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台灣 | 假新聞偽媒體對台灣主導的輿論操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從此,中國主導操縱的輿論在臺灣不再躲藏由暗轉明。
  • 比較訝異的是甚至在這裡就是這裡「方格子」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況。

中國利用假新聞訊息進行宣傳煽動輿論的事實,這幾年在韓國首次被正式確認,但在台灣早已經無人不知,中國政府充分介入台灣以及周遭國家的政治和選舉。
中國最常利用海外僑胞或親中傾向的大企業收購目標國家的當地媒體,以利進行輿論造假。
過去是中國常向親中的網紅提供費用支持或多種方式的贊助,通過他們在社群網路上宣傳中國文化,宣揚親中-反美及反日,而現在更直接在相關國家建立僞裝媒體網站,積極支援宣傳進行輿論操縱。2008年,臺灣一家親中傾向的企業收購了臺灣最大的媒體企業,因此正式大幅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臺灣的影響力,這是被國外認證的例子,從此,中國主導操縱的輿論在臺灣不再躲藏由暗轉明。
這些假新聞網站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爲這些媒體會成爲介入國家政治的網路部隊的平臺,眾所皆知中國一直以來爲了介入外國的政治,積極經營人力龐大的網路部隊。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在許多國家的情報機構中都曾經提到,有僞裝成媒體宣傳企業的中國不明機關在國外開設了多個僞裝成該國媒體的新聞網站,進行扭曲輿論,並擴散親中反美等等內容。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內容可以發現,其他國家的媒體宣傳企業等多家媒體名稱和網域名稱與實際地區媒體相似,並擅自刊登國內媒體的報導。比較訝異的是甚至在這裡就是這裡「方格子」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況。(有的文章甚至不翻譯就直接複製貼上發表,還有類似一文多發,重點是還有人按愛心....我真的很想問你確定你有讀? 你確定要給愛心?)

現代隨著人工智慧(AI)的發展,媒體報導形式的假新聞假消息更加多樣化與活躍。不難理解,因爲用新聞方式包裝,可以更容易捏造扭曲輿論,或利用網路身分匯集聲量,操作風向。在上一個世代,人們在毫無準備之下走進了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接著在短短的時間,我們已經正處在爆炸量的資訊中,辨認資訊真假的時代。在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中,我們有幸吸收各種資訊的同時,經常是直接過濾掉與自身理念相斥的訊息,無意識地只吸收與自己理念相近的資訊,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只接收影像影音的訊息,並不閱讀文字。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如果先不說現今許多資訊的目的是有意地使大眾資訊疲乏,打擊獨立思考能力,事實上許多人在第一步辨識新聞與消息的真偽能力仍是非常低的。甚至也有可能連基本的閱讀與了解都沒有,就將接收到的訊息片面性地全部接收。

輿論操作扭曲與造假已經可以說是當今這個世界最新型態的戰爭模式,不僅僅是台灣,更是現在許多民主國家都正在面對的威脅。
幸運的是我們不用活在高牆內,我們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我們自由地接受任何資訊,但我們不知道這些自由吸收到的是逐漸癱瘓思考的拖油瓶,還是能夠讓思考更加獨立堅強。

人類的文字和訊息,從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對人類文化知識的傳播起到了非常大且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當然在21世紀的現在,我們認為這一切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只是今日的文字和資訊是不是不知不覺在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背後變成了武器?
倘若直指批判極權國家或是有心人士的背後輿論操縱,是否也要捫心自問自由民主秩序中人們的不足和脆弱?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榮幸獲得你的【愛心】❤️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機會獲得你的【追蹤】✅
你的支持與鼓勵,會成為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你。
(今天本來想休息剛剛吃完晚餐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但想著好像今天會下雪,還是起來再撐一下,不好意思又讓正在閱讀的朋友資訊疲乏了......謝謝您的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154會員
152內容數
這些有的沒的,看似遙遠卻又如此貼近身邊的大小事,想透過每次學習,透過每次交換分享,每次思緒的整理,來自各方的文字,然後搭乘載有歷史脈絡,可以去未來的時光機。
2024/09/21
探討臺灣如何成為數位民主的先驅,彰顯數位科技與民主制度的結合。透過創新平臺如「v Taiwan」和「Join」,臺灣提升了公民參與與透明度,打造出一個具包容性與韌性的政策制定過程,並為全球數位民主實驗提供了示範效應。讀者可以瞭解臺灣在數位民主領域的成就及未來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09/21
探討臺灣如何成為數位民主的先驅,彰顯數位科技與民主制度的結合。透過創新平臺如「v Taiwan」和「Join」,臺灣提升了公民參與與透明度,打造出一個具包容性與韌性的政策制定過程,並為全球數位民主實驗提供了示範效應。讀者可以瞭解臺灣在數位民主領域的成就及未來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01/30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2024/01/30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2024/01/24
臺灣海峽是位於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的海峽,兩邊最短的地方距離是131公里。而臺灣海峽中線是美國空軍將軍小班傑明·戴維斯將軍Benjamin Oliver Davis Jr,於1955年爲防止中國和臺灣發生軍事衝突,在臺灣海峽中間劃定的界線,此線被認爲是臺灣與中國雙方之間的實質性警戒線。
Thumbnail
2024/01/24
臺灣海峽是位於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的海峽,兩邊最短的地方距離是131公里。而臺灣海峽中線是美國空軍將軍小班傑明·戴維斯將軍Benjamin Oliver Davis Jr,於1955年爲防止中國和臺灣發生軍事衝突,在臺灣海峽中間劃定的界線,此線被認爲是臺灣與中國雙方之間的實質性警戒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從此,中國主導操縱的輿論在臺灣不再躲藏由暗轉明。 比較訝異的是甚至在這裡就是這裡「方格子」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況。 中國利用假新聞訊息進行宣傳煽動輿論的事實,這幾年在韓國首次被正式確認,但在台灣早已經無人不知,中國政府充分介入台灣以及周遭國家的政治和選舉。
Thumbnail
從此,中國主導操縱的輿論在臺灣不再躲藏由暗轉明。 比較訝異的是甚至在這裡就是這裡「方格子」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況。 中國利用假新聞訊息進行宣傳煽動輿論的事實,這幾年在韓國首次被正式確認,但在台灣早已經無人不知,中國政府充分介入台灣以及周遭國家的政治和選舉。
Thumbnail
台灣媒體的問題根源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探討台灣媒體素質亂象,瀏覽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還有其又是如何影響媒體人和整個媒體市場的。 文章略長,但有助於梳理之間的關係,如果你能看完,我會非常感謝的。
Thumbnail
台灣媒體的問題根源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探討台灣媒體素質亂象,瀏覽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還有其又是如何影響媒體人和整個媒體市場的。 文章略長,但有助於梳理之間的關係,如果你能看完,我會非常感謝的。
Thumbnail
切回本篇文章的提問,媒體亂像該怎麼解呢?的確誠信的媒體環境是政府、媒體、閱聽人三方責任。顯而易見地可以觀察到目前台灣政府的政策與媒體並無真正地實現「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而以現在媒體亂像的精彩程度,台灣閱聽人亦是責無旁貸。
Thumbnail
切回本篇文章的提問,媒體亂像該怎麼解呢?的確誠信的媒體環境是政府、媒體、閱聽人三方責任。顯而易見地可以觀察到目前台灣政府的政策與媒體並無真正地實現「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而以現在媒體亂像的精彩程度,台灣閱聽人亦是責無旁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