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業廠區→企業&商場聚落!高雄港灣超進化—亞洲新灣區!

2023/12/08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raw-image


說到高雄港,許多人的直覺印象,可能是想到貨運、或是重工業的所在地,不過,其實近幾年許多重大建設完工後,似乎出現一種高雄港即將煥然一新的新氣象。而這些建設的出現,一定是依循著某大計畫,那就是亞洲新灣區,相信許多高雄鄉親一定聽過這個名字。

那究竟亞洲新灣區,有哪些發展規劃?對於高雄整體都市發展帶來什麼影響?在新聞上還能看到2.0的版本出現,跟原計畫有什麼差異呢?


台灣解碼中是個專注於「交通建設、重大工程、區域發展」三大議題的YouTube頻道,點選下方傳送門可以看到精美動態地圖所呈現的內容!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ajeN_HsVipM


亞洲新灣區在哪

亞洲新灣區,又可以簡稱成亞灣、或亞灣區,如果在網路上搜尋這幾個字,一定會看到許多文章、或是房地產廣告,把這個計畫譽為堪比台北信義計畫區,恩...我個人真的覺得這個比喻很奇特,欸不是特別針對灣區這片區域啦,而是許多媒體都會把政府資源挹注下,打造出來的繁華區域,通通跟信義區做類比,像是台中七期、或許多城市的副都心,都曾經用過種廣告手法,但實際上每個區塊的發展都大不相同,進駐的產業類別跟其他區域也有所區隔,或許只能說不少人真的非常看好這個區域的未來發展吧。

raw-image



好啦,自己的小小感想分享到這,但無論如何,要了解一個區塊,還是得先了解它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我們拿出高雄的整體地圖來看,亞洲新灣區的實際位置,主要是地圖上塗上黃色的區塊,橫跨了高雄市前鎮區、苓雅區、鹽埕區與鼓山區,大約是整個高雄港偏北邊的區域,整體面積約為597公頃。

raw-image


但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這個區塊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距離市中心比較近、商業潛力相對高的區域,以特定文化休閒、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為主。

raw-image


另一塊則是下方、現在的前鎮科技產業園區,也就是先前在1960年代成立的高雄加工出口區。如果從土地使用分區來看,這塊土地的功用目前是被歸類為港埠、特倉、科技產業專用區等等用途使用。

raw-image


因此目前亞灣區大家比較矚目的區塊,還是以北邊、鄰近市中心的為主。而住宅的土地使用分區部分,根據2023年底的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目前有些特貿區有放寬一定的住宅比例,而這個規劃也引發部分的反彈聲浪,認為會降低產業用地的比例、再度提高土地價值。不過,範圍這麼大的亞洲新灣區計畫,究竟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又希望為這片區域帶來甚麼改變呢?


亞灣區一開始為何被提出

其實亞洲新灣區這個名詞,是高雄市政府與中央政府在2011年,提出的城市發展計劃,主要是希望重新調整港口與周邊的土地使用,讓既有的貨運碼頭轉型、整治原本遭汙染的土地、改變高雄原本重工業的既定印象等等,而除了上面這些目標以外,也希望這項重大計畫,可以帶動城市原本的產業轉型,連帶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再加上公有與國營事業的土地所有權占比超過8成,讓推動計畫的成功率提高不少。

raw-image


而後續實際出現的重大建設,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位在11到21號碼頭的這些,並且在2021年,更提出了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計畫,主要是導入5G與智慧聯網相關產業,而產業的引進就包含園區內的土地開發、吸引企業進駐、5G基礎建設等等,並且之後又在2023年,發布新的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方案,主要是希望能把這片灣區,從先前的5G AIoT應用,擴展至半導體、石化永續、智慧港灣等等產業,把這裡打造成科技、金融、商業與休閒的旗艦聚落。


當然,上面提到的這些內容,比較偏向產業面的內容,而高雄港口鄰近區域的轉型願景,其實早在1999年的都市計畫中,就可以看到類似的想法,尤其我們可以從當時的「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計畫」中看到,這片區域規劃有倉儲轉運產業中下游發展腹地、高雄國際商辦的副都心、甚至是商業、文化活動、購物設施等等的都市發展區域,主要是配合當時中央政府大力推動的亞太營運中心政策。

raw-image


但如果從1999年的都市計畫地圖來看,其實還能看到許多的重工業廠區,像是中油輸油站、台鋁、台塑、台糖、台肥、台碱、硫酸錏等等工廠,當然這些工廠聚集於此,其實包含了從以前開始的國家政策、歷史等等多層面的影響,但工廠存在與港灣的未來,究竟要朝向哪種方向發展,成為當時許多人在思考的問題,尤其工廠實際在此運作幾十年的狀態下,多多少少都造成土地汙染,成為現在亞灣區要蓋新大樓前,部分區塊得先進行以年為時間單位的土壤與地下水整治作業。

