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臨著異常氣候危機、急性傳染病的大流行、第四次產業革命等文明史上的挑戰和美中競爭、地緣政治矛盾、全球供應鏈的擾亂和資源武器化、經濟集團化等國際秩序的混亂期。
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時期處於水底的地緣政治危險經過了矛盾積累期,表現在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和以色列-巴勒斯坦戰爭。 就像是從後冷戰和全球化中走出來進入新時代的導入部分一樣,非常混亂。在這種變化中,以美國爲中心的"經濟安保"與國家安保相同,形成了新的國家政策基調,之前追求的開放性和相互依存性反而被認爲是阻礙安保的因素。現今經濟安保的範圍不僅擴大到能源、糧食、稀有資源,也擴大到半導體、科學技術、供應鏈等國家維持和發展所需的所有範圍。
美中競爭這一新國際秩序的框架和以"經濟安保"爲優先的政策基調與美國牽制中國的戰略相吻合,延續了陣營競爭、科學技術競爭、由可信賴的合作伙伴組成的供應鏈重組、加強國家製造業生產力的政策。
這是制定通貨膨脹減少法(IRA)、半導體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等美國新法律及限制對華半導體出口、形成幾個重要防堵策略、擴大北約戰略範圍、加強韓美日合作等多層次範圍、全面性地對許多東亞國家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安保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原本在美中之間維持戰略模糊性、追求東北亞和平和經濟和平發展國家的對外戰略也逐漸轉向了戰略明確性。 隨著許多國家由美國組成的新供應鏈,加強包括軍事演習在內的韓美日合作,中國明顯地表現出不便,對台也出現更多軍事性的灰色行動,北韓也正在提高挑釁水平。
因爲外部這樣的行動,在地緣政治上起到美中俄之間均衡點的幾個東亞國家,將更向美國和日本移動,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疏遠,對此可以看到北韓也利用了這個機會強化對俄羅斯的關係。
最後,臺灣作為東亞民主經濟與國家安全的指標性國家,同時也作爲全球重組供應鏈的重要國家,應該在內部確保更多地自律性,與外部主動性。因此,可以說臺灣唯有對自身內部的強化,對外我們才有更多的主動性空間。從過去到現在的臺灣社會經濟結構與這幾年政府不斷地向我們宣傳臺灣的國防自主,從這些方面,實際上我們已經都可以看到有許多臺灣的可以發揮空間,這是過去臺灣人少有想過原來我們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最後的最後,無論你我的想法是接近還是相反,在臺灣這個民主可以發出各種不同聲音的小島上,你我有機會讓自己心中所期待國家的模樣,出現在世界的舞台。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榮幸獲得你的【愛心】❤️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機會獲得你的【追蹤】✅
你的支持與鼓勵,會成為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你。
(整個把星期五就睡掉了,上一篇在那邊討拍說自己寫作疲倦,感到有點抱歉,結果其實是沒睡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