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受控的人寫的未來-品讀《必然》

2023/12/0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還記得1999年上映的《駭客任務》嗎?

電影中的真實世界由電腦機器所佔領統治,人類被當成能量來源。電腦機器為了囚禁人類最強大的力量「心靈」,藉由和人體大腦神經聯結的連接器,使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心理(六感)等訊號傳遞到人類大腦,讓人們生活在1999年的虛擬人類世界中(現實世界其實已踏入2199年左右)。

這個虛擬程式稱為「母體」,人類就在此麻木地被奴役著。

因為小弟我年紀比較小,看《駭客任務》的時候已經將近15年後。但我依然記得那時候震驚於這樣的宗教語言性的表達,就像是末日警告。「母體」就是最強大的想像共同體,也是人類深陷最大的束縛,這個束縛是多層次的,第一層次束縛了思考與生活,不自覺有慣性也就有可控制的道德邊界;第二層次是控制了人類思維進化的方向,並能引導著該做出「適合」的改變。

第二層次越想越恐怖,這是就是「神明」所擁有的力量。

不過,假如這樣的「神明」真的存在呢?這就是今天聊的書《必然》,要討論的議題。會說起《駭客任務》這部電影,除了都是討論未來世界之外,也是因為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本書作者,凱文·凱利(KK)。說到KK,他是一位未來學家,多年他只做一件事,就是觀察自然界的規律,判斷人類未來的趨勢。

27歲之前的KK是一個自由攝影記者,足跡遍布日本、朝鮮、台灣、菲律賓、緬甸、泰國、 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地。他的人生轉折發生在耶路撒冷,因太晚回去投宿的地方,KK被鎖在了門外面,睡在了耶穌受害的地方。隔天早晨醒來,他感覺自己像是經歷了一場神奇的宗教體驗。

這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天啟嗎?

總之,皈依基督教後KK決定像一個只有六個月壽命的人一樣活著。他與父母和平相處,匿名捐出自己的錢,看望親友,然後在萬聖節之夜回到家中「死去」。之後,「死去」的他創立了世界知名的《連線雜誌》(WIRED)。秉持著「用從未過見過的方式告訴大家一些從未聽過的事」的理念,著重報導科技對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影響。KK也擔任該雜誌的執行主編長達七年的時間,不停地找著世界上各行業最頂尖的人才談話,找出未來的趨勢。

這本《必然》就是KK指示給我們看的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必然》英文原版出版於2016年,至今過了7年,但裡面很多內容以現在來看依然非常實用。原書一共是12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動名詞,表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變化的過程裡,分別是:形成ing、認知ing、流動ing、屏讀ing、使用ing、共享ing、過濾ing、重新混合ing、互動ing、追蹤ing、提問ing、開始ing

這裡節錄一些有趣的思考內容跟大家分享。

持續升級的產品-不可能的事情比看起來更合理。

網路會延伸到任何人造或天然的實體當中。透過一塊幾乎免費的晶片嵌入,就可以對任何東西進行監控,網路將會延伸到這顆星球的各個物理維度,不僅如此,它還會延伸進時間裡

這代表所有人,每一個人,面對未來,就只能是新手,要一直想辦法追上。

不只是未來,對過去也一樣。今天的網路忽視了過去,流覽特定網站的早期版本特別不容易,但在未來30年內,就會出現能讓我們查看過去任一版本的「時間機器」。就像你的手機可以加入過去幾天、幾個月乃至幾年的交通資料來改善導航一樣,2050年的網路也會充滿了來自過去的內容,而網路本身也會延伸到未來中去,變成一個自己的有機體。

這也讓每個人的行為持續被記錄在案,透過這些行為分析數據,產品的變化同樣也是動態的,根據每個人的使用反應與需求,持續改進。

這同時也宣告了人類進入永遠不會滿足的時代。進入了所謂「進托邦」的時代,今天永遠比昨天好。這有許多好處也帶來許多問題,今日的科技解決了昨日的問題,但也創造了未來的問題,成了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改變一切的「認知」-人工智能更智能

如果人類不再是唯一的工具製造者、藝術家、倫理道德家,那人類還有什麼特別之處?這是2023年最有代表性的話題,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帶來的議題與背後的焦慮。

不可否認的,我們生活的是一個人工智能快速興起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面對人工智慧的方式。在2016年的KK看來,人工智能沒有感知世界的能力,不知道該去感知什麼,所以人類的價值給它指出一個方向,讓人工智慧去感知,做出具體的動作。

像是生產螺絲釘甚至是晶片,人類不可能達成機器製造的精密度,但如果反過來問機器說生產這些晶片可以幹嘛,它們沒辦法回答,最多只能說這是命令。它們只能執行,但是不能賦予意義,只有人類才能賦予事物意義

同樣是找一張臉,可能是一個小男孩說這是我喜歡的女孩,幫我把有她的照片都整理出來;另一方面有可能是警察要找逃出追捕的犯人。人工智能做的是同樣的動作,但因為人類賦予了意義,變成了兩件不一樣的事情。這也是人類與人工智能分工的基礎。