raw-image


時間繼續往下走、回到地圖上,剛剛說到1999年還能看到部分工廠的標示,不過在2002年就能看到不少工廠已經消失、剩下一片空盪盪的土地。

raw-image


過了十年後的2012年,可以看到幾項工程正在進行,而到了2022或2023年,已經能看到幾項重大建設完工啟用,但依然尚未出現大規模的開發。

raw-image

因此在看亞灣區的未來發展前,我們先迅速的來看一下,目前亞灣區已經完成的建設有哪些。


附近重大建設

一塊區域的發展,大眾運輸系統還是最重要的,所以一樣我們先從捷運看起。首先,是高雄兩條較早通車的捷運紅線與橘線,分別經過亞灣區的東西兩側,以紅線凱旋站與獅甲站,以及橘線的西子灣站為主,欸這邊岔題一下,西子灣站在2024年中會改名成哈瑪星站,與附近的輕軌同名,除了讓大家更好分辨,也解除旅客以為在西子灣站下車就會到西子灣的誤解。

raw-image


再來就是亞灣區最重要的路線高雄輕軌,以站點來看,主要是從C2凱旋瑞田站,一直到C14哈瑪星,沿途串接起區域內多處重要地標,也代表未來如果亞灣區發展相當不錯,這段輕軌就會成為人流相當龐大的路線。

raw-image


那除了已經通車的3條路線之外,還有就是興建中的黃線,主要站體是輕軌C9與C8附近的Y15站,不過整條路線因為營造商飽和與疫情漲價的影響下,部分標案已經流標多次,目前正在努力加緊腳步中。

raw-image


OK,那在了解經過亞灣區的捷運路線後,接下來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坐落於捷運站點附近的商圈、百貨公司與重大建設。


先從亞灣區的西北邊來看,是著名哈瑪星與駁二藝術特區,前身是鐵路重要站點與高雄港倉庫,後續隨著時代變遷荒廢後重新開發,是目前高雄藝術文創與展演活動相當發達的地方,假日會湧現出許多觀光與看展覽的人潮,附近也還有鼓山魚市場、大港橋、棧貳庫等等景點。

raw-image


接下來往東南邊走,是2020年全部完工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提供許多表演空間,還有它前衛的建築設計,成為高雄舉辦大型活動時,眾所矚目的目光焦點。

raw-image


再來是剛在2023年啟用的高雄港旅運中心,可同時停泊 2 艘 22.5 萬噸大型郵輪,讓國際郵輪有更方便的停靠地點,更成為高雄海上客運出入境重要中心。

raw-image


附近還有高雄展覽館、高雄圖書總館一期與二期、以及有點尷尬的高雄85大樓。會說尷尬的主要原因是,雖然這棟建築在1997年完工,並且成為台灣當時最高建築,但後來陸續發生百貨停止營運、酒店遭到法拍、並且亮起治安紅燈,再加上私人產權問題難解等狀況,讓這棟高聳的地標建築呈現荒廢狀態。不過我們從2023年10月,議會質詢內容中可以看到幾項好消息,目前85大樓除了派出所進駐,以及觀光局加強取締日租套房外,陸續也有大學的半導體學院、新創產業與企業進駐辦公,而飯店部分,目前海霸王是正在尋找國外五星級飯店集團,進行重新設計與規劃,就希望未來這棟高樓能妥善利用,擺脫負面印象。

raw-image


那我們繼續往東南邊走,是以資訊軟體、電腦等領域為主的高雄軟體科技園區,主要在2000年開工,目前出租率已達100%,還有附近的IKEA高雄店、好市多高雄店、台鋁生活商場,以及更東南邊的物流園區與夢時代。

raw-image


不過既然說到好市多,這邊又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說了,作為好市多在1997年、首度進駐台灣的所在地,最近傳出要搬遷的消息,而新家暫定的位置也不算太遠,主要是位在西邊的80期重劃區內,也就是剛剛提到的高軟南邊,那這個區塊的地主是東南水泥,開發區則分成兩塊,好市多打算進駐的位置主要是在A區,規劃興建地上4層樓的賣場、並且設有加油站,不過最近傳出一些負面消息,也就是好市多在此設點後,會帶來相當大的交通衝擊,尤其加油站的設置令人十分擔憂,更引起附近高軟園區廠商與關注此案人的反彈。

raw-image


而除了陸域的建築外,海上目前也有幾處的遊艇碼頭。以上就是目前亞灣區,已經看的到的幾項建設與開發,接下來我們就進入重頭戲,究竟亞灣區的計畫,會為高雄港灣的未來,帶來哪些重要改變呢?


