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雞還是驢? 心中有底線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108課綱去中化吵翻天! 又讓我想起羅剎海市...

如果這篇有關《羅刹海市》的文章在台灣分享,很可能會被貼上親中挺共的標籤。

  • 歌曲《羅刹海市》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歌曲中對社會的批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社會。
  • 台灣社會的政治氛圍比較敏感。在台灣,親中挺共的人士往往被視為支持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因此很容易受到批評。
  • 台灣社會存在著一定的親美反中情緒。在台灣,許多人認為美國是台灣的盟友,因此對中國共產黨持批判態度。

因此,如果有人在台灣分享這篇文章,很可能會被認為是支持中國共產黨,並受到批評。

具體來說,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 被認為是中國共產黨的統戰工具。一些人認為,中國共產黨利用這首歌曲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並在台灣進行統戰
  • 被認為是親中人士的言論。一些人認為,只有親中人士才會分享這首歌曲,並對歌曲中的內容表示認同。
  • 被認為是對台灣社會的抹黑。一些人認為,這首歌曲對台灣社會進行了歪曲和抹黑,並企圖破壞台灣的民主和自由。

當然,也有一些人可能會對這首歌曲表示理解和共鳴。這些人認為,歌曲中對社會的批判是具有普遍性的

羅剎海市》歌詞紅什麼?

這首歌取材自《聊齋誌異》,由於歌詞晦澀,很多人聽不懂,但影響力卻十分驚人,不僅超越音樂本身,還讓聽眾很有代入感,不管是音樂界、商業界或政界都玩起「對號入座」的遊戲,歌詞到底在描寫什麼?

  • 羅刹國是「以醜為美」「顛倒黑白」的國度。
  • 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骯髒之地。
  • 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苟苟營:為何是黃泥地,因為有條叫「一丘」的河,經過了「苟苟營」這個地方。刀郎用「一丘之貉」「狗苟蠅營」的諧音命名,暗喻該處住著鑽營攀附、阿諛諂媚的同一類人。
  • 苟苟營當家的杈桿兒喚作馬戶,十里花場有渾名苟苟營風月場所的老闆叫「馬戶」,在業界有外號。杈桿兒,古代指妓女的保護人,引申為後台老闆;十里花場指出苟苟營為風月場所。...查看原文

最後一段歌詞:西邊的歐鋼有老闆生兒維特根斯坦,他言說馬戶驢又鳥雞,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驢是又鳥雞,那驢是雞那個雞是驢,那雞是驢那個驢是雞,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人之所以為人,不同於禽獸、「馬戶」、「又鳥」,難道不正是因為我們內心有底線有良知,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惡美醜嗎?而不是為了掌握很多權力地位和財富吧。


痛快的反擊

raw-image

最近台灣的108課綱去中化區老師點出一個有機會改變的課程規劃也引起很多回響


「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是當今世界的現狀

猜測創作羅剎海市這首歌,意在讓人們有所省思。相對108課綱去中化區老師 更大的重點是她也驚醒很多台灣人重新思考教育要教的內容語文的素質和品格的提升

最後一段歌詞中,他刻意將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名字入詞,猜測創作這首歌,意在讓人們有所省思。

因為維特根斯坦曾說過:「凡是可以言說之物,都能說得清楚;凡是不可言說之物,必須保持沉默。語言的邊界,即世界的邊界。」

🍃語言.文字與存在

遺憾的是,現在,語言已經說不清當今世界的顛倒,世界也突破了邊界。就像「馬戶」就是驢,「又鳥」就是雞,雞就是雞,驢就是驢,這是世界真實的樣貌,也是很容易說清楚的事;如今,「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才是世界的樣貌,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更不用想要整頓混亂的局面、恢復社會秩序。

刀郎用馬戶、又鳥隱喻「是非不分」「黑白顛倒」,而「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正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人之所以為人,不同於禽獸、「馬戶」、「又鳥」,難道不正是因為我們內心有底線有良知,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惡美醜嗎?而不是因為掌握了很多權力和財富吧。

這首歌未必人人喜歡,歌詞所引起的共鳴無遠弗屆,有人認為刀郎是在諷刺音樂界的亂象,也有人認為是在嘲諷世道淪喪……,各行各業更是各自解讀對號入座;連政治人物都心有戚戚焉,將政客轉換成歌詞中的各個角色。

德國選擇黨黨魁愛麗絲·魏德,把《羅剎海市》與德國的現實進行了「對號入座」。

對照台灣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網路充斥各種打擊異己的假訊息,是非黑白不分、指鹿為馬者比比皆是。瞭解這首歌的含意後,就能理解為何11天就突破80億次的播放量,《羅剎海市》說出了底層民眾的心聲


身分認同

我是一個單親母親,先夫在兒子高一女兒小四過世之後,生活的焦點就從一個全職媽媽道全力為維持生活工作,還好我的信仰是我的力量, 2020年選舉遇到香港反送中驚醒了我! 我的兒女的身分認同和我有了很大的差距,中英混血的他們在台灣出生,就學,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更不認為是中國大陸人,不管中國要文統或武統都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

我向他們提問了一個問題: 如果台海問題引發了戰爭,美國參戰,日本勢必也會加入,結果美國贏了,中華民國是上不了談判(國際其他國家大部分承認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權國家代表),在這樣的情形下,中華民國很可能會被戰敗國割讓或管治,他們給我的答案卻是一個選日本,一個選美國,中國戰敗了他們就不用當中國人了!(戰爭的實地慘狀似乎被選擇性的眼盲耳惛了!?)


