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級衛生管理員 自學-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各細項機械/設備來進行比較詳細的說明

起重升降機具

  • 專人管理-注意,吊物固定式升降機具最重要的目標,人禁止,除了貨櫃或者空間限制者。
  • 超負荷防止-應規定最高荷重,並不得超過
  • 吊掛用具安全-吊鉤4/馬鞍環5/鋼索6 (可以搭配這張圖去紀錄,越大越越堅固係數不用這麼大。 大小看起來就是 鋼索<馬鞍環<吊鉤)
吊鉤/鋼索/馬鞍環 示意圖

吊鉤/鋼索/馬鞍環 示意圖

吊鏈一但發現以下任一情形,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 延伸長度>5%
  • 斷面直徑減少<10%

鋼索一但發現以下任一情形,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 撚間素線斷裂>10%
  • 直徑減少達公稱直徑(平均外徑>7%
  • 有顯著變形與腐蝕者
  • 已扭結者

安全裝置

  • 過捲預防措施-至少要有0.25m以上確保吊鉤本身與同體碰撞造成損傷
  • 連鎖裝置之堅固平滑門-當平滑門並未關閉,機器無法開啟
  • 連鎖裝置-搬器地板與門板若相差7.5cm 則升降路口門無法開啟

以下規格起重機將稱為危險性機械

  • 固定式-3噸以上/或斯達卡式1噸以上
  • 移動式-3噸以上
  • 人字臂-3噸以上


固定式-貨物調升/水平移動者


固定式

固定式

斯達卡式

斯達卡式

移動式-自身移動/進行吊升活動

各類移動式

各類移動式

人字臂-吊升是目的,並有以下結構 主柱/吊桿/另安裝發動機

人字臂

人字臂

升降機具

主要都為營建用/20m↑人用為目的/吊籠

營建用升降機/提升機-沿軌道之搬運人/貨物之機器

各類升降機/提升機

各類升降機/提升機

吊籠-懸吊式施工架、升降裝置、支撐裝置、工作台及其附屬裝置所構成,專供勞工升降 施工之設備

吊籠

吊籠

針對這些設施,仍然要持續回頭確認職業安全衛生衛生設施規則(7)的內容,尤其是分類表格的部分,並搭配實際照片與樣貌做個表格上的搭配。

例如:移動式/吊籠=使用許可

高壓/鍋爐容器等有熔接等等。


我們就下一張繼續討論餘下危險設備的細節與說明吧。





自我學習 職業安全衛生 與勞基法,讓自己可以重新審視內容;並確定目前法規與教材之內容差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高空燈具專用機為各種高空燈具的清潔、保養及零配件更換提供了安全、便捷且高效的解決方案,在工業廠房、商業倉庫、交通樞紐、公共展覽館和大型體育館等場所應用廣泛。憑藉其卓越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高空燈具專用機成為各類高空燈具維護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的目的在於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使勞工能夠在最小的風險下工作。通過不斷更新和實施法規,雇主和勞工都應該主動參與其中,共同維護工作場所的安全與健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高空燈具專用機為各種高空燈具的清潔、保養及零配件更換提供了安全、便捷且高效的解決方案,在工業廠房、商業倉庫、交通樞紐、公共展覽館和大型體育館等場所應用廣泛。憑藉其卓越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高空燈具專用機成為各類高空燈具維護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的目的在於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使勞工能夠在最小的風險下工作。通過不斷更新和實施法規,雇主和勞工都應該主動參與其中,共同維護工作場所的安全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