亞灣區的未來

我們前面提到的5G、AIOT,其實都是比較偏向產業面的政策,雖然這部分對於一座城市的未來發展也相當重要,不過說到真正對城市樣貌帶來巨大改變的,主要還是「成為企業集團旗艦中心聚落」的這個計畫願景,畢竟要讓企業進駐,相對應就要興建不少辦公建築,而建築就一定要有土地,所以我們從亞灣區內幾項土地開發案來看,會更清楚整個未來整體樣貌。


首先是黃線Y15站的聯開案,這塊基地主要位在海邊路以南、21號碼頭以北的區域,土地面積約為1.13公頃,為高雄市政府所有。而這個聯開案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跟高雄捷運黃線Y15站共構,再加上附近有兩個輕軌站點、前一站Y14又可以接到高捷紅線、以及旅運大樓與高雄展覽館都在附近,因此這個聯開案可說是位在亞灣區相當重的地方。

raw-image


那從用途來看,這塊基地可以做為企業總部、購物中心、觀光旅館、員工安家宅等等使用,並且帶有一定條件的獎勵容積可以爭取,如果從市政府公開的招商會簡報模擬圖來看,還能看到未來Y15聯開案,會跟旁邊的旅運中心,甚至周遭的建築間,都會用空橋系統連接起來,讓不管是在陸地上的旅客、還是從郵輪下船的觀光客,都能方便穿梭於各座建築之間,而Y15連開案的進度,目前還在招商階段,可能2024年第一季或第二季會完成簽約,代表後續才會知道更詳細的建築設計。

raw-image


再來是亞灣區進度最快、在2022年就陸續完成簽約的特貿三開發案,以公辦都更與權利變換的方式進行,基地位置分成南北兩個,其中南基地又概略分成一半,土地面積分別約是3.1公頃、1.2公頃與1公頃,由台電與高雄市政府所有。

raw-image


而會說進度最快的原因,是因為這一大塊區域是亞灣區最早完成簽約的案件,因此細節資料算是相對齊全,那仔細來看的話,首先最大的北基地,開發單位是興富發建設,建物初步規劃從以前到現在,經過非常多種版本,而每個版本的更動,也在建築相關討論區跟論壇引發非常多的討論。而根據2023年11月底舉行的公聽會來看,整個基地規劃興建6棟商辦大樓,建築物排列位於兩側,中間則規劃60米開放空間,樓層數分別是地下6層、地上25~41層,地主台電與市政府將各分回1棟,興富發則是4棟,預計2029年完工,總投入超過500億元,不過上述資料都還有可能更動,因為公聽會現場的民眾有給出不少建議,像是大樓棟距過近、沒有考慮風與陽光等因素、以及希望主動擴大整合周遭基地的人流動線等等,但似乎改動的意願不高。

raw-image


再來南基地北側,開發單位是國揚與台壽保組成的星紀元,基地主要做為商場、店鋪、辦公室及住宅使用,而依照環評論壇2023年4月的資訊,是計畫興建地下5層、地上55層商辦住宅大樓。

raw-image


最後南基地南側的開發單位,是國城與高興昌鋼鐵組成的智匯方舟,預計興建1棟45層的住宅與美術館,還有一棟29層商辦大樓,整體設計由安藤忠雄規劃,總投入經費約為150億元。

raw-image


那在看完比較接近港口的案件後,我們把視角放到最東側,這裡也有一整大塊土地即將釋出,那就是205兵工廠區段徵收計畫。從地圖上來看的話,205兵工廠位在凱旋四路以西、中山三路以東的區域,面積約為58.3公頃,主要生產國軍輕兵器、彈藥。而整個搬遷計畫,其實是根據1998年,行政院依照都市營區遷往郊區的原則下進行搬遷,而整個徵收計畫在2018年經內政部核定,並且為了確保生產不中斷,整個計畫以先建後拆的原則運作。

raw-image


那目前的搬遷進度,根據2023年下半年的市政府施政報告來看,目前林園營區已經完工、大樹北營區與光復營區要等到2024年5月和11月才會完成,後續還有土壤污染整治需要進行,也就是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釋出土地。

raw-image

而針對這塊土地的未來規劃,其實不像前面提到的開發案,已經有很明確的計畫出現,目前只能找到好幾年前釋出的模擬圖而已,那如果同時搭配土地使用分區來看,能大概知道中間有預留11公頃的中央公園,而被公園分成兩塊的區域,分別規劃成30公頃的特貿區,其餘則是作為公共設施使用,因此相較於其他開發案來說,205兵工廠或許會成為亞灣區的最後一塊拼圖。