人類最重要的職責是尋找意義、提供想像力、賦予思想價值。而AI要做的是在不停地提升自己的執行力:計算速度更快、分析能力更強大。

螢幕讓我們成為最有文化的世代

隨著辭彙與寫作工具的不斷增加,現在每個人的閱讀量,和祖先相比,都是幾百、幾千倍的差距。古人只能閱讀實體書,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到處都是資訊的世界,到處都是螢幕,電視、手機、電視、廣告。只比較閱讀量的話,每個人都是比古人更有文化的人。

作為螢幕的子民,現代人更偏好用科技解決問題。

現代人通過電子螢幕的閱讀方式也徹底改變了資訊傳遞的方式與邏輯,螢幕上的文字會變化、融入圖片、變幻色彩,甚至還能改變含義。有時候,螢幕上根本沒有字,只有能引申多種含義的照片、圖表和符號。

書籍為文化帶來的穩定會被取代,甚至被無視。

人類會不會直接拋棄掉構築現有文明的龐大文本基礎?文學、理性思維、科學、公平、法律法規──這些現代文明中所珍愛的事物,無一不創造自舊的閱讀方法,而新的方法與此無關。那麼在螢幕讀到來之後,它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書籍的未來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想像一下未來閱讀的場景與畫面。

下班後,在戶外慢跑的時候戴上了VR眼鏡,跑步線路出現在了面前,還看到了心率、代謝統計等即時鍛鍊數據。圖景地點上還有更新後的虛擬標註,標註裡有一條筆記,是我朋友一個小時前在同一條路線上跑步時,記錄下的替代路線。

想要的話還可以下載辨識鳥類的App,經過公園時那些鳥的名字就會貼在眼鏡上。

晚上休息時用螢幕閱讀的方式來放鬆。有世界建造師水平驚人,他新創建了一座衛星城市,我戴上虛擬實境頭盔去探索一番。或是會沉浸在一部3D電影中、模擬遊戲。一旁的孩子在屏讀他的家庭作業,完成他的個人家教。我的伴侶最喜歡不過的事是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屏讀她最喜歡的故事,直到睡著。而我躺下後,會在手腕上的螢幕上把鬧鐘設成早上6點。

接下來的8小時裡,暫停螢幕閱讀,直到新的一天開始。

有價值的是好提問,而不是好答案

現在的知識都是從數據中產生,像是維基百科就透過大眾的自由編輯,2020年則是298國語言、4500萬條的內容,中文則有630萬條內容。更別提ChatGPT 誕生後,擁有數十億的資訊量。可以說全世界的訊息大部分都記錄在網際網路上了,也意味著大部分"固定化的答案",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答案。

諷刺的是,資料的正確性卻反而降低了。

因為每一件事都有了更多面向的資訊,或許說,問怎麼的問題,變得更關鍵了。問題一般分成兩種,或稱為兩個階段的問題。第一個階段“補充確定性知識”的提問。像是兔子是胎生還是卵生,它的答案是關於事實的硬性知識。而第二階段的提問稱為,開放性的、觀點性的問題。像是兔子為什麼沒有成為人類最主要的肉食動物?

第一種問題因為維基百科的出現,能得到越來越完善的解答;第二種問題牽涉到的面向,則越來越沒有邊界,但雖然網際網路的發展,串連了更多的匠人、高手,類似維基百科編撰的模式,也能解答甚至解決這些富有創造力的問題。

未來「最好的問題」,並不是能幫助找到答案的問題,而是能「創造問題」的問題,因此好的問題會像是:

值得擁有100萬種好答案。 不能被立即回答。 挑戰現存的答案。 創造了新的思考領域。 重新建構自己的答案。 處於已知和未知的邊緣,既不愚蠢也不顯而易見。 不能被預測。

最後的人類?

現在來看《必然》,感覺像是一種正在完成的預言。

看這種書都會讓我想到科幻大家,《基地》系列作者,以撒·艾西莫夫。想著未來人類的進化形態、科學技術、社會制度、宗教文化、生存哲學、兩性生活等方面,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漫長的文明發展史的走向,又將導向何方?這些討論到最後,影響人類社會往往不是科技問題,而是哲學問題、自我認知問題。

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人類進化的軌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討論對「美」的價值判斷。

如果缺少了對美的判斷能力,人類也就沒有了喜怒哀樂的能力,只能夠純粹用理性的對錯來評判事物,但這樣的「人類」沒辦法發展文明,只能發展科技。這樣的人類是匱乏的,沒辦法感受歡愉的世界是多麼的可悲。

那就是沒有生命力的機器人了。

《必然》觸動我的地方是因為,KK「嘗試」找到一個正確的人類發展軌跡,先考察生命的特點,再把科技的發展想像成一種有生命力的「生物」,再來思考事物發展的未來。這給了人類繼續作為世界主宰的方向,而不至於盲目。未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本書也還另外提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像是共享技術越來越深刻、資訊追蹤技術越來越要求即時反饋與修正、全球大腦正在甦醒等等。

對未來可能的變化感興趣的夥伴可以拿來讀讀,也可以下面留言談談你對未來的想像,或是追蹤我的IG聊聊書。

以上就是今天的不小品書,我們下次再來一起讀書。

69會員
158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