是人類的三倍,是一種特別令小孩害怕的鬼,會把吵到她的人給石化。
馬尼尼為讀的馬來人類學書中有一本是《Malay Magic》(馬來巫術),她說內容怪力亂神、目不暇給。我沒看過這本奇書(也沒有中譯),不過聽說其中所載諸鬼以龐蒂雅娜最為馬來所人樂道,無怪乎在《野豬渡河》中有一章就叫〈龐蒂雅娜〉,那是以二戰時日軍佔領為背景,到了《鱷眼晨曦》中恰與歷史的前——英人治下王國——與後——馬共革命——兩方向串連起來,讀小說亦能明瞭異國史地,甚樂也。
其實《五月雪》也一樣,張吉安導演將馬來西亞古籍《馬來紀年》中的馬六甲王朝傳說帶入片中,讓虛實難分的神話綿延了三百多年成為爭取馬華平權的隱喻。此外,《馬來紀年》裡所記載的蛇曲名刃克力士,也在《鱷眼晨曦》中有大量篇幅。倒是 1969 年發生在吉隆坡的 513 事件不在鱷眼情節中,畢竟張貴興及其作品的生長舞台是婆羅洲,而非西馬。
張貴興不但寫鬼神,也寫天地穹蒼,無論宇宙大爆炸、伊莉莎白女王或南洋火山噴發都能織進故事裡。小說的核心圍繞著一顆七十二克拉的紅巨鑽,女主角露西穿越時空輪迴讓一個百年遺憾終成美麗神話。王德威說「三百年華人墾殖傳奇,三百萬年曠世情緣」,黃錦樹謂張貴興從《群象》起一再堆高「至矣,盡矣,不可加矣」障礙,到了《鱷眼晨曦》不令讀者下巴搖搖欲墜也難。
「太多了」可能不一定是壞事,魔幻寫實扛鼎之作《百年孤寂》就是以意象豐富聞名,倘若張貴興以此出發而有能力開展於極致並終得梳攏於一處,就像具備把十一萬六千三百六十一根頭髮逐一繪出的耐心與細心,那也是他的獨有絕活。
小說劇情多說無益看了便是,倒是我讀到最末才赫然驚醒,原來整本書都架構在披頭四的名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之上!他明晃晃將歌詞譯句插入末了段落以揭曉大謎題答案,但我也值此才發覺關聯性,細想之後果真,鑽石、天空、露西,這些名詞我前面應該都有提到,對的,那正是《鱷眼晨曦》的關鍵詞。
這首歌是收錄在披頭四 1967 年奠基迷幻搖滾一系的經典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中,咸認為是約翰藍儂見到兒子朱利安三歲時描繪同學 Lucy 的圖而得到靈感,然而世人以字首 L.S.D. 為藍儂用藥的聯想也和歌曲本身一樣有名。
把披頭四的歌曲構築為小說主劇情,這不是我看過的第一本,還包含伊坂幸太郎的《Golden Slumbers 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井上夢人的《橡皮靈魂》,當然還有大家熟知的村上春樹名著《挪威的森林》(不過其實小說劇情與歌曲沒啥關係)。這三本都是日本作家,《鱷眼晨曦》是我首度看到華文作家如斯巧手,卻不像前幾位從書名便昭然若揭。我是個超級披頭鐵粉,能見到在書中見到披頭四音樂永遠是一大樂事,但像這樣無意間的發現,那真是驚喜中的驚喜呀!
「胚胎中的愛情最美妙,誕生前的嬰兒最聖潔」,張貴興在後記中以此為許,既為小說注,亦替自己日後創作留下星火。就像披頭四首張專輯發行距今已六十年,上個月還推出新歌,聲勢不落,我仍然最喜歡他們團史的一段就是出道成名前的那些「一週八天」打拼歲月。往後我也要回頭再讀讀幾本張貴興的舊作,同時更期待他之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