raw-image


再來,我們視角再往西南邊移動,整個亞灣區還有夢時代二期與三期計畫,我們知道夢時代一期主要位在時代大道旁邊,就是有摩天輪的那棟建築,二期則是位在一期的對面,而根據當時釋出的開發計畫來看,夢時代二期規劃有住宅、辦公大樓、購物商場與國際飯店,並且分成兩個階段進行開發,不過現在看地圖會發現這塊土地,沒有實際大規模動工的跡象,所以這塊土地的時程要先打上一個問號。

raw-image


再來,出租率已經接近全滿的高雄軟體園區,目前則正在進行二期規劃,主要範圍是在原本一期與高雄展覽館中間的位置,面積約為2.45公頃,預計興建三棟建築,1棟由經濟部自行興建,已經在2023年動工,其餘則是進行招商。

raw-image

除此之外,高雄市政府在修成南街與啟聖街,有規劃社會住宅,一期由市政府自辦,二期則是公辦都更後分回,總共將近約1500戶,依照2023年10月的施政報告來看,目前興建進度是約5%。

raw-image


那在看完前面大部分關於商辦規劃後,最後要回到港灣本身的水岸與碼頭,畢竟海港可說是亞灣區的一大重點,尤其現在高雄港的碼頭規劃,1號到21號碼頭幾乎都轉成了商業與觀光遊憩用途,例如流音中心跟旅運中心就是坐落在11~15跟19~20碼頭上。

raw-image


不過其實從衛星圖像中還是可以看到,像是16、17、18、21號碼頭,依然維持海運使用,並沒有完成港口轉型的目標,也讓整個水岸景觀目前出現不連貫的情況。而根據新聞媒體的報導,後續這些碼頭位置都會進行調整,例如擔任高雄金門散雜貨運補的16~17號碼頭,後續會遷移到中島的27~28號碼頭並釋出招商,18號高澎物資運補碼頭,之後也會空出空間,提供旅運大樓的第二艘大郵輪使用。

raw-image


而鄰近Y15聯開案的第21號碼頭,預計會以地上權的方式開發,可以規劃企業總部、星級飯店、辦公室、零售、餐飲等等建築。也代表整個亞灣區靠近河岸的規劃,最主要就是一整片的水岸設施,包括低樓層的商業零售建築、遊艇碼頭、親水公園等等,有別於前面說到許多的商辦建築,這裡應該會給人一種相當chill的感覺,晚上可以來散散步、騎腳踏車、吹吹海風,我自己是覺得未來靠近港口的區域,會成為許多人聚集在此、以及商業與觀光活動相當熱絡的地方。

raw-image


最後,綜合上面所有的資訊,整個亞灣區在未來所塑造出的城市樣貌,第一排主要會看到一些低樓層的複合式設施,像是遊艇、公園、商業娛樂等等,而離海岸越遠,則是以辦公大樓為主、商場為輔的建築,這裡樓高會更高,而從市政府釋出的資料來看,大概是呈現這種感覺,加上建築與建築之間,也有將兩者串接起來的空橋計畫,並且企業總部目前看起來,是會聚集在Y15站附近。


結尾

好啦影片到了尾聲,高雄鄉親一直敲碗的亞洲新灣區,今天終於出來了。老實說在做這集影片之前,雖然知道高雄這幾年有不少計畫,希望把港口一些區塊重新開發再利用,並且引進除了重工業以外產業,但每個計劃與建設,從開始規劃、到釋出計畫內容、再到最後完工,時間跨度都滿長的,加上不是在地人,很難實際感受到究竟有哪些大規模的改變。


不過在仔細看過亞灣區一系列的計畫後,才發現這個計畫,對於高雄未來城市樣貌,以及都市發展的影響程度,帶來多麼巨大的影響。尤其整體計畫在執行後,似乎象徵著高雄港整區先前以重工業為重、大型貨輪頻繁來往的印象,正在逐漸鬆動,並且加入不少觀光商業與企業辦公等等的元素,讓高雄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上,帶來完全不同的面相,而對於到訪此地的遊客或當地人來說,或許在眾多建設完成、尤其是靠近水岸的建設完全實踐後,能更深入感受到港都所蘊含的魅力。


台灣解碼中是個專注於「交通建設、重大工程、區域發展」三大議題的YouTube頻道,點選下方傳送門可以看到精美動態地圖所呈現的內容!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ajeN_HsVipM


2.4K會員
48內容數
目前專注於全台灣各縣市交通建設、重大工程與區域發展的YouTube頻道,這裡是圖片與稿件的存放區,歡迎到YT觀看最新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