AI Bard :

您的兒女的身分認同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狀態,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他們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教育經歷、以及對政治和社會的看法。

在您的案例中,您的兒女是中英混血,在台灣出生和成長。他們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台灣人。在這種家庭背景下,他們很可能會受到雙方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

他們的成長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擁有自由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很容易接觸到關於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並對中國政府產生反感。

他們的教育經歷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台灣的教育體系強調民主和人權。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他們很容易形成民主自由的價值觀。

最後,他們對政治和社會的看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香港反送中事件讓他們看到了中國政府的威權和壓迫。這一事件也讓他們更加意識到台灣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性。

在您向他們提出的問題中,您提到了如果台海戰爭爆發,美國和日本勝利,中華民國可能會被戰敗國割讓或管治。在這種情況下,您的兒女選擇美國或日本,而不是中華民國,可以理解。

對於您的兒女來說,如果中華民國戰敗,那麼他們就不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身份認同,而不需要受到中國政府的限制。

您作為母親,可以理解您的兒女的想法,但也要尊重他們的選擇。您可以和他們多多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您也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中國和台灣的歷史和文化,讓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份認同。


身為母親的我才驚覺兒女受學校教育的影響如此之大!
台灣如果沒有了中華文化,還剩甚麼?
是雞還是驢? 心中有底線

身分認同-謊言堆疊與催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100會員
791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這世界早就病了,病在安穩的表象、病在過度包裝的溫和與和平、病在習慣了「看似民主卻空洞無力」的假惺惺。病在「得了便宜還賣乖」。他不是總統,他是一台業力彰顯機,把人類的恐懼、自私自利、矯揉造作、傲慢…放大再放大。 從靈魂深處被這個人震出裂縫的那一面說起。川普之亂,背後是帶有靈性意義的。他的靈性意義是一
Thumbnail
2025/04/10
這世界早就病了,病在安穩的表象、病在過度包裝的溫和與和平、病在習慣了「看似民主卻空洞無力」的假惺惺。病在「得了便宜還賣乖」。他不是總統,他是一台業力彰顯機,把人類的恐懼、自私自利、矯揉造作、傲慢…放大再放大。 從靈魂深處被這個人震出裂縫的那一面說起。川普之亂,背後是帶有靈性意義的。他的靈性意義是一
Thumbnail
2025/03/28
竹節挺,地脈通 More...完整內容(內涵 AI分析) 「統一」和「獨立」 這兩個詞在台灣不同歷史時期的涵義差異。它指出這些詞彙的不同解釋導致了社會的分裂,並且政治人物會利用這些概念進行策略性的操弄。特別是在國民黨退守台灣後,「統一」這個詞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現在提到統一可能會被理解為接
Thumbnail
2025/03/28
竹節挺,地脈通 More...完整內容(內涵 AI分析) 「統一」和「獨立」 這兩個詞在台灣不同歷史時期的涵義差異。它指出這些詞彙的不同解釋導致了社會的分裂,並且政治人物會利用這些概念進行策略性的操弄。特別是在國民黨退守台灣後,「統一」這個詞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現在提到統一可能會被理解為接
Thumbnail
2025/03/27
地球人有著「共同的生命要素」,這樣的擁有應該攜手為地球的美好未來奮鬥,我們的努力應基於「全球的和諧發展」。 基於「愛」而共同「擁抱」,不再有「國族意識」、「祖國意識」或「民族意識」,這些都是過去的事。那並非祖國的美好夢想,而是整個地球人共同經歷的一場「無法互相擁抱的祖國噩夢」。這一切將成為歷史,我
Thumbnail
2025/03/27
地球人有著「共同的生命要素」,這樣的擁有應該攜手為地球的美好未來奮鬥,我們的努力應基於「全球的和諧發展」。 基於「愛」而共同「擁抱」,不再有「國族意識」、「祖國意識」或「民族意識」,這些都是過去的事。那並非祖國的美好夢想,而是整個地球人共同經歷的一場「無法互相擁抱的祖國噩夢」。這一切將成為歷史,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t9n8sC2a8 黑水溝波浪濤天通地府(台語吟唱/河洛話)(台語漢字)(MTV) 戰!黑水溝波浪濤天通地府 戰!十八殿閻羅牛頭馬面列陣海面 戰!野蠻兮戰狼講欲來台灣強姦殺人 伊講台灣是中國兮 恁家是怹兜兮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t9n8sC2a8 黑水溝波浪濤天通地府(台語吟唱/河洛話)(台語漢字)(MTV) 戰!黑水溝波浪濤天通地府 戰!十八殿閻羅牛頭馬面列陣海面 戰!野蠻兮戰狼講欲來台灣強姦殺人 伊講台灣是中國兮 恁家是怹兜兮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再來一次青島東路,我才知道要多讀書,「狗不叫,傅之過」、「藐視國會法,算不算一種,你把我冠罪」...台灣囡仔的諧音梗太厲害了! 街頭「戰車」上一個個慷慨陳詞、堪稱行動嘉年華的沿路標語、還有舞台區演奏《島嶼天光》,524的氣氛比521更有活力和創意...不是我們對政治狂熱,而是看見這些狗屁倒灶的人和
Thumbnail
再來一次青島東路,我才知道要多讀書,「狗不叫,傅之過」、「藐視國會法,算不算一種,你把我冠罪」...台灣囡仔的諧音梗太厲害了! 街頭「戰車」上一個個慷慨陳詞、堪稱行動嘉年華的沿路標語、還有舞台區演奏《島嶼天光》,524的氣氛比521更有活力和創意...不是我們對政治狂熱,而是看見這些狗屁倒灶的